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max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因此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也必需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也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在实践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一、什么是学习方式
  
  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学习方式主要是一种行为和认知取向,反映了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而是高于策略的方法层面,影响并指导学生对具体策略和方法做出选择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在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构建和合作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因为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既有客体性,也有主体性,是客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这两种学习方式也往往同时出现,相互融合,关键是以那种学习方式为主,那种为辅。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以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传统的学习方式
  
  我们说,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但传统教学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记。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种观念下,学生没有主体性可言,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地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是建立在把学生看着是依赖的、被动的学习者的基础上的,但这样就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愿望。为了适应新世纪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三、新课程要求确立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自主学习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重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品质。既“我要学”。这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生明确了学习不是为老师学,也不是为父母学,是自己的事。他就能逐步把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联系起来。其次,自主学习还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前,学生就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时,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继续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因此自主学习是与他人支配学习截然不同的,他能使学生我自己负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这也是新课程要求把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的成因。
  
  四、加强教学研究,实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变量,教与学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共生共存。因此我们围绕课堂教学深入研究。上期我们各教研组围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深入研究,各教研组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选择三方面看是否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上期我校六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就是根据教材最后一组新增加的文言文《学弈》深入研究,通过研究,老师认识到课堂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做法,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大语文观为指导,以探究发现为手段,变以“教师讲为主”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总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初学写作时的方法,这种方法或许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毕竟是从读到写的一座桥梁,是学习写作的一条捷径。  【关键词】规范语法;布局谋篇;求异求新    所谓仿写,就是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写作。小学阶段从三年级开始练习写作,借助范文指导学生仿写,就如书法中的临摹一样,是学生写作的良好开端。可以让学生体会各
口语是人们在交际、交往、言谈中必不可少的语言,它是区别于“书面语”的一种有声语言。口语能力是说话人谈吐、表义的一种语言能力。  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自己出色的智慧与口才得到了后人的赞誉。同样,放眼今天,有些人舌绽莲花,纵横捭阖,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现代传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口语交际再电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个人如果听别人说话而不能快速做出反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56-01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正是这个道理。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无一不是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才获得最后成功的。  关
【摘要】培养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努力克服思维障碍,进行主动地学习。通过“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自信心、意志等个性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关键词】  问题解决;模式化;课堂教学;兴趣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潮流,受到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普遍重视。美国全国数学教师联合会在80年代提出的《关于行动的议程》中指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
一提起作文,恐怕这是个令师生都感到头疼的话题。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头痛”,讥之为“挤牙膏课”;教师辛苦教,却收效甚微,自嘲日“背着沉重的蜗牛壳在爬行”。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我谈几点。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第一,作文的命题要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取材。不超越他们的经验、意思的范围,让他们说、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  第二,在作文教学中,要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外语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课程之一。”“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过程,又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
中学数学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进行数学教育研究,不应该仅着于某一个方面,而应该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在中学数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作为当今教师,要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相互转换,以前由教师一味地在黑板上灌输的做法已经落伍了。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远要比教师满堂灌输要好得多。以下是我从事初中数学运用启发式
在十年的生物教学生涯中,有几件事让我内心产生了很大的震动。  事件一:  一次,我班一位学生(高三)在课间询问我:范老师,你说我现在还能不能长高?我想买一幅增高鞋垫,能不能实现我长高的愿望?我听了微微一笑: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一定能长高,至于增高鞋垫,别去相信那些东西,要相信科学。你现在的年龄,骨骼还没有完全钙化,以后身体向上能发展多少还有很大的空间,只要你每天保持愉悦的心情,就一定能长高,相信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位数学老师一直关心并经常思考探讨的问题。其中加强对学困生情意素质的培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谈一点我的做法与体会,抛砖引玉。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投身素质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大纲》指出:“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
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跨进了小学的课堂。由于小学英语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较为薄弱。一旦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做小动作,在底下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