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2年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落幕4个月后的6月15日,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一起来到辽宁铁岭视察。
上午10时起,周恩来先后在铁岭县委、平项堡公社地运所大队等处听取地方领导汇报,参加群众座谈会,随后又到田间看望正在劳动的社员,不知不觉间,4个多小时过去了。他每到一处,都说目前全国和地方都很困难,一定要节俭,所以在这数个小时的时间里,他没有吃一口饭,只喝了点白开水,连茶叶都不让放。下午2点,随行秘书几次提醒他,要赶火车,时间不够了,但是他还是抓紧时间,坚持走访了几户社员家庭。当他将要离开地运所村时,街上一群刚放学的孩子把他围住了。随行人员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其中有个小男孩瞪着天真的大眼睛说:“他是周恩来。”周恩来爽朗地笑着说:“对!对!这回我也认识你喽。”能见到周总理是多么幸福啊!周恩来走后,有个叫于洪秋的小男孩,跑回家里,扯下当天的日历,端端正正地写上:“难忘的一天,最幸福的一天,周总理今天来到咱村。”他还把这页日历珍藏起来 (日历现存于“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展览厅内)。
下午3点多钟,周恩来准备乘火车离开。在火车站,他无限深情地转身回望,喃喃自语: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哟,是我人生开始转折的地方!
周恩来把铁岭称作第二故乡,是因为少年时他曾在这里度过一段难忘时光,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多,但铁岭给周恩来留下的印象之深,周恩来对铁岭的情感之切,以至他在成为党的重要领袖人物之后,心中还时常泛起对少年往事的回忆,时常跟人提起铁岭……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在他不到10岁的时候,原本比较殷实的周家已走向衰落。1910年春天,周恩来在奉天府(今辽宁省沈阳市)工作的伯父周贻赓托也在奉天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县)做事的周贻谦(周恩来的堂伯父)借回乡探家的机会,把周恩来带出了淮安。周恩来这次“少小离家”来到东北,学新学、受启蒙,开始了他的新的人生旅途,对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产生很大的影响。1946年9月,周恩来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时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开始读革命书籍,这便是我转变的关键。”
来到东北后,周恩来先是寄居堂伯父家,入铁岭的银冈书院读书。这个初涉世事的懵懂少年,首先要面对的是家乡的白米饭变成了东北的高粱米饭,南方的四季温暖变成了东北的白雪皑皑。不过,这些变化却磨炼了他的意志,改变了他的性格。为了加强身体锻炼,适应东北的生活环境,他经常登山、跳绳、踢毽子等。据当地老人回忆,他在这里读书时,曾不止一次地登临书院附近的龙首山,游览塔寺亭阁,访察日俄战迹,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怀以及渴望中华民族腾飞的抱负。1966年7月,周恩来在北京接见辽宁大学的学生时曾满怀深情地说:我身体这样好,感谢你们东北的高粱米饭、大风黄土……这些使我长了骨骼,锻炼了肠胃,使身体能适应以后艰苦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
进入银冈书院,是周恩来第一次迈入学校大门,因此这里也是周恩来较系统地接受新文化教育的开始。铁岭和他童年生活的淮安有着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这所学校采用新式教学方法和新文化书籍,同时还十分注意用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编乡土教材,唱反帝歌曲,读进步书籍。在这里,对于学校开设的国文、算术、历史、珠算、音乐、图画、体育、手工等课程,周恩来都非常认真地学习,虽然是插班生,但是由于幼年受到良好的家教,很快就成为班中优秀学生。他博学强记,每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他都是对答如流,准确无误,是全班最好的两名学生之一。
这时,成了一名小学生的周恩来对社会现实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思想融进时代的潮流。铁岭当时是俄、日侵略中国的重灾区,到处都能看到中华民族被践踏、被摧残的痕迹,这使得少年周恩来增加了强烈的民族爱憎情感。有一次,周恩来和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到龙首山上的“日露战迹碑”前,听老师讲,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辽宁的土地上与沙俄作战,为宣扬日本的战绩武功,悼念日军战死亡灵的东西。周恩来深感这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思想。如果说,童年周恩来在故乡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中萌发了反封建意识的话,那么在铁岭,他又亲身感受到了帝国主义侵略的触目惊心,从而产生了学好本领救中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思想。
1910年秋,12岁的周恩来移居伯父周貽庚家,入新建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丁班学习。在铁岭的半年时光虽短,但却在周恩来心中留下了“第二故乡”之情!
