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双高”越巅峰 ??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cc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林育人,是新时代林业高职教育的神圣使命。地处赣南原中央苏区的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江西把脉定向,擘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把江西省“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践行“只能增绿,不能减绿”,做好重点区域森林“四化”(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等林业要求,与为农村特别是山区林区培养一批基层发展急需、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永久牌”乡村振兴队伍的初心使命相融合,抢先跨入国家“双高”建设新赛道,成功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攀上了高原之上的新高峰。
  炉火旺,出好钢。林业高职学院必须面向林业、面向农村、面向未来培养人才,江西环院坚守“立艺树人”的校训,重塑学校治理,坚持立校为林、执教为林、求知为林的办学思路,激发学校对接乡村振兴的办学活力;致力校地校企合作,思农谋农、研林教林,重组教师队伍,建立了顺应时代的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新机制;拓宽办学治校视野,聚焦社会发展开门办学,重构专业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有机衔接。近年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跃升,荣获2019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仅2019年全校师生在教育部和人社部组织的技能大赛中累计300多人获奖,曾璐锋在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代表中国夺得水处理技术项目金牌,实现了江西省在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党委书记肖忠优、院长熊起明说,江西充满红色基因,在这片红土地上办学,就要把“立艺树人”与“立德树人”对标对表,确保人才培养高质量。
  使命催人奋进,责任不容懈怠。2020年新春,学校紧紧围绕江西林业的建设思路,组织全国知名教育、农林专家和学院共同研讨林业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力求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的重点、难点和痛点中谋求创新。全程参与的江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水文赞誉说,学校围绕高质量发展把握特点规律,站在培养高水平振兴林业经济人才的高度,树立农林一线是“客户端”、乡村振兴是“检验场”的思想观念,不仅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而且赢得了全国26个省份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重塑学校治理 激发学校对接乡村振兴的办学活力
  “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立足生态、服务地方”。江西环院科学定位,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结合世界和国内先进的林业职业教育经验,紧密联系国家和江西林业建设实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学校建成“生态为根、服务为重、育人为本”的行业一流、区域引领、国内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
  坚持立德树人,办出红土地上高质量学校
  学校遵循人才培养客观规律,从红土地上办学60多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抓住林业高职教育的本质进行理念升华,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实到为林育人的行动中去,凝练出了“三色文化育人、四赛体系育才”的核心理念。
  “三色文化育人、四赛体系育才”,是以红色文化铸魂、以绿色文化培根、以蓝色文化强技,构建“校省国世”四级技能竞赛体系,提升整体育人水平。近几年来,学院充分挖掘和利用江西红色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基层党建、思政课堂、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工作载体,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发挥林业生态优势,顺应江西绿色崛起战略,发挥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致力“环境化心、课程化知、实践化行”,用生态文明理念滋养师生心灵,使生态文明理念在师生心灵中扎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大赛点亮人生,匠心成就梦想”为指引,通过技能竞赛实现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
  树人为基,特色引领。近年来,学校着力發挥自身在学科交叉互补、特色鲜明、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匹配、与江西经济发展需求相契合等方面的优势,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立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3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助力了“双高”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追求标杆引领,扎实推进学校体系化治理
  江西环院把“双高”建设作为提升整体实力的最重要着力点,综合实施体系化治理,使每一个个体,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级,每一个专业,都能在服务地方中做出特色,努力成为在全国林业高等职业学院中具有政治标杆、育人标杆、管理标杆、文化标杆、服务标杆、国际标杆的“双高”学院。
  学校在体系化治理中着眼“双高”建设长远,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依据产业链人才需求整合组建专业群,用专业集群的办学生态倒逼学校改革基层教学组织、优化专业治理结构,相继建立了学院专业群发展的决策咨询机构,构建起了基于专业群的人才需求评估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动态调整、融合发展,能够迅速对接市场的专业群办学机制;大胆突破传统以专业、教研室等为单位的基层教学组织,组建可以对接行业企业组织特征的项目部、事业部、工作室等跨专业教学组织,以专业群统筹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基地建设,提升专业与产业之间的资源融合度、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度,形成了具有调和、互动、柔性等特征的专业治理体系,激发出了专业的办学活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近几年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丰硕成果,一大批学生在校创业获得成功,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及全国就业竞争力示范校称号,2019年,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07%,位居江西省高职高专首位。
  着力产教融合,实现职教与产业同频共振
  江西环院由高职示范校建设向“双高”建设跨越中,把产教融合作为工作主线,从传统的校企合作单一的“基地”,向综合的产教融合“平台”提升,从过去的“虚拟”合作向如今的“实体”运作突破,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2019年12月13日,学校组织江西林业职教集团换届,充实新生力量,选举更加有力有为的理事队伍,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整合全省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培养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平台,联手创建全国示范林业职教集团。
  践行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学校和职教集团的创新做法,赢得国家和省林业、发改委、教育、财政部门支持帮助,新建的3万平方米产教融合大楼即将投入使用,成为引企入校,搭建校行政企合作育人的新平台,必将产生一批服务生态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成果。产教融合,学培融通。“双高”建设使学校产教融合的创新步伐走出江西,2020年1月,学校与广东省创新企业孵化器研究院、亿方集团共建了一个创新实验室。院长熊起明说,广东省创新企业孵化器研究院拥有100多名国内外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团队,专业服务企业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商业模式、公司治理、技术升级等领域。学校校友创业涉及园林绿化、装修、家具、开发设计等领域,需要人才、资金、技术帮扶,双方合作是模式、技术和人才战略的突破。这个创新实验室的目标很明确,通过校企合作和专家团队的优势支撑,孵化学生创业项目,助推校友企业转型升级,力争5年内培育3~5家上市企业。
