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niao1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从存货计价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的选择对企业财务和纳税的影响、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影响、对企业财务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以及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扩展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会计核算
  一、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范围
  企业的存货是不断流动的,在实际流转过程中,他的实物流转顺序和成本流转顺序是不一致的,只要按照不同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已发出存货的成本和库存的成本即可。这样,就出现了存货成本的流转假设,采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就产生了不同的存货成本分配方法,即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二、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选择对企业财务及纳税的影响
  目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伴随而来的通货膨胀是必然存在的。价格持续上涨,虽然幅度不是很大,但是它造成了一种现象即账面存货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偏离。先进先出法假定先购进的存货先售出,这就意味着售出的产品成本是由期初存货和最早购买的存货构成的。这样一来,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于市场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偏低,虚增当期利润,加大所得税费用的支出。而后进先出法的假定与先进先出法相反,它假定后入库的先出库,这样,发出存货的价值就接近于现行价值,销售成本不会降低,同时减少利润,降低所得税支出。
  先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偏高,产品销售成本偏低,税前利润、所得税、净利润偏高,现金流人量低,营运成本偏高。而后进先出法则相反。可见,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就能合理地减少所得税费用。
  后进先出法对于企业的业绩评价产生了不利影响,对于争创纳税大户有知名度的大企业来说,他的纳税及企业的业绩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广告牌子。所以他们不会太在意节约的所得税支出,往往更加注重自己在消费者眼中的地位及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与扶植。这样的企业一般是不会选用后进先出法的。
  三、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的选择对企业财务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
  首先,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由于计价方法不同,导致存货账户余额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的短期偿债能力及流动性比率的分析指标。
  其次,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获利能力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毛利率、净利率、普通股每股收益等。这些指标都涉及到利润,所以,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的获利能力,后进先出法则不会。
  最后,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分析指标的影响。对于上市公司,市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表明投资某一上市公司股票的获利率,反映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高估,则产品销售成本低估,净利润偏高,市盈率就会偏低。而在后进先出法下,市盈率比较适中。
  由此可见,先进先出法对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的几乎所有比率指标都有影响,尤其是高估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指标,虚夸企业当期获利能力,而在后进先出法下仅对短期偿债能力比率指标有一定影响。
  四、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扩展
  存货计价方法很多,但笔者认为后进先出法是当前我国存货计价较为理想的方法。首先,通货膨胀的经济大环境为后进先出法的采用创造了客观条件。尽管为了削弱通货膨胀的影响,有关方面已经提出了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但是这一方法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其次,后进先出法不但能够谨慎地反映当期会计利润,避免企业利润的过度分配,维护投资者、债权人的长远利益,还能够客观地反映当期销售成本,与当期收入配比,满足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要求。
  后进先出法虽然优于其他方法,但先进先出法对存货管理更具的科学性。如何能将两种方法的优点集于一身呢?理论界有一种货币价值后进先出法。该法主要利用价格指数将不同年度存货成本由先进先出法转换为后进先出法,企业的单位成本不再使用。可满足企业内部使用先进先出法而对外报告时采用后进先出法。
  货币价值后进先出法的含义目前无准确定义,其基本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运用价格指数而不是使用存货的实物数量和单位成本。(2)可以运用存货组代替个别存货。(3)强调每期存货为一个特定的存货组,计算其价值,而数量和单位成本不再使用。采用这种方法,避免了一般后进先出法单位成本的详细计算。
  该种方法的步骤:(1)产品品种多的情况下,确认存货组,得到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下本期期初和期末存货成本。(2)选择或计算与此相关的价格指数(当年存货价格指数=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在先进先出法以本期期末存货成本/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在先进先出法下本期期末存货成本)。(3)将期末存货用价格指数重新转换为先进先出的成本。
  货币价值后进先出法的优点可概括为三点:(1)它减少了清算前期后进先出存货层的可能性;(2)这种方法减少了运用后进先出法的会计成本;(3)它使企业内部仍可使用先进先出法或平均成本法。
  存货计价方法很多,但每一次选择行为都要受环境的制约,根据不用的经济环境、企业状况、企业主体的目标,结合选择的目的认真挑选适合本企业的存货计价法。
  参考文献:
  [1] 严晖。会计政策选择及要素分析[J].财会月刊,1998,(6)。
  [2] 王安武。货币价值后进先出法[J].黑龙江财专学报。1988,(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人就会计从业教学及辅导考试经验,通过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相关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行之有效的考试应对策略,来提高考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方法;答题技巧;应对策略  现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难度高,合格率较低,一般通过率在20%左右。而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2013年11级四个班187名学生170名学生通过,合格率为91%,2014
期刊
摘 要: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建设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工程。本文对智能建筑和综合布线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介绍了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及特点,简要阐述了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子系统  一、智能建筑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不仅限于满足简单与舒适,智能建筑这一理念应运而生。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是取代传统建筑网络的一项重大技术
期刊
摘 要:科技投入的增加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特点不同,本文搜集了近十年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诸要素的相关数据,然后对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及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认为:我国东部地区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状况与中部与西部地区相比是遥遥领先的。R&D人员与R&D经费支出与GDP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对于不同区域不同的科技投入指标对于经济增长的
期刊
摘 要:统计过程控制(阿SPC)是生产型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技术,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统计过程控制的定义及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企业情况对SPC在企业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SPC用于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统计过程控制;质量控制;措施;SPC  一、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一)定义。统计过程控制坚持预防原则,结合统计技术,对于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监察,从而确保生产过程处
期刊
摘 要: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青年的思想冲击作用越来越明显,特殊的水利行业条件艰苦,青年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日益艰难化,卓有成效的青年职工教育培训对单位的发展和青工的个人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职工培训;青年教育  一、管理处青年职工现状  管理处现有职工455名,35岁以下青年职工149名,占  总数的32.7%,28岁以下青年职工53名,占总数的11.6%(均为2012、2013年公开招
期刊
摘 要:当今,高水平现代化已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及时感知学校运行的质量,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客观精准的信息,引领学校良性发展,督导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督导;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职业学校进入高水平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人才培养教育工作面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质量、专业发展、管理机制等都需经受大考验。学校的办学质量
期刊
赵文强是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前扶贫办主任。2014年2月14日8时20分,当人们正沉浸在元宵节的喜悦中时,年仅45岁的赵文强写完工作笔记后突发心肌梗塞与世长辞。  本报记者花费近一周时间深入走访赵文强曾经工作过的金秀甲江乡三角村、六巷乡、大樟乡等地的干部群众及其家属,获取第一手资料;报社领导高度重视,在推出首篇通讯之后,立即成立报道小组,组织精干力量进行重点策划,连续推出长篇通讯、报告文学、系列评
期刊
摘 要:文章浅析了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一)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
期刊
摘 要:2014年财政部对会计准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利润操纵手段形成了冲击和遏制。但现行会计准则在某些规定上仍然存在漏洞,不能完全遏制利润操纵行为。本文通过对利润操纵产生的原因以及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可能存在的利润操纵手段进行辨别和分析,并对操纵行为的防范与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利润操纵;现行会计准则;会计信息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者、管理者、企业职工、政府
期刊
摘 要:本研究对企业2.0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企业2.0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2.0是一种管理理念的象征,代表了一种企业形态,促进领导理念及组织模式的革新,借以基于Web2.0的技术应用系统,为企业提供条件支持。其研究已由概念探索向其影响、作用等层面转移,由技术层面向管理、状态等层面转移。  关键词:企业2.0;组织管理;领导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交流欲望得到了增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