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济慈的《希腊古瓮颂》中的音乐形象入手,探讨评论家们争论不休的美与真的问题。本文中,从词语到句法到诗节,极尽细致地分析了诗歌中古瓮所带给人们的美感,从不同的层面全方位解读“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约翰·济慈 古瓮 音乐形象 美 真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希腊古瓮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的“六大颂”之一,现如今,它已经被视为英语语言里最好的颂诗之一。常人在看到一个古瓮时,眼光通常只会集中在其美丽的造型或者是华美的雕饰上。但是,大诗人济慈从古希腊艺术中获得灵感,加之丰富的想象与独特的创造,赋予希腊古瓮另一番韵味与内涵,以摄人心魄的诗行,谱写出一首赞颂古瓮的华美篇章,展现了希腊古瓮鲜有的美感与无穷的魅力。
一
济慈的这首诗意象相会、心物相谐、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情景交融,乃颂诗之经典之作。诗中主要描写的是希腊古瓮的装饰性雕刻,其刻画生动形象,一幅色彩斑斓、意象鲜明的绚丽画面跃然纸上,诗人的描摹无一不洋溢着美的基调。但是,诗里边的许多意象、词语、诗句还是频频引起评论家的探讨和争议,尤以诗歌的尾声,更是评论家热议的焦点。诗歌的结尾这样写道: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就包括你们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
这句话高度简单、真挚却又高度哲理话,令人费解。济慈的诗歌一向以细腻的情怀去感受美的真谛,诗歌以美见长,而对善恶真假、政治时事却通常会漠然处之,读者在这首《古瓮颂》中也能强烈感受到诗人一贯的诗歌风格,那么,这样的总结式话语出现在文章结尾,作者到底是什么意图呢,这值得我们去深思。评论家们对此看法不一。有的批评家,如赛德尔等认为结尾的话语正是济慈内心观念的真实反映,且也体现了诗歌的整体结构、丰富了诗歌的词藻,实为点睛之笔。有的批评家却有不同的看法,如艾略特,称结尾的话语是“一首美丽诗歌中的一个严重的瑕疵”,认为结尾的两行破坏了诗歌原本的和谐结构,实为画蛇添足。也有的批评家认为济慈的诗歌结尾的理性与开始的狂喜形成强烈对比,是诗意的描写到理性的哲学的突然转笔,结尾表现的是欲望叙事的消退,“真”和“美”只是诗人的自慰而已。批评家们对诗歌结尾诗行的不同观点,归结起来有着共同的倾向,他们对此的解讀都是从哲学或者历史或者政治的角度来展开的。
二
本文认为,外在的一些因素只能是理解诗歌的参照,而不能成为主因甚至唯一的参照因素,对结尾诗行的理解不能脱离诗歌与艺术,要从诗歌的整体语句意义、从诗学艺术的角度出发,从诗歌的整体语境中去深刻理解这两行诗所蕴含的诗意,理解诗人的真正意图。诗人对纯美的追求,使我们解读诗尾诗行的基础和原则。
诗歌中所描绘的古瓮上的雕刻,并非是古瓮上真实存在的,而是济慈以现实为依托通过想象展现给读者的。据说,济慈在写这首诗歌之前,曾经看到过种类繁多的古瓮,也曾经多次前往英国博物馆参观研究“埃尔金大理石雕像群”,并且参与了该雕像群的争论。但是我们知道,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是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从《希腊古瓮颂》的题目中我们即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这种距离感。诗歌的题目希腊一词作者选用的是“Grecian”,而非我们经常使用的“Greek”,这代表着瓮的古韵和远离现实的想象世界。然而诗歌离不开想象,诗歌插上想象的翅膀才更能表达诗人的情感,想象使得诗歌更具有艺术性,想象的意义是深远的,是超越了现实世界的。
在全诗中,诗人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展开对古瓮的颂扬的。听觉方面的描写主要借由诗中的音乐形象,济慈这样写道:“听见的乐声虽好……吹吧,柔情的风笛……你无法中断你的歌”;“幸福的吹笛人也不会停歇”。这些音乐形象的描绘,加上诗人的丰富的想象和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笔调,让读者既感觉到了神秘色彩,又感受到了无限的优美。下文中将分行逐句对这首诗歌中的音乐形象中的“美”和“真”做细致的分析。
