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型客机在衢州机场黑色柏油停机坪上停稳,旅客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舷梯上鱼贯而下,登上机场摆渡车。这时,一群贵宾出现在舷梯最上端。舷梯下传来尊敬的中国东道主欢迎的声音。
我是在回忆美国总统最近访华的场面吗?这场面像不像国家元首间会面的序曲?我至今还是不敢相信从舷梯上被迎下的是“我和我的一家”!我们的中国东道主乔伊拥抱了我们。之前我虽然通过大量阅读了解了中国人热情好客的文化,但亲身感受的热情还是让我感到十分意外。在美国堪萨斯的家中,我们曾经接待过包括乔伊在内的很多国际学生。以西方人的标准,我们在热情好客方面已经很努力了,但当我离开机场看着路边风景在车窗外飞速后退时,我知道我将要学习热情好客艺术和让客人感到特别的高深课程。机场的欢迎仪式只是第一课,我还没完全掌握,但是我意识到学习正在开始。正如我们美国人常说的,我们的东道主还只是为我们“热场”罢了。刚才的一幕不过是这场好客交响曲的序曲,更精彩的乐章即将奏响。
关于我们参加的午宴和晚宴的故事我能说上一整天。我们这群来自美国内陆堪萨斯州的人从没尝过的美味海鲜让我记忆犹新。我们第一次参加中国人的家庭聚会,是到乔伊的外公家吃饭。当这对贴心的中国老夫妇欢迎我们入座时,我理解了热情好客是不分年龄高低或者退休与否的。
我了解到,款待客人旨在让客人心情愉悦,主人要有乐于付出的精神。我们的东道主为了陪伴我们游览周边名胜,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我们走进谜一般的龙游石窟,在开化根雕园如痴如醉欣赏一件件艺术品,在杭州泛舟遐迩闻名的美丽西湖。
中国文化中的热情好客教会了我永远不要忽略细节。有时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令我们十分感动。我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租了一辆面包车,能够装下我的五口之家;我们感谢乔伊的妈妈客串这支“好客交响曲”,陪我们去买一件适合我这样高大的西方身板的夹克衫。我们感谢她在复活节时为我们提供鲜鸡蛋,我的孩子们就能画彩蛋玩了。
这支交响曲的高潮乐章是在孔氏南宗家庙幽静的花园里展开的。当时我们正欣赏园林美景,孩子们正追逐孔雀,他们将我们引见给孔子第七十五代嫡长孙孔祥楷先生。孔先生以自己的方式热情款待我们,让人为我们沏了绿茶。我们坐在花园里喝茶,聊家常事。此情此景像是在堪萨斯老家,我们一家人在后院聚会,只是多了中国元素。我总觉得我一定是误入了旁人的生命轨迹,比如登机时护照换错了什么的,我竟然闯进了别人本该经历的这段奇妙旅程。
交响曲的尾声是在为我丈夫庆祝生日时奏响的。我丈夫的37岁生日,有晚宴、有蛋糕、有礼物。这是他第一次在国外过生日,也成了乔伊一家热情接待我们衢州之旅而奏响的最后一个音符。
这支交响曲还有另一群专心致志的听众,他们是衢州二中的学生们,也是我们此次衢州之行最出乎我意料的惊喜—十几岁的孩子们对我们一家子也热情相待。好多十五六岁的学生都愿意给我们帮忙,甚至好多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需要帮助。他们招待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传递着看我带来的小玩意,他们精心制作了小礼物送给我们,还邀请我们一起去郊游,免得我们觉得孤单。这群学生和我们一样,必是从学校的教育引领者们身上学到如何款待客人。这些孩子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刻苦程度是我从未在青少年身上见到过的,但他们还是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在考卷的狂轰滥炸中抽时间来陪我们,这难道不更能体现我们有多荣幸吗?这是我前所未见的场面,这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来说是多么振奋人心。我完全可以设想出他们的未来:他们的未来通向被各种机遇照亮的前方,他们知道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相处,并且知道如何向他们学习。这种能力正是衢州二中这所学校通过将孩子置身于国际环境之中所培养起来的。衢州二中的做法给予我许多灵感和启迪,我也十分希望我能有幸效仿这种做法,让我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未来。
这些天下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款待客人的真谛并不在于主人出手阔绰,而在于真正关心他们,真正不遗余力使客人倍感亲切。
我们美国人常说“距离虽远,友情常在”。距离再远,割不断我们彼此间的感情,因为我们心里都唱着同一支旋律。直到我们下次再见之前,这支好客交响曲永远是我们对衢州和那里的朋友的记忆。在堪萨斯,新的学年即将开始,一批旅途劳顿的中国学生即将踏上我们的土地,我的内心已经忍不住哼起属于我们的那支好客交响曲的开篇了。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译者提供)
[链接]
辛克莱夫妇来自美国堪萨斯州首府托皮卡市,在衢州二中担任客座教师,教授跨文化交际课程,选择的话题是HOT CULTURE AND COLD CULTURE(冷文化和热文化)。这个主题和衢州二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有着很强的契合度。
