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的一场战略性的大会战,中日双方投入百万兵力,激战四个月。对中国来说,淞沪会战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为宁沪地区的人员、物资西迁争取了时间,更重要的一点是扭转了日军“由北向南”的作战轴线,使日军被中国军队牵着鼻子“由东向西”打,使正面战场的国军有了背靠自己的大后方基地,国共双方一致坚持的持久抗战策略得以实现。
【关键词】淞沪会战;中日战局
一、淞沪会战前的作战形势
中日开战之初,双方军队实力悬殊,撇开中日双方总体国力评估不谈,单就双方军备,从数据上来看两国在七七事变前后的实力比较,在陆军方面,算上现役兵和预备役,中方共320万人,而日方为448万人,且部队的装备、训练、士兵素质等都远逊于日军。在海军方面,两国舰船吨位比例约为1:20,中方拥有57608吨陈旧战舰,而日方拥有115万吨先进的战斗舰。[1]空军方面,一般认为,开展初期,中国军机总数为300架左右,还包括教练机和不堪作战的飞机在内,而日方军机总数为2700架。
在地理位置上,日本本土紧邻朝鲜,而朝鲜一水之隔就是中国东北,东北与华北之间有铁路相通,七七事变后,日本凭借有利的地理因素短时间便可集结大军投入华北战场。华北平原一马平川,不像华中和西南那样有山水屏障,挡不住大军压境的日军机械化部队。太原会战后,日军占领山西,并大有一举南下灭亡中国的野心。蒋纬国曾回忆:如果让日军从北向南沿平汉路一直打下来,再延津浦路攻下南方各省,加上海岸线早已被封锁,那么国军主力便被包围在东南而被一举歼灭了。[2]早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之役后,日本军队便在杨树浦、虹口一带驻扎,并有军舰在上海地区的江面海面游弋。
二、淞沪战役过程简述
淞沪会战从开始到结束一共经历了四个月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战场以闸北地区为主,高楼林立,日军机械化部队优势尽失,士兵们以惨烈的巷战形式展开战斗,强力攻坚之下国军与日军双方均伤亡惨重,日本本土司令部这才意识到淞沪地区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是从本土紧急调遣4个师团(日军编制1个师团约22000人),3个旅团加上从台湾来的重滕支队约10万人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进入了壮烈无比的第二阶段,反登陆作战,在日军飞机和舰炮的强大火力下,士兵伤亡惨重,此时淞沪地区划归第三战区,陈诚任总指挥,在敌军源源而来的压力之下,陈诚决定改为守势,减少伤亡。9月12日蒋中正兼任上海第三战区司令官,亲自督导淞沪战区,任命副司令顾住同和张治中的中央军守卫上海市,张发奎的右翼作战军守黄浦江以南,陈诚左翼作战军守长江以南,由于实力悬殊,中国军队伤亡惨重。[3]进入10月,日军境况也不好,弹药补给不上,不得不向华北的友军借调,10月20日,日本参谋本部被迫决定从华北战场抽调3个师团兵力增援上海。中国军队自26日开始,各路留少数兵力掩护,纷纷后撤,88师524团第一营谢晋元带领的800壮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四行仓库”孤军苦守,流传下可歌可泣的壮丽史事。
三、中日战局的扭转
淞沪会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方面主动引发淞沪会战并扩大淞沪战场这一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抗战初期“战略之最大成功”,是“抗战制胜的决定性战略作为”,[5]对中日双方战局的扭转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全局来看,淞沪之役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使中国战场获得了国际关注与同情,在战略上,即如蒋纬国将军在《抗日御侮》绪论中写道:蒋中正在战略指导上“诱导日军作战指向错误方向:八一三淞沪集中国军精锐,采取攻势,迫使日军追随国军行动,改变其作战线由北向南方向为由东向西方向。因此中国获得换取时间之空间,从容地将华东华中人力物力,撤迁西南,在大后方建立持久抵抗战力。”此一野战战略指导,打破日军‘速决战略,使中国抗日战争,持久到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中国乃由独立奋战,演进与同盟国联合抗日,遂造成必胜之势”。[6]早在1936年11月,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作战计划中明确指出,攻占华北和上海附近地区后,其主力要沿平汉路南下,占领黄河以北要地。显然日本方面的计划是先期依靠其机械化部队凭借有利地形占领华北,再沿平汉路干道南下武汉,攻取南方各省,以平汉路,津浦路一线切断中国东西联系,使中国最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力物力无法内迁,将中国主力部队包围在东南沿海,以海陆两面夹击消灭中国精锐,结束战争。
虽然在抗战初期“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策略下,淞沪之役硬碰硬的阵地决战造成了大量伤亡,我们也没能保住上海,但从全局来看,淞沪会战扭转了中日战局,这依然是决胜的一仗。
【参考文献】
[1]戴旭.“七七事变”前中日军力对比[J].百姓生活2015(07)
[2]摘自:香港阳光卫视《国殇》纪录片,蒋纬国真人访谈,1995年
[3]徐亮,陈红民.《陈诚先生日记》中的淞沪会战[J].军事历史研究2016(02)
[4]摘自:香港阳光卫视《国殇》纪录片,孙元良真人访谈,1995年
[5]余子道.论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作战重心之转移——与台湾学者讨论发动淞沪会战的战略意图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1992(03)
[6]蒋纬国,《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抗日御侮》第1卷[M].台湾集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10月版,第3页.
