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克坚
吴克坚于1931年11月抵达莫斯科。1932年6月在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后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5年7月,他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
1936年4月,受中共代表团委派,前往巴黎,任《救国时报》(原名《救国报》)总经理。《救国时报》系中共代表团主办的报纸,在莫斯科编辑,在巴黎出版。吴克坚还兼顾旅欧华侨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而且积极组织华侨参加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应周恩来电召回国。
李立三
1930年底,李立三奉共产国际之命到达莫斯科接受批评,他作了认真检讨,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谅解,尔后留在莫斯科学习。1931年11月被任命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并接替朱宝庭兼任中国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
1935年初,共产国际委派李立三、段子俊,到达中国新疆边境附近的阿拉木图建立一个交通站,负责来往人员的安排。李立三派出两批人员带着密电码经新疆回国,寻找红军,但由于地理不熟悉以及技术方面的原因,均未成功。同年春,刘长胜带着由李立三编写的密电码回国,经新疆、甘肃抵达陕北。1936年春到达中共中央机关,自此中共中央恢复了同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系。
1935年5月,《救国报》(后改名为《救国时报》)创刊,李立三兼职参加该刊领导工作,任责任主编。同年12月该报在巴黎出版。
7月,李立三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在大会期间,王明、康生曾企图召开中共临时代表大会,选举王明为中共中央总书记,遭到李立三的拒绝。
同年秋,李立三受共产国际指派,任国际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
1938年2月,李立三被苏联内务部逮捕。1939年7月,被送至苏联军事法庭审判,一个月后被释放,回到莫斯科外文出版社(即原来的国际工人出版社)工作。1946年1月回国。
张浩
张浩,原名林育英。1933年1月,受中华全国总工会委派,任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同时兼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在此期间,他积极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1935年7~8月,他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会后,受共产国际委派回国传达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八一宣言》内容。行前,受到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接见,进行了亲切交谈。季米特洛夫向他交代了任务,并谈了途中注意事项。由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严密封锁,林育英化名张浩,化装成小商人,没有携带文件,只将内容牢记在脑子里,回国后口头传达。
经过了3个月的长途跋涉,于同年11月中旬到达陕甘宁边区的定边,后由赤卫队护送到瓦窑堡,向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后又以共产国际特使的身份对张国焘做工作。
吴玉章
1933年,吴玉章任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主任,同时参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吴玉章在莫斯科积极筹划撰写《八一宣言》。1935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在华北挑起事端,抗日斗争进一步发展。在中共代表团工作的吴玉章等急电在外地疗养的王明回莫斯科“共商对策”。后积极参与《八一宣言》的讨论、修改工作,为宣言的最后形成作出了贡献。
同年10月,吴玉章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由苏联去巴黎,从事《救国报》(后称《救国时报》)的出版发行工作。从1935年11月到1936年7月,吴玉章在巴黎工作8个月。在此期间,他除了搞好《救国报》的工作之外,还在旅欧中共党员中积极开展工作。1936年1月,他在巴黎主持召开了一次旅欧党员代表会议。在会上作了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报告。在巴黎,他还主动做胡愈之等人的工作。
1936年7月,吴玉章返回莫斯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吴玉章受党组织派遣再去巴黎做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出席在伦敦召开的世界反侵略大会。同年4月回国。
康生
1933年7月,康生到达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副团长。同年12月,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三次全会。1935年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1937年初,斯大林会见王稼祥时,康生在座。
康生在莫斯科期间大肆吹捧王明。他说:“今后就要在王明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夙愿,也是最大的幸福,我代表全家,要为王明同志制定的路线奋斗终生。”“王明同志指到哪里,我就奔向那里,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在王明推行宗派主义路线的活动中,康生起到第一“杀手”作用。他积极追随王明打击迫害李立三,陷害陈郁,并直接指挥迫害武胡景等人的活动。1937年11月回国。
周和生
周和生,又名高自立,1934年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学习。1935年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并代表中共中央、中国红军向大会致贺词。在大会上当选为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委员。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期间参与了《八一宣言》的讨论和修改工作。1937年底回国。
阎红彦
1934年7月,受党组织派遣准备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并就读于列宁学院和苏联红军大学,边学习边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5年4月,尚未来得及参加共产国际“七大”就受共产国际派遣回国,设法恢复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联系。
滕代远
滕代远,又名李光。1934年去苏联,边学习边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1935年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并发言。而后入列宁学院学习。1937年春回新疆,接应西路军余部抵达迪化(今乌鲁木齐)。