1978年,中共铁岭地委对银冈书院旧址进行维修,辟为“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198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将该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记录着这样一段文字:“他怀旧抚今,无限深情,留下了谆谆教诲。他爱铁岭、关心铁岭、怀念铁岭,亲切地称铁岭是他的第二故乡。”
责任编辑 / 梁发明
上午10时起,周恩来先后在铁岭县委、平项堡公社地运所大队等处听取地方领导汇报,参加群众座谈会,随后又到田间看望正在劳动的社员,不知不觉间,4个多小时过去了。他每到一处,都说目前全国和地方都很困难,一定要节俭,所以在这数个小时的时间里,他没有吃一口饭,只喝了点白开水,连茶叶都不让放。下午2点,随行秘书几次提醒他,要赶火车,时间不够了,但是他还是抓紧时间,坚持走访了几户社员家庭。当他将要离开地运所村时,街上一群刚放学的孩子把他围住了。随行人员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其中有个小男孩瞪着天真的大眼睛说:“他是周恩来。”周恩来爽朗地笑着说:“对!对!这回我也认识你喽。”能见到周总理是多么幸福啊!周恩来走后,有个叫于洪秋的小男孩,跑回家里,扯下当天的日历,端端正正地写上:“难忘的一天,最幸福的一天,周总理今天来到咱村。”他还把这页日历珍藏起来 (日历现存于“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展览厅内)。
下午3点多钟,周恩来准备乘火车离开。在火车站,他无限深情地转身回望,喃喃自语: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哟,是我人生开始转折的地方!
周恩来把铁岭称作第二故乡,是因为少年时他曾在这里度过一段难忘时光,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多,但铁岭给周恩来留下的印象之深,周恩来对铁岭的情感之切,以至他在成为党的重要领袖人物之后,心中还时常泛起对少年往事的回忆,时常跟人提起铁岭……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在他不到10岁的时候,原本比较殷实的周家已走向衰落。1910年春天,周恩来在奉天府(今辽宁省沈阳市)工作的伯父周贻赓托也在奉天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县)做事的周贻谦(周恩来的堂伯父)借回乡探家的机会,把周恩来带出了淮安。周恩来这次“少小离家”来到东北,学新学、受启蒙,开始了他的新的人生旅途,对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产生很大的影响。1946年9月,周恩来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时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开始读革命书籍,这便是我转变的关键。”
来到东北后,周恩来先是寄居堂伯父家,入铁岭的银冈书院读书。这个初涉世事的懵懂少年,首先要面对的是家乡的白米饭变成了东北的高粱米饭,南方的四季温暖变成了东北的白雪皑皑。不过,这些变化却磨炼了他的意志,改变了他的性格。为了加强身体锻炼,适应东北的生活环境,他经常登山、跳绳、踢毽子等。据当地老人回忆,他在这里读书时,曾不止一次地登临书院附近的龙首山,游览塔寺亭阁,访察日俄战迹,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怀以及渴望中华民族腾飞的抱负。1966年7月,周恩来在北京接见辽宁大学的学生时曾满怀深情地说:我身体这样好,感谢你们东北的高粱米饭、大风黄土……这些使我长了骨骼,锻炼了肠胃,使身体能适应以后艰苦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
进入银冈书院,是周恩来第一次迈入学校大门,因此这里也是周恩来较系统地接受新文化教育的开始。铁岭和他童年生活的淮安有着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这所学校采用新式教学方法和新文化书籍,同时还十分注意用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编乡土教材,唱反帝歌曲,读进步书籍。在这里,对于学校开设的国文、算术、历史、珠算、音乐、图画、体育、手工等课程,周恩来都非常认真地学习,虽然是插班生,但是由于幼年受到良好的家教,很快就成为班中优秀学生。他博学强记,每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他都是对答如流,准确无误,是全班最好的两名学生之一。
这时,成了一名小学生的周恩来对社会现实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思想融进时代的潮流。铁岭当时是俄、日侵略中国的重灾区,到处都能看到中华民族被践踏、被摧残的痕迹,这使得少年周恩来增加了强烈的民族爱憎情感。有一次,周恩来和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到龙首山上的“日露战迹碑”前,听老师讲,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辽宁的土地上与沙俄作战,为宣扬日本的战绩武功,悼念日军战死亡灵的东西。周恩来深感这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思想。如果说,童年周恩来在故乡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中萌发了反封建意识的话,那么在铁岭,他又亲身感受到了帝国主义侵略的触目惊心,从而产生了学好本领救中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思想。
1910年秋,12岁的周恩来移居伯父周貽庚家,入新建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丁班学习。在铁岭的半年时光虽短,但却在周恩来心中留下了“第二故乡”之情!
1978年,中共铁岭地委对银冈书院旧址进行维修,辟为“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198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将该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记录着这样一段文字:“他怀旧抚今,无限深情,留下了谆谆教诲。他爱铁岭、关心铁岭、怀念铁岭,亲切地称铁岭是他的第二故乡。”
责任编辑 / 梁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