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结尾艺术的思考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人认为好文章的章法应该是“凤头、熊腰、豹尾”,数学课堂教学与之相似,既要讲究开头,突出中心,更要注重结尾,就像大诗人杜甫所说:“意切关飞初,篇终接混茫。”教师作为数学课的组织者,不仅要设计“凤头式”的导入,也要设计“豹尾式”的结尾,一节课的结尾,犹如一首曲子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收到意韵悠长、回味无穷、妙笔生花的效果,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一节数学课的结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已尽,意无穷”。
  关键词:小学数学;设计;教学案例;结尾艺术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发现很多教师都重视课堂导入、新授教学、复习巩固等环节的设计,对课堂结尾却很少斟酌推敲。我们也要重視对课堂结尾的设计,其实良好的课堂结尾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可以起到提纲挈领、抛砖引玉、拓展思路的作用,为课堂增光添彩。
  一、归纳总结,提纲挈领
  归纳总结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许多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课堂结尾方式要做到“凝练”,主要侧重于对一节课知识总结或是学习方法的归纳。例如,小学一年级《统计》相关内容: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那么让我们来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1:学习统计可以清楚知道谁比谁少,谁比谁多。
  生2:这节课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看到多或者少。
  生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很快地比较它们的差距。
  ……
  师:同学们真的学到了很多新知识!那么谁可以说说是如何学到这些知识的呢?
  生1:在做统计时先要把物体分一分。
  师:对,要先了解相关的信息!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2:可以排一排,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例如从上往下排。
  师:说得非常好!统计时对知识梳理很重要!
  生3:还可以比一比。
  生4:还可以数一数。
  师:是的,这些都是我们整理分析信息的好方法。
  在教学中,读取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是统计的基本过程,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比一比、数一数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更多的统计知识。
  教学中,教师用“那么让我们来说一说学到了哪些知识?”“那么谁可以说说是如何学到这些知识的呢?”这样的总结方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巧妙地衔接了新旧知识。一方面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强调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比起“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呢?”“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这样的总结更能突出学习的效果。以上述形式收尾,目标明确,目标呈现清晰,重难点更突出。
  二、提出问题,抛砖引玉
  以问题的提出作为课堂结尾,一般都是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铺垫,要学生去思考,给学生留下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如教学“面积的计算”: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1:我学到了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生2:我学会通过数图形里的小方格来知道图形面积的多少。
  生3:我学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师:同学们掌握得都很棒,那么我们来做个小测试,检验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男同学计算1号正方形的面积,女同学计算2号正方形的面积,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开始——
  男生根据刚才学的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很快就算出1号正方形的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同样,女生算得也很快,2号正方形的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师(这时把1号和2号图形叠放在一起):现在请大家看看,这两个正方形谁大呢?
  生(齐声):一样大。
  师:通过把这两个正方形叠放在一起,我们发现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是一样的,那为什么1号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厘米,而2号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新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的课就学到这里,下课!(虽然下课了,但是很多学生仍在思考,依然讨论着临近下课而未解决的问题。)
  上述小测试使学生产生了新的认知冲突——为什么同样面积的两个正方形却可以用不同的面积单位来表示,使学生带着疑问离开课堂,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面积单位的进率”的欲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换算”做足了铺垫。
  三、巧妙设疑,拓展思路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中一个好的延伸点也许就是一节课的生命线,数学的学习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它才具备了数学教学的实际意义和源源不断的活力。在课堂结尾时,可以进行巧妙的设计,启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领会和接触新知识,把课堂总结作为知识延伸拓展的纽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如教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这样设计结尾:
  出示62×11、54×11、76×11。
  师:同学们,你们能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的特点吗?
  生:它们都是两位数乘11。
  师:那同学们就用我们刚才学习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它们的结果。
  通过计算,学生很快算出62×11=682,54×11=594,76×11=836。
  师:同学们,根据计算的结果,你们能观察出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学生思考并相互交流。但学生还是一脸的疑惑,刚才学习计算方法时没在意还有什么计算规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积的个位、十位分别和前面两位数的个位、十位有什么关系,以及积的十位和前面两位数个位和十位的和的关系。这时学生很快就发现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规律(首尾不变,中间相加,满十向前进一)。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一次巧妙设疑:你知道28×22,37×33,64×66(同头尾和十)的计算结果是多少?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这样巧妙地提出疑问,既巩固了学生已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慣,还为今后深入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埋下伏笔。
  四、趣味游戏,增光添彩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数学游戏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游戏活动,它必须把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寓数学知识与游戏之中。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结尾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来结束一节课所学,让学生在轻松而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既达到检测、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确定位置”: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会了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师出示表示全班每一位学生位置的数对。
  师:下面老师出示一些数对,凡是数对表示的那位同学的位置,这位同学就可以悄悄离开教室,提前下课。
  第一次出示的数对(7,4),第7列、第4排的学生离开教室,下课。
  第二次出示的数对(5,3),第5列、第3排的学生离开教室,下课。
  第三次出示的数对(6,6),第6列、第6排的学生离开教室,下课。
  出示三次数对后,余下的学生可着急了,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下课呀!
  师笑着说:别着急,这里还有一个数对(4,x)。
  这时,第4列的学生一下子都离开了教室。接下来教师依次出示表示同一行或是同一列的数对,保证全班学生都能按时下课。
  以游戏的形式结束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巩固了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知识,明确了表示同一列或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的特点。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与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以这样的形式结尾,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思考,而且增强了学生感悟研究数学的动力。“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样的结尾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况,巧妙合理地设计课堂结尾,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保持学生的专注力,升华课堂主题,为以后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课堂的每分每秒都发挥出巨大的效果。特拉弗斯曾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殊的表现艺术。”一堂好课的结尾就像是一首歌曲的尾声,设计得出彩,就会掷地有声、余音缭绕,让人回味无穷。当然,精彩的课堂结尾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灵活多变、耐人寻味。同时我们更应该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善于总结,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更多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收尾方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类比推理属于一种推理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使用类比推理法,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这种方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举例浅谈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
采用水平连续铸造技术制备3003/4045铝合金复层管坯,探讨了铸造速度、外层合金浇注温度和气体保护对复层管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并对结合界面的形貌、元素分布和结合强度进行
景德镇誉为“千年瓷都”。瓷都旅游当以“陶瓷文化”为主要看点。景德镇陶瓷文化景点不可谓不多,如古窑民俗博览区、陶瓷馆、湖田古窑址、御窑厂旧址、瓷园、明清园、陶瓷城、三宝国际陶艺村等等。然而这些景点都小而散,不集中,用绘画的术语来说,叫“散点透视”。游客也就只能在这“画”中“蜻蜒点水”,难以尽兴。——这是许多外地游客的共同感受。  笔者认为,有效的办法是:先选择一个有发展后劲的景点,扩大规模,充实内容
刑事辩护制度它是我们国家司法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国司法制度的民主化的一种标志,能够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们的合法权益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我国新的《刑事
本文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下构建了融资结构、制度环境与创新能力关系的两阶段数理模型,并基于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负二项面板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
传统瓷雕是陶瓷美术艺苑中的一朵奇葩。陶瓷雕塑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陶器雕塑。陶瓷雕塑从原始宗教崇拜、隋葬明器中挣脱出去,成为满族人们审美需求的一个陶瓷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