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紫禁城的大门 龙年探龙居

来源 :时尚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这样的一组建筑物,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这是故宫;也可能会有人说:这是紫禁城;或者说:这是故宫博物院。其实这些的说法都对,紫禁城、故宫、故宫博物院,这些名字的演变,道出了它的历史变迁。
  故宫就是旧时的皇宫的意思,它是历史上后一个朝代对前一个王朝皇宫的称呼。就像明代的时候,就对元大都称为故宫,明朝灭亡以后,紫禁城由清朝来继续使用,直到清朝灭亡以后才称为故宫。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明白了,2012年正值龙年,中国历代的皇帝都以龙自居,所以这期的名人故居就是带大家去看看皇上住的房子——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这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的基本布局介绍
  
  基本布局
  唐朝诗人骆宾王一句诗:“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面对明清皇宫紫禁城,你将产生同样的感受。
  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 米。
  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偌大的故宫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外朝内廷的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对称,秩序井然。
  不可不看的外朝主体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更有趣的是,故宫的许多细节都有某种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粹。
  
  天人合一紫禁城
  紫禁城屹立在北京城的正中心,已经有五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人们对它的印象半似清晰,半觉朦胧,虽然人们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但常常还会有人问起,它的名字为什么叫紫禁城呢?
  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称紫微宫、紫宫,它在北斗星的东北方。“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古人认为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帝王都以龙自居,他办理朝政与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就成了天下的中心,又因皇宫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最高级别的“禁区”,便有紫禁城的“禁”字来强调皇宫的无比尊严。
  太微垣南有三颗星被人视为三座门,即端门、左掖门、右掖门;与此相应,紫禁城前面设立端门、午门,东西两侧设立左、右掖门。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有金水河蜿蜒穿过,象征着天宫中的银河。皇帝及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与坤宁宫,“乾”、“坤”二字就意味着天地的意思,其东西两侧的日精门与月华门,则象征着日月争辉。东西六宫及其他诸宫殿也都分别象征着天上的十二星辰和各个星座。
  紫禁城像传说中的紫宫一样,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从公元十五世纪初,明朝的14位皇帝和清朝的10位皇帝曾经在这里统治全国、生活居住。
  
  故宫与24位皇帝
  
  明成祖朱棣:颁诏迁都北京修建故宫
  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把北平改为北京,并于公元1406年,诏令建造北京宫殿,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紫禁城。既然明确了是明成祖朱棣建殿,可为什么还有人说,是朱元璋建的紫禁城呢?为什么还有人说,不单单北京有紫禁城呢?
  其实我们今天看到的北京紫禁城就是明成祖朱棣在凤阳、南京紫禁城的设计基础上建造的,朱棣曾是镇守北京的燕王,他认为他的根基在北平,于是迁都北京。而且当时的北京由于连年战乱城破垣败,于是朱棣下令在元朝大都的东边建一座新城,同时把皇宫也建起来。
  遵照皇帝的诏令,建造皇宫的上好木料,是从湖南、云南等地采伐来的。每当说到皇宫的砖土时,我们还常常会听到一个形容词:“金砖墁地”,那么什么是金砖呢?这种在苏州等地烧造的方砖,土质很细,粘性大。砖坯入窑后,要用各种柴草烧130天,墁在地上,再浸上生桐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皇宫里“金砖墁地”的“金砖”。
  建造皇宫用的巨大石料,大都是从北京附近的房山、盘山开采来的。那巨大的石料是怎么运到北京城中的呢?冬天,民夫们泼水成冰,铺成一条冰道;夏天,就在路上铺上滚木。保和殿北面的云龙石雕,是紫禁城里最大的一块整块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0米,重200多吨。这块石雕,从房山运到北京,50多公里,两万多民夫用旱船拉运,走了28天,耗银21万两。
  从明成祖1406年建殿,历时14年,到1420年,动用十万工匠、百万夫役、耗银无数,终于建成了北京紫禁城。
  
