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阶层是心理学领域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社会阶层心理学,其中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社会阶层研究更为全面地从微观层面揭示了社会阶层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该视角认为,处在同一社会阶层中的个体,由于共享的经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认知倾向,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和环境最终会带来不同的认知方式,而认知方式的差异会导致不同阶层的个体在感知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未来本土化的社会阶层心理学研究以及阶层流动和不同阶层心理需求的应用研究是需要学者们深入探索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主要阐述了社会阶层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主要内容和现实应用。
关键词:社会阶层;唯我主义;情境主义;社会认知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的繁荣发展,引发大量新兴社会阶层的形成。那么,社会阶层是什么?它如何影响社会发展与变革?社会学家们早已从社会和群体层面,回答了这一问题,但是他们忽略了在微观层面上,阶层会影响个体的心理进而影响其外在行为和对社会的认知,那么阶层是如何通过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社会的(Fromm, 1955),以及社会阶层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哪些影响,这些研究范畴就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任务了。
2 发展脉络
社会阶层引入心理学领域方兴未艾,虽然在心理学领域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但在西方社会学领域,对社会阶层的研究已逾百年,对社会阶层及其理论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完善,西方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涂尔干、马克思和韦伯都曾对社会阶层理论做出过卓越的贡献。谈及“阶层”或者“阶级”,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其认为,“至今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是一种源于经济差别实存的群体,阶级的差别隐藏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是一种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源于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不同占有。
韦伯的多元阶层划分与马克思的阶层划分标准不同,他认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分别是:财富、权力、声望。这三者不是孤立的,它们彼此牵连,却各自独立。他认为一方面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可以决定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寡,也就是生产资料可以决定经济地位的高低,另一方面财富也可以通过政治权力的手段间接获取,经济与政治不是割裂的而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声望可以直接来源于财富的多寡而获得,财富的累积利于增加个人声望,也可以因为政治权力来影响他人进而获得。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的意义在于区分社会阶层可以有多种标准,各个阶层的关系相互交织,其利益边界也就因而变得模糊起来。
上述西方社会学经典理论主要从社会和群体的宏观水平来介绍社会阶层, 很少有研究从心理学领域来研究社会阶层在微观层面上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直到21世纪初,开始有学者把社会阶层引入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社会学领域,并逐步形成了社会阶层心理学领域的初步脉络(Kraus & Stephens, 2012)。根据 Kraus 等(2012)的总结, 目前社会阶层心理学共有五种主流的研究取向,分别是健康心理学视角、社会文化视角、社会认知视角,劳动视角、等级视角,其中社会认知视角的研究更加全面,其从微观层面更好的揭示了社会阶层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以下具体介绍社会阶层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现实应用。
3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社会阶层研究
3.1 社会阶层的界定和测量
社会阶层是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指由于经济、政治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存在着客观的社会资源的差异,以及感知到由此造成的社会地位的差异。
不同学者对社会阶层有不同的界定,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三类:客观社会阶层、主觀社会阶层、同时强调主客观成分两个层面。根据社会阶层的不同界定,相应的对社会阶层的测量也有着不同的测量指标,测量客观社会阶层常用的指标主要有收入、教育和职业,收入越高、所接受的教育越好学历越高、职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个体通常处于较高的社会阶层。测量主观社会阶层,最有代表性的测量工具是主观社会经济地位MacArthur量表(Adler et al., 2000),该量表有10级阶梯,不同级别的阶梯代表了具有不同水平收入、教育程度和职业声望的人所处的位置,不同阶层的个体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评估自己的社会阶层处于量表的哪个位置来判断其主观社会阶层,被试所处的位置即代表了他的主观社会阶层,主观社会阶层与客观社会阶层不完全具有一致性,后续有研究表明人的主观阶层是可以被操纵改变的的,主观社会阶层的改变也会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但是基于主观阶层的研究还不充分,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3.2 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社会阶层浅探