工作之余,辛克莱一家走访了衢州和杭州的历史古迹,观赏了自然风光,了解中华文化。如今,他们已回美国。告别之际,辛克莱太太留下了这篇文章。
我是在回忆美国总统最近访华的场面吗?这场面像不像国家元首间会面的序曲?我至今还是不敢相信从舷梯上被迎下的是“我和我的一家”!我们的中国东道主乔伊拥抱了我们。之前我虽然通过大量阅读了解了中国人热情好客的文化,但亲身感受的热情还是让我感到十分意外。在美国堪萨斯的家中,我们曾经接待过包括乔伊在内的很多国际学生。以西方人的标准,我们在热情好客方面已经很努力了,但当我离开机场看着路边风景在车窗外飞速后退时,我知道我将要学习热情好客艺术和让客人感到特别的高深课程。机场的欢迎仪式只是第一课,我还没完全掌握,但是我意识到学习正在开始。正如我们美国人常说的,我们的东道主还只是为我们“热场”罢了。刚才的一幕不过是这场好客交响曲的序曲,更精彩的乐章即将奏响。
关于我们参加的午宴和晚宴的故事我能说上一整天。我们这群来自美国内陆堪萨斯州的人从没尝过的美味海鲜让我记忆犹新。我们第一次参加中国人的家庭聚会,是到乔伊的外公家吃饭。当这对贴心的中国老夫妇欢迎我们入座时,我理解了热情好客是不分年龄高低或者退休与否的。
我了解到,款待客人旨在让客人心情愉悦,主人要有乐于付出的精神。我们的东道主为了陪伴我们游览周边名胜,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我们走进谜一般的龙游石窟,在开化根雕园如痴如醉欣赏一件件艺术品,在杭州泛舟遐迩闻名的美丽西湖。
中国文化中的热情好客教会了我永远不要忽略细节。有时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令我们十分感动。我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租了一辆面包车,能够装下我的五口之家;我们感谢乔伊的妈妈客串这支“好客交响曲”,陪我们去买一件适合我这样高大的西方身板的夹克衫。我们感谢她在复活节时为我们提供鲜鸡蛋,我的孩子们就能画彩蛋玩了。
这支交响曲的高潮乐章是在孔氏南宗家庙幽静的花园里展开的。当时我们正欣赏园林美景,孩子们正追逐孔雀,他们将我们引见给孔子第七十五代嫡长孙孔祥楷先生。孔先生以自己的方式热情款待我们,让人为我们沏了绿茶。我们坐在花园里喝茶,聊家常事。此情此景像是在堪萨斯老家,我们一家人在后院聚会,只是多了中国元素。我总觉得我一定是误入了旁人的生命轨迹,比如登机时护照换错了什么的,我竟然闯进了别人本该经历的这段奇妙旅程。
交响曲的尾声是在为我丈夫庆祝生日时奏响的。我丈夫的37岁生日,有晚宴、有蛋糕、有礼物。这是他第一次在国外过生日,也成了乔伊一家热情接待我们衢州之旅而奏响的最后一个音符。
这支交响曲还有另一群专心致志的听众,他们是衢州二中的学生们,也是我们此次衢州之行最出乎我意料的惊喜—十几岁的孩子们对我们一家子也热情相待。好多十五六岁的学生都愿意给我们帮忙,甚至好多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需要帮助。他们招待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传递着看我带来的小玩意,他们精心制作了小礼物送给我们,还邀请我们一起去郊游,免得我们觉得孤单。这群学生和我们一样,必是从学校的教育引领者们身上学到如何款待客人。这些孩子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刻苦程度是我从未在青少年身上见到过的,但他们还是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在考卷的狂轰滥炸中抽时间来陪我们,这难道不更能体现我们有多荣幸吗?这是我前所未见的场面,这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来说是多么振奋人心。我完全可以设想出他们的未来:他们的未来通向被各种机遇照亮的前方,他们知道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相处,并且知道如何向他们学习。这种能力正是衢州二中这所学校通过将孩子置身于国际环境之中所培养起来的。衢州二中的做法给予我许多灵感和启迪,我也十分希望我能有幸效仿这种做法,让我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未来。
这些天下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款待客人的真谛并不在于主人出手阔绰,而在于真正关心他们,真正不遗余力使客人倍感亲切。
我们美国人常说“距离虽远,友情常在”。距离再远,割不断我们彼此间的感情,因为我们心里都唱着同一支旋律。直到我们下次再见之前,这支好客交响曲永远是我们对衢州和那里的朋友的记忆。在堪萨斯,新的学年即将开始,一批旅途劳顿的中国学生即将踏上我们的土地,我的内心已经忍不住哼起属于我们的那支好客交响曲的开篇了。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译者提供)
[链接]
辛克莱夫妇来自美国堪萨斯州首府托皮卡市,在衢州二中担任客座教师,教授跨文化交际课程,选择的话题是HOT CULTURE AND COLD CULTURE(冷文化和热文化)。这个主题和衢州二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有着很强的契合度。
工作之余,辛克莱一家走访了衢州和杭州的历史古迹,观赏了自然风光,了解中华文化。如今,他们已回美国。告别之际,辛克莱太太留下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