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10多年来,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显著地增加,不仅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同时也用于非恶性疾病,如自家免疫性疾患:有结缔组织病、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其他比较常用的为接受脏器移植手术后的抗排斥反应、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坏死性血管炎、类肉瘤、异位性皮炎、毛发红糠疹以及银屑病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多年来,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显著地增加,不仅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同时也用于非恶性疾病,如自家免疫性疾患:有结缔组织病、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其他比较常用的为接受脏器移植手术后的抗排斥反应、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坏死性血管炎、类肉瘤、异位性皮炎、毛发红糠疹以及银屑病等。
其他文献
含补骨脂素(Psoralens)的植物用于皮肤病治疗已有几千年历史。植物补骨脂种子浸膏在公元前1400年即被印度人用来医治白癜风。另一种含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与5-甲氧基补骨脂素(5-MOP)的植物Ammi maivs也在埃及作为药用流行几个世纪。
周围神经干的内在结构,沿着其长轴并非均匀一致,其中的神经束分而又合,交织成丛,故同一神经干不同平面上,神经束的大小、数量,束中各种类型神经纤维的组成和排列,都有所不同。神经干中,束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神经干的神经束数目可以从只有一束到一百束以上(如坐骨神经)。神经干在经过关节处往往束较小而数量多,主要的例外是肘关节处的尺神经和膝关节处的腓总神经。
近年来,国外美容术在皮肤科中所占的地位日益突出。对一些药物治疗不易奏效的顽固性皮肤病,手术疗法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自1945至1954年间,已有不少有关服用某种药物引起临床上十分类似播散性红斑性狼疮的报道。此后,更有许多作者报告很多药物都可以诱发这种反应。总结过去1193例播散性红斑性狼疮患者中,药物诱发的约占3~12%。可以诱发播散性红斑性狼疮的药物有很多种,而每种药物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各有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有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和各种乙内酰脲衍化物。
本文报告80例麻风患者86个拇指内在肌瘫痪的对掌重建术的疗效。86个拇指中,结核样型25例,瘤型11例,界线类50例。男70例,女16例。瘫痪病期1~10年。年龄11~48岁。所有病人均接受至少一年以上的抗麻风治疗,一年内没有麻风反应。86个拇指中,82个为正中、尺神经麻痹,4个为单纯正中神经麻痹。82个正中、尺神经麻痹中,55例在对掌重建以前进行爪形指矫治手术,17例爪形指矫治手术与对掌重建术同
很多属于系统型红斑狼疮的临床症状及化验结果,均可见于盘状及播散型红魔狼疮,特别是后一型中常见。但其严重程度要轻得多。有关盘状及播散型红斑狼疮中肾功能的研究很少。作者对17例盘状及8例播散型患者采用同位素肾造影术以观察肾的血液动力学及分泌排泄机能。发现肾小球滤过降低者,在两种红斑狼疮中各有3例。
综合日本16所大学和大医院皮肤科的57例皮肤癌和癌前期患者,单用5-氟尿嘧啶(下简称5Fu)软膏治疗的效果。其中鳞状细胞癌23例,原位癌(Bowen氏病)和砷剂角化症18例(其中多发型5例,共计38个肿瘤)。基底细胞癌16例。病例中多数是其它疗法失败或再发的。
一、被检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改变;1.在东京视力障碍中心进行复明训练的本病患者33例(内女性2例),其平均年龄为38.6岁,平均发病年龄30.2岁,平均病程8.4年,完全型26例,不完全型7例.2.临床症状出现情况;口腔溃疡100%(33例),毛囊炎或痤疮样皮疹84.8%(28例),结节性红斑样皮疹和血栓性静脉炎57.6%(19例),外阴溃疡81.8%(27例),腹部症状48.5%(16例).
作者报告13例基底细胞癌冷冻治疗的结果,总计15个肿瘤(2例有2个肿瘤)。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治疗前先将患处作浸润麻醉,并把一根热电偶插入肿瘤深处,另一根热电偶插在肿瘤的边缘,然后用Zacarian氏C21型液氮喷射装置,连续将液体氮喷射到肿瘤表面,直至两根热电偶指示到-25℃或-30℃时停止喷射,等冰球完全融解后,再重复上述冷冻一次。冷冻后肿瘤坏死、结痂、结疤治愈。
作者在31年临床工作中从病灶感染角度注意观察对一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疗效.在一些病例并用激素和抗菌素时病情被控制,而激素减量或停用时又复发,因此作者认为病灶感染为病因,而清除感染的病灶后获得痊愈.作者列举的病灶主要是扁桃体炎和龋齿;列举的疾病有:多形渗出性红斑,结节性红斑,跟、口、生殖器三联症,皮肌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急性肾炎,风湿热,腮腺炎,胰腺炎,紫斑性肾炎,肾病综合症,风湿性关节炎等,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