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混浊角膜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角膜移植的新技术

来源 :国际眼科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c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弹力膜撕脱角膜内皮移植术(descemetorhexis with endokeratoplasty,DXEK)与传统的穿透移植相比,已从取消以缝线缝合全层角膜伤口中赢得许多好处。但要通过混浊角膜实施后弹力膜撕脱角膜内皮移植术联合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仍面临许多技术上的挑战。作者介绍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1)DXEK植床制作:从颞侧角膜缘周围充分暴露巩膜,止血;作一条5mm角膜缘切口并制作角膜基质口袋。通过左侧切口撕脱所需口径的后弹力膜,并将周边部暴露的基质创面弄粗糙,便于后续的内皮植片与植床贴附。

其他文献
沙眼仍是当今世界可预防盲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计划于2020年全球范围内消灭沙眼,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在沙眼流行区开展广泛的筛查和抗生素防治。目前,DNA扩增检测沙眼衣原体病原是评价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最近一些学者提出核糖体RNA(rRNA)扩增比DNA扩增灵敏度更高,因就细菌而言,rRNA拷贝数较基因组DNA的拷贝数高达1万倍;
期刊
以色列Goldschleger眼科研究所的Fabian等医师在JNeuro—Ophthalmol杂志2010年第3期上报告了一例62岁男性,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主动脉狭窄病史,但无眼病,在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replacement,AVR)后右眼视力完全丧失,左眼颞侧视野缺损,术中没有低血压、心律失常及大失血。
期刊
黄斑水肿是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严重并发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黄斑水肿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临床研究证实,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Bevacizumab治疗RV0继发黄斑水肿在短期内安全有效;相比其他治疗手段,Bevacizumab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干光断层扫描在眼内肿瘤诊断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能很好地反映与肿瘤相关的视网膜及色素上皮层的改变,从而为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
期刊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在韩国均较常见。作者对4组受试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组1,为首尔一家三级医院青光眼专业门诊确诊的NTG患者100例;对照组1,为该院眼科门诊其他眼病对照者88例;
期刊
棘阿米巴角膜炎(Acanthamoeba keratitis,AK)是临床上少见的慢性感染性眼病,预后不良。随着抗棘阿米巴有效药物的出现及诊断方法的改进,其治疗的成功率在逐步提高。早期而又精确的诊断对AK的预后非常重要。部分AK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行实验室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角膜刮片上皮细胞学检查、角膜活检、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但这些方法特异性较高,敏感性较低。共焦显微
期刊
25 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系统在一些眼底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随着对其不断改进,目前已逐步应用到眼前节手术中,尤其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经角巩膜缘或扁平部行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更突显其微创优势.本文就25 G玻璃体切割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点、在眼前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潜在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期刊
机器人系统介入外科手术已有15年的历史。二十世纪80年代末英国伦敦帝国大学医学实验室(MedicineLaboratoryatImmperialCollegeLondon,UK)Mechantronics发明第一个手术机器人——Probot,它被设计用于辅助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并于1991年4月成功治疗第一位患者,这是历史上首次用机器人从人体中切除器官。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