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分离株eae基因分型分析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bb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来源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分离株携带的eae基因型别。

方法

PCR扩增eae全长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并拼接后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进行BLASTn比对,判定其eae基因型别,并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30种eae不同型别的序列及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主要流行血清型(O157∶H7, O26∶H11, O103∶H2, O111∶H8, O145∶H28, O45∶H2, O121∶H19)代表性基因组测序菌株的eae序列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其进化关系。根据mlst.ucc.ie数据库提供的大肠埃希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方案对菌株进行MLST分型分析,确定菌株等位基因型及序列类型,并用BioNumerics软件构建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 MST),分析携带eae基因的非O157 STEC分离株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相关大肠埃希菌(HUS-associated enterohemorrhagic Ecoli,HUSEC)、E.coli MLST数据库中所有人源流行血清群O26、O103、O111、O121、O145、O157 STEC菌株的进化关系。

结果

10株不同来源的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分离株经扩增拼接后均获得了约2.8 kb的eae基因全长序列,分为3种已知的eae基因型别,其中以β1型为主(6/10),2株θ型,2株γ1型。某些eae序列与主要流行血清型STEC的eae序列完全一致。10株菌分为7个ST型,与HUSEC、人源流行血清群STEC菌株具有相近的进化关系。

结论

我国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分离株eae基因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样性,eae阳性菌株具有潜在的高致病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新生儿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138基因序列特征与多态性。方法从10例被证实为临床HCMV感染的新生儿尿液标本中分离HCMV低传代临床病毒株,进行多重PCR鉴定。对临床分离株进行HCMV UL138基因扩增、克隆、鉴定、测序及呈报GenBank;同时在GenBank搜索HCMV UL138同源序列,行序列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分析UL138基因翻译后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