饶漱石
饶漱石,化名梁朴,1935年去莫斯科任中国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并参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并在会议上发言。大会后不久回国。
孔原
孔原,原名陈铁铮。1935年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和国际革命互济会扩大会议。1935年10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成立满洲问题委员会,孔原当选为该委员会委员。1936年入列宁学院学习,因对王明提意见而受到打击。王稼祥到苏联后为其平反。1938年7月回国。
赵毅敏
1935年春,受组织委派赴莫斯科准备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到莫斯科后,向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汇报了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情况,参与制定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方针策略。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并在大会上就东北地区抗日斗争问题发言。会后任莫斯科东方大学八分校校长,并协助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做关于东北方面的工作。1938年回国。
宋一平
1933年人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1935年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并在大会上发言。同年9月作为中国共青团代表出席青年共产国际“六大”并在大会上发言,向与会代表介绍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历程和开展革命斗争的情况。在大会上当选为青年共产国际执委会候补委员。会后留在莫斯科,协助青年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8年回国。
陈刚
1935年5月赴苏联。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会后入列宁学院学习并协助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7年回国。
梁广
1935年赴苏联就读于列宁学院,并兼任中国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何时回国不详。
陈云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让陈云去上海做地下工作,并设法打通上海与共产国际的联系。6月抵达上海。8月,受党组织委派离开上海,8月抵达莫斯科。同行的还有陈潭秋、杨之华等。
陈云到达莫斯科后,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报告了中国国内情况,并正式参加了代表团的工作,接上了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1936年1月11日,陈云出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会议,讨论中共代表团是否派人与南京政府驻苏武官邓文仪见面。最后决定由潘汉年出面。
1937年初,陈云与王稼祥、王明、康生一起受到斯大林接见。陈云在苏期间,化名施平,在《共产国际》杂志上发表《英勇的西征》一文,赞扬中国红军长征。1937年11月回国。
陈潭秋
1935年8月与陈云一起到达莫斯科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同年9月,陈潭秋出席青年共产国际“六大”。同年冬,入列宁学院研究班学习,同时就教于莫斯科东方大学。1939年5月回国。
杨之华
杨之华是瞿秋白的夫人。受党组织委派,1935年8月抵达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七大”。但抵达莫斯科时,大会刚刚闭幕。后被留下协助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任国际红色救济会常务委员。但由于王明等给她罗织罪名,撤销了她这一职务,甚至将她隔离审查。1938年任弼时奉命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后为她平反昭雪。1941年回国。
潘汉年
1935年遵义会议后,受中央委派,去上海设法打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向共产国际报告遵义会议的结果和红军的近况。9月初,潘汉年由上海启程赴苏。抵达苏联时,共产国际“七大”结束,而青年共产国际“六大”正在进行。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列席青年共产国际“六大”。10月出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会议。而后曾到列宁学院短期学习。
1936年1月,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会见南京政府驻苏武官邓文仪。1936年8月回国。
邓发
1936年夏受中央委派,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红军长征情况,并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1937年8月,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会议。9月,与王稼祥等人一起受到季米特洛夫接见。10月,出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会议。11月,与王稼祥等一起会见斯大林。旋即回国。
王稼祥
1937年初抵达莫斯科。9月留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化名“张烈”。其主要工作如下:
1、出席重要会议。1937年8月10日,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会议,讨论中国问题。9月,季米特洛夫会见他和王明等,告知共产国际希望他留下来领导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10月2日,出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会议,作关于中共状况和党的工作报告。11月11日,与王明等一起会见斯大林。14日王明回国,王稼祥主持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1938年4月14日、5月17日,同任弼时一起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在讨论任弼时报告时发了言。
2、为孔原、曾涌泉平反昭雪。孔原对王明表示不满,遭到王明等人陷害。王稼祥听取孔原汇报后,很快解决了孔原的冤案,为孔原平反。曾涌泉在列宁学院工作期间,对该校校长提过意见而受到报复,被开除工作。王稼祥主持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后,认真核实材料,为曾涌泉伸张正义,使他的问题得到解决。
3、在李立三问题上主持公道。李立三受王明、康生打击陷害,处境困难。王稼祥致信季米特洛夫,支持李立三回国。但苏联内务部却抢先逮捕了李立三。
