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混凝土结构是水利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寒区滨海和盐渍区的水利工程的混凝土结构会受到冻融和氯盐的双重作用,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伤。文章通过实验室试验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氯盐浓度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冻融循环耐久性特征,结果显示中等氯盐浓度下混凝土试件的抗冻融性能最差,需要在工程设计中予以重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结构是水利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寒区滨海和盐渍区的水利工程的混凝土结构会受到冻融和氯盐的双重作用,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伤。文章通过实验室试验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氯盐浓度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冻融循环耐久性特征,结果显示中等氯盐浓度下混凝土试件的抗冻融性能最差,需要在工程设计中予以重视。
其他文献
钢管混凝土嵌岩桩是深水和浅覆盖层环境下的新型深基础型式,在内河深水码头建设中应用广泛.针对船舶撞击力、波浪力及水流力等周期性水平荷载作用下内河港口钢管混凝土嵌岩桩
为提升河南省河湖信息化监管水平,给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提供技术支撑,需建设河湖信息化监管平台。充分利用河南省电子政务云平台资源,以及现有水利、水污染监测、国土等相关信息资源,整合现有各种基础、监测、监控视频、遥感及航拍影像等数据,重点建设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业务应用系统、标准规范体系编制等,开发Web端+河长App+微信公众号的多端联合应用的河湖信息化监管平台,建成“天、空、地、人”立体化监测网络,打造出“互联网+河长”模式,支持省、市、县、乡、村五级应用,实现河(湖)长制业务管理、地域职
通过橡胶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断裂试验,测取橡胶混凝土的荷载、挠度和裂缝开口位移值,并绘制荷载-挠度曲线和荷载-裂缝开口位移曲线;根据《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和ASTM规范计算断裂韧度与断裂能,研究不同橡胶掺量对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以及声发射累积能量和断裂能之间的关系,并对比分析两部规范中给出的不同断裂韧度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研究表明:掺入橡胶后混凝土能承受的最大荷载降低,起裂断裂韧度、失稳断裂韧度、断裂韧度、断裂能和声发射累积能量均降低;混凝土梁的有效裂缝长度和最大挠度在橡胶掺量为10%时最小,在橡胶掺量
古道秦驰道——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第二年(公元前220年),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从《汉书·贾山传》可知: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从时间上来看,秦驰道不仅比罗马大道早100多年,更比第一条现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早2144年。时至今日,秦驰道在全国各地仍留存大量遗址,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道路修筑技术的高超。
试验研究了3个相对粗糙度(0.51、0.86、1.34)和6个坡度(−0.02、−0.03、−0.04、−0.05、−0.07、−0.10)对反坡正弦波形底板上F型水跃水力特性的影响。在弗劳德数从5到11的范围内,总共进行了57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经典水跃和光滑底板上的F型水跃相比,反坡正弦波形底板能有效减小漩滚长度和共轭水深比,粗糙底板有利于稳定F型水跃。剖面速度分布对相对粗糙度比反坡坡度更敏感,坡度和相对粗糙度影响速度剖面的相似性和边界层厚度的发展。在距离F型水跃起始点40%漩滚长度附近,剖面速度
近年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发展,逐步被应用到水位识别监测中,但该技术在实际中的推广应用不多。提出较为详尽的智能图像水位识别系统解决方案,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识别技术和深度学习模型,依托海量的、高质量的水位训练数据,实现水位自动识别、阈值设置、智能告警、智能分析及远程监控等功能服务,该系统可覆盖多种水位监测场景,实现控制中心远程全监管、现场零操作。在小龙潭水文站对遥测水位数据与智能图像水位识别系统数据进
沥青混凝土有优越的防渗性能与应变性能,越来越被广泛用于堆石坝心墙防渗结构材料。本文结合敦化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对沥青混凝土心墙进行了摊铺试验,分析了碾压遍数与密度、孔隙率的关系,碾压温度与密度、孔隙率的关系。通过沥青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确定了沥青混凝土心墙现场施工参数和施工方法,为实际沥青混凝土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为揭示山东省干旱孕灾环境的自然背景和干旱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基于GIS的图层叠置方法对山东省干旱分布进行区域划分。首先根据山东省干旱成因选取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植被指数NDVI和气温4个干旱因子进行GIS栅格数据处理,得到相应的干旱因子图层;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干旱因子的权重,把上述归一化后的4个干旱因子图层进行加权叠置,得到综合干旱因子图;最后,将综合干旱因子图与山东省高程分布图层进行叠加,得到山东省5个干旱分区,即鲁西北平原北部的农业重旱区、鲁西北平原的南部和胶莱平原农业轻旱区、胶东半岛较湿润区、鲁
河堤窝崩发生后,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抢护治理方案,减缓窝塘流速,遏制窝塘进一步发展。在诸多抢护治理方案中,树头石方案具有较好的减速促淤效果,但树头高度和抛投间距在以往的设计中都是依经验确定,缺乏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通过制作长江扬中河段指南村窝崩模型,在窝崩口门附近流速模拟相似的基础上,对窝塘内同一高度3种间距的树头石排列型式和同一间距3种高度的树头石进行了试验,用三点法测量了窝塘内12个点的流速、流向。试验结果表明:窝塘内表层流速受惯性影响较大,底层流速受地形影响较大;窝塘内布置不同高度和不同间距的树头石时,
由于混凝土坝变形监测数据有明显的非线性、非平稳特征,且数据序列包含一定的噪声,容易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