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型说"与"要素说"是当前生态文明界定面临的主要分歧。从提出背景、理论逻辑和实践意义三方面来看,"类型说"更为可取。"要素说"把现代生态危机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后工业"色彩和"整体指向"的生态文明降格为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文化,殊不足取。生态文明应界定为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状态,在广义上,也包含那些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具体文明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不断创造"生态文明因素"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必须注重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建设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