基于社会认知视角,处于同一阶层中的个体,由于共享的经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认知倾向,低阶层者是倾向于情境主义的,更多关注情境中的自我和他人;高阶层者倾向于唯我主义,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同阶层的教育和环境最终会体现在不同的社会认知方式上,不同的社会认知方式最终会又会影响他们感知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方式。
社会阶层对自我的影响体现在自我概念上。低阶层者由于掌握资源较少,对外部的依赖更强,倾向于认为自身的生活和发展更多地受外界情境因素的影响,心理和行为都表现出外部定向的特点; 而高阶层者的优势体现在拥有丰富的的社会资源,长此以往他们对外部依赖减弱, 更多地将自身发展与个人的特质和后天努力相联(Kraus et al., 2012)。在自我方面,低阶层者普遍有着较低的自我控制感,更在意外界环境的反馈,对外界潜在的威胁更敏感,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解释为攻击性的不友好的; 相反, 高社会阶层的个体自我控制感更高,他们对外界依赖比较低,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影响力相对较小(C?té, 2011; Kraus, Horberg, Goetz, & Keltner, 2011)。 社会阶层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体现在人际关系策略和亲社会行为上。在人际关系策略上, 高社会阶层的个体偏好交换的关系策略,他们与别人建立关系是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与回报是否合理很重要。低阶层个体偏好互依的关系策略,他们不太关注双方之间的利益交换,而是更多地去满足对方的需求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相比于高阶层个体,低阶层个体有着更高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依赖外部、关注情境的特点使他们更为关注别人的需求而不是寻求回报(Kraus, 2010; Piff, Stancato, & Keltner, 2012),因此他们有更多的捐赠等亲社会行为。而高阶层者由于更多的受到利己自我概念的影响,他们的捐赠等亲社会行为非常少,即使他们的年收入远远超过低社会阶层者,他们在捐款等慈善事业上的贡献也远远低于低社会阶层者。
在社会知觉方面,不同阶层的个体间也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情境主义定向的低社会阶层者更关注自己所在的社会环境,他们对别人的需求更敏感,同理心更高,由于外部情境定向导致他们对事物更多采用外部归因的方式进行解释,而高社会阶层的个体更加关注自我,很难做到对别人的悲喜感同身受因而他们的同理心比较弱,倾向于用内归因方式解释事件(Kraus et al., 2010)。此外,低阶层者认为社会阶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高阶层者认为社会阶层是不变的、与生俱来的,处于高位的人永远不会跌落至低阶层。总之,社会认知视角的研究从微观层面更好的揭示了社会阶层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了唯我主义与情境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风格的差异, 并基于此来解释不同阶层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
寒门难出贵子是社会一直热议的话题,最近几年尤为突出,特别是每年的高考放榜之际,社会调查发现,大多数的中考状元高考状元都是来自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而在早些年前,这种情况还不普遍,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出人头地,那么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整体在变好的背景下,寒门普遍难再出贵子呢?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整体在变好,但是社会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加大,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高低不同阶层的群体在财富积累、权利地位、社会声望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家庭收入越高教育投入也越高,高社会阶层群体更加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那么高阶层群体的后代在教育资源上会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试错底气和机会,他们的眼界更高知识面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更多元的世界更高层次的人,优渥富足的家庭条件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开拓的眼界,良好的教育资源堆砌起来的知识储备和眼界认知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层面上,还有更多的人际关系和其他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加分项。
高阶层群体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给孩子更多的高阶层群体的社会认知方式,他们对所掌握的知识倾向于进行自内而外的思考加工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倾向于做出独特的自主选择;处于高阶层群体家庭中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控制感相对较高,倾向于做出自主而独特的选择,在经历诱惑时能更多的延迟满足,并伴随着更多自律的行为,同时他们的威胁敏感性较低,相比于低阶层个体对环境中的不利于己的行为更敏感,处于高阶层群体的孩子面对生活中的困窘处理得更加得体合理,因此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高阶层群体的后代更加可能占据先天的优势,他们在处理学业问题之外,在和同学老师相处以及进入社会职场中在人际关系领域,都有着更加成熟的应对方式。而低阶层家庭的孩子由于情境主义定向的影响,他们更依赖外界信息,倾向于做出和大众一致的选择,此外他们的自我控制感相对较低,对外界潜在的威胁更敏感。
