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带有大量情感,具体形象和主观色彩的学科,学好语文对于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充满趣味和美感的学科,它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但是事实上很多的学生害怕上语文课,假如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人性之美、具有趣味性、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生活,改变以往那种为了考试而教授语文的态度,那么这样的语文我觉得才是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合的,与新课程所提倡的教育相贴切的。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顺应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我觉得最基本的就是从课堂做起,从每一节课按新课程标准去开展做起。摈弃以往语文课堂上那种死板、沉闷的气氛,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新课程的理解,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下:
   一、提倡自主学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强调教师的教,在很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当我们走进语文课堂,从开头的导语、结尾的作业布置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一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突破重点难点都是教师准备好的,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几乎不需要自主的想什么、做什么、说什么,其本质是教师中心论、教案中心论。这种课堂形态的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学习上依赖性很大,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或运用自身的能力去主动学习。这也导致了他们创新思想不强,再学习的能力缺乏。
  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面貌,就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教学。所谓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要把教学的基本顺序由讲授式教学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也就是说把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这样,通过自学、讨论,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锻炼,自学、讨论后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为教师的精解提供明确的依据,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或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问题解决策略。总的说来,整个教学过程的诸环节多数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在这些环节中主要起引导、点拨、反馈作用,这样更有利于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具备会学的能力,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注重思维能力
  语文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但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是以现成结论的形式出现的,论证说明简洁,并常是定型化了的知识,所以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必须经过充分的、反复的思维。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依赖于一定语文知识的掌握,又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赋予学生对语文知识以认识上的深刻性,从而使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应用更为灵活,联系更为广泛。因此,在中学语文教中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语文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思维常以丰富的表象作为活动基础,特别是形象思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感知,扩大知识面,见多方能识广,在不断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联系、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中,思维就不断活跃发展,可见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培养语文思维,让学生了解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及掌握知识的方法,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及独立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有助于丰富知识和扩大思维活动的基础。
  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善于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问要有层次、难易适度、有趣味性,要提示学生如何去想,指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三、注意语调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语文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因此,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准确科学,符合逻辑,遵循语法,通俗流畅,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教师的教学语言简明扼要,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情,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语言语音清晰,音量适度,语速适中,有节奏感,音乐性浓,才能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描述事物和现象时,要生动形象,造成一种意境;讲解概念时,要严密准确,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讲述重点时,可提高音量,减慢语速,适当重复;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暂时变换声调,提醒注意;突出思想教育时,要富于感情,声情并茂,使学生受到感染。
  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注意力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的气氛很多时候是与教师的情绪同步的。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始终都应该情绪饱满,精神抖擞,目光有神,满怀激情,对上好课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势必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感染,精神振奋,情绪高涨。其次,教师在讲解不同的教材内容时,应该表现出不同的神情。这样,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与教师的喜、怒、忧、乐发生共鸣,达到“未听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所有学习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修。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每一学习内容及其学习方法,并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指导学生选修及学习。”美术教育思想既通过理性和规律反映在教学上,也通过教师的手段和方法,反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使教育思想在“寓教于乐”中得以展示。  那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展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感召学生喜欢
期刊
据笔者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中学文言文教学走进了一个怪圈: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和名篇,没有互动,没有激情。而这种文言文教学模式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承担着授业、解惑任务的教师因为他们没有向学生讲解文言文的社会功能,学生不懂得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之乎者也”,学它干什么,好象不学也可以。   其次,教师
期刊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就是教师凭借中职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结合学校中的各种语文活动来进行。  一、中职语文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祖国语言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传承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
期刊
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
期刊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美育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全发展以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特殊作用。因而如何通过艺术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成为当前艺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这自然就涉及到课外美术活动教学或美术活动课的研究问题。  笔者认为,美术活动课作为课堂活动的延伸和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以下基本特
期刊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语文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主要是靠学得、习得,而不是教得。围绕“听说读写”,教师反复的教,学生学会得很少;一道题目,知道了答案,但从真正掌握的意义上说,还是不会。数理化追求的是标准,而语文追求的却是妙趣。妙趣从何而来?自然就是在和文本的的对话中,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对语言文字有了灵敏的感觉及准确全面的了解,深入体会到语言文字负载的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
期刊
近年来,在与众多农村体育教师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步很注重田径训练,使教学成绩不明显,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发展。在一些学校中,总会有几名运动素质较好的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拒绝参加田径训练,或是训练过程中比较懒散,积极性不高,以至于体育成绩受到很大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家庭因素    由于受传统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广大家长认为体育成绩的好坏无所谓,文化成绩
期刊
歌德曾讲过一个耐人寻味的观点,他认为要检验一篇韵文是否是诗,最好的方法是把它译成另一国文字的散文,若译过去以后,原韵文中的情感力量丧失殆尽,那么这篇韵文就不是诗,当然这应把翻译水平这个因素排除在外。歌德这番话告诉我们,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歌的骨子里渗透着情感,放逐了情感,也就放逐了诗歌。那么古代诗歌是如何抒情言志的呢?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时,又如何体味诗人的婉曲情意呢?下面,我结合具体诗作,对古诗抒
期刊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它可以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能提高信息的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现代
期刊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