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肺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诊断是肺部疾病诊断的重点及其难点。多数患者由于未及时给予正确诊断,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灶的迁移,增加了治疗难度,甚至威胁患者生命。近几年,随着CT技术的发展,低剂量CT诊断在肺孤立性结节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则对低剂量CT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低剂量CT;肺孤立性结节;诊断;进展肺孤立性结节是指肺内单发直径小于3cm的肿块,形状如同圆形,并不伴随有肺不张、肺炎等病变。迄今为止,肺孤立性结节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1]。由于肺孤立性结节病灶较小,增加了诊断难度。同时,近些年,肺孤立性结节发病率日益增长,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提高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低剂量CT作为CT检查一种,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率,能够早期发现肺结节,实现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1、肺孤立性结节临床特征
肺孤立性结节(SPN)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的结节影,根据直径的大小可分为三大类型[2]:其一,结节(大于10mm小于30mm);其二,小结节(5-10mm);其三,微小结节(小于5mm)。根据高分辨率CT(HRCT)上的密度可将其划分为实性、部分实性、非实性的肺孤立性结节。一般情况下,肺孤立性结节直径越小,良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据相关数据的调查分析,小于5mm的结节为恶性的发生率仅仅为1%左右,但超过5mm的结节恶性发生率约为25%。肺孤立性结节通常发生于患者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而转移性结节则常发生于胸膜下[3]。
2、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方法
2.1常规CT 常规CT与X线相比,有着较高的密度分辨力及其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且较少的影像重叠。国外已有学者[4]通过研究表明:常规CT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的特异度为55.12%,敏感度为96.32%。与普通的X线相比,有着较高的诊断性。但由于常规CT诊断时辐射剂量较大,对患者身体有严重影响。因此,临床中不提倡采用常规CT诊断肺孤立性结节。
2.2高分辨率CT(HRCT) 高分辨率CT与常规CT相比,有着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可充分显示病灶内部的密度、病变与周围纹理结构的关系及其边缘特征。通过形态分析法、动态增强分析法,可观察诊断后肺孤立性结节的恶性度、周边征象、轮廓及其大小等。陈建彪[5]学者通过选取58例肺内孤立结节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德国所产的西门子螺旋CT机检查,通过将其与常规CT相对比,发现两者在空洞及其钙化显示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及胸膜凹陷征方面有显著差异,高分辨率CT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CT,有利于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进行鉴别诊断。
2.3多层螺旋CT(MSCT) 多层螺旋CT可直观的反应出孤立性肺结节的形态,并立体显示结节全貌及其周围纹理关系,可帮助临床医师了解患者病灶的形态特征[6-7]。在临床中,对肺结节的3D成像技术主要有最大密度投影法、容积再现技术及表面遮盖法等。宋爱平[8]等学者选取2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给予MSCT扫描检查,通过检查发现胸膜凹陷征是肺癌诊断的可靠征象,若为恶性结节则可从毛刺、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等表现看出。
2.4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是新型的NMR成像技术,属于断层成像的一种。随着MR快速成像序列及功能MR成像、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肺结节诊断中得到医学者的青睐。然而,由于MRI在诊断过程中容易受到呼吸心跳的影响,加上肺自身的信号较低,使得肺内病变的检出率较低,加上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较高的检查费用,并不适用于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9]。
3、肺孤立性结节低剂量CT的应用
已有学者提出[10]:患者行常规的胸部CT检查时,有效的辐射剂量约为20mSv,若患者多次追踪检查,其辐射量则可能成倍增加。流行病学的数据已证实[11],当辐射剂量超过100mGy时,将增加癌症发生风险。综合各方面考虑,低剂量CT扫描受到临床学者及患者的重视。尤其在胸部病变检查中,这主要是由于肺泡腔与肺实质间,纵隔与周围的脂肪间有着较高的天然对比度,且肺部对X线有着较低的吸收率,这样一来,就为胸部低剂量CT诊断奠定了基础。
低剂量CT是在1990年由国外学者Naidich提出的,其扫描参数:电压设定为120-140kv;管电流设定为10-50mA;螺距设定为1-2;层厚设定为5-10mm。低剂量CT与普通的X线片诊断肺结节的检出率相比,是X线诊断的10倍左右[12-13]。尤其,近几年来,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噪声指数方面得到较大改进,在确保图像质量、诊断率的条件下,噪声指数得到降低。低剂量CT诊断肺结节的数量与常规CT诊断结节数量大致相等,但由于低剂量CT与常规CT有着较高的敏感度,使得在肺癌筛查中有着重要作用。据相关数据调查[14],低剂量CT与常规CT对计算机模拟结节的检出率较低,且敏感度达到81.12%,特异度达到86.12%。
低剂量CT在诊断肺结节时,噪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胸背部的软组织及其纵隔结构受其影响与肺影响相比较显著,同时不同剂量对图像质量也有着重要影响,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剂量,进而提高肺结节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吕晋生.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3):251-253.