在人际关系策略上,高阶层个体偏好利益交换的关系策略,而低阶层群体的成员会更倾向于采用互依的关系策略,由此导致高阶层群体家庭的孩子与别人建立关系更多是建立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的付出与收益是否对等,由此可见他们是明确自己的需求条件和目标的,可以说他们是倾向于目标导向型,但是过度的关注利益和需求的交换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缺少人际关系的温情实意,但是这种结果和目标导向的交换关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个体更好的解决事件并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在低阶层成员的互依关系策略下,他们更多关注对方的需求而不是平等,互依策略下人际关系是和谐的,但是这种关系不利于长久的合作。
由于唯我主义的认知定向,处于高阶层家庭的孩子倾向于对所经历的挫折失败寻找内部的原因,他们是内控者,会更多的思考勤奋努力能力等各种自身因素,而低阶层群体家庭的孩子可能倾向于从外部的影响因素来解释事件,在解释风格上我们可以发现高低阶层的差异显著,而解释风格中内归因和外归因和我们的控制点理论是一致的,也和我们前面介绍到的高阶层群体的成员具有更高控制感具有一致性。
寒门再难出贵子,在一定程度上我是认可这个论调的,不仅仅是高低阶层所处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富足的生活条件固然加持了教育投入,但是更多的是不同阶层的教育和环境导致的认知方面的差异,上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两个阶层的孩子在认知倾向上的差异,我认为更多的是不同阶层的父母的认知差异以及传递给孩子的不同认知加剧了高低阶层家庭后代的教育差距,而马太效应的存在,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在當今社会阶层趋于固化的大背景下,下层个体很难向上层流动,高低阶层的分化会越来越明显,在我们现存的社会阶层结构下,富人的孩子大概率是新的富人,中产的孩子却未必能当中产,而穷人的孩子穷其一生也很难成为富人,在一定程度上我是认可这个论调的,在我们最熟悉的教育体系里,家庭背景的影响、人脉、素质教育等因素渗透进来,并不是在师资、设备上做到了“均等化”就意味着学生的发展获得了同等程度的“投资”,高社会阶层的家庭不但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个更隐晦的优势是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信息资源,像自主招生,之前的高考奥数降分,是大部分低社会阶层家庭的孩子难以企及的,富人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接触到这些通向机会之路的各种制度,游刃有余的运用这些制度为他们服务,而穷人的孩子只能通过高考这条看似公平的道路向上进阶,想在教育领域实现教育公平,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很多现实情况的限制,而且很多方面的不平等程度反而出现明显上升的情况,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的中国,高考仍然是一条相对公平的改变个人命运的道路。 高社会阶层家庭的孩子有着外在的资源优势的加持,和对于社会的高阶的认知方式,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下寒门难再出贵子,因为人与人的差异最主要体现在认知思维上,认知方式的差异是最核心的差异,它会持续的影响个体的的心理和行为,不论是在学业生活还是工作上,而认知方式的不同带来的能力上的差异,显然是高社会阶层的个体更胜一筹,虽然高社会阶层家庭的孩子似乎已经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但是并不代表低社会阶层的孩子一定难以改变自身现状,我们已有的研究也表明了,低社会阶层者认为社会阶层不是固化的,不是由基因决定的,他们倾向于认可社会阶层的建构主义论,他们认为阶层是可以改变的,这一论断对低社会阶层者是具有激励效应的,一般来说,只有当我们认为所处的社会阶层是可以改变时,我们才更有动力更努力地改变自己,相信自己有机会进入更高等级的阶层。那么这种强烈的积极向上流动的信念,有利于打破阶级固化和促进社会发展,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寒门学子依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只是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高低階层下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不再只是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更是不同社会阶层的认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寒门难再出贵子本身是由于阶级差异导致的认知局限性所致,但是这个认知和阶级不是完全固化对应的,高社会阶层的个体并非个个都是精英,低社会阶层的个体也并不是永远都处在低位,虽然自古就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道理,但也不乏鲤跃龙门,翻身逆转的“寒门”,寒门出贵子很难,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机会,寒门出身的贵子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寒门更不容易,但是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确定的,高社会阶层的个体不会永远处于人生的高位,而处于低社会阶层的个体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成长达到一定高度的认知水平进而实现阶层的跃迁,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留给下层个体向上层流通的通道依然存在。
4 结论
社会阶层心理学方兴未艾, 从微观层面探究阶层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为了深入探究阶层烙印带给人的影响, 有必要继续考察阶层之间的心理与行为差异及其深度机制,以及阶层流动和不同阶层心理需求的应用研究。心理学的研究如何落地应用才能更好地帮助低阶层呢?未来研究值得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继续扩展研究思路,只有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都能实现生命潜能的自由发展, 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陈顺强.(2010).探析新时期凉山彝族社会分层现状及特征.西南民族大学 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8,41–44.
