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维能力,构建有效语文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语言表达特别是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语文教学中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大量阅读与实践活动。晨诵读,午摘抄,晚日记长跑,周六、周日手抄报,见缝插针搞阅读,大小活动真热闹。学校最忙的是语文老师,学得最累的是语文课。学生的积累不可谓不多矣,学生的生活不可谓不丰富多彩矣。按说应该是“胸藏万壑凭吞吐”,可实际上,语言表达依然磕磕巴巴,词不达意,作文内容依然空洞无物,没条理,没新意。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用词不当,语句不通?为什么段落结构意识淡薄,缺少层次、条理?为什么作文内容空洞,主题平淡,思路不清晰?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都落到了哪里?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缺失。
  对于思维训练,《新课标》有明确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但思维是什么?与语言有什么关系?如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阶段目标中除了“想象”训练目标较明确外,其他均模糊不清。没有清晰地可供指导的系统目标、方法,教师没有能力具体分阶段、按层次,有步骤地实施、操作,教学也就一片茫然。
  基础心理学认为:思维反应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思维是一种过程,是人脑经过分析综合,对事物、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揭示事物规律及事物间联系的认知过程。概念的呈现形式是词语或符号,思维过程的外在形式也就是语言的组织结构形式。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没有语言,思维没有办法得以呈现和固定;没有思维,语言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两者是互为表里、互相依存的统一体。可以说在两者联系中,思维是语言的方法、过程和内容,是语言的“神经系统、运作中枢”,是语言的“根脉”。认知不明,概念不清,就词不达意;想不清楚,语无伦次,就没有条理。语言能力的获得要建立在独立、条理、深刻、敏捷、开阔的思维能力上。语言训练要在思维系统强有力地支持、运作中理解吸收知识,形成能力。
  然而思维系统不是像计算机软件一样马上安装就能使用的。思维系统的强大功能即卓越的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伴随着知识的吸收不断强大的,就如同孩子,肠胃功能的完善是在不断的消化吸收食物中完成的。在思维训练中,语言既是思维的符号系统,又是营养物质。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借助已有的认知能力获得系统的字词句段篇知识,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思想的目的是为了语言能力的获得,语言能力获得的同时也发展提高了思维能力,两者相辅相成。
  了解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关系,我们不难明白,语言能力的形成必须植根于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作为运营机制的思维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并能够遵循思维规律来有效指导学生的语言训练,同时在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培养更优越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学习思维科学,不断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有机结合,使语言训练科学合理,避免训练的随意性、盲目性,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长足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呢?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探索:
  一、抓好词句训练,使学生形成准确判断的能力,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
  词句的理解和运用是语文的基本功。词和概念、句子和判断有密切的关系。思维中的判断是用语言中的句子来表达的,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而语言中的词和词组总是表达一定概念的。如果概念理解不正确,判断肯定会出错误,判断是错误的,推理肯定也不会正确。
  如只要明白 “红旗”是红色的旗子和“五颜六色”是指很多种颜色,就肯定不会说出病句“广场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如果知道“四大发明”包括什么,绝对不会说“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果明白“五光十色”有各种光芒的意思,绝对不会说“五光十色的花朵”。概念界定准确是语言运用的基础。所以在进行词句训练时,启发学生思维活动,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对词语形成正确的理解,有助于句子的准确、完整、通顺表达,促进学生形成准确判断的能力,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
  通过句子教学,我们要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去进行判断的能力,使句子训练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在句子训练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句子结构所体现的判断的形式“谁在做什么”或“什么东西怎么样了”,要让学生懂得句子结构不完整就形不成判断。如“小红正在”、“真有意思”形不成判断就不是句子,判断错误就是病句。这些病句对学生的困扰就会迎刃而解。明白了这层简单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教学也会变得轻松而简单。再通过扩句、缩句让学生明白添枝加叶会使概念更加形象具体,而砍掉枝枝叶叶得到的主干是句子的主旨。“我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读明白这句话的方法是通过缩句得到“我盘旋”。然后再明白“盘旋的地点”是“街道上空”“白桦林梢头”“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等很多地方。这样就清晰地理解了这个句子也就是这个判断。如果在引导想象白桦林、青青的草地、澄澈的湖面的样子,体会景物的美,就会理解“我”的心情,还可能体会到景物描写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经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学生对于理解句子和表达句子就比较清楚明白了。与此同时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及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从思维方向把握言语思路,理清篇章结构,进行读写训练,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培养布局谋篇的能力