[2]马志民.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6):246-247.
[3]鄂林宁,马大庆.肺内小结节的影像诊断和处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3):332-334.
[4]Qiang JW,Zhou KR。Lu G,et a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and bronchi:multi—slicecr—pathological correlation[J].ain Radiol,2004,59(12):1121—1127.
[5]陈建彪.高分辨率CT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7):53-54.
[6]李惠民,于红.多层CT显示肺结节细分叶征及其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2):152-154.
[7]赵绍宏,聂永康,蔡祖龙等.16层以上螺旋CT对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合理应用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1):8-11.
[8]宋爱平,周建军,成钢等.肺孤立性结节的MSCT诊断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5):353-355.
[9]贾秀川,孙吉林.MRI在孤立性肺结节评估中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34(3):213-216.
[10]苏辉,李惠民,夏国兵等.孤立性肺结节的CT计量诊断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1):32-36.
[11]黄慈花.CT在肺孤立性结节的影像分析[J].医疗装备,2013,26(3):31-32.
[12]李斌.低剂量CT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2):207-208.
[13]李春莉,姚传.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43(5):72.
[14]韩向君,俞安乐,战跃福等.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筛查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4,(20):3007-3008.
关键词:低剂量CT;肺孤立性结节;诊断;进展肺孤立性结节是指肺内单发直径小于3cm的肿块,形状如同圆形,并不伴随有肺不张、肺炎等病变。迄今为止,肺孤立性结节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1]。由于肺孤立性结节病灶较小,增加了诊断难度。同时,近些年,肺孤立性结节发病率日益增长,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提高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低剂量CT作为CT检查一种,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率,能够早期发现肺结节,实现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1、肺孤立性结节临床特征
肺孤立性结节(SPN)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的结节影,根据直径的大小可分为三大类型[2]:其一,结节(大于10mm小于30mm);其二,小结节(5-10mm);其三,微小结节(小于5mm)。根据高分辨率CT(HRCT)上的密度可将其划分为实性、部分实性、非实性的肺孤立性结节。一般情况下,肺孤立性结节直径越小,良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据相关数据的调查分析,小于5mm的结节为恶性的发生率仅仅为1%左右,但超过5mm的结节恶性发生率约为25%。肺孤立性结节通常发生于患者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而转移性结节则常发生于胸膜下[3]。
2、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方法
2.1常规CT 常规CT与X线相比,有着较高的密度分辨力及其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且较少的影像重叠。国外已有学者[4]通过研究表明:常规CT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的特异度为55.12%,敏感度为96.32%。与普通的X线相比,有着较高的诊断性。但由于常规CT诊断时辐射剂量较大,对患者身体有严重影响。因此,临床中不提倡采用常规CT诊断肺孤立性结节。
2.2高分辨率CT(HRCT) 高分辨率CT与常规CT相比,有着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可充分显示病灶内部的密度、病变与周围纹理结构的关系及其边缘特征。通过形态分析法、动态增强分析法,可观察诊断后肺孤立性结节的恶性度、周边征象、轮廓及其大小等。陈建彪[5]学者通过选取58例肺内孤立结节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德国所产的西门子螺旋CT机检查,通过将其与常规CT相对比,发现两者在空洞及其钙化显示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及胸膜凹陷征方面有显著差异,高分辨率CT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CT,有利于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进行鉴别诊断。