[2]C?té, S. (2011). How social class shapes thoughts and actions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1, 43–71.
[3]Durkheim, E. (1802).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New York, NY: Free Press.
[4]Fromm, E. (1955). The sane society.New York: Fawcett Premier Books.
[5]Kraus, M. W., Horberg, E., Goetz, J. L., & Keltner, D. (2011). Social class rank, threat vigilance, and hostile reactiv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7(10) , 1376–1388.
[6]Kraus, M. W., Piff, P. K., Mendoza-Denton, R., Rheinschmidt, M.L., & Keltner, D. (2012). Social class, solipsism, and contextualism: How the r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oor. Psychological Review, 119(3) , 546–572.
[7]Piff, P. K., Kraus, M. W., C?té, S., Cheng, B. H., & Keltner, D. (2010). Having less, giving mor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lass on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5), 771–784.
[8]Piff, P. K., Stancato, D. M., C?té, S., Mendoza-Denton, R., & Keltner, D. (2012). Higher social class predicts increased unethical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9(11), 4086–4091.
关键词:社会阶层;唯我主义;情境主义;社会认知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的繁荣发展,引发大量新兴社会阶层的形成。那么,社会阶层是什么?它如何影响社会发展与变革?社会学家们早已从社会和群体层面,回答了这一问题,但是他们忽略了在微观层面上,阶层会影响个体的心理进而影响其外在行为和对社会的认知,那么阶层是如何通过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社会的(Fromm, 1955),以及社会阶层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哪些影响,这些研究范畴就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任务了。
2 发展脉络
社会阶层引入心理学领域方兴未艾,虽然在心理学领域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但在西方社会学领域,对社会阶层的研究已逾百年,对社会阶层及其理论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完善,西方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涂尔干、马克思和韦伯都曾对社会阶层理论做出过卓越的贡献。谈及“阶层”或者“阶级”,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其认为,“至今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是一种源于经济差别实存的群体,阶级的差别隐藏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是一种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源于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不同占有。
韦伯的多元阶层划分与马克思的阶层划分标准不同,他认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分别是:财富、权力、声望。这三者不是孤立的,它们彼此牵连,却各自独立。他认为一方面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可以决定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寡,也就是生产资料可以决定经济地位的高低,另一方面财富也可以通过政治权力的手段间接获取,经济与政治不是割裂的而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声望可以直接来源于财富的多寡而获得,财富的累积利于增加个人声望,也可以因为政治权力来影响他人进而获得。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的意义在于区分社会阶层可以有多种标准,各个阶层的关系相互交织,其利益边界也就因而变得模糊起来。
上述西方社会学经典理论主要从社会和群体的宏观水平来介绍社会阶层, 很少有研究从心理学领域来研究社会阶层在微观层面上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直到21世纪初,开始有学者把社会阶层引入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社会学领域,并逐步形成了社会阶层心理学领域的初步脉络(Kraus & Stephens, 2012)。根据 Kraus 等(2012)的总结, 目前社会阶层心理学共有五种主流的研究取向,分别是健康心理学视角、社会文化视角、社会认知视角,劳动视角、等级视角,其中社会认知视角的研究更加全面,其从微观层面更好的揭示了社会阶层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以下具体介绍社会阶层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现实应用。