  清圣祖仁皇帝玄烨: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
  在紫禁城的历史上,有一位皇帝,自公元1662年到1722年,君临天下长达六十一年。在他之前,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皇帝在位时间这样长,他和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大帝,同是当时世界上的著名君主。
  康熙十四岁亲政,开始独自处理政务,乾清宫是他日常办理政务的场所和寝宫。每天清晨,康熙都会差人把他的御案搬到乾清宫的门口,他在这里听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政事,当面裁决,最后与内阁大学士共商重要政务。乾清宫门口成为康熙帝听政的主要场所之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康熙“御门听政”。
  康熙皇帝御门听政,还有一段历史渊源。那要追述到明成祖朱棣建成紫禁城不久之后的一场火灾。
  朱棣平日听政的奉天殿,也就是清朝改名的太和殿,在这次大火中也烧毁了,朱棣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自己,朱棣怕“违背天意”,不敢再建,权以奉天门为听政之所,这就是明清两代皇帝“御门听政”的起因。
  那太和殿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呢?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朱高炽继位,仍旧沿袭“御门听政”不改,同时因为他留恋兴王之地,想复都南京,无心修复北京的三大殿。直到19年后,英宗朱祁镇于1439年才下诏复建。然而,又一场大火再次将紫禁城的主要宫殿烧毁。
  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1604年,乾清宫和坤宁宫才得以修复。可紫禁城里最主要的前朝三大殿却还是迟迟不能动工,一直拖至康熙年间。有人说,不能动工的原因是木材缺乏,不能施工。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堂堂皇家工程怎么会缺乏木材呢?
  据说,那时建造紫禁城用的是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产量极低,四五百年才成材,成材后的可用之料也仅仅是其中的十分之一。在明代皇家建筑中运用得多一些,但到清代以后,可运用的就不多了。之所以称之为金丝楠木,是因为它顺着纹理的方向有着排列有序的“金丝”,在阳光照射下泛着金光,十分稀奇。现在,这个树种在我国已经基本灭绝了。正是因为金丝楠木如此奇缺,导致太和殿被烧毁之后,一直拖至康熙38年才又动工。据说康熙年间的这次动工,还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发现,通惠河工部郎陆澹园在天津至海岸沿途的芦苇中发现金丝楠木一千余根,解决了木材问题。这些金丝楠木为什么会在芦苇中,目前还不得而知。
  
  清逊帝溥仪:故宫里的最后一位皇帝
  在公元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辛亥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改变了紫禁城的命运。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隆裕皇太后被迫宣布清末代皇帝、六岁的清逊帝溥仪退位。
  紫禁城被收归国有,紫禁城不再是皇权统治的地方,这时的它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故宫。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要将热河承德行宫和盛京沈阳的文物移至故宫。
  按照《清室优待条件》,清皇室小朝廷暂时居住在故宫后宫。历时十三年的时间里,清皇室除了密谋复辟,还以赏赐、典当、修补等名目,从故宫转走大量文物。一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这年11月5日上午,清朝逊位皇帝溥仪,收到民国政府的一份公文,上面写着:“大清宣统(即溥仪)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政府所有……”。
  当天下午,溥仪被请出了宫,紧接着,清室善后委员会前来点查宫内物品。 根据《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初步清点出的文物有一百一十七万余件,这些文物都是稀世珍品。
  溥仪出宫的第二年,1925年的10月10日,故宫更名为故宫博物院。开放的当天,故宫博物院的参观门票是1块大洋,那个时候,民间有俗语:“4个大洋1头牛”。但尽管这样,据报道,北京市内万人空巷,交通为之堵塞,人们以争先一睹这座神秘的皇宫及其宝藏为快。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迄今已历经560多年的沧桑岁月。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既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场所,也是皇帝和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的地方。3公里长、10米高的宫墙,俨然是一座森严壁垒的城堡,这也留下了一个个不解之谜……
  
  故宫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故宫房间知多少
  故宫的房间数不清。有人说,故宫有9999间房;有人说,故宫的房间应该有9999间半。那么,又为何有9999间半呢?半间在哪儿?
  原来,半间是指文渊阁楼下西头的那一小间。实际上故宫所谓的半间房是根本不存在的。文渊阁西头这间,面积颇小,仅有一作上下用的楼梯,但仍是一整间。文渊阁是藏我国第一部《四库全书》的处所,为了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克火之意,文渊阁一反紫禁城房屋多以奇数为间的惯例,采用了不讲对称的偶数——6间。但又为了布局上的美观,西头一间建造得格外小,似乎是半间房。故宫房屋到底有多少呢?据实地测量有8600余间。
  
