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名为“好客”的交响曲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8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型客机在衢州机场黑色柏油停机坪上停稳,旅客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舷梯上鱼贯而下,登上机场摆渡车。这时,一群贵宾出现在舷梯最上端。舷梯下传来尊敬的中国东道主欢迎的声音。
  我是在回忆美国总统最近访华的场面吗?这场面像不像国家元首间会面的序曲?我至今还是不敢相信从舷梯上被迎下的是“我和我的一家”!我们的中国东道主乔伊拥抱了我们。之前我虽然通过大量阅读了解了中国人热情好客的文化,但亲身感受的热情还是让我感到十分意外。在美国堪萨斯的家中,我们曾经接待过包括乔伊在内的很多国际学生。以西方人的标准,我们在热情好客方面已经很努力了,但当我离开机场看着路边风景在车窗外飞速后退时,我知道我将要学习热情好客艺术和让客人感到特别的高深课程。机场的欢迎仪式只是第一课,我还没完全掌握,但是我意识到学习正在开始。正如我们美国人常说的,我们的东道主还只是为我们“热场”罢了。刚才的一幕不过是这场好客交响曲的序曲,更精彩的乐章即将奏响。
  关于我们参加的午宴和晚宴的故事我能说上一整天。我们这群来自美国内陆堪萨斯州的人从没尝过的美味海鲜让我记忆犹新。我们第一次参加中国人的家庭聚会,是到乔伊的外公家吃饭。当这对贴心的中国老夫妇欢迎我们入座时,我理解了热情好客是不分年龄高低或者退休与否的。
  我了解到,款待客人旨在让客人心情愉悦,主人要有乐于付出的精神。我们的东道主为了陪伴我们游览周边名胜,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我们走进谜一般的龙游石窟,在开化根雕园如痴如醉欣赏一件件艺术品,在杭州泛舟遐迩闻名的美丽西湖。
  中国文化中的热情好客教会了我永远不要忽略细节。有时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令我们十分感动。我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租了一辆面包车,能够装下我的五口之家;我们感谢乔伊的妈妈客串这支“好客交响曲”,陪我们去买一件适合我这样高大的西方身板的夹克衫。我们感谢她在复活节时为我们提供鲜鸡蛋,我的孩子们就能画彩蛋玩了。
  这支交响曲的高潮乐章是在孔氏南宗家庙幽静的花园里展开的。当时我们正欣赏园林美景,孩子们正追逐孔雀,他们将我们引见给孔子第七十五代嫡长孙孔祥楷先生。孔先生以自己的方式热情款待我们,让人为我们沏了绿茶。我们坐在花园里喝茶,聊家常事。此情此景像是在堪萨斯老家,我们一家人在后院聚会,只是多了中国元素。我总觉得我一定是误入了旁人的生命轨迹,比如登机时护照换错了什么的,我竟然闯进了别人本该经历的这段奇妙旅程。
  交响曲的尾声是在为我丈夫庆祝生日时奏响的。我丈夫的37岁生日,有晚宴、有蛋糕、有礼物。这是他第一次在国外过生日,也成了乔伊一家热情接待我们衢州之旅而奏响的最后一个音符。
  这支交响曲还有另一群专心致志的听众,他们是衢州二中的学生们,也是我们此次衢州之行最出乎我意料的惊喜—十几岁的孩子们对我们一家子也热情相待。好多十五六岁的学生都愿意给我们帮忙,甚至好多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需要帮助。他们招待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传递着看我带来的小玩意,他们精心制作了小礼物送给我们,还邀请我们一起去郊游,免得我们觉得孤单。这群学生和我们一样,必是从学校的教育引领者们身上学到如何款待客人。这些孩子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刻苦程度是我从未在青少年身上见到过的,但他们还是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在考卷的狂轰滥炸中抽时间来陪我们,这难道不更能体现我们有多荣幸吗?这是我前所未见的场面,这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来说是多么振奋人心。我完全可以设想出他们的未来:他们的未来通向被各种机遇照亮的前方,他们知道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相处,并且知道如何向他们学习。这种能力正是衢州二中这所学校通过将孩子置身于国际环境之中所培养起来的。衢州二中的做法给予我许多灵感和启迪,我也十分希望我能有幸效仿这种做法,让我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未来。
  这些天下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款待客人的真谛并不在于主人出手阔绰,而在于真正关心他们,真正不遗余力使客人倍感亲切。
  我们美国人常说“距离虽远,友情常在”。距离再远,割不断我们彼此间的感情,因为我们心里都唱着同一支旋律。直到我们下次再见之前,这支好客交响曲永远是我们对衢州和那里的朋友的记忆。在堪萨斯,新的学年即将开始,一批旅途劳顿的中国学生即将踏上我们的土地,我的内心已经忍不住哼起属于我们的那支好客交响曲的开篇了。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译者提供)
  [链接]
  辛克莱夫妇来自美国堪萨斯州首府托皮卡市,在衢州二中担任客座教师,教授跨文化交际课程,选择的话题是HOT CULTURE AND COLD CULTURE(冷文化和热文化)。这个主题和衢州二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有着很强的契合度。
