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在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让学生熟练地背诵概念,许多学生在真正运用的时候却不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现在存在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概念之间的联系时常忽略 在小学阶段,许多概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前后都有关联的,如果让学生明白这种联系,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并没有前后联系,从而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在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让学生熟练地背诵概念,许多学生在真正运用的时候却不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现在存在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概念之间的联系时常忽略
在小学阶段,许多概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前后都有关联的,如果让学生明白这种联系,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并没有前后联系,从而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例如:比例尺概念的教学,我们好多教师只是在地图中引入比例尺概念,告诉学生图上比例尺表示的具体含义,如1∶100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然后具体解释,如果图上距离是1厘米,那么实际距离就是100厘米,图上距离是2厘米,那么实际距离就是200厘米……这样教学就是把比例尺概念当作一个全新的概念,孤立地进行教学,没有很好地与原有的概念建立联系,学生学习后也不能灵活运用比例尺的知识。
2.概念的剖析浮于表面
在教学中,我们对概念的剖析,往往是浮于表面的,经常用抽象的文字解释概念的内涵,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于理解的。例如,学习“百分数的认识”时,我们常会用一些含有百分数的信息作载体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如衣服的成分,棉占80%,表
示(
其他文献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词,也成为中小学师资培训的关键词。培养具备高级素质、专业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教师,其重要的前提和基点是师德的培养。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的培训思维,探寻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国式”方略,海淀教育书院(即敬德书院)通过会讲、论辩等方式,在书院学术课程设置和教育培训过程中,采取观察、访谈等方法,调研中小学师
初识贲友林老师,他真诚厚实与文人风度和谐为一的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不由得想起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言。随着采访的深入,他教学上的大胆变革与卓越才华,又让我生出一份深深的敬意。贲老师用他的胸襟和才华,既教给学生数学的知识,又教给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道法自然” 贲老师的每一个教学案例,不仅能让我们看到整节课的设计思路,还翔实地体现了课堂中师生交流的过程。贲老师曾说:“课堂没有彩排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课文《犟龟》是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一篇童话,是首次入选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的新课文。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曾组织学生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乌龟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 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小乌龟是失败者,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小乌龟是成功者。我叫主张“失败”或“成功”两种观点的同学分别举手,认为小乌龟是失败者的同学有19人,认为小乌龟是成功者的同学有2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强新志在办学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走“改革 创新 发展”之路,不断总结办学经验,鲜明提出“大家好才是真好”的办学思想,带领裴红霞校长、李红霞书记,形成了以“基础教育以强带弱、山区帮扶系统精准”为教育追求的核心力量,利用集团自身成功的办学经验,发挥优质教育品牌优势,主动承担山区教育扶贫的责任。2014年,与石家庄市6个山区县的12所山区中小学开展校际结对精准帮扶,开始
“绕绕涂涂”是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初始课,是美术教材的老课目。美术教材虽经历5次大的改编和修订,但该课目一直保留至今,可见其在儿童美术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教材编写的前瞻性。该课的教学任务是“线条绕形,涂画联想”,传统教法有教师示范、言语讲解和作业欣赏等,但作业效果往往是模仿者居多,大胆者较少,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并未建立起所画线条与生活的联系,也就是说学习者并未建立学习的个人意义。如何让老教材上出新思路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在整体布局上开始追求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办学。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本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办学实践,形成独特、稳定、优质的办学风格,获得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1]。 笔者认为,创建特色学校,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创建特色学校,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地、因校制
不少老师有这样的感慨:写诗难,读诗亦难,诗歌教学尤其难!诗意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但在当前诗歌教学中,不少课堂教学思路依然机械陈旧,文本解读粗浅鄙陋,诵读不足,分析有余,学生与诗歌渐行渐远,因此寻求诗歌教学的策略颇有必要。 一、案例剖析:诗意何以在解读中消解 1.肢解文本:教学思路机械陈旧 某教师在教学穆旦《赞美》一诗时采用如下教学思路:初读了解主题—分段(分层)解读文本—总结归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以国际理解的视角,从人类不同文化的比较入手,以世界性的宽广意识和包容理念,在开放的坐标系中让学生重新检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彰显时代的张力。本文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着重探讨在国际理解视野下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全球参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貌的认知维度 在国际理解的视域下,以全球历史经验为参照来认知中华优秀传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要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必修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如何从劳动教育入手,补齐教育短板?新民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区域“一主多元,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构建中小学段衔接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让学校数千名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喜悦。 一、专设劳动必修课程,构建劳动教育新固态
【关键词】亚洲乡村教育 文化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 2019年5月16日,“亚洲乡村教育、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学术沙龙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本次沙龙是5月15日在京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高校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探讨在全球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亚洲乡村如何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尊重、保护与发展文化多样性来实现乡村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一、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概况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