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法象”理论的思维方法探析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象"理论是中医学用以探索中药作用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它把药物的复杂作用机制用其直观的自然属性加以解释,是从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中药学理论的重要补充。现象是表现于外的、肤浅的,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本质却是深藏的、深刻的,是需多方面分析才能正确把握的,所以"法象"的思维方法应是多渠道的。它既有简单的物象,亦有复杂的意象、情象、抽象;既有顺势类比的正象,亦有反其势类比的反象。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气阴亏虚证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专家问卷法设计调查表。收集2型糖尿病气阴亏虚证185例患者资料,分析其分半信度、同质信度、内容效度和
明末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以下法逐邪理论最具代表性,其中包括"急证急攻""下不厌早"等。现代医家指出下法在某些疾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感染类疾病、慢性病的预防以及急危
脂肪肝属现代多发疾病,且易衍生多种并发症,已严重威胁到人类身体健康,所以积极预防,及早诊断并进行干预可有效阻断其进一步发生发展,或达到"可逆"之效。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