  冷宫何处
  来故宫参观的人,总要找找“冷宫”在哪里,看皇帝是不是真地过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生活。先谈“三宫六院”:故宫中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为“三宫”。六院分别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及永和宫。皇帝的妻妾众多,说有“七十二妃”或“粉黛三千”。据《礼记》记载,周朝的制度是“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说明,早在我国周代,天子的妻妾就有夫人、嫔、世妇、御妻等名号,数量也相当惊人。封建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妃子。“宫中多怨女”,在封建社会里,多少青年女子被关进宫内,终生不得自由!
  至于选到宫中的女子,一旦失宠,便在宫中禁室里等死,更为悲惨。故宫的“冷宫”在哪里?并无定所,但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即是乾清宫、长春宫;一说“冷宫”无固定地址,关禁王妃、皇子的地方,便俗称“冷宫”。
  查遍所见明、清史料,紫禁城无“冷宫”匾额,冷宫并不是某一处宫室的正式命名。根据一些文献记载,明、清时代被作为“冷宫”的地方有好几处。明末天启皇帝时,成妃李氏得罪了权势赫赫的太监魏忠贤,被由长春宫赶到御花园西面的乾西,一住四年。先后被幽居乾西的,还有定妃、嫔、恪嫔三人。这个“冷宫”在紫禁城内之西。
  光绪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据说关在景祺阁北边北三所(现坍毁),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边的山门里。如果这一出自太监之口的传闻属实,则此地也算得一处“冷宫” 。
  
  门字之谜
  故宫各门匾中“门”字末笔直下至底没有向上的勾脚。为什么故意写成这样呢?
  “门”字无勾脚,宋代就有了。据说宋偏都临安后,玉牒殿失火,殿门烧光。宰臣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末笔都有勾脚,带火笔,因此招火,将这些匾额全部烧掉方能免灾。从此以后,凡宫殿的匾额,书写时“门”字末笔都直下,不勾脚。
  有一个为写“门”字而丧生的故事,更能说明宫殿匾额“门”字无勾的原因:明太祖在南京命中书詹希原写太学集贤门匾,所写“门”字,末笔微微勾起,多疑的明太祖便大发雷霆说:“我要招贤,你詹希原这厮要闭门,塞我贤路!”遂下令斩之。真是伴君如伴虎!
其他文献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文章通过包法利夫人的婚姻和两段婚外情向我们表现了她的爱情观——追求伪浪漫,不切实际,向往新鲜和刺激。我们可以通过爱玛
一、布莱克与《老虎》综述威廉·布莱克(1757—1827)出生在伦敦,他的父亲是爱尔兰人,经营制袜生意。他从没去学校读过书。从1789年到1795年,由于法国革命浪潮而突然迸发的创
日本中世的著名随笔《徒然草》第41段中刻画了一名爬到树上看热闹的法师形象,而早于《徒然草》约一百年问世的人物画作品《明慧上人绳床树坐禅像》也把描画的视线对准了树上
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当20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出人意料地颁给她时,许多人才开始关注她。《钢琴教师》是她的一部带有半自传色彩的小说,因为被奥地利著名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正>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美国最新调查发现,多达75%的美国人身体长期脱水。脱水不仅会导致身体发胖,而且会导致背部和关节疼痛。喝水则可缓解关节疼痛。研究发现,每天
“孤独有两种,一种是设法逃避的孤独,一种是自己所需要的孤独。”箱崎总一在《孤独心理学》中这么认为。1山椒鱼很悲伤。两年来的茁壮成长使得他只能卡在昏暗的岩洞里,他的身
本文聚焦卡森·麦卡勒斯小说《金色眼睛的映像》中的镜像人物与镜像关系,通过分析人物性别身份在他者的映照中发生转变的动态过程,揭示他者的不可或缺性,指出不管是否存在性
本刊讯由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承建的玛蒂娜—磐堂公路破土动工仪式日前在加纳首都阿克拉隆重举行。玛蒂娜—磐堂公路是 The publication by China Water Power Foreign com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种归县三斗坪,并和其
有些食物如果放进冰箱冷藏,不仅不能保鲜,反而会影响食物的营养、口感、储藏时间等:马铃薯、胡萝卜、南瓜、洋葱在室温下保存即可。香蕉、芒果冷藏后会影响口感。馒头、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