诗歌的一开始,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称古瓮为“完美的处子”,即保持着童贞的新娘,奏出了“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且温柔多情的美妙音符,构成了整首诗歌的主旋律,奠定了全诗“美”的基调。这种“美”并没有停止,诗歌从头至尾,“美”一直绵绵延续。诗中的“处子”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纯洁、最美丽、最动人的时刻,她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她暗含着诗人对古瓮的喜爱、对古瓮的敬仰和渴望,这通过诗中第二人称“你”的运用也可以见得,“你”这种称呼拉近了与“处子”之间的距离。然而,“处子”是“委身寂静的、完美的”,这个对“处子”的修饰说出了新娘永远的处女性质和寂静的状态,这个定于的巧妙运用又将这个属于遥远的古代的“处子”带离了现实,只留给读者想象和艺术空间。“处子”成了永恒的艺术美的象征。
诗歌中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美丽的“新娘”,将新娘的状态、气质、所处环境描写得淋漓尽致。“quietness”一词是“静谧”之意,诗中这个词语既描述出了新娘所处的环境,也描述出了“新娘”本身的安静气质。仅通过这一个形容词,作者就暗示了 “新娘”的气质是幽静的,在她面前时间性和历史性丝毫不起作用,她是恒久美丽的,读者从中体会到的也是绵绵不绝的美感。加上“unravish’d”一词的运用,使这位“处子”的神秘色彩更加浓烈,表达了诗人无限的向往和永不满足的渴望。
诗歌的第二行同样是由“你”开头,接着出现了这样两个词“silence”和“slow”,这延续了诗中首行的时间停滞感,进一步表明了时间在感受总逐渐地被消解,以及作者在感受“处子”美时的陶醉感觉。这一行诗中,多个单词都有元音“ai”,这强化了对第一行诗的延续性,突出了古瓮的永恒美感。第二行的主位词是“fosterchild”,它与“bride”押韵,这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古瓮并非是现实之物,而是想象和艺术的抽象化,又进一步彰显了“新娘”的距离感。
接着,诗人似乎变得理性了,他不再直接地强烈表达对古瓮的喜爱,而是开始冷静地比较雕刻和诗歌哪一个更优越。这里诗人又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古瓮比作一位“历史家”,他叙述着“如花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要比诗歌的讲述“更加瑰丽”。然而,看似冷静比较的表面,却也间接地表达出了上文所提到的抒情者强烈的渴望和真切的感受。这两行诗中的主位词“sylvan”与“sylpph”形式和声音均类似,既表达出了诗人对古代田园生活的向往,也传达出了古瓮的如女性般的柔美。这是新娘意象的延续,也是美的延续。这两行诗的节奏明快,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各种感官,尤其是听觉感受,使读者感受到了诗歌中音乐形象的美。 上面的诗句中,诗人对古瓮的描写都是概括上的,并没有具体细节的展示。接下来的诗句,诗人则将目光集中于古瓮的细节描写上。诗人将一个神和人的故事娓娓道来,故事发生在远古时代的滕佩河或阿卡狄亚山谷地区。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滕佩河是掌管艺术的太阳神的圣地,阿卡狄亚地区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在这两个地区,没有忧伤、衰老和死亡,只有满目的鲜花、绿草与欢乐。这再一次暗示了古瓮的世界与现实世界间的距离感。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叙述者强烈的感情丝毫没有减弱,通过七个一连串 “what”引导的疑问句,将这种强烈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强烈的感情影响了抒情者的逻辑性,故事讲的急促而又多有停顿。然而这并没有影响诗句的表达,抒情者所描述的是远古时代的故事,因此读者并没有必要去停下来费尽心思去思考这七个问题的答案,而且也不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另外七个句子构成了排比句式,节奏明快而又不拘一格,赋予了诗歌轻快的音乐感,传递着诗人沉浸其中的美感。