3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社会阶层研究
3.1 社会阶层的界定和测量
社会阶层是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指由于经济、政治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存在着客观的社会资源的差异,以及感知到由此造成的社会地位的差异。
不同学者对社会阶层有不同的界定,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三类:客观社会阶层、主觀社会阶层、同时强调主客观成分两个层面。根据社会阶层的不同界定,相应的对社会阶层的测量也有着不同的测量指标,测量客观社会阶层常用的指标主要有收入、教育和职业,收入越高、所接受的教育越好学历越高、职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个体通常处于较高的社会阶层。测量主观社会阶层,最有代表性的测量工具是主观社会经济地位MacArthur量表(Adler et al., 2000),该量表有10级阶梯,不同级别的阶梯代表了具有不同水平收入、教育程度和职业声望的人所处的位置,不同阶层的个体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评估自己的社会阶层处于量表的哪个位置来判断其主观社会阶层,被试所处的位置即代表了他的主观社会阶层,主观社会阶层与客观社会阶层不完全具有一致性,后续有研究表明人的主观阶层是可以被操纵改变的的,主观社会阶层的改变也会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但是基于主观阶层的研究还不充分,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3.2 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社会阶层浅探
基于社会认知视角,处于同一阶层中的个体,由于共享的经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认知倾向,低阶层者是倾向于情境主义的,更多关注情境中的自我和他人;高阶层者倾向于唯我主义,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同阶层的教育和环境最终会体现在不同的社会认知方式上,不同的社会认知方式最终会又会影响他们感知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方式。
社会阶层对自我的影响体现在自我概念上。低阶层者由于掌握资源较少,对外部的依赖更强,倾向于认为自身的生活和发展更多地受外界情境因素的影响,心理和行为都表现出外部定向的特点; 而高阶层者的优势体现在拥有丰富的的社会资源,长此以往他们对外部依赖减弱, 更多地将自身发展与个人的特质和后天努力相联(Kraus et al., 2012)。在自我方面,低阶层者普遍有着较低的自我控制感,更在意外界环境的反馈,对外界潜在的威胁更敏感,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解释为攻击性的不友好的; 相反, 高社会阶层的个体自我控制感更高,他们对外界依赖比较低,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影响力相对较小(C?té, 2011; Kraus, Horberg, Goetz, & Keltner, 2011)。 社会阶层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体现在人际关系策略和亲社会行为上。在人际关系策略上, 高社会阶层的个体偏好交换的关系策略,他们与别人建立关系是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与回报是否合理很重要。低阶层个体偏好互依的关系策略,他们不太关注双方之间的利益交换,而是更多地去满足对方的需求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相比于高阶层个体,低阶层个体有着更高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依赖外部、关注情境的特点使他们更为关注别人的需求而不是寻求回报(Kraus, 2010; Piff, Stancato, & Keltner, 2012),因此他们有更多的捐赠等亲社会行为。而高阶层者由于更多的受到利己自我概念的影响,他们的捐赠等亲社会行为非常少,即使他们的年收入远远超过低社会阶层者,他们在捐款等慈善事业上的贡献也远远低于低社会阶层者。
在社会知觉方面,不同阶层的个体间也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情境主义定向的低社会阶层者更关注自己所在的社会环境,他们对别人的需求更敏感,同理心更高,由于外部情境定向导致他们对事物更多采用外部归因的方式进行解释,而高社会阶层的个体更加关注自我,很难做到对别人的悲喜感同身受因而他们的同理心比较弱,倾向于用内归因方式解释事件(Kraus et al., 2010)。此外,低阶层者认为社会阶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高阶层者认为社会阶层是不变的、与生俱来的,处于高位的人永远不会跌落至低阶层。总之,社会认知视角的研究从微观层面更好的揭示了社会阶层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了唯我主义与情境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风格的差异, 并基于此来解释不同阶层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
