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实现有效教学,课前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都要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有效性,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教学环节 教学质量 有效性
一、课前准备——有效教学的前提
要实现有效教学,认真备课是必要的。备课前教师对自己所任教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知识储备应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有效备课,教师应该在教材上下功夫,在分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以下两方面: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鼓励算法多样化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实行开放式教学。如:在认识了百分数后出示“50%”时,问学生:看到这个百分数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2.合理设计任务。在围绕教学目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应对课堂进行一定的预设,对一节课的流程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并对每个教学环节有所侧重,使学生“从做中学”,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在任务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1.关注学生情感。在课堂上,教师应让每位学生体会到对他们的期望,并抓住各个时机将自己的热情、关心、信赖和期望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和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2.关注课堂提问。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前,出示一张三种种子发芽数表格,提问:你认为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直观判断后就会去考虑比较种子发芽率确实需要实验种子数这样一个数据。
3.关注课堂预设。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统一体。成功的一堂课,需要预设,也呼唤生成,二者是教学的两翼,有机的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生成而没有预设是不可思议的,也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在预设中留有生成的空间。
4.关注课堂练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所必须追求的最大价值,因为它是教学目标最终实施结果的反应。练习是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通过形成性练习、巩固性练习和提高性练习,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其目的就是对学习效果进行当堂检测。
因此,倘若我们认真挖掘学生练习的价值,尤其珍视那些错误资源,关注细节,为我所用,那么,在引发学生“观念冲突”时,往往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学生灵活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技能。
5.關注课堂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教师在使用课堂评价语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点和引领,让学生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三、作业布置——有效教学的补充
作业是教师用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布置作业可以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因此,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体验、品尝学习、创造的成功和乐趣,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应当成为我们每个教师所追求的。
1.设计有趣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作业让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模拟购物游戏,要求学生先计划好要购买什么商品,以及商品的数量,估算一下要花多少钱,购物时做好记录,购完物算一算实际花了多少钱,与原来估计相差多少。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2.设计合作性的作业,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设计合作性作业能让学生尝试与人交流和合作的乐趣,增加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学会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学习《粉刷墙壁》时,让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及门窗的长宽,学生在合作中学到了方法,体验到了快乐。
3.设计生活化的作业,使学生学以致用。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课本上一些生活素材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他们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在设计作业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的生活背景、生活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或实践经验解决问题。
4.设计弹性化作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设计作业时,要有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让全班完成,而提高题让学优生完成。因为学优生做作业速度比较快,多做了有挑战性的题目会有一种成就感,而学困生也会因为能跟全班同学同一时间完成作业而有一种满足感。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课题。教师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让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取得更大进展。
关键词 教学环节 教学质量 有效性
一、课前准备——有效教学的前提
要实现有效教学,认真备课是必要的。备课前教师对自己所任教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知识储备应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有效备课,教师应该在教材上下功夫,在分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以下两方面: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鼓励算法多样化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实行开放式教学。如:在认识了百分数后出示“50%”时,问学生:看到这个百分数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2.合理设计任务。在围绕教学目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应对课堂进行一定的预设,对一节课的流程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并对每个教学环节有所侧重,使学生“从做中学”,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在任务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1.关注学生情感。在课堂上,教师应让每位学生体会到对他们的期望,并抓住各个时机将自己的热情、关心、信赖和期望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和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2.关注课堂提问。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前,出示一张三种种子发芽数表格,提问:你认为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直观判断后就会去考虑比较种子发芽率确实需要实验种子数这样一个数据。
3.关注课堂预设。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统一体。成功的一堂课,需要预设,也呼唤生成,二者是教学的两翼,有机的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生成而没有预设是不可思议的,也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在预设中留有生成的空间。
4.关注课堂练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所必须追求的最大价值,因为它是教学目标最终实施结果的反应。练习是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通过形成性练习、巩固性练习和提高性练习,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其目的就是对学习效果进行当堂检测。
因此,倘若我们认真挖掘学生练习的价值,尤其珍视那些错误资源,关注细节,为我所用,那么,在引发学生“观念冲突”时,往往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学生灵活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技能。
5.關注课堂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教师在使用课堂评价语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点和引领,让学生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三、作业布置——有效教学的补充
作业是教师用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布置作业可以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因此,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体验、品尝学习、创造的成功和乐趣,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应当成为我们每个教师所追求的。
1.设计有趣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作业让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模拟购物游戏,要求学生先计划好要购买什么商品,以及商品的数量,估算一下要花多少钱,购物时做好记录,购完物算一算实际花了多少钱,与原来估计相差多少。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2.设计合作性的作业,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设计合作性作业能让学生尝试与人交流和合作的乐趣,增加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学会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学习《粉刷墙壁》时,让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及门窗的长宽,学生在合作中学到了方法,体验到了快乐。
3.设计生活化的作业,使学生学以致用。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课本上一些生活素材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他们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在设计作业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的生活背景、生活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或实践经验解决问题。
4.设计弹性化作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设计作业时,要有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让全班完成,而提高题让学优生完成。因为学优生做作业速度比较快,多做了有挑战性的题目会有一种成就感,而学困生也会因为能跟全班同学同一时间完成作业而有一种满足感。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课题。教师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让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取得更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