在诗歌的第一节中,诗人已经说出故事要比诗歌的讲述“更加动听”,诗歌的第二节延续这种观点,诗人赋予古瓮以音乐功能。古瓮的乐声是通过“心灵”接受的,只有用一颗饱含感情的心去倾听古瓮传达的音乐,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其实,完全可以认为当济慈把古瓮比作“处子”时,即已经赋予了其“心灵”。古瓮的乐声传达的是心灵与心灵教会的“美”。
诗歌第二节写到:“树下的美少年……爱情将持续到永远”。这里的音乐是凝固的,这也延续了上面诗句中时间在新娘身上停滞的思想,所以凝固的音乐象征永不消逝的人类所渴望的美好事物。诗句中四次使用了“(n)ever”,突出了音乐和美好的失去永远存在的“美”。
诗歌的第三节出现了更多永恒的意象:绿叶象征永恒的春天,牧童的笛声象征永远的清新等。诗句中重复出现了六次“ever”一词,六次“happy”一词,这强化了古瓮讲述的童话世界的故事的永恒與快乐。而且,同上文中我们对“what”的七次连续应用一样,这两个词语的重复使用使诗歌具有了明快的节奏,把静态的视觉艺术转换成了动态的听觉艺术,表达出了抒情者在看到古瓮画面上的美好景象时的兴奋之情。
在诗歌的第四节中,古瓮继续充当着“历史家”的角色,描述古代的祭祀活动。延续前两节的时间点,人们从小镇出发到祭祀地点进行祭祀,这一点体现了诗歌的叙事文学的功能。这一节,济慈又通过语言上的“动”来表现故事中意象的“静”,赋予了造型艺术以乐声,实现了视觉到听觉的转换。
诗歌的最后一节承接着第一节,继续对古瓮进行整体描述。“Attic”一词与题目中的“Grecian”相呼应,同“Grecian”一样,暗示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shape”一词与“新娘”的美呼应,再现了古瓮的曲线美;而最为巧妙的是“brede”一词的运用,它与“bride”一词在形式和发音上均类似,延续了诗歌开头所描述的静穆的“新娘”多带给我们的不折不扣的美感。第二行中用“大理石”一词,暗示了古瓮的永恒存在的“美”。接着,抒情者用第二人称“你”称呼古瓮,然而同第一节一样,刚被拉进的距离,却被结尾的“永恒”之境界所消解。这再一次提醒我们,古瓮的世界是永恒的田园牧歌式世界,它的美是永恒的。
济慈通过想象描述远古童话世界的生活构建了这首诗歌。他意识到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忧伤、衰老、死亡”,这就是和神话世界的差距。古瓮所代表的神话世界是“美”的,但是人们往往把这看成是“假的”,习惯上把现实看成是“真的”。济慈并不赞成这种观点,他借由古瓮所描述的童话世界,肯定了在古希腊艺术中的和谐、理想的世界,这个世界美的真实。另外,这种“美即是真”还体现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通过对诗歌的阅读,读者对古瓮这一形象的喜爱不断加深,这种感情是真实的。
在诗歌开头,抒情者亲切地唤古瓮为“新娘”,而在结尾却称之为“friend”,这种称呼上的转换,也将理想与现实区分开来。古瓮在理想世界中是“新娘”,在现实世界是“朋友”。“朋友”的身份表明了古瓮与人类的真挚情感,使人们确信他们从古瓮身上所得到的美是真实的,朋友的重要程度即是“美”对于人类的生命的重要程度。因此,古瓮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就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否则,“friend”和“thinker”或者“philosopher”没什么区别了。
结语
济慈不断地追求美,体验美,他认为只有美的才是真的,反之,真的也必然是美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真即是美”的含义。济慈所想象的古瓮是美和真的象征,借由古瓮,他将“美”和“真”传达给了读者,而古瓮也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告诉读者:只有美的,才是真的;真的也必然是美的。人生在世,要不断地去追求“美”,要不断地去感受何为“美”和“真”,这才是人生的真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傅修延:《济慈“三颂”新论》,《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 程茹军、李学欣:《独特的审美追求——解读约翰·济
慈的〈希腊古瓮颂〉》,《名作欣赏》,2005年第11期。
