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且具有选择性的感知活动。其重要性学生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尤其是它们的实验课上能充分认识到,但观察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数学素养却往往被学生忽视了。数学观察不仅是对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视觉系统上的感知,更表现为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观察是智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思维之始,是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它还是解题的向导,分析的基础。所以学生观察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数学能力的差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有观察能力的学生,决不会是学习落后或文理不通的学生。”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主要应解决好“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这两个问题。
一、注意培养学生选择合理的观察对象,学会“观察什么”。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观察,选择不同的观察对象,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善于选择数量特征,式子结构特征及以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进行观察,是观察能力优劣的体现。所以训练好学生对数学问题中条件及结论的敏感性,解决好“观察什么”的问题,是培养数学观察能力的首要任务。
1.注意观察数值特征。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记住常用的平方数、立方数、开方数、对数、勾股数、特殊角三角函数、特殊图形的边、角、面积、体积等数值,在解题时就能较容易的把握题目数值特点。学生借助对数值特征的观察,就能起到简化运算,开阔思路的效果,并使问题得到迅捷的解决。这种观察显然思维活跃,具有独到之处,经常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2.注意观察式子的结构特征。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更要给学生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变形情况,正用与逆用的变化,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和掌握公式。这样学生解题时才会借助对数式结构的观察,灵活运用公式、概念等进行简单推理,常可以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经常训练可提高学生观察活动的质量,发展思维能力。
3.注意观察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在数学习题课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分析题目条件与结论的必然联系,特别是有些数学问题蕴含的条件和性质比较隐蔽,更要揭示清楚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把结论和条件发散开来,让学生认真分析观察,充分利用题设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寻找解题思路。经常训练可提高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往往可以使问题绝出逢生,柳暗花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注意培养学生选择正确的观察方法,即学会“怎样观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往往由于观察方法不当,如观察片面,只看到问题的某个方面;观察滞板,缺乏灵活变通的思想;观察肤浅,看不到问题的实质等因素,造成问题的错解,所以观察对象确定以后,解决好“怎样观察”的问题,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方面。
1.立足整体,全面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问题的基本属性,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观察对象内在的规律性,鼓励学生依照一定的程序,深入观察。同时,教师要及时对观察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相互讨论,对学生观察中出现的遗漏,要分析原因,加以補救,使观察结论全面、完整。我们在进行数学观察时,在观察整体的同时,还应观察其部分的特点,从整体看部分,从部分中把握整体,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使解题简化。即在解决问题时,按一定的顺序,有步骤、有条理地展开,讨论问题要全面,而不是盲目的、漫无目的。因此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
2.主动求变,灵活观察。在数学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的灵活性,不能老师是怎么教,学生只会生搬硬套,机械模仿,这样一旦问题稍有变化,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因此要教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观察,透过数学问题的表象看本质,捕捉有效的信息。因此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3.由表及里,深刻观察。观察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观察和发掘,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要仔细观察题目的条件,结论,在解题的过程避免出现漏解、错解,克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观察,而要做到目无全牛,把握本质,才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观察的深刻性的训练,养成学生做事认真,解题严谨的良好习惯。
总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观察,知道“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才能使问题得到正确解决;同时,只有学会了观察,具备了这一数学素质,才能进一步产生联想,使思维能力向深层次发展。
一、注意培养学生选择合理的观察对象,学会“观察什么”。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观察,选择不同的观察对象,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善于选择数量特征,式子结构特征及以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进行观察,是观察能力优劣的体现。所以训练好学生对数学问题中条件及结论的敏感性,解决好“观察什么”的问题,是培养数学观察能力的首要任务。
1.注意观察数值特征。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记住常用的平方数、立方数、开方数、对数、勾股数、特殊角三角函数、特殊图形的边、角、面积、体积等数值,在解题时就能较容易的把握题目数值特点。学生借助对数值特征的观察,就能起到简化运算,开阔思路的效果,并使问题得到迅捷的解决。这种观察显然思维活跃,具有独到之处,经常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2.注意观察式子的结构特征。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更要给学生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变形情况,正用与逆用的变化,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和掌握公式。这样学生解题时才会借助对数式结构的观察,灵活运用公式、概念等进行简单推理,常可以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经常训练可提高学生观察活动的质量,发展思维能力。
3.注意观察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在数学习题课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分析题目条件与结论的必然联系,特别是有些数学问题蕴含的条件和性质比较隐蔽,更要揭示清楚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把结论和条件发散开来,让学生认真分析观察,充分利用题设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寻找解题思路。经常训练可提高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往往可以使问题绝出逢生,柳暗花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注意培养学生选择正确的观察方法,即学会“怎样观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往往由于观察方法不当,如观察片面,只看到问题的某个方面;观察滞板,缺乏灵活变通的思想;观察肤浅,看不到问题的实质等因素,造成问题的错解,所以观察对象确定以后,解决好“怎样观察”的问题,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方面。
1.立足整体,全面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问题的基本属性,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观察对象内在的规律性,鼓励学生依照一定的程序,深入观察。同时,教师要及时对观察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相互讨论,对学生观察中出现的遗漏,要分析原因,加以補救,使观察结论全面、完整。我们在进行数学观察时,在观察整体的同时,还应观察其部分的特点,从整体看部分,从部分中把握整体,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使解题简化。即在解决问题时,按一定的顺序,有步骤、有条理地展开,讨论问题要全面,而不是盲目的、漫无目的。因此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
2.主动求变,灵活观察。在数学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的灵活性,不能老师是怎么教,学生只会生搬硬套,机械模仿,这样一旦问题稍有变化,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因此要教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观察,透过数学问题的表象看本质,捕捉有效的信息。因此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3.由表及里,深刻观察。观察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观察和发掘,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要仔细观察题目的条件,结论,在解题的过程避免出现漏解、错解,克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观察,而要做到目无全牛,把握本质,才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观察的深刻性的训练,养成学生做事认真,解题严谨的良好习惯。
总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观察,知道“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才能使问题得到正确解决;同时,只有学会了观察,具备了这一数学素质,才能进一步产生联想,使思维能力向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