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斑块CT值改变及血清炎性因子与冠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2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128-SCTA)检测冠状动脉斑块CT值,联合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评价冠脉斑块的易损性.方法选择100名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行冠脉CTA检查,并根据CT值的不同,将这些患者的冠脉斑块分为易损斑块(CT值<60 Hu)、混合斑块(CT值60-129 Hu)和硬斑块(CT值>130 Hu).所有患者均采集血样,进行炎症因子hs-CRP,IL-6及MMP-9检测.结果 1)血清hsCRP,IL-6及MMP-9水平在UAP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2)UAP组易损斑块占总斑块数的52.9%,硬斑块组占总斑块数的17.6%,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SAP组易损斑块占总斑块数的19.4%,硬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51.6%,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1);易损斑块在UAP组的分布显著高于SAP组(P<0.001).3)hs-CRP,IL-6及MMP-9与斑块CT值呈负性相关(P<0.01).结论 128-SCTA可用于评估冠脉斑块的形态学特点,为冠心病患者早期发现易损斑块提供一种安全、简单、无创的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得到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中,小学语文教师若能精心地提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法
8月10日,文化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份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要求互联网文化单位集中下架120首内容违规的网络音乐,拒不下架的,文化部将依法从严查处。$$ 从2001年的《东北人都是活
报纸
【正】 老舍的第一篇文学作品本是短篇小说《小铃儿》,他的创作活动开始之日,也本应是它的写作年代(1922年)或发表年代(1923年),但他本人不予承认,一再声明他的创作历史"应由
文章通过翔实的史料分析探究了"双""语""文"等字源,在将汉字与拼音文字对比的基础上,阐明了汉字的特点,提出汉字教学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而对"语""言""文"几个概念进行定位,主张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