[3] 周桂君:《东西方文化语境下的美、真、善——济慈审美观与道家审美观的比较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作者简介:欧阳宜文,女,1983—,天津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工作单位:广西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约翰·济慈 古瓮 音乐形象 美 真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希腊古瓮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的“六大颂”之一,现如今,它已经被视为英语语言里最好的颂诗之一。常人在看到一个古瓮时,眼光通常只会集中在其美丽的造型或者是华美的雕饰上。但是,大诗人济慈从古希腊艺术中获得灵感,加之丰富的想象与独特的创造,赋予希腊古瓮另一番韵味与内涵,以摄人心魄的诗行,谱写出一首赞颂古瓮的华美篇章,展现了希腊古瓮鲜有的美感与无穷的魅力。
一
济慈的这首诗意象相会、心物相谐、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情景交融,乃颂诗之经典之作。诗中主要描写的是希腊古瓮的装饰性雕刻,其刻画生动形象,一幅色彩斑斓、意象鲜明的绚丽画面跃然纸上,诗人的描摹无一不洋溢着美的基调。但是,诗里边的许多意象、词语、诗句还是频频引起评论家的探讨和争议,尤以诗歌的尾声,更是评论家热议的焦点。诗歌的结尾这样写道: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就包括你们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
这句话高度简单、真挚却又高度哲理话,令人费解。济慈的诗歌一向以细腻的情怀去感受美的真谛,诗歌以美见长,而对善恶真假、政治时事却通常会漠然处之,读者在这首《古瓮颂》中也能强烈感受到诗人一贯的诗歌风格,那么,这样的总结式话语出现在文章结尾,作者到底是什么意图呢,这值得我们去深思。评论家们对此看法不一。有的批评家,如赛德尔等认为结尾的话语正是济慈内心观念的真实反映,且也体现了诗歌的整体结构、丰富了诗歌的词藻,实为点睛之笔。有的批评家却有不同的看法,如艾略特,称结尾的话语是“一首美丽诗歌中的一个严重的瑕疵”,认为结尾的两行破坏了诗歌原本的和谐结构,实为画蛇添足。也有的批评家认为济慈的诗歌结尾的理性与开始的狂喜形成强烈对比,是诗意的描写到理性的哲学的突然转笔,结尾表现的是欲望叙事的消退,“真”和“美”只是诗人的自慰而已。批评家们对诗歌结尾诗行的不同观点,归结起来有着共同的倾向,他们对此的解讀都是从哲学或者历史或者政治的角度来展开的。
二
本文认为,外在的一些因素只能是理解诗歌的参照,而不能成为主因甚至唯一的参照因素,对结尾诗行的理解不能脱离诗歌与艺术,要从诗歌的整体语句意义、从诗学艺术的角度出发,从诗歌的整体语境中去深刻理解这两行诗所蕴含的诗意,理解诗人的真正意图。诗人对纯美的追求,使我们解读诗尾诗行的基础和原则。
诗歌中所描绘的古瓮上的雕刻,并非是古瓮上真实存在的,而是济慈以现实为依托通过想象展现给读者的。据说,济慈在写这首诗歌之前,曾经看到过种类繁多的古瓮,也曾经多次前往英国博物馆参观研究“埃尔金大理石雕像群”,并且参与了该雕像群的争论。但是我们知道,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是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从《希腊古瓮颂》的题目中我们即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这种距离感。诗歌的题目希腊一词作者选用的是“Grecian”,而非我们经常使用的“Greek”,这代表着瓮的古韵和远离现实的想象世界。然而诗歌离不开想象,诗歌插上想象的翅膀才更能表达诗人的情感,想象使得诗歌更具有艺术性,想象的意义是深远的,是超越了现实世界的。
在全诗中,诗人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展开对古瓮的颂扬的。听觉方面的描写主要借由诗中的音乐形象,济慈这样写道:“听见的乐声虽好……吹吧,柔情的风笛……你无法中断你的歌”;“幸福的吹笛人也不会停歇”。这些音乐形象的描绘,加上诗人的丰富的想象和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笔调,让读者既感觉到了神秘色彩,又感受到了无限的优美。下文中将分行逐句对这首诗歌中的音乐形象中的“美”和“真”做细致的分析。