  重组教师队伍 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新机制
  江西环院党委深知,办学之本在于人才。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八个相统一”要求,贯穿到所有教师日常工作之中,引导全校教师在“双高”建设中培养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
  锤炼精专型教育教师队伍
  育人先育师,筑好“双高”建设育人之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92人,校外兼职教师 11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66人,博士及硕士学位的共312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371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5名,省级骨干教师16名,国内外访问学者13人,在省级以上各类学术团体担任委员以上职务的有15人。江西环院盯准林业行业的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出台政策鼓励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担当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教学重任。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累累硕果。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的曾璐锋已走上学校的讲台,成为一名水处理技术专业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实训教师。教师李莉在第四届中国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合体小礼服创意立裁”项目银奖,申露威老师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中获得化工环保与新能源-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的二等奖,2019年学院推送项目《森林卫士—“松树癌症”的绿色特效方案》荣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银奖。
  创构专业群課程教学名师
  宽厚于人,专注于事。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学校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向外整合资源,按照“双高”建设要求,创构一支适应专业群课程教学的名师队伍。近几年来,学校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大力开展科研,通过实践不断创新知识,用简单的方式解释复杂的过程,用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践行“探索式”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精诚合作团队意识,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根基。学校着眼专业群课程教学,突出结构化特征,按照“基础+平台+模块+方向”的专业群课程设置模式,分模块、分类型组建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分工协作开展教学资源开发,实施模块化教学。
  学院强化名师引领专业群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名师作用。相继获批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14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立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53门。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3%,博士占2.9%。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中青年骨干教师22名,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创新校企双向流动新机制
  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学校在“双高”建设中把握区位战略和行业背景,充分与企业融合,突出专兼融合特征,通过设立“固定岗+流动岗”吸纳企业。
  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大师等向学校流动,探索校企兼职兼薪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了互兼、互派、互用,建立了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的新机制。近几年来,学校联合国内一些上市公司、著名企业组建了中兴通信学院、铁汉生态学院和中锐汽车学院等一批冠名学院以及“中核勘测班”“铁汉班”“华测检测班”“左右家居班”“京东班”“香江集团班”和“TCL班”等30余个校企合作“订单班”,通过深度合作,丰富教学实训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加大力量建设实训支持体系,将其与教师队伍建设一并列为落实教书育人工作的两大关键支撑。学校在优化“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同时,外引内培,建立了一批大师工作室,激励教师积极提高技能,积极参与赛事指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重构专业体系 确保教育与社会链条有机衔接
  今天的一切创新,都是为了明天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今天的一切改进,都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江西环院顺应“双高”需求,集聚内部办学资源,对专业和专业群体系进行重构,以适应外部产业需求,寻求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上的新突破。学校从江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赣州农林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导向出发,遵循逻辑结构科学、产业支撑有力、教学资源集聚的原则,大力推进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职业岗位链的对接与融合,整合优化专业设置,重构学校专业体系,促进了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聚焦“中心”舞台大作为——从加减法看学院核心职能
  “双高”时代,“教学为王”。江西环院追求“双高”建设之路,各部门和各二级学院不攀比高大上项目,而是聚焦以林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办学育人的根本。   学校林业学院有一张改革前后学院变化的“对照表”,数字反映出了改革前后学院变化。自2014年开始,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三定向”培养工作。学院教学任务成倍加重,但教师编制人数未变。为了优质完成任务,学院裁撤了大部分的辅助岗位,代之以更多的教学岗位。教师们上下一心,要为当下林业一线和山区农村培养发展基层急需、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永久牌”乡村振兴和林业经济的稳定队伍,与省林业局以定制方式共同创立了“目标共定、方案共制、教学共担”的育人新模式。办学5年来,累计培育林业“三定向”学生841名。
  林业学院院长温德华说,他们打破与林业教育无关的坛坛罐罐,把一切心思都放在产业发展的实体化教学上。过去的教学评定只限于课堂,把课讲好就够了。学校出台的“双高”建设新举措,将教学评定内容分为两部分,教师不仅要把课讲好,还要在课后进行实训考核,把考核结果纳入本人的教学成绩。
  林业学院的辅助岗位减少了,承担教学任务的人数增加了,承担的教学任务加重了,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提高了。加减法的背后,是学院的核心职能向林业聚焦:一切为林,一切为教。“教育”是起点,“务林”是终点。步入“双高”时代的江西环院目标更清晰,不搞噱头,不搞花架子,踏实育人,确保每一名学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吸引学生苦读靠什么——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办专业
  农林院校因农林产业而生、为乡村振兴而建,必须围绕区域农林经济抓教学、着眼产业发展育人才,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同行业转型需求侧精准对接。而最好的供给,就是让院校大门对接一线山区林区,让学生能夠“从院校直接走向山林一线”。近几年来,江西环院的毕业学生就业率在全省同类学校一年比一年高,处于领先地位,初次就业的平均工资不少于4500元,而且专业对口率高。学校53个专业同步招生,每年招录新生4000多人,在满足江西的同时,吸引来了20多个外省学生进校苦读。