任弼时到达莫斯科后,王稼祥就提出回国。经中共中央同意,王稼祥于1938年7月回国。
任弼时
1938年3月16日抵达莫斯科,向共产国际说明中国抗战的情况、国共两党关系,并要求苏联给以援助。6月接替王稼祥主持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在任职期间,主要工作如下:
1、向共产国际报告中共革命形势。1938年4月14日,任弼时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代表中共中央递交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的书面报告大纲。5月17日,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上,对4月14日的书面报告大纲作了口头说明和补充。会议就任弼时报告进行了讨论。而后,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通过了有关中国革命问题的两个文件。
2、加强同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联系。任弼时在任职期间,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哥特瓦尔德、西班牙共产党的伊巴露丽、德国共产党的皮克以及芬兰共产党的库西宁、意大利共产党的陶里亚蒂、法国共产党的马尔梯,苏联共产党的曼努伊尔斯基等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些人不仅是本国共产党的负责人,而且也是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和书记处成员。通过他的工作,不仅赢得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支持,而且密切了中共与这些党的关系。
3、协助周恩来做好各项工作。1939年9月,周恩来到达莫斯科。任弼时不仅为周恩来骨伤的治疗问题而奔波,同时协助周恩来做其他工作。 4、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亲自撰写文章在苏联报刊上发表,宣传中国的历史、中国抗战形势、中共现行政策等。
5、主持校译《联共(布)历史简要读本》。这本书的发行有利于全党学习马列主义。
6、照管东北抗联人员。任弼时为一部分东北抗联人员暂时撤到苏及时与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联系,使之得以妥善安排。任弼时还经常看望他们,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7、为国内革命斗争输送人才。这些人有萧三、韩光、曾赤、林娜、陈柏川等。他们回国后大多成为各解放区的骨干。
8、整顿中共党校。抗日战争爆发后,建立了从兰州至乌鲁木齐的交通线,中共在兰州和乌鲁木齐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中共通过这条交通线输送了大批干部去苏联治病和疗养。如蔡畅、张子意、贺诚、贺子珍、金维映、蹇先任、刘群先、李世英、刘英、马明芳、刘亚楼、卢冬生、钟赤兵、方志纯等数十人。任弼时将他们组织起来,一边治疗,一边学习。共产国际称之为中共党校,有时也用代名称“七部”、“八部”。该党校分为政治班和军事班。任弼时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为党校制定了教学方针和教学内容。
9、妥善处理王明等人遗留下的问题,特别是干部问题。在任弼时督促下,共产国际监委会撤销了对陈郁的处分。1940年3月,任弼时与周恩来一起回到延安。
师哲
1925年去苏联。1938年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9年专职任中共代表团团长任弼时的秘书,协助任弼时开展工作。1940年随周恩来、任弼时回国。
(责任编辑:刘万镇)
吴克坚于1931年11月抵达莫斯科。1932年6月在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后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5年7月,他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
1936年4月,受中共代表团委派,前往巴黎,任《救国时报》(原名《救国报》)总经理。《救国时报》系中共代表团主办的报纸,在莫斯科编辑,在巴黎出版。吴克坚还兼顾旅欧华侨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而且积极组织华侨参加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应周恩来电召回国。
李立三
1930年底,李立三奉共产国际之命到达莫斯科接受批评,他作了认真检讨,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谅解,尔后留在莫斯科学习。1931年11月被任命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并接替朱宝庭兼任中国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
1935年初,共产国际委派李立三、段子俊,到达中国新疆边境附近的阿拉木图建立一个交通站,负责来往人员的安排。李立三派出两批人员带着密电码经新疆回国,寻找红军,但由于地理不熟悉以及技术方面的原因,均未成功。同年春,刘长胜带着由李立三编写的密电码回国,经新疆、甘肃抵达陕北。1936年春到达中共中央机关,自此中共中央恢复了同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系。
1935年5月,《救国报》(后改名为《救国时报》)创刊,李立三兼职参加该刊领导工作,任责任主编。同年12月该报在巴黎出版。
7月,李立三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在大会期间,王明、康生曾企图召开中共临时代表大会,选举王明为中共中央总书记,遭到李立三的拒绝。
同年秋,李立三受共产国际指派,任国际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
1938年2月,李立三被苏联内务部逮捕。1939年7月,被送至苏联军事法庭审判,一个月后被释放,回到莫斯科外文出版社(即原来的国际工人出版社)工作。1946年1月回国。
张浩
张浩,原名林育英。1933年1月,受中华全国总工会委派,任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同时兼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在此期间,他积极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1935年7~8月,他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会后,受共产国际委派回国传达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八一宣言》内容。行前,受到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接见,进行了亲切交谈。季米特洛夫向他交代了任务,并谈了途中注意事项。由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严密封锁,林育英化名张浩,化装成小商人,没有携带文件,只将内容牢记在脑子里,回国后口头传达。
经过了3个月的长途跋涉,于同年11月中旬到达陕甘宁边区的定边,后由赤卫队护送到瓦窑堡,向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后又以共产国际特使的身份对张国焘做工作。
吴玉章
