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是对企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运作决策行为进行约束的制度,是国有企业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实现决策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
国有企业要认真落实和规范”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规范用权行为,降低决策风险,扎实推进民主管理,为实现国有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但是,国有企业在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且需要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如,企业治理机构的不到位,难以保障”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顺利实施;个别企业主要领导人员作风不民主,成为影响“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执行难的主要障碍;决策制度不科学,给“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执行增加了难度;对“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追究不力,使违反“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行为难以得到严肃处理。
为此,落实和规范”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需要从深化思想认识、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机制等三个环节上予以推动。
一、深化思想认识
一是充分认识落实和规范“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是促进国有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需要。重大决策,决定的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重要干部任免,决定的是企业决策的执行能力;重大项目安排,决定的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大额度资金运作,决定的是企业资金链的完整乃至企业整个经营活动运行的命脉。“三重一大”事项是企业发展的“跟”,根深才能枝繁叶茂。
二是充分认识落实和规范“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是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只有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实行集体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是充分认识落实和规范“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是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需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面向的是企业领导班子,是决策层。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有利于形成一个有效监督、公开透明、科学有效的决策平台,既保护企业利益不受损害,也保护干部不出问题。
二、规范决策程序
一是明确“三重一大”事项具体范围。建立自上而下的“三重一大”事项界定审批程序,由上级主管部门界定“三重一大”事项的总体范围,各企业单位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界定的范围制定本企业的细化方案,对本企业“三重一大”事项进一步明确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如需要改变“三重一大”事项标准的,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重新审批。同时,每年要将本企业“三重一大”事项落实情况逐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二是明确“三重一大”决策形式。要增强对制度中提及的集体决策形式和表决形式的理解认识,如,企业的党委会或由党委书记主持召开的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主要研究讨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决定和重要工作部署、维护稳定工作安排及重要人事任免等事项;总经理办公会或由总经理主持召开的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主要研究讨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资产管理及生产经营管理中涉及的一些重大事项。
三是明确重大决策议事程序和规则。着重规范好决策酝酿阶段、决策形成阶段和决策执行阶段,建立健全“五项程序”。在决策酝酿阶段,要建立健全决策前的提议、会商、通报、酝酿程序,要建立健全决策事项的经济、法律、技术等可行性论证程序;在决策的形成阶段,要建立健全决策过程中的议事规则,要建立健全工会、职代会参与企业管理、表达意见的程序;在决策执行阶段,要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价、反馈纠偏程序。
三、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民主决策体制机制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制度要求,并围绕财权、物权、事权和人事权等四权,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总经理办公会制度》等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制度体系。
二是健全检查监督机制。要建立“三重一大”申报制度、效能监察制度,还要加强民主监督,进一步健全职代会,明确职代会监督的职责权限和途径。
三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坚持把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作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民主评议。
四是建立决策纠错追踪制度。在重大决策实施后,由相关业务部门或专家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查、评估检验等方式,让决策人能及时掌握决策事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适时调整决策,动态地纠正偏差。
五是要健全责任追究机制。要按照“决策民主、操作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体系,进一步增强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责任意识,促进决策制度的有效落实。
国有企业要认真落实和规范”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规范用权行为,降低决策风险,扎实推进民主管理,为实现国有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但是,国有企业在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且需要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如,企业治理机构的不到位,难以保障”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顺利实施;个别企业主要领导人员作风不民主,成为影响“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执行难的主要障碍;决策制度不科学,给“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执行增加了难度;对“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追究不力,使违反“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行为难以得到严肃处理。
为此,落实和规范”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需要从深化思想认识、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机制等三个环节上予以推动。
一、深化思想认识
一是充分认识落实和规范“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是促进国有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需要。重大决策,决定的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重要干部任免,决定的是企业决策的执行能力;重大项目安排,决定的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大额度资金运作,决定的是企业资金链的完整乃至企业整个经营活动运行的命脉。“三重一大”事项是企业发展的“跟”,根深才能枝繁叶茂。
二是充分认识落实和规范“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是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只有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实行集体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是充分认识落实和规范“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是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需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面向的是企业领导班子,是决策层。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有利于形成一个有效监督、公开透明、科学有效的决策平台,既保护企业利益不受损害,也保护干部不出问题。
二、规范决策程序
一是明确“三重一大”事项具体范围。建立自上而下的“三重一大”事项界定审批程序,由上级主管部门界定“三重一大”事项的总体范围,各企业单位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界定的范围制定本企业的细化方案,对本企业“三重一大”事项进一步明确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如需要改变“三重一大”事项标准的,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重新审批。同时,每年要将本企业“三重一大”事项落实情况逐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二是明确“三重一大”决策形式。要增强对制度中提及的集体决策形式和表决形式的理解认识,如,企业的党委会或由党委书记主持召开的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主要研究讨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决定和重要工作部署、维护稳定工作安排及重要人事任免等事项;总经理办公会或由总经理主持召开的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主要研究讨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资产管理及生产经营管理中涉及的一些重大事项。
三是明确重大决策议事程序和规则。着重规范好决策酝酿阶段、决策形成阶段和决策执行阶段,建立健全“五项程序”。在决策酝酿阶段,要建立健全决策前的提议、会商、通报、酝酿程序,要建立健全决策事项的经济、法律、技术等可行性论证程序;在决策的形成阶段,要建立健全决策过程中的议事规则,要建立健全工会、职代会参与企业管理、表达意见的程序;在决策执行阶段,要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价、反馈纠偏程序。
三、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民主决策体制机制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制度要求,并围绕财权、物权、事权和人事权等四权,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总经理办公会制度》等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制度体系。
二是健全检查监督机制。要建立“三重一大”申报制度、效能监察制度,还要加强民主监督,进一步健全职代会,明确职代会监督的职责权限和途径。
三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坚持把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作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民主评议。
四是建立决策纠错追踪制度。在重大决策实施后,由相关业务部门或专家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查、评估检验等方式,让决策人能及时掌握决策事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适时调整决策,动态地纠正偏差。
五是要健全责任追究机制。要按照“决策民主、操作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体系,进一步增强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责任意识,促进决策制度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