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手杯光
夜色临袭,衡山路霓虹闪烁、红男绿女、人头攒动,这里一头连接着繁华腹地徐家汇,另一头比邻外国使馆区和高级住宅区,梧桐浓荫下风格各异的酒吧沿街林立。
与永嘉路的交界口,欧阳光良信步走进木质风情的贝尼酒吧。刚落座片刻的记者恍惚之间甚至未能立马认出他来。若不是店员招呼,的确很难确定这个看上去四十刚出头的中年男子就是已过花甲的酒吧老板欧阳先生?
“客气了,客气了。”欧阳摆摆手,“我看起来这么精神,全是打网球的功劳!网球让我更年轻、也更健康。”
抬头环顾,入口处和侧墙各挂着一块液晶显示屏,播放着当下的体育新闻。看得出,老板确实是个喜欢运动的主儿。
“只要有网球赛事,决不会错过。今年澳网决赛,我们圈儿里好多球友都来了,拢在一起,喝啤酒,看比赛,相当过瘾。”说到网球,欧阳颇有感触,“其实开贝尼酒吧,初衷也是为了能有个固定的地方常和球友们聚聚,畅饮几杯、谈天说地。”
从1995年开门迎客起的十多年来,与贝尼酒吧有个从未换过的网球迷老板同样闻名的,是酒吧的运营风格。“这十几年我连酒吧门面和内部装潢都没换过,除了广告牌。一切都是十几年前的样子。”欧阳甚是得意,“这么多年,酒水单的价格也没变过。我是从日本回来后开的这家酒吧,里面的酒水价格其实早在十年前就跟国外接轨了,当时客人以外国人为主。”贝尼酒吧的整个装修全是欧阳自己设计,阁楼的横梁木材全部来自老房子。当时上海建高架,拆了很多房子,欧阳以很低的价格买入了许多老木料。“现在人家装修餐厅酒吧用一些老房子的木材来显创意。我十年前就已经这么做了。”
坐在酒吧一层中央的棕色小木桌边,欧阳问吧台点了一杯黑啤。当记者问到他最喜欢哪一种酒时,欧阳的回答是威士忌,“威士忌的口味深邃、暗香涌动。入口需要慢慢品味。好比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有了一定的阅历,回味往事历历在目。有时候在里面加点冰块,香氛中带着冰爽。小酌不贪杯,对身体也好。”
右手网球
饮酒的养生功效几何尚无定论,但打网球益寿是不争的事实。从1978年初尝网球滋味,到如今每周固定两次网球活动,欧阳光良在见证中国业余网球三十年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尽情享受着网球给他身心带来的莫大愉悦。
“说起来还真有些奇妙!我的网球启蒙教练不是在球场上认识的。而是在游泳池里结交的。”欧阳告诉记者,“文化大革命期间,网球运动被视为充满资产阶级情调的产物而遭到封杀,直到1978年才恢复正常开展。1978年,我三十岁出头,当时是上海铅笔厂的技术骨干。平时嘛,喜欢蹋足球,游泳。”
一次,在卢湾游泳池刚出水的欧阳,偶然邂逅前卢湾网球俱乐部的教练——潘根宝。当时网球运动被取缔,潘教练只能放弃网球教学工作,改在游泳池做事谋生。
1978年恢复网球运动之后,欧阳便迫不及待地加入了网球初学者的行列中。“看别人打网球,觉得非常时髦,象征着一种上流社会的生活姿态,很是向往。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考虑到人过三十,需要一种可以长久持续的运动方式,总觉得踢足球和游泳对体能要求太高,不如打网球的运动寿命长。”
“那时候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宽裕,购置了航空牌木头球拍和一些网球,在卢湾网球馆办理一个月十元钱的锻炼卡开始我的网球之路。”欧阳回忆起最初的学球经历,“那时候几乎都是沙地球场,早上开放锻炼,下午要供少年体校训练。”为了能更快提高水平,球瘾颇大的欧阳利用和教练的关系,常常下午也跑去球场“蹭球”打。有了这样的“开小灶”,欧阳的球技自然而然进步很快,对装备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打了两年后,我托在日本的亲戚给我带回来两把美津浓牌网球拍。虽然也是木头材质,但是做工确实先进精细,在当时还是挺稀罕的。”