  人的思维活动是沿着一定方向展开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以时间和空间为条件。思维反映客观事物,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要素。当思维活动沿着时间意义的直线展开的时候,形成纵向思维;思维活动在时间意义的直线上展开一段之后,向其他方向折去,出现折向思维;当思维活动以空间意义的背景为依托呈“横断面”展开的时候,成为横向思维。思维方向在语言运用中表现为言语思路。同三种类型思维方向相对应,言语思路有纵向、横向、折向三种。从本质上说,言语思路是思维方向的反映。只有思维方向清晰的人,他的言语思路才有可能清晰。
  言语思路体现在外在的语言形式上,表现为写作顺序,段落篇章结构的组织安排。这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观察和思维的反映,是作者构思文章时的思维逻辑性和条理性的反映,教学紧扣课文思路,就能使学生沿着文章这条线索和顺序去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把握整篇课文的层次结构,搞清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局部和整体的内在联系。这实际上是构思的学习,是读写训练和逻辑训练相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切实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通过再造想象,理解语言,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词语必须在头脑中形成印象才能被认知理解,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注意随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特别是景物描写和一些关键的词句。比如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自然段: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村前的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清新甜润”“湛蓝深远”都是新词,三年级的孩子不容易用语言表达清楚。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看画面,以及想象补充画面的形式充分地让学生感受到了村子的美丽。如“如果让你画出清澈见底的小河,你想怎么画?”同学们会七嘴八舌地说,画上绿绿的水草、小鱼、鹅卵石等。对于空气,学生更能奇思妙想,要画上野花、果园、绿树、蓝天。这种想象不仅深刻生动地再现了词语的内涵,而且经过分析综合联想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不仅达到理解的目的,还启发了思维。再引导学生:“你觉得小村庄怎么样?”“小村庄很美丽。”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小村庄,仿照介绍小村庄的方法介绍一样事物。学生又经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以及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训练、思维历程。语言和思维同时得到训练。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经历过程与探索方法中培养各种思维能力;在掌握各种结构段落的方式中培养思维的条理严密;在概括段意、总结文意中培养判断推理综合概括能力;在探究文章主旨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思维、逻辑思维等。
  总之,语文是思维的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是语文教学的“根脉”。认清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智力发展的科学规律,把语言能力的发展植根在思维能力的自觉培养上,才能真正实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的理想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心智的长足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循环经济思想成为国际社会趋势,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企业将环境影响及其成本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传统财务报告只核算与企业自身经济利益有关的成本和收益,未考虑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文章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传统财务报告的不足,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框架下环境财务报告的新模式。  
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之间相辅相成,存在着一定的统一性,也有着一定的异质性。本文则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做好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之间衔接工作,力图保证成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
摩擦式扭矩限制器作为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过载保护装置,在传动系统中起到传递扭矩和过载保护的功能。在其研发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包括扭矩标定试验、疲劳试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作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机
【正】 移情,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是指人在审美过程中,把特定心境下的主观感情移注到本来不具有人的感情的审美对象上,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思维活动,使本来只有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评价指标是多元的,评价方法是多样的,评价的主体则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
【正】 本文试图围绕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发展序列和市场机制所形成的环状系统(如图所示),在分析了系统内的每一点之后,将各点加以组合、衔接,从而阐明宏观经济中产业政策的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少年时期的阅读更是美好人生的起点、审美情感的起点和人生体验的起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每个小学生在小学六年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