[7]郭汝玫,黄玉章.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上)[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陆坤鹏(出生年份—19910109),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济宁,学历硕士,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关键词】淞沪会战;中日战局
一、淞沪会战前的作战形势
中日开战之初,双方军队实力悬殊,撇开中日双方总体国力评估不谈,单就双方军备,从数据上来看两国在七七事变前后的实力比较,在陆军方面,算上现役兵和预备役,中方共320万人,而日方为448万人,且部队的装备、训练、士兵素质等都远逊于日军。在海军方面,两国舰船吨位比例约为1:20,中方拥有57608吨陈旧战舰,而日方拥有115万吨先进的战斗舰。[1]空军方面,一般认为,开展初期,中国军机总数为300架左右,还包括教练机和不堪作战的飞机在内,而日方军机总数为2700架。
在地理位置上,日本本土紧邻朝鲜,而朝鲜一水之隔就是中国东北,东北与华北之间有铁路相通,七七事变后,日本凭借有利的地理因素短时间便可集结大军投入华北战场。华北平原一马平川,不像华中和西南那样有山水屏障,挡不住大军压境的日军机械化部队。太原会战后,日军占领山西,并大有一举南下灭亡中国的野心。蒋纬国曾回忆:如果让日军从北向南沿平汉路一直打下来,再延津浦路攻下南方各省,加上海岸线早已被封锁,那么国军主力便被包围在东南而被一举歼灭了。[2]早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之役后,日本军队便在杨树浦、虹口一带驻扎,并有军舰在上海地区的江面海面游弋。
二、淞沪战役过程简述
淞沪会战从开始到结束一共经历了四个月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战场以闸北地区为主,高楼林立,日军机械化部队优势尽失,士兵们以惨烈的巷战形式展开战斗,强力攻坚之下国军与日军双方均伤亡惨重,日本本土司令部这才意识到淞沪地区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是从本土紧急调遣4个师团(日军编制1个师团约22000人),3个旅团加上从台湾来的重滕支队约10万人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进入了壮烈无比的第二阶段,反登陆作战,在日军飞机和舰炮的强大火力下,士兵伤亡惨重,此时淞沪地区划归第三战区,陈诚任总指挥,在敌军源源而来的压力之下,陈诚决定改为守势,减少伤亡。9月12日蒋中正兼任上海第三战区司令官,亲自督导淞沪战区,任命副司令顾住同和张治中的中央军守卫上海市,张发奎的右翼作战军守黄浦江以南,陈诚左翼作战军守长江以南,由于实力悬殊,中国军队伤亡惨重。[3]进入10月,日军境况也不好,弹药补给不上,不得不向华北的友军借调,10月20日,日本参谋本部被迫决定从华北战场抽调3个师团兵力增援上海。中国军队自26日开始,各路留少数兵力掩护,纷纷后撤,88师524团第一营谢晋元带领的800壮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四行仓库”孤军苦守,流传下可歌可泣的壮丽史事。
三、中日战局的扭转
淞沪会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方面主动引发淞沪会战并扩大淞沪战场这一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抗战初期“战略之最大成功”,是“抗战制胜的决定性战略作为”,[5]对中日双方战局的扭转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全局来看,淞沪之役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使中国战场获得了国际关注与同情,在战略上,即如蒋纬国将军在《抗日御侮》绪论中写道:蒋中正在战略指导上“诱导日军作战指向错误方向:八一三淞沪集中国军精锐,采取攻势,迫使日军追随国军行动,改变其作战线由北向南方向为由东向西方向。因此中国获得换取时间之空间,从容地将华东华中人力物力,撤迁西南,在大后方建立持久抵抗战力。”此一野战战略指导,打破日军‘速决战略,使中国抗日战争,持久到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中国乃由独立奋战,演进与同盟国联合抗日,遂造成必胜之势”。[6]早在1936年11月,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作战计划中明确指出,攻占华北和上海附近地区后,其主力要沿平汉路南下,占领黄河以北要地。显然日本方面的计划是先期依靠其机械化部队凭借有利地形占领华北,再沿平汉路干道南下武汉,攻取南方各省,以平汉路,津浦路一线切断中国东西联系,使中国最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力物力无法内迁,将中国主力部队包围在东南沿海,以海陆两面夹击消灭中国精锐,结束战争。
虽然在抗战初期“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策略下,淞沪之役硬碰硬的阵地决战造成了大量伤亡,我们也没能保住上海,但从全局来看,淞沪会战扭转了中日战局,这依然是决胜的一仗。
【参考文献】
[1]戴旭.“七七事变”前中日军力对比[J].百姓生活2015(07)
[2]摘自:香港阳光卫视《国殇》纪录片,蒋纬国真人访谈,1995年
[3]徐亮,陈红民.《陈诚先生日记》中的淞沪会战[J].军事历史研究2016(02)
[4]摘自:香港阳光卫视《国殇》纪录片,孙元良真人访谈,1995年
[5]余子道.论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作战重心之转移——与台湾学者讨论发动淞沪会战的战略意图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1992(03)
[6]蒋纬国,《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抗日御侮》第1卷[M].台湾集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10月版,第3页.
[7]郭汝玫,黄玉章.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上)[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陆坤鹏(出生年份—19910109),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济宁,学历硕士,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