渐渐地,欧阳的网球圈子越来越广,经常打球的朋友达到二三十人。1982年,球龄四年的欧阳光良,与归国华侨端木先生和热爱网球的足球教练朱先生,一同出资筹建了上海市第一个业余网球协会。
“我们的目的很纯粹——就是想把上海打网球的人都集合起来,促进交流。”通过联系外商企业赞助,担任协会副会长的欧阳先生和同仁筹备组织了上海市第一届业余网球比赛。时任上海市市委副书记的吴邦国也关注网球运动的发展参与此次比赛。后来这项赛事连续办了几届。都很成功。
逐步从单纯的网球爱好者转型为网球推广者,欧阳光良自认只是在做应该做的事,“圈子内部打久了会觉得没有意思。不如开门迎新,给所有网球爱好者一个开放的平台。组织这样的业余比赛,很有意思。”
平衡之道
事业往往被视为男人的第二生命,你无法想象一个优秀的男子会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潦倒者。在事业给人生带来责任和压力的同时,也让男人们变得成熟而富有经验。
1986年。因为加入亲戚在日本的贸易公司,欧阳光良开始了频繁往返上海和大阪间的空中飞人之旅。但他不仅没有丢掉在上海的网球圈子。还借此在日本展开了新的网球生活。
“在日本工作期间,经常参加他们举行的业余比赛,结识了一批打网球的日本友人。“后来,这也成为了欧阳事业上一笔宝贵的人脉财富。通过网球,很多生意伙伴的私人关系变得亲密起来。
1992年,经验、资金、机遇各方面都趋于成熟的欧阳光良放弃了在亲戚公司的工作,归国回沪。“那时正好是开发浦东的开始,我觉得那是个机会。我以前去过深圳,那时深圳正建设得热火朝天,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浦东一开放,我就想起了深圳的成功,决定在浦东开设自己的渔具公司,主攻对日贸易。”
回到上海之后,虽然需要全盘处理公司生意,欧阳光良仍坚持每星期四、星期天和朋友打球。“机会难得,我总是尽量把自己出差、出国的时间安排在能打完球以后。”
现在欧阳更多时候都在宜山路的网球圈子活动。他解释说,“宜山路的网球圈子成员相对年轻一些。我喜欢跟年轻人打,更容易进步、保持球技。不过现在几乎都是玩双打,毕竟岁数大了,跑动还是吃亏。”
“那你打球是什么风格呢?”记者问到。
“我是底线型选手,技术特长当属强烈上旋球。和纳达尔有点像吧,不过我不是左撇子。对了,纳达尔还曾经来过我的酒吧。去年本来也约好前来的,但他因伤退出了上海大师杯。今年他已经说好了会再来。没有认识纳达尔之前,最欣赏桑普拉斯和费德勒,不仅球技出众,也符合我们上海人青睐时尚、风度的特征。”
虽然贝尼酒吧地处黄金地段、收益不薄,但相比在浦东的贸易公司,开酒吧对欧阳来说,已经是兴趣大于挣钱。每天有那么一帮老客户来贝尼,让欧阳觉得非常满足。
现在,欧阳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白天管理渔具公司,下班后坚持打网球。只要不出差,欧阳必定会在晚上8点多花二十几分钟开车从浦东到浦西,在自己的酒吧坐上一两个小时。喝点酒,和朋友聊聊天。
如一句名言:巴黎十天可诞生一个暴发户,但十年也未必能造就一个贵族。欧阳光良左手杯光、右手网球的生活姿态,一如宝石般闪亮,在时光的流水中安静地散发着光芒。
夜色临袭,衡山路霓虹闪烁、红男绿女、人头攒动,这里一头连接着繁华腹地徐家汇,另一头比邻外国使馆区和高级住宅区,梧桐浓荫下风格各异的酒吧沿街林立。
与永嘉路的交界口,欧阳光良信步走进木质风情的贝尼酒吧。刚落座片刻的记者恍惚之间甚至未能立马认出他来。若不是店员招呼,的确很难确定这个看上去四十刚出头的中年男子就是已过花甲的酒吧老板欧阳先生?
