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杂技专业学习文化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杂技人才的需要,也是培养健全的、全方位发展的杂技学生的需要,更是符合学生自身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基于此,本文从杂技专业开设历史课程的必要性入手,同时分析杂技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如故事講授法、情境创设法、任务驱动法。希望杂技专业设置历史课学习历史能够让学生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提高文化素养,同时也希望本文可以为杂技专业设置历史课程的实践工作给予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杂技专业;历史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039-02
杂技文化源远流长,生命力旺盛。长久以来杂技专业的教学都是口口相传、一代教一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进入到现代,新中国成立后,对杂技的发展与传承更加重视。同时也更加重视杂技人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杂技教学科目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新要求,杂技人对文化学习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一、杂技专业开设历史课程的必要性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首先,历史课程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杂技,从而产生学习杂技的自豪感。杂技艺术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在狩猎中形成的劳动技能和自卫攻防中创造的无机和超长体能,在休息和娱乐时的再现,形成了最早的杂技艺术。而在中国,杂技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汉代称为“百戏”,隋唐称为“散乐”,唐宋以后为区别其它歌舞、杂剧,开始被称为“杂技”。《史记·李斯传》《列子·说符》等书籍中都出现了杂技的踪影,隋朝隋炀帝设太常寺教授杂技技艺,白居易的乐府诗《西凉伎》中有描写“舞双剑,跳七丸,枭巨索,掉长竿”的诗句。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杂技历史的悠久,增强学生对杂技技艺传承的历史使命感。
其次,历史课程的设置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杂技学生在历史课堂中通过学习,感受到对国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历史课程设置的目标之一。历史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辉煌灿烂的文明,知道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国屈辱的岁月,更加深刻地理解“弱国无外交”的含义,更能激发学生强健体魄、爱我中华的责任感;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复兴发展的峥嵘岁月,对今天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了解世界风云变换,看到世界大国崛起的过程,增强发展自己的急迫感。
总之,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学习能够让学生以史为鉴,感知今天中国的发展和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展现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杂技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
杂技专业学生年龄层次差别很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常规的历史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杂技专业的历史课堂。经过长期课堂的实践,加上对杂技学生的调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杂技专业学生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故事讲授法
历史就是故事,历史就是由许多人的故事组成的。低年级的杂技学生年龄很小,他们天生爱动,刚刚来到学校,正是处于懵懵懂懂的年纪,让他们坐在教室按部就班地学习历史知识,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勉为其难,而且他们也不感兴趣,容易熄灭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可将历史课本的知识进行整合,不再单纯依托课本死板的传授知识,而是将知识编成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将小故事串联起来,形成清晰地历史脉络,故事中又蕴含着道理,从而达到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每节课学生都很感兴趣,都会问很多的问题,教师还可让他们判断故事中人物的对与错,假设是你,你会怎么做等情节,让学生明白历史中的道理,以史为鉴、明白事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情境创设法
针对中年龄段的杂技学生,他们通过历史故事知道了很多历史史实,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已经有了基本的历史事件脉络,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但同时他们在专业方面也开始加强,在学习文化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懈怠。单纯由老师进行的故事讲授已经不能吸引他们全部的注意力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的采用情境创设法。通过在课堂中视频、图片等方法创设历史情境,将在课堂中的学生拉入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情境创设的方法一定要注意历史的细节,很多知识在课本上都没有,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从小的细节知识入手,丰富历史,在构建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刺激学生学习历史的意愿。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主要针对高年级的杂技学生,这部分学生一方面是已经有了前面历史学习的积淀,能够积极配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另一方面,这部分学生年龄渐长,专业加重,部分学生经常因为演出任务等原因耽误文化课的上课时间,这样就导致他们的历史课是断断续续的进行,有些学生因为没有及时上课,进程上耽误之后产生了厌学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任务驱动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每节课中,分小组设置教学任务,学习杂技的学生集体荣誉感很强,也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所以完成任务小组有加分奖励,能够让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竞赛的氛围浓厚,在比赛的环境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历史学习任务。在设置任务时,教师可以设置单独完成的任务,也可以设置合作完成的任务,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杂技专业在文化课的课程设置中,历史课的设置更是尤其必要。学习历史能够让学生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作者简介】
