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初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qing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开设公选课,将生命教育和知识教育有机结合;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讲座,将常规教学和主题教育结合;举行多样的实践活动,将生命教育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利用校园资源,形成生命教育网络;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生命教育空间。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50-03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含义
  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并创办了“阿南达村”来践行其教育理念。1979年,“生命教育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生命教育概念进一步明确。随后,美国开展的死亡教育,澳大利亚的悲伤教育,北欧的孤独教育、善良教育等使生命教育成为全球教育的一种趋势。在中国,台湾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学校系统开展生命教育,香港于2002年12月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在中国内地,生命教育理念首先在中小学推行,2004年11月,辽宁省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2005年5月,上海市正式公布《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将生命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及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
  大学生生命教育涉及生命意识教育、生命责任与情感教育、挫折教育以及生命价值与意义教育,它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苦难,培养健康的生命态度;三是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建立健全的人格。
  二、大学生生命观以及生命教育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
  笔者于2012—2013年对湖南省衡阳市某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80份,回收率为97.5%,调查结果初步反映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
  1.对生命的认知。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大学生对生命的存在与消逝、生命的安全、生命的责任、生命的意义等问题普遍缺乏客观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在“认识你自己”的调查中,85%的大学生“对自己较满意”,13%的人感觉“有缺点,但还不错”,2%的人认为“很不满意,自卑”。说明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不足,自信心不强。
  2.对生命情感的看法。应试教育导致许多大学生的注意力仅集中在有限的知识领域,忽视了情感世界。在处理矛盾时,部分学生不善于沟通和协商,为达目的很少考虑后果。在回答“当恋人抛弃你移情别恋时,你会……”时,36.3%的学生认为“倍受打击,难以接受”,15.6%的学生认为“伺机报复,让对方不好过”,10.5%的学生认为“感情无法勉强,祝福对方”。这说明一些大学生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心理承受能力差。
  3.对生命责任的认识。许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社会责任感差,容易推卸或逃避责任。在回答“做出重大决定前,你会……”时,95.6%的学生认为“应对自己负责”,67.8%的学生认为“应对父母和社会负责”,1.5%的学生认为“不会考虑太多”。这说明部分学生缺乏生命的责任感。
  4.对生命挫折的态度。不少大学生的生活一直以学业为主,生命体验较单一,抗压能力低,遇到挫折时容易失去信心,有些人甚至会自杀或危害他人生命,不考虑死亡对家长、学校和社会造成的后果。当问及“遇到升学或找工作失利等挫折”時,89%的学生回答“继续努力,从头再来”,10.3%的学生回答“抑郁较长时间,尽量转移注意力”,1.7%的学生回答“难以释怀,无脸见人”。这说明部分学生抗挫折能力低。
  5.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热衷于追求物质财富,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大都建立在学业、财富、地位等功利目标的实现上,迷失了生命的方向。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对社会、对生活、甚至对生命存在价值的困惑。在生命价值的调查中,75.9%的学生追求“财富、地位”,19.2%的学生选择“感情、名誉”,8.2%的学生选择“奉献,体现个人价值”,3.6%的学生选择“不确定”。这说明一些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缺乏理性思考。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生命教育仅局限或停留于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纠正了一些偏差行为,但很多时候是充当“消防队”的角色,治标不治本,离真正解决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尊重还有较大距离。而生命教育则是从本质上对大学生加以引导,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生命的教育
  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直面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产生、发展、消亡等特征,体会生命是人类实现一切价值的前提。其中,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最明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我国传统教育一直回避死亡,致使大学生这方面的认识缺失。生命教育要对大学生开展死亡教育,只有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才会更加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热爱生活。
  (二)珍惜生命的教育
  人的生命是其他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基础。生命教育要对大学生进行生存能力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使他们能有效保护自己,防止可能的伤害。此外,还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任何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都是对人的生命的亵渎和践踏,使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三)生命情感和责任教育
  生命教育必须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人活着不仅是延续生命,还应该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要对自己、亲人和社会负责。生命教育还应强调孝道和感恩教育,让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理解父母养育的艰辛,感谢他人的帮助,激发他们的生命热情,增强生命责任感。   (四)生命挫折教育
  生命教育必须让大学生认识到人生无法避免苦难,人一生中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境遇,多一份苦难、多一种体验,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在给予大学生必要的鼓励与心理支持的同时,还可适当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引导大学生勇敢面对苦难,积极进取,努力把生命中的挫折与阻碍转化为成长的契机,把苦难变为人生的财富。
