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话语纠缠的历史重构——巴人长篇小说《莽秀才造反记》的另一种解读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181709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莽秀才造反记》的故事原型和四次起稿的时间关节,显示出其写作过程与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深刻联系,其中既包含着故事原型所特有的近代文学话语,也体现五四文学话语、左翼文学话语和当代集体主义政治性文学话语。通过多种话语的纠缠,巴人完成了对王锡彤造反事件的历史重构,体现出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复杂的话语形态。《莽秀才造反记》是最能体现中国现代社会和新文学进程的典型文本之一。
其他文献
张之铭是近代科学中国化的实践者,上海宁波帮商人、有名的藏书家。他的表谱学实践是对中国传统纪年法的继承与发展,其工作主要有采用黄帝纪年,推敲《历代帝王中西纪元彙考》,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治安专业教学要培养的目标定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培养结构,先“通”后“专”。为此,在其知识结构体系设置上,要加强基础,开阔知识面,优化课
“修韵官”一词可用于指涉在官修韵书纂修过程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官员。他们的工作涉及到韵书修撰的各个方面。宋代“修韵官”作为一个岗位,具有因事设岗的显著特征;它是一种“兼
分析2018年北京生物学科中考试题,并阐述在生物学总复习教学中,应明确初三总复习的依据是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并准确把握;在总复习教学中应注重重要概念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