李晓燕(1981~),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中教二级,学士学位,单位: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北京市杂技学校),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育。
【关键词】杂技专业;历史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039-02
杂技文化源远流长,生命力旺盛。长久以来杂技专业的教学都是口口相传、一代教一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进入到现代,新中国成立后,对杂技的发展与传承更加重视。同时也更加重视杂技人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杂技教学科目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新要求,杂技人对文化学习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一、杂技专业开设历史课程的必要性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首先,历史课程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杂技,从而产生学习杂技的自豪感。杂技艺术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在狩猎中形成的劳动技能和自卫攻防中创造的无机和超长体能,在休息和娱乐时的再现,形成了最早的杂技艺术。而在中国,杂技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汉代称为“百戏”,隋唐称为“散乐”,唐宋以后为区别其它歌舞、杂剧,开始被称为“杂技”。《史记·李斯传》《列子·说符》等书籍中都出现了杂技的踪影,隋朝隋炀帝设太常寺教授杂技技艺,白居易的乐府诗《西凉伎》中有描写“舞双剑,跳七丸,枭巨索,掉长竿”的诗句。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杂技历史的悠久,增强学生对杂技技艺传承的历史使命感。
其次,历史课程的设置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杂技学生在历史课堂中通过学习,感受到对国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历史课程设置的目标之一。历史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辉煌灿烂的文明,知道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国屈辱的岁月,更加深刻地理解“弱国无外交”的含义,更能激发学生强健体魄、爱我中华的责任感;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复兴发展的峥嵘岁月,对今天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了解世界风云变换,看到世界大国崛起的过程,增强发展自己的急迫感。
总之,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学习能够让学生以史为鉴,感知今天中国的发展和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展现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杂技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
杂技专业学生年龄层次差别很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常规的历史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杂技专业的历史课堂。经过长期课堂的实践,加上对杂技学生的调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杂技专业学生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故事讲授法
历史就是故事,历史就是由许多人的故事组成的。低年级的杂技学生年龄很小,他们天生爱动,刚刚来到学校,正是处于懵懵懂懂的年纪,让他们坐在教室按部就班地学习历史知识,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勉为其难,而且他们也不感兴趣,容易熄灭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可将历史课本的知识进行整合,不再单纯依托课本死板的传授知识,而是将知识编成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将小故事串联起来,形成清晰地历史脉络,故事中又蕴含着道理,从而达到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每节课学生都很感兴趣,都会问很多的问题,教师还可让他们判断故事中人物的对与错,假设是你,你会怎么做等情节,让学生明白历史中的道理,以史为鉴、明白事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情境创设法
针对中年龄段的杂技学生,他们通过历史故事知道了很多历史史实,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已经有了基本的历史事件脉络,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但同时他们在专业方面也开始加强,在学习文化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懈怠。单纯由老师进行的故事讲授已经不能吸引他们全部的注意力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的采用情境创设法。通过在课堂中视频、图片等方法创设历史情境,将在课堂中的学生拉入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情境创设的方法一定要注意历史的细节,很多知识在课本上都没有,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从小的细节知识入手,丰富历史,在构建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刺激学生学习历史的意愿。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主要针对高年级的杂技学生,这部分学生一方面是已经有了前面历史学习的积淀,能够积极配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另一方面,这部分学生年龄渐长,专业加重,部分学生经常因为演出任务等原因耽误文化课的上课时间,这样就导致他们的历史课是断断续续的进行,有些学生因为没有及时上课,进程上耽误之后产生了厌学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任务驱动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每节课中,分小组设置教学任务,学习杂技的学生集体荣誉感很强,也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所以完成任务小组有加分奖励,能够让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竞赛的氛围浓厚,在比赛的环境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历史学习任务。在设置任务时,教师可以设置单独完成的任务,也可以设置合作完成的任务,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杂技专业在文化课的课程设置中,历史课的设置更是尤其必要。学习历史能够让学生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作者简介】
李晓燕(1981~),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中教二级,学士学位,单位: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北京市杂技学校),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