“客气了,客气了。”欧阳摆摆手,“我看起来这么精神,全是打网球的功劳!网球让我更年轻、也更健康。”
抬头环顾,入口处和侧墙各挂着一块液晶显示屏,播放着当下的体育新闻。看得出,老板确实是个喜欢运动的主儿。
“只要有网球赛事,决不会错过。今年澳网决赛,我们圈儿里好多球友都来了,拢在一起,喝啤酒,看比赛,相当过瘾。”说到网球,欧阳颇有感触,“其实开贝尼酒吧,初衷也是为了能有个固定的地方常和球友们聚聚,畅饮几杯、谈天说地。”
从1995年开门迎客起的十多年来,与贝尼酒吧有个从未换过的网球迷老板同样闻名的,是酒吧的运营风格。“这十几年我连酒吧门面和内部装潢都没换过,除了广告牌。一切都是十几年前的样子。”欧阳甚是得意,“这么多年,酒水单的价格也没变过。我是从日本回来后开的这家酒吧,里面的酒水价格其实早在十年前就跟国外接轨了,当时客人以外国人为主。”贝尼酒吧的整个装修全是欧阳自己设计,阁楼的横梁木材全部来自老房子。当时上海建高架,拆了很多房子,欧阳以很低的价格买入了许多老木料。“现在人家装修餐厅酒吧用一些老房子的木材来显创意。我十年前就已经这么做了。”
坐在酒吧一层中央的棕色小木桌边,欧阳问吧台点了一杯黑啤。当记者问到他最喜欢哪一种酒时,欧阳的回答是威士忌,“威士忌的口味深邃、暗香涌动。入口需要慢慢品味。好比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有了一定的阅历,回味往事历历在目。有时候在里面加点冰块,香氛中带着冰爽。小酌不贪杯,对身体也好。”
右手网球
饮酒的养生功效几何尚无定论,但打网球益寿是不争的事实。从1978年初尝网球滋味,到如今每周固定两次网球活动,欧阳光良在见证中国业余网球三十年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尽情享受着网球给他身心带来的莫大愉悦。
“说起来还真有些奇妙!我的网球启蒙教练不是在球场上认识的。而是在游泳池里结交的。”欧阳告诉记者,“文化大革命期间,网球运动被视为充满资产阶级情调的产物而遭到封杀,直到1978年才恢复正常开展。1978年,我三十岁出头,当时是上海铅笔厂的技术骨干。平时嘛,喜欢蹋足球,游泳。”
一次,在卢湾游泳池刚出水的欧阳,偶然邂逅前卢湾网球俱乐部的教练——潘根宝。当时网球运动被取缔,潘教练只能放弃网球教学工作,改在游泳池做事谋生。
1978年恢复网球运动之后,欧阳便迫不及待地加入了网球初学者的行列中。“看别人打网球,觉得非常时髦,象征着一种上流社会的生活姿态,很是向往。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考虑到人过三十,需要一种可以长久持续的运动方式,总觉得踢足球和游泳对体能要求太高,不如打网球的运动寿命长。”
“那时候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宽裕,购置了航空牌木头球拍和一些网球,在卢湾网球馆办理一个月十元钱的锻炼卡开始我的网球之路。”欧阳回忆起最初的学球经历,“那时候几乎都是沙地球场,早上开放锻炼,下午要供少年体校训练。”为了能更快提高水平,球瘾颇大的欧阳利用和教练的关系,常常下午也跑去球场“蹭球”打。有了这样的“开小灶”,欧阳的球技自然而然进步很快,对装备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打了两年后,我托在日本的亲戚给我带回来两把美津浓牌网球拍。虽然也是木头材质,但是做工确实先进精细,在当时还是挺稀罕的。”