2.3多层螺旋CT(MSCT) 多层螺旋CT可直观的反应出孤立性肺结节的形态,并立体显示结节全貌及其周围纹理关系,可帮助临床医师了解患者病灶的形态特征[6-7]。在临床中,对肺结节的3D成像技术主要有最大密度投影法、容积再现技术及表面遮盖法等。宋爱平[8]等学者选取2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给予MSCT扫描检查,通过检查发现胸膜凹陷征是肺癌诊断的可靠征象,若为恶性结节则可从毛刺、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等表现看出。
2.4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是新型的NMR成像技术,属于断层成像的一种。随着MR快速成像序列及功能MR成像、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肺结节诊断中得到医学者的青睐。然而,由于MRI在诊断过程中容易受到呼吸心跳的影响,加上肺自身的信号较低,使得肺内病变的检出率较低,加上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较高的检查费用,并不适用于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9]。
3、肺孤立性结节低剂量CT的应用
已有学者提出[10]:患者行常规的胸部CT检查时,有效的辐射剂量约为20mSv,若患者多次追踪检查,其辐射量则可能成倍增加。流行病学的数据已证实[11],当辐射剂量超过100mGy时,将增加癌症发生风险。综合各方面考虑,低剂量CT扫描受到临床学者及患者的重视。尤其在胸部病变检查中,这主要是由于肺泡腔与肺实质间,纵隔与周围的脂肪间有着较高的天然对比度,且肺部对X线有着较低的吸收率,这样一来,就为胸部低剂量CT诊断奠定了基础。
低剂量CT是在1990年由国外学者Naidich提出的,其扫描参数:电压设定为120-140kv;管电流设定为10-50mA;螺距设定为1-2;层厚设定为5-10mm。低剂量CT与普通的X线片诊断肺结节的检出率相比,是X线诊断的10倍左右[12-13]。尤其,近几年来,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噪声指数方面得到较大改进,在确保图像质量、诊断率的条件下,噪声指数得到降低。低剂量CT诊断肺结节的数量与常规CT诊断结节数量大致相等,但由于低剂量CT与常规CT有着较高的敏感度,使得在肺癌筛查中有着重要作用。据相关数据调查[14],低剂量CT与常规CT对计算机模拟结节的检出率较低,且敏感度达到81.12%,特异度达到86.12%。
低剂量CT在诊断肺结节时,噪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胸背部的软组织及其纵隔结构受其影响与肺影响相比较显著,同时不同剂量对图像质量也有着重要影响,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剂量,进而提高肺结节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吕晋生.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3):251-253.
[2]马志民.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6):246-247.
[3]鄂林宁,马大庆.肺内小结节的影像诊断和处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3):332-334.
[4]Qiang JW,Zhou KR。Lu G,et a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and bronchi:multi—slicecr—pathological correlation[J].ain Radiol,2004,59(12):1121—1127.
[5]陈建彪.高分辨率CT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7):53-54.
[6]李惠民,于红.多层CT显示肺结节细分叶征及其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2):152-154.
[7]赵绍宏,聂永康,蔡祖龙等.16层以上螺旋CT对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合理应用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1):8-11.
[8]宋爱平,周建军,成钢等.肺孤立性结节的MSCT诊断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5):353-355.
[9]贾秀川,孙吉林.MRI在孤立性肺结节评估中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34(3):213-216.
[10]苏辉,李惠民,夏国兵等.孤立性肺结节的CT计量诊断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1):32-36.
[11]黄慈花.CT在肺孤立性结节的影像分析[J].医疗装备,2013,26(3):31-32.
[12]李斌.低剂量CT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2):207-208.
[13]李春莉,姚传.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43(5):72.
[14]韩向君,俞安乐,战跃福等.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筛查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4,(20):3007-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