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你了,阿司匹林(上)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200630990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司匹林的大名,想必大家是如雷贯耳。大量临床试验证实,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或疾病的患者,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目前,该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阿司匹林使用率明显较低,其中部分原因就是不少患者(甚至医生)对它存在诸多误解。如此价廉物美的良药却常被束之高阁,实在可惜。
  
  服用阿司匹林可以稀释血液
  发生心血管危险的中老年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人们对这一点已形成广泛共识。但有些人之所以认可这种观点,是认为阿司匹林具有稀释血液作用,也有人认为阿司匹林具有调血脂、活血化淤等作用。然而,阿司匹林本身既没有稀释血液和调血脂作用,也不是“活血化淤”类药物。但它可以对抗血液凝集,因而可以预防血栓类疾病。
  
  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
  有些人把阿司匹林看作是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性药物,其实,阿司匹林本身对于心血脑血管基本上没有治疗作用,它主要是一种预防性药物。预防的目标不是心脑血管病本身,而是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引起与血栓形成相关的脑梗死(也叫做脑卒中、脑中风、脑血栓形成、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卒中)、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叫作小中风)、心肌梗死等致残、致死性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但对心肌梗死、脑卒中或血栓本身并无治疗作用。在急性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中应用阿司匹林也属于二级预防(编者注:二级预防是指在已有症状的个体身上预防死亡的发生或者疾病的复发),以预防血栓的进行性加重和心血管事件的复发。
  
  阿司匹林应按疗程服用
  阿司匹林用作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时,没有疗程一说,应坚持长期、终身口服,除非有禁忌证或服用后发生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一般不宜随便停药。即使需要停药,也应缓慢、逐渐减量。突然停药,可能有诱发血栓形成及成倍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对接受过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内置放过支架的患者更是如此。实践证明,口服阿司匹林的时间越长,获益越大。但是,即便偶有忘服或因故少服情况,下次服药时也应坚持原来的剂量,不宜将漏服的部分补上。
  
  胃不好的人不能吃阿司匹林
  事实上,慢性胃炎十分常见,多数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而且就胃炎和溃疡病而言,其严重程度和症状之间并不完全一致。活动性溃疡患者可以没有症状,有症状的也不能完全说明疾病的严重性。临床上曾考虑对胃不好的心血管高危患者改用氯吡格雷或双密达莫。但临床试验结果证明,其预防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认为,如果患者需要口服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除有明确禁忌证以外,胃不好的人仍可以考虑首选服用阿司匹林。但应在严密观察下采取必要的保护胃黏膜措施,加服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西咪替丁)以及其他抗酸制剂,以增加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耐受性,防止出血等不良反应。服肠溶片可减少对胃的剌激。
  
  服用阿司匹林期间不可同时服用制酸剂
  有人主张,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不可服用制酸剂,否则可中和胃酸而使胃液变为碱性,导致肠溶制剂在胃内溶解吸收,增加胃出血等不良反应。其实,制酸剂只能降低胃液酸度,却不可能把原本酸性的胃液转变为碱性。因此不会因口服制酸剂而增加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在胃内的溶解吸收。实际上,服用阿司匹林患者,不仅可以服制酸剂,某些有胃病或胃病史的患者还应该加服,如前文提到的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和其他抗酸制剂。
  
  小剂量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没有风险
  少数人认为,服用的阿司匹林如果剂量小,又是肠溶制剂,就不会对胃部造成伤害,即使长期服用也是安全的。当前,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的剂量,与过去临床上用其治疗感冒、风湿病、各种疼痛时的剂量相比,确实小了很多。与普通制剂相比,肠溶制剂也的确能明显减少对胃的刺激作用。但是,减少不良反应不等于没有不良反应。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不仅仍有不良反应,而且仍可能有严重、甚至致命不良反应发生,其原因除肠溶制剂可能有小部分阿司匹林在胃内溶解吸收以外,可能还与被吸收的阿司匹林在体内减少了前列腺素(具有保护胃黏膜作用)的生成有关。所以,尽管服肠溶片可减少对胃的剌激,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若服药后出现血便或大便潜血的情况,应及时告诉医生,以调整用药。
  编辑/李宇杰[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说到介入治疗,您可能早就有所耳闻,在杂志上也经常看到这个名词。可是,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那么,介入治疗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治疗技术,医生是如何操作的?下面为您
“甲流”即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因其传染力很强,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将其警告级别提升为最高级(6级)。因此,家庭和个人做好“甲流”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并尽量选择不太激烈的运动项目,如走路,每天30分钟。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    注意个人卫生  ◇ 勤洗手
人体健康与脚密切关联。人有脚,就好像树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人脚对人体的养生保健作用,很早就引起古人的重视和研究。中医认为,脚上有相应的对应点连接人体脏腑的12条经
逆鼻清香小不分,  冰肌一洗瘴江昏。  岭头未负春消息,  恐是梅花欲返魂。    这是宋代文人王庭圭赞颂茉莉花的诗。诗中说道,茉莉花小巧玲珑,清香扑鼻,将瘴江雾气一洗而空,疑是梅花重现。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茉莉花气香、味辛甘、性温,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效能;茉莉叶味辛、性凉,有清热解表的效能,可用于夏季天气闷热、外感暑热感冒;茉莉根味苦、性温,有毒,有活血化淤、麻醉止痛功效,可治跌打
前不久,我和同事去市医院探望好友张局长,他因患重感冒已住院两天,那天他还发着高烧(体温39.5℃)。恰好他妻子丽娟正准备去买冰袋给他做物理降温。我说:“为何不让他口服托恩(一种退烧药),效果还来得快些。”“以前发烧不都是进行冷敷和用冰袋降温吗?这样降温不好吗?”丽娟不解地问。  看到张局长已经吃了药,趁着空闲,我干脆给丽娟仔细讲解起来。    物理降温是场激烈的竞争    长期以来,物理降温物因其
由于过去强调“三高一低”(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和低脂肪)的肝炎饮食原则,不少肝炎患者对脂肪不敢问津。殊不知,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
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以饮食来增加、减少或调整某些营养素,或用烹调方法改变食物性质的膳食,统称治疗饮食。常用的有:    ☆ 高热量饮食  适用于产妇、恢复期患者或需要增加体重的患者。可于3餐之间加餐2次,增加的食物可为牛奶、豆浆、鸡蛋等。    ☆ 低热量饮食  适用于糖尿病、肥胖者或体质肥胖的心脏患者。可多吃些蔬菜、豆类等。    ☆ 高蛋白饮食  适用于营养不良、肝炎、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