1933年,吴玉章任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主任,同时参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吴玉章在莫斯科积极筹划撰写《八一宣言》。1935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在华北挑起事端,抗日斗争进一步发展。在中共代表团工作的吴玉章等急电在外地疗养的王明回莫斯科“共商对策”。后积极参与《八一宣言》的讨论、修改工作,为宣言的最后形成作出了贡献。
同年10月,吴玉章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由苏联去巴黎,从事《救国报》(后称《救国时报》)的出版发行工作。从1935年11月到1936年7月,吴玉章在巴黎工作8个月。在此期间,他除了搞好《救国报》的工作之外,还在旅欧中共党员中积极开展工作。1936年1月,他在巴黎主持召开了一次旅欧党员代表会议。在会上作了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报告。在巴黎,他还主动做胡愈之等人的工作。
1936年7月,吴玉章返回莫斯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吴玉章受党组织派遣再去巴黎做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出席在伦敦召开的世界反侵略大会。同年4月回国。
康生
1933年7月,康生到达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副团长。同年12月,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三次全会。1935年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1937年初,斯大林会见王稼祥时,康生在座。
康生在莫斯科期间大肆吹捧王明。他说:“今后就要在王明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夙愿,也是最大的幸福,我代表全家,要为王明同志制定的路线奋斗终生。”“王明同志指到哪里,我就奔向那里,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在王明推行宗派主义路线的活动中,康生起到第一“杀手”作用。他积极追随王明打击迫害李立三,陷害陈郁,并直接指挥迫害武胡景等人的活动。1937年11月回国。
周和生
周和生,又名高自立,1934年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学习。1935年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并代表中共中央、中国红军向大会致贺词。在大会上当选为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委员。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期间参与了《八一宣言》的讨论和修改工作。1937年底回国。
阎红彦
1934年7月,受党组织派遣准备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并就读于列宁学院和苏联红军大学,边学习边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5年4月,尚未来得及参加共产国际“七大”就受共产国际派遣回国,设法恢复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联系。
滕代远
滕代远,又名李光。1934年去苏联,边学习边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1935年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并发言。而后入列宁学院学习。1937年春回新疆,接应西路军余部抵达迪化(今乌鲁木齐)。
饶漱石
饶漱石,化名梁朴,1935年去莫斯科任中国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并参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并在会议上发言。大会后不久回国。
孔原
孔原,原名陈铁铮。1935年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和国际革命互济会扩大会议。1935年10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成立满洲问题委员会,孔原当选为该委员会委员。1936年入列宁学院学习,因对王明提意见而受到打击。王稼祥到苏联后为其平反。1938年7月回国。
赵毅敏
1935年春,受组织委派赴莫斯科准备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到莫斯科后,向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汇报了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情况,参与制定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方针策略。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并在大会上就东北地区抗日斗争问题发言。会后任莫斯科东方大学八分校校长,并协助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做关于东北方面的工作。1938年回国。
宋一平
1933年人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1935年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并在大会上发言。同年9月作为中国共青团代表出席青年共产国际“六大”并在大会上发言,向与会代表介绍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历程和开展革命斗争的情况。在大会上当选为青年共产国际执委会候补委员。会后留在莫斯科,协助青年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8年回国。
陈刚
1935年5月赴苏联。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共产国际“七大”,会后入列宁学院学习并协助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7年回国。
梁广
1935年赴苏联就读于列宁学院,并兼任中国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何时回国不详。
陈云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让陈云去上海做地下工作,并设法打通上海与共产国际的联系。6月抵达上海。8月,受党组织委派离开上海,8月抵达莫斯科。同行的还有陈潭秋、杨之华等。
陈云到达莫斯科后,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报告了中国国内情况,并正式参加了代表团的工作,接上了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1936年1月11日,陈云出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会议,讨论中共代表团是否派人与南京政府驻苏武官邓文仪见面。最后决定由潘汉年出面。
1937年初,陈云与王稼祥、王明、康生一起受到斯大林接见。陈云在苏期间,化名施平,在《共产国际》杂志上发表《英勇的西征》一文,赞扬中国红军长征。1937年11月回国。
陈潭秋