渐渐地,欧阳的网球圈子越来越广,经常打球的朋友达到二三十人。1982年,球龄四年的欧阳光良,与归国华侨端木先生和热爱网球的足球教练朱先生,一同出资筹建了上海市第一个业余网球协会。
“我们的目的很纯粹——就是想把上海打网球的人都集合起来,促进交流。”通过联系外商企业赞助,担任协会副会长的欧阳先生和同仁筹备组织了上海市第一届业余网球比赛。时任上海市市委副书记的吴邦国也关注网球运动的发展参与此次比赛。后来这项赛事连续办了几届。都很成功。
逐步从单纯的网球爱好者转型为网球推广者,欧阳光良自认只是在做应该做的事,“圈子内部打久了会觉得没有意思。不如开门迎新,给所有网球爱好者一个开放的平台。组织这样的业余比赛,很有意思。”
平衡之道
事业往往被视为男人的第二生命,你无法想象一个优秀的男子会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潦倒者。在事业给人生带来责任和压力的同时,也让男人们变得成熟而富有经验。
1986年。因为加入亲戚在日本的贸易公司,欧阳光良开始了频繁往返上海和大阪间的空中飞人之旅。但他不仅没有丢掉在上海的网球圈子。还借此在日本展开了新的网球生活。
“在日本工作期间,经常参加他们举行的业余比赛,结识了一批打网球的日本友人。“后来,这也成为了欧阳事业上一笔宝贵的人脉财富。通过网球,很多生意伙伴的私人关系变得亲密起来。
1992年,经验、资金、机遇各方面都趋于成熟的欧阳光良放弃了在亲戚公司的工作,归国回沪。“那时正好是开发浦东的开始,我觉得那是个机会。我以前去过深圳,那时深圳正建设得热火朝天,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浦东一开放,我就想起了深圳的成功,决定在浦东开设自己的渔具公司,主攻对日贸易。”
回到上海之后,虽然需要全盘处理公司生意,欧阳光良仍坚持每星期四、星期天和朋友打球。“机会难得,我总是尽量把自己出差、出国的时间安排在能打完球以后。”
现在欧阳更多时候都在宜山路的网球圈子活动。他解释说,“宜山路的网球圈子成员相对年轻一些。我喜欢跟年轻人打,更容易进步、保持球技。不过现在几乎都是玩双打,毕竟岁数大了,跑动还是吃亏。”
“那你打球是什么风格呢?”记者问到。
“我是底线型选手,技术特长当属强烈上旋球。和纳达尔有点像吧,不过我不是左撇子。对了,纳达尔还曾经来过我的酒吧。去年本来也约好前来的,但他因伤退出了上海大师杯。今年他已经说好了会再来。没有认识纳达尔之前,最欣赏桑普拉斯和费德勒,不仅球技出众,也符合我们上海人青睐时尚、风度的特征。”
虽然贝尼酒吧地处黄金地段、收益不薄,但相比在浦东的贸易公司,开酒吧对欧阳来说,已经是兴趣大于挣钱。每天有那么一帮老客户来贝尼,让欧阳觉得非常满足。
现在,欧阳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白天管理渔具公司,下班后坚持打网球。只要不出差,欧阳必定会在晚上8点多花二十几分钟开车从浦东到浦西,在自己的酒吧坐上一两个小时。喝点酒,和朋友聊聊天。
如一句名言:巴黎十天可诞生一个暴发户,但十年也未必能造就一个贵族。欧阳光良左手杯光、右手网球的生活姿态,一如宝石般闪亮,在时光的流水中安静地散发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