诗歌的一开始,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称古瓮为“完美的处子”,即保持着童贞的新娘,奏出了“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且温柔多情的美妙音符,构成了整首诗歌的主旋律,奠定了全诗“美”的基调。这种“美”并没有停止,诗歌从头至尾,“美”一直绵绵延续。诗中的“处子”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纯洁、最美丽、最动人的时刻,她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她暗含着诗人对古瓮的喜爱、对古瓮的敬仰和渴望,这通过诗中第二人称“你”的运用也可以见得,“你”这种称呼拉近了与“处子”之间的距离。然而,“处子”是“委身寂静的、完美的”,这个对“处子”的修饰说出了新娘永远的处女性质和寂静的状态,这个定于的巧妙运用又将这个属于遥远的古代的“处子”带离了现实,只留给读者想象和艺术空间。“处子”成了永恒的艺术美的象征。
诗歌中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美丽的“新娘”,将新娘的状态、气质、所处环境描写得淋漓尽致。“quietness”一词是“静谧”之意,诗中这个词语既描述出了新娘所处的环境,也描述出了“新娘”本身的安静气质。仅通过这一个形容词,作者就暗示了 “新娘”的气质是幽静的,在她面前时间性和历史性丝毫不起作用,她是恒久美丽的,读者从中体会到的也是绵绵不绝的美感。加上“unravish’d”一词的运用,使这位“处子”的神秘色彩更加浓烈,表达了诗人无限的向往和永不满足的渴望。
诗歌的第二行同样是由“你”开头,接着出现了这样两个词“silence”和“slow”,这延续了诗中首行的时间停滞感,进一步表明了时间在感受总逐渐地被消解,以及作者在感受“处子”美时的陶醉感觉。这一行诗中,多个单词都有元音“ai”,这强化了对第一行诗的延续性,突出了古瓮的永恒美感。第二行的主位词是“fosterchild”,它与“bride”押韵,这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古瓮并非是现实之物,而是想象和艺术的抽象化,又进一步彰显了“新娘”的距离感。
接着,诗人似乎变得理性了,他不再直接地强烈表达对古瓮的喜爱,而是开始冷静地比较雕刻和诗歌哪一个更优越。这里诗人又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古瓮比作一位“历史家”,他叙述着“如花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要比诗歌的讲述“更加瑰丽”。然而,看似冷静比较的表面,却也间接地表达出了上文所提到的抒情者强烈的渴望和真切的感受。这两行诗中的主位词“sylvan”与“sylpph”形式和声音均类似,既表达出了诗人对古代田园生活的向往,也传达出了古瓮的如女性般的柔美。这是新娘意象的延续,也是美的延续。这两行诗的节奏明快,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各种感官,尤其是听觉感受,使读者感受到了诗歌中音乐形象的美。 上面的诗句中,诗人对古瓮的描写都是概括上的,并没有具体细节的展示。接下来的诗句,诗人则将目光集中于古瓮的细节描写上。诗人将一个神和人的故事娓娓道来,故事发生在远古时代的滕佩河或阿卡狄亚山谷地区。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滕佩河是掌管艺术的太阳神的圣地,阿卡狄亚地区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在这两个地区,没有忧伤、衰老和死亡,只有满目的鲜花、绿草与欢乐。这再一次暗示了古瓮的世界与现实世界间的距离感。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叙述者强烈的感情丝毫没有减弱,通过七个一连串 “what”引导的疑问句,将这种强烈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强烈的感情影响了抒情者的逻辑性,故事讲的急促而又多有停顿。然而这并没有影响诗句的表达,抒情者所描述的是远古时代的故事,因此读者并没有必要去停下来费尽心思去思考这七个问题的答案,而且也不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另外七个句子构成了排比句式,节奏明快而又不拘一格,赋予了诗歌轻快的音乐感,传递着诗人沉浸其中的美感。
在诗歌的第一节中,诗人已经说出故事要比诗歌的讲述“更加动听”,诗歌的第二节延续这种观点,诗人赋予古瓮以音乐功能。古瓮的乐声是通过“心灵”接受的,只有用一颗饱含感情的心去倾听古瓮传达的音乐,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其实,完全可以认为当济慈把古瓮比作“处子”时,即已经赋予了其“心灵”。古瓮的乐声传达的是心灵与心灵教会的“美”。