  吸引学生苦读的背后是什么?院长熊起明说,赢在学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办专业,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农林经济,让学生投身农林产现场,在“双师”教师带领下一起解决现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近5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全员参加各级技能比赛276多项,累计参赛学生5万多人次,在校生平均每人参赛次数2.42次,同时鼓励优胜选手角逐省级和国家大赛争金夺银。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学校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的获奖数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8名、江西省第1位。这背后既有学校到位的日常管理,也有“党建进宿舍”等创新举措,更多的是学生们耐得住寂寞的专业基本功锤炼,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社会和市场中“自己找水源”。
  瞄准乡村振兴标准下“重锤”,围绕兴林富民使命用猛力。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万余师生向林而行,在“双高”建设之路上勇于自我革命,改革立说立行,教学从严要求,育人务求实效。从他们攀越巅峰的行动可以预见,善于登高望远,致力改革创新,必能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林业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光荣使命,建设名副其实的“双高”学校。
  (作者简介:吉登星,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赖艳艳,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艾前进,北京报告文学作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线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新常态。本文介绍了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时,需要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应掌握PPT课件制作技巧,并提出线上教学PPT制作的要求。  关键词:线上教学;PPT制作;技巧  在线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新常态。为了开展线上教学,教师不仅要适应线上教学的特点,还需要开发适合线上教学用的PPT课件,录制数字课程。由于移动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移动学习,因此,在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国务院、教育部多次发文,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本文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提出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人文素养  课 题:本文系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人文社
期刊
摘 要: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重中之重。如何立足于专业核心素养培养,设置科学的、符合学生职业发展和企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本文首先从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和质量要求做了分析,然后立足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为例,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含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拓展课程、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设置、要求及改革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期刊
当下,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加速,产业转移进程不断加快,而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就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职业学校紧跟形势,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深化专业对接产业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为助力绍兴市集成电路新兴产业园的发展,绍兴技师学院(筹)围绕产业办专业,筹建微电子学院,探索出了一条专业对接产业办学的发展之路。  对接产业,与“芯”结缘  绍兴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和浙
期刊
课程改革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坚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标准,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布局,深入实施课程改革,构建“基础+专业核心+专业综合”的课程体系,向机制要创新、向课堂要质量、向实践要效果,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新高地。  创新选择机制 提高课改实施效率  为确保课改能够扎实有效地持续推进,学校不断创
期刊
一、实施背景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三方深度参与的德育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企业对就业的中职毕业生的要求来看,企业需要有吃苦敬业精神、强烈的责任精神、学习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技能精神的员工。而现在的中职生独生子女多,做事常常以个人为中心,缺乏的恰恰是吃苦精神、合作精神,学习目的不明确,创新精神差,因此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适用
期刊
始料未及、从天而降的新冠病毒疫情令我们措手不及,但疫情考验了各行业的应急应变能力,同时,为我们提供了特殊情势下职业境界提升的新资源。  进入2020年1月下旬的寒假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中小学青年教师在区教科局组织、领导下,积极投身抗疫之战,从疫情蔓延初期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而深入社区、协助做好社区防控工作,到“后疫情”阶段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与参加教师“校园抗疫”专题模块学习,广大教师在有组织开展校园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新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形势下,掌握基于真实职业情境,并能融合多学科知识,开展跨学科学习是职校学生快速有效获得专业技能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导游专业讲解课程教学,从概念的厘清、操作的逻辑起点及具体的方法上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具体案例开展尝试和思考。  关键词:餐职业情境 跨学科 导游讲解课程  一、关于“职业情境”与“跨学科”的解读  1.何谓职业情境  职业情境指真实或模拟的实践性学习环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经济贸易技师学院全校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市政府部门工作要求,坚决服从指挥调度,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凝聚师生强大合力,严格实行联防联控,扎实开展群防群控,落实落细落地疫情防控和复学复课各项措施。全校8 000余名师生已于5月7日错峰分批全面返校,学校防控工作已从开学前的“阵地战”转为“运动战”。全校教工以不同寻常的担当,汇聚出众志成城
期刊
摘 要:为幼儿园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幼师专业人才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教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课程和教师两大关键要素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丰富人文内容,提高立德修养;注重保教学时,增强核心能力;调整实践学分,立德落到实处”等优化课程结构的具体措施,针对教师提出了从“心”出发,助力中职学前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