寒门难出贵子是社会一直热议的话题,最近几年尤为突出,特别是每年的高考放榜之际,社会调查发现,大多数的中考状元高考状元都是来自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而在早些年前,这种情况还不普遍,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出人头地,那么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整体在变好的背景下,寒门普遍难再出贵子呢?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整体在变好,但是社会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加大,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高低不同阶层的群体在财富积累、权利地位、社会声望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家庭收入越高教育投入也越高,高社会阶层群体更加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那么高阶层群体的后代在教育资源上会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试错底气和机会,他们的眼界更高知识面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更多元的世界更高层次的人,优渥富足的家庭条件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开拓的眼界,良好的教育资源堆砌起来的知识储备和眼界认知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层面上,还有更多的人际关系和其他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加分项。
高阶层群体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给孩子更多的高阶层群体的社会认知方式,他们对所掌握的知识倾向于进行自内而外的思考加工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倾向于做出独特的自主选择;处于高阶层群体家庭中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控制感相对较高,倾向于做出自主而独特的选择,在经历诱惑时能更多的延迟满足,并伴随着更多自律的行为,同时他们的威胁敏感性较低,相比于低阶层个体对环境中的不利于己的行为更敏感,处于高阶层群体的孩子面对生活中的困窘处理得更加得体合理,因此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高阶层群体的后代更加可能占据先天的优势,他们在处理学业问题之外,在和同学老师相处以及进入社会职场中在人际关系领域,都有着更加成熟的应对方式。而低阶层家庭的孩子由于情境主义定向的影响,他们更依赖外界信息,倾向于做出和大众一致的选择,此外他们的自我控制感相对较低,对外界潜在的威胁更敏感。
在人际关系策略上,高阶层个体偏好利益交换的关系策略,而低阶层群体的成员会更倾向于采用互依的关系策略,由此导致高阶层群体家庭的孩子与别人建立关系更多是建立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的付出与收益是否对等,由此可见他们是明确自己的需求条件和目标的,可以说他们是倾向于目标导向型,但是过度的关注利益和需求的交换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缺少人际关系的温情实意,但是这种结果和目标导向的交换关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个体更好的解决事件并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在低阶层成员的互依关系策略下,他们更多关注对方的需求而不是平等,互依策略下人际关系是和谐的,但是这种关系不利于长久的合作。
由于唯我主义的认知定向,处于高阶层家庭的孩子倾向于对所经历的挫折失败寻找内部的原因,他们是内控者,会更多的思考勤奋努力能力等各种自身因素,而低阶层群体家庭的孩子可能倾向于从外部的影响因素来解释事件,在解释风格上我们可以发现高低阶层的差异显著,而解释风格中内归因和外归因和我们的控制点理论是一致的,也和我们前面介绍到的高阶层群体的成员具有更高控制感具有一致性。
寒门再难出贵子,在一定程度上我是认可这个论调的,不仅仅是高低阶层所处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富足的生活条件固然加持了教育投入,但是更多的是不同阶层的教育和环境导致的认知方面的差异,上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两个阶层的孩子在认知倾向上的差异,我认为更多的是不同阶层的父母的认知差异以及传递给孩子的不同认知加剧了高低阶层家庭后代的教育差距,而马太效应的存在,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在當今社会阶层趋于固化的大背景下,下层个体很难向上层流动,高低阶层的分化会越来越明显,在我们现存的社会阶层结构下,富人的孩子大概率是新的富人,中产的孩子却未必能当中产,而穷人的孩子穷其一生也很难成为富人,在一定程度上我是认可这个论调的,在我们最熟悉的教育体系里,家庭背景的影响、人脉、素质教育等因素渗透进来,并不是在师资、设备上做到了“均等化”就意味着学生的发展获得了同等程度的“投资”,高社会阶层的家庭不但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个更隐晦的优势是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信息资源,像自主招生,之前的高考奥数降分,是大部分低社会阶层家庭的孩子难以企及的,富人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接触到这些通向机会之路的各种制度,游刃有余的运用这些制度为他们服务,而穷人的孩子只能通过高考这条看似公平的道路向上进阶,想在教育领域实现教育公平,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很多现实情况的限制,而且很多方面的不平等程度反而出现明显上升的情况,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的中国,高考仍然是一条相对公平的改变个人命运的道路。 