  (五)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增强,对生命价值有着自己的标准。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使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并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开设公选课,将生命教育和其他知识教育有机结合
  开设生命教育公选课,使大学生全面认识生命,无疑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针对本校教学现状,开设生命科学公选课程,引入生命教育的理念,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来影响、感染大学生,让他们对生命产生深切感受,在传授生命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从而树立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二)开设生命教育专题讲座,将常规教学和主题教育结合
  可以定期邀请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和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做生命教育专题讲座,将常规教育和生命主题教育相结合。同时,密切结合大学生成长的身心特点,积极开展有关生命健康、安全、法制、环保、爱情、家庭、社会、事业等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获得多样的生命体验,对人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将生命教育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
  大学生命教育的实践性极强,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堂、监狱等,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法制观念。组织大学生参观育婴室、手术室、殡仪馆等,了解生命的起源及孕育生命的艰辛,理解生命的可贵。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专业见习和实习,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明确事业的奋斗目标。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特殊学校、福利院等地做志愿者,获得关于生命价值的直观认识。
  (四)利用校园资源,形成生命教育的网络
  高校要利用各种校园资源,营造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校园环境。如,利用宣传栏、雕塑、文化广场等,渗透生命教育的内涵;利用各种纪念日,进行防治禽流感、爱绿护绿、预防艾滋、爱护水源等宣传活动;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飞信、QQ等提供传播、探讨生命知识的渠道;依托学生社团,开展文体比赛、生命知识竞赛、辩论会等活动,使学生重视和参与生命教育活动。
  (五)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生命教育的空间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必需走出校园,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利用家长、大学校友、合作单位、实习基地等资源,为学生认识生命、体验生命提供平台。此外,还应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利用报纸、电视以及网络等传媒,不断拓展生命教育的传播空间。
  总之,生命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由大学生、家庭、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相互协作的系统工程。高校可通过开设生命教育公选课,将生命教育与其他知识教育有机结合;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讲座,将常规教学和主题教育结合;举行多样的实践活动,将生命教育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利用校园资源,形成生命教育的网络;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生命教育的空间等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实施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领悟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艳,何畏,牛姗姗.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调查及教育反思[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
  [2]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赵凡.生命教育: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视角[J].教学改革,2012,(7).
  [4]李高峰.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论坛,2009,(2).
  [5]吴伟花.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
  [6]王功名.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探索[J].黑河学刊,2012,183(10).
  [7]崔红丽.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策略[J].南昌高专学报,2012,(1).
  [8]马力通,李珺,孙宝权,张应龙,冀兰,蔡禄.利用公选课构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平台的探索[J].重庆医学,2013,42(9).
  [9]杨威.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2).
  [10]卜昭滔.论大学生生命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11]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J].中国德育,2007,2(3).
  [12]刘利,张利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6).
  [13]程芳.科学发展观下大学生生命教育新论[J].当代教育論坛,2009,(6).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珍爱生命、关注健康:高校大学生特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333)
  作者简介:曹丽敏(1970-),女,湖南郴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小腿区带蒂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术后并发症及临床护理经验,探讨小腿皮瓣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关应对措施。方法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采用小腿区带
台州湾跨海大桥通航孔桥为主跨488m的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在主梁悬臂拼装过程中,采用“焊接边腹板—提前挂索—吊机卸载”技术完成梁段匹配连接。为了确定该技术的合理吊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小腿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临床上应用超生多普勒定位穿支皮瓣血管,吻合血管的小腿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31例
会议
<正>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外伤性深部组织外露的效果。方法19例小腿及足部骨骼、肌腱、关节面、血管神经等深部组织外露患者,术前积极抗感染、创面换药、深部
会议
大学生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多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