诗歌第二节写到:“树下的美少年……爱情将持续到永远”。这里的音乐是凝固的,这也延续了上面诗句中时间在新娘身上停滞的思想,所以凝固的音乐象征永不消逝的人类所渴望的美好事物。诗句中四次使用了“(n)ever”,突出了音乐和美好的失去永远存在的“美”。
诗歌的第三节出现了更多永恒的意象:绿叶象征永恒的春天,牧童的笛声象征永远的清新等。诗句中重复出现了六次“ever”一词,六次“happy”一词,这强化了古瓮讲述的童话世界的故事的永恒與快乐。而且,同上文中我们对“what”的七次连续应用一样,这两个词语的重复使用使诗歌具有了明快的节奏,把静态的视觉艺术转换成了动态的听觉艺术,表达出了抒情者在看到古瓮画面上的美好景象时的兴奋之情。
在诗歌的第四节中,古瓮继续充当着“历史家”的角色,描述古代的祭祀活动。延续前两节的时间点,人们从小镇出发到祭祀地点进行祭祀,这一点体现了诗歌的叙事文学的功能。这一节,济慈又通过语言上的“动”来表现故事中意象的“静”,赋予了造型艺术以乐声,实现了视觉到听觉的转换。
诗歌的最后一节承接着第一节,继续对古瓮进行整体描述。“Attic”一词与题目中的“Grecian”相呼应,同“Grecian”一样,暗示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shape”一词与“新娘”的美呼应,再现了古瓮的曲线美;而最为巧妙的是“brede”一词的运用,它与“bride”一词在形式和发音上均类似,延续了诗歌开头所描述的静穆的“新娘”多带给我们的不折不扣的美感。第二行中用“大理石”一词,暗示了古瓮的永恒存在的“美”。接着,抒情者用第二人称“你”称呼古瓮,然而同第一节一样,刚被拉进的距离,却被结尾的“永恒”之境界所消解。这再一次提醒我们,古瓮的世界是永恒的田园牧歌式世界,它的美是永恒的。
济慈通过想象描述远古童话世界的生活构建了这首诗歌。他意识到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忧伤、衰老、死亡”,这就是和神话世界的差距。古瓮所代表的神话世界是“美”的,但是人们往往把这看成是“假的”,习惯上把现实看成是“真的”。济慈并不赞成这种观点,他借由古瓮所描述的童话世界,肯定了在古希腊艺术中的和谐、理想的世界,这个世界美的真实。另外,这种“美即是真”还体现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通过对诗歌的阅读,读者对古瓮这一形象的喜爱不断加深,这种感情是真实的。
在诗歌开头,抒情者亲切地唤古瓮为“新娘”,而在结尾却称之为“friend”,这种称呼上的转换,也将理想与现实区分开来。古瓮在理想世界中是“新娘”,在现实世界是“朋友”。“朋友”的身份表明了古瓮与人类的真挚情感,使人们确信他们从古瓮身上所得到的美是真实的,朋友的重要程度即是“美”对于人类的生命的重要程度。因此,古瓮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就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否则,“friend”和“thinker”或者“philosopher”没什么区别了。
结语
济慈不断地追求美,体验美,他认为只有美的才是真的,反之,真的也必然是美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真即是美”的含义。济慈所想象的古瓮是美和真的象征,借由古瓮,他将“美”和“真”传达给了读者,而古瓮也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告诉读者:只有美的,才是真的;真的也必然是美的。人生在世,要不断地去追求“美”,要不断地去感受何为“美”和“真”,这才是人生的真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傅修延:《济慈“三颂”新论》,《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 程茹军、李学欣:《独特的审美追求——解读约翰·济
慈的〈希腊古瓮颂〉》,《名作欣赏》,2005年第11期。
[3] 周桂君:《东西方文化语境下的美、真、善——济慈审美观与道家审美观的比较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作者简介:欧阳宜文,女,1983—,天津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工作单位:广西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