  工作之余,辛克莱一家走访了衢州和杭州的历史古迹,观赏了自然风光,了解中华文化。如今,他们已回美国。告别之际,辛克莱太太留下了这篇文章。
其他文献
奉化曲毫与别处名茶相比,其形其味的独到之处,得从茶人方乾勇说起。  民间传闻方乾勇识茶神奇。他一见干茶,便知其是春茶还是秋茶;茶叶长自山地阳坡还是阴谷,甚至能认定其茶叶的采摘时间。询问此事孰真?方乾勇则一笑了之,说是“实践触摸、积累所至,实乃雕虫小技”。最近,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方乾勇专著《奉茶》,这才是他的倾心力作。  方乾勇是恢复高考制度后浙农大首届茶学系毕业生,后到日本进修茶业。数十年来他与茶
期刊
3个月前,作为衢州市与雷德温市友好城市之间的艺术交流使者,阿特携夫人凯瑟琳来到衢州,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艺术交流。当位于密西西比河上游的雷德温市与碧水衢江畔的古城衢州在艺术的领域亲切牵手,会碰撞出哪些动人的火花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来到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精心为阿特先生准备的工作室,走访了这位感性而真诚的艺术家。  “绘画是没有国界的”  初见阿特,他就向记者感慨自己这几天和徐建文、叶云龙、潘宇等衢州艺术
期刊
一  中国读者知道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早期创作《塞瓦斯托波尔纪事》,大都是从罗曼·罗兰(1866—1944)的《托尔斯泰传》得来。  1851年,托尔斯泰去高加索服兵役。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次年,年轻的军官托尔斯泰自愿到塞瓦斯托波尔,卫护在最危险的第四号炮台。托尔斯泰以刚刚的经历,在棱堡的障蔽里,在炮火的打击下,在同伴的相处中,写作了不可磨灭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
期刊
一片帆影雾中来 项绍雄 摄 Sails on a Shangri-La River (By Xiang Shaoxiong)
期刊
南华是滇西的咽喉要道,它历来的自身物产都是些山上的农副产品,自生的有菌子野菜,人种的也只是些萝卜青菜土豆之类,所以大道绕不开它,外面的人却只是路过。我二十年前写有关抗战时期远东国际大通道滇缅公路的故事,无数次驱车经过南华,同其他路人一样,也只在沙桥小镇一停,人吃饭车加水;若逢冬季,便在天子庙坡停车买萝卜吃。  那时从昆明到边境畹町八九百公里的滇缅路上,天子庙坡萝卜最出名,冬天开车过坡顶,没有不停下
期刊
海岛地名记忆  舟山群岛有1390个岛屿和3360处礁石,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散落在中国东海的海面上。这些岛礁中,无居民的有1287个,大多一一有名,造就了海洋文化中独特的地名群落事象。这些岛礁之名有些出自王建富。他是舟山市地名办公室主任,1989年从杭州大学地理系地理专业毕业后,就来到舟山市民政局从事当时处于边缘化的海岛地名工作。  “云海簇拥,渔舟远帆浩瀚;浪山轻托,海天佛国缥缈。”美丽的舟山
期刊
座无虚席的横店影视城明清宫苑大剧院内,正在演绎气势磅礡的大型实景电影歌舞秀《紫禁大典》:精美绝伦的歌舞和写实道具、多角度变幻的灯光及现代LED显示屏,再现了曾在北京紫禁城举行过的明代正旦大典、清代万寿大典、共和国开国大典三大盛典。整个演出美轮美奂,富有创意,观众游客尽享艺术于其中。  演艺秀提升了影视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中外旅游者心向往之。演出散场时,笔者在出口处问镇江来的一家三口:这么冷的天跑
期刊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感怀的日子,适合凭栏、感怀、悼古,适合无拘无束地吟咏。  比如,今年的中秋之夜,打开电视,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及海外频道就能看到一场风月无边的诗歌对话——由央视顶级主播和国内最好的朗诵艺术家们领衔出镜的《义乌中秋诗会》。他们或穿越时空,或定格历史片段,或化身传统中秋节民间传说中的主角,诗说着千年乌伤(义乌)变迁事,诗说着人世间的感情,伴着月饼、美酒的清香,进入
期刊
一黄一红两条奉化布龙一亮相,便气势夺人:嗨,68米长!  巨龙在广场上飞翔、跳跃、游弋、盘旋、翻腾、旋转……这套龙舞编排了剧情,使得在壮美的同时又有戏剧的张力。龙舞分三个章节,第一章“引珠”—双龙寻珠,情景生动;第二章“戏珠”—双龙戏珠,曼妙无比;第三章“抢珠”—双龙抢珠,高潮迭起。奉化布龙是以动作套路多、变化快而闻名天下的,有“华夏第一龙”的美誉。  “圆”是中国文化核心  奉化布龙舞动时,有头
期刊
“千古诗情”“儒宗文翰”“艺苑耕耘”,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对祖国山河的钟情与挚爱,对人民大众的真情与友善……写不完,画不尽。  朱红背景上是很“中国”、很“艺术”的老宋体:“崇文尚德一甲子”。  一张琴,一管箫,一面琵琶。清音自远而近,流淌于人们的心灵。  大屏幕上徐徐展现着《千古诗情》的国画和书法,回响着悠悠神韵。  2013年8月20日上午,庆祝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成立六十周年主题书画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