高社会阶层家庭的孩子有着外在的资源优势的加持,和对于社会的高阶的认知方式,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下寒门难再出贵子,因为人与人的差异最主要体现在认知思维上,认知方式的差异是最核心的差异,它会持续的影响个体的的心理和行为,不论是在学业生活还是工作上,而认知方式的不同带来的能力上的差异,显然是高社会阶层的个体更胜一筹,虽然高社会阶层家庭的孩子似乎已经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但是并不代表低社会阶层的孩子一定难以改变自身现状,我们已有的研究也表明了,低社会阶层者认为社会阶层不是固化的,不是由基因决定的,他们倾向于认可社会阶层的建构主义论,他们认为阶层是可以改变的,这一论断对低社会阶层者是具有激励效应的,一般来说,只有当我们认为所处的社会阶层是可以改变时,我们才更有动力更努力地改变自己,相信自己有机会进入更高等级的阶层。那么这种强烈的积极向上流动的信念,有利于打破阶级固化和促进社会发展,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寒门学子依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只是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高低階层下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不再只是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更是不同社会阶层的认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寒门难再出贵子本身是由于阶级差异导致的认知局限性所致,但是这个认知和阶级不是完全固化对应的,高社会阶层的个体并非个个都是精英,低社会阶层的个体也并不是永远都处在低位,虽然自古就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道理,但也不乏鲤跃龙门,翻身逆转的“寒门”,寒门出贵子很难,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机会,寒门出身的贵子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寒门更不容易,但是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确定的,高社会阶层的个体不会永远处于人生的高位,而处于低社会阶层的个体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成长达到一定高度的认知水平进而实现阶层的跃迁,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留给下层个体向上层流通的通道依然存在。
4 结论
社会阶层心理学方兴未艾, 从微观层面探究阶层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为了深入探究阶层烙印带给人的影响, 有必要继续考察阶层之间的心理与行为差异及其深度机制,以及阶层流动和不同阶层心理需求的应用研究。心理学的研究如何落地应用才能更好地帮助低阶层呢?未来研究值得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继续扩展研究思路,只有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都能实现生命潜能的自由发展, 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陈顺强.(2010).探析新时期凉山彝族社会分层现状及特征.西南民族大学 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8,41–44.
[2]C?té, S. (2011). How social class shapes thoughts and actions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1, 43–71.
[3]Durkheim, E. (1802).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New York, NY: Free Press.
[4]Fromm, E. (1955). The sane society.New York: Fawcett Premier Books.
[5]Kraus, M. W., Horberg, E., Goetz, J. L., & Keltner, D. (2011). Social class rank, threat vigilance, and hostile reactiv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7(10) , 1376–1388.
[6]Kraus, M. W., Piff, P. K., Mendoza-Denton, R., Rheinschmidt, M.L., & Keltner, D. (2012). Social class, solipsism, and contextualism: How the r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oor. Psychological Review, 119(3) , 546–572.
[7]Piff, P. K., Kraus, M. W., C?té, S., Cheng, B. H., & Keltner, D. (2010). Having less, giving mor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lass on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5), 771–784.
[8]Piff, P. K., Stancato, D. M., C?té, S., Mendoza-Denton, R., & Keltner, D. (2012). Higher social class predicts increased unethical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9(11), 4086–4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