1935年8月与陈云一起到达莫斯科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同年9月,陈潭秋出席青年共产国际“六大”。同年冬,入列宁学院研究班学习,同时就教于莫斯科东方大学。1939年5月回国。
杨之华
杨之华是瞿秋白的夫人。受党组织委派,1935年8月抵达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七大”。但抵达莫斯科时,大会刚刚闭幕。后被留下协助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任国际红色救济会常务委员。但由于王明等给她罗织罪名,撤销了她这一职务,甚至将她隔离审查。1938年任弼时奉命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后为她平反昭雪。1941年回国。
潘汉年
1935年遵义会议后,受中央委派,去上海设法打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向共产国际报告遵义会议的结果和红军的近况。9月初,潘汉年由上海启程赴苏。抵达苏联时,共产国际“七大”结束,而青年共产国际“六大”正在进行。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列席青年共产国际“六大”。10月出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会议。而后曾到列宁学院短期学习。
1936年1月,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会见南京政府驻苏武官邓文仪。1936年8月回国。
邓发
1936年夏受中央委派,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红军长征情况,并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1937年8月,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会议。9月,与王稼祥等人一起受到季米特洛夫接见。10月,出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会议。11月,与王稼祥等一起会见斯大林。旋即回国。
王稼祥
1937年初抵达莫斯科。9月留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化名“张烈”。其主要工作如下:
1、出席重要会议。1937年8月10日,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会议,讨论中国问题。9月,季米特洛夫会见他和王明等,告知共产国际希望他留下来领导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10月2日,出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会议,作关于中共状况和党的工作报告。11月11日,与王明等一起会见斯大林。14日王明回国,王稼祥主持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1938年4月14日、5月17日,同任弼时一起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在讨论任弼时报告时发了言。
2、为孔原、曾涌泉平反昭雪。孔原对王明表示不满,遭到王明等人陷害。王稼祥听取孔原汇报后,很快解决了孔原的冤案,为孔原平反。曾涌泉在列宁学院工作期间,对该校校长提过意见而受到报复,被开除工作。王稼祥主持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后,认真核实材料,为曾涌泉伸张正义,使他的问题得到解决。
3、在李立三问题上主持公道。李立三受王明、康生打击陷害,处境困难。王稼祥致信季米特洛夫,支持李立三回国。但苏联内务部却抢先逮捕了李立三。
任弼时到达莫斯科后,王稼祥就提出回国。经中共中央同意,王稼祥于1938年7月回国。
任弼时
1938年3月16日抵达莫斯科,向共产国际说明中国抗战的情况、国共两党关系,并要求苏联给以援助。6月接替王稼祥主持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在任职期间,主要工作如下:
1、向共产国际报告中共革命形势。1938年4月14日,任弼时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代表中共中央递交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的书面报告大纲。5月17日,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上,对4月14日的书面报告大纲作了口头说明和补充。会议就任弼时报告进行了讨论。而后,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通过了有关中国革命问题的两个文件。
2、加强同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联系。任弼时在任职期间,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哥特瓦尔德、西班牙共产党的伊巴露丽、德国共产党的皮克以及芬兰共产党的库西宁、意大利共产党的陶里亚蒂、法国共产党的马尔梯,苏联共产党的曼努伊尔斯基等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些人不仅是本国共产党的负责人,而且也是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和书记处成员。通过他的工作,不仅赢得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支持,而且密切了中共与这些党的关系。
3、协助周恩来做好各项工作。1939年9月,周恩来到达莫斯科。任弼时不仅为周恩来骨伤的治疗问题而奔波,同时协助周恩来做其他工作。 4、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亲自撰写文章在苏联报刊上发表,宣传中国的历史、中国抗战形势、中共现行政策等。
5、主持校译《联共(布)历史简要读本》。这本书的发行有利于全党学习马列主义。
6、照管东北抗联人员。任弼时为一部分东北抗联人员暂时撤到苏及时与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联系,使之得以妥善安排。任弼时还经常看望他们,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7、为国内革命斗争输送人才。这些人有萧三、韩光、曾赤、林娜、陈柏川等。他们回国后大多成为各解放区的骨干。
8、整顿中共党校。抗日战争爆发后,建立了从兰州至乌鲁木齐的交通线,中共在兰州和乌鲁木齐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中共通过这条交通线输送了大批干部去苏联治病和疗养。如蔡畅、张子意、贺诚、贺子珍、金维映、蹇先任、刘群先、李世英、刘英、马明芳、刘亚楼、卢冬生、钟赤兵、方志纯等数十人。任弼时将他们组织起来,一边治疗,一边学习。共产国际称之为中共党校,有时也用代名称“七部”、“八部”。该党校分为政治班和军事班。任弼时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为党校制定了教学方针和教学内容。
9、妥善处理王明等人遗留下的问题,特别是干部问题。在任弼时督促下,共产国际监委会撤销了对陈郁的处分。1940年3月,任弼时与周恩来一起回到延安。
师哲
1925年去苏联。1938年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9年专职任中共代表团团长任弼时的秘书,协助任弼时开展工作。1940年随周恩来、任弼时回国。
(责任编辑:刘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