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声音: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的冷思考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分作文]
  拒绝平庸
  江苏考生孙 儒
  奋笔疾书,我是一名平庸的考生。似乎是铁的事实,高考是我们走出平庸的一个跳板。
  一、五只粽子
  昨天是端午节。清晨,碎碎的晨光落了一地。我睁着惺忪的睡眼,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伴着淡淡的清香,妈妈为我准备了早餐——五只粽子。我狼吞虎咽,吃了四个,实在吃不下了。
  “赶紧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吼道。
  “我吃不下了。”我打着饱嗝。
  “吃不下也要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边说边强迫我,“你不知道,吃五个粽子就意味着五门高中。”
  原来因为“粽”与“中”谐音。
  可怜的屈原啊,您大概不会想到原本为了纪念您的粽子却成了我们的文化“吉祥物”吧?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二、一只鸽子
  中午,没有喧闹,没有汽笛,很安静。
  但是,妈妈谋杀了和平!
  妈妈买了一只鸽子,准备给我炖汤喝。妈妈说,她听别人讲,高考前吃鸽子有好处。
  可怜的鸽子,你是否是那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使者;你是否正浴着夕阳的余晖在广场上悠闲地散步觅食;你是否是那只“咕咕”起飞向往绿色与和平的鸽子呢?
  可怜的“自然之子”鸽子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还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要怪,你就怪那些乱造谣言、糟蹋绿色的人吧。
  三、一棵树
  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给校园镀上一层金辉。
  看完了考场,我正欲回家,路过一棵树,但这并不是普通的树,这里香火萦绕。这是一棵“神树”。
  妈妈硬是拉着我烧上一炷香。我毕恭毕敬,生怕打扰它的清梦。
  亲爱的树啊,你既不是佛祖参悟众生的菩提,与佛道也没有任何关系。我赞美你的绿阴,赞美你的清新,但你需要的只是平凡地生长,只是一块可以扎根的寻常土地,你是否“承载”了太多?
  亲爱的树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来拒绝我的平庸呢。
  因为平庸,我们拒绝平庸;但如此“拒绝”,我们是否真的不平庸了?
  
  [深度解读]
  获悉本文被判为满分作文,一惊;静心玩味本文构思的精巧,二惊;访谈孙儒同学的成文过程,三惊。“三惊”之后,笔者引发了如下三点思考:
  作文的“根”在哪?
  祁:本文截取三个生活片段,既相对独立,又一脉相通,堪称精巧。你的这一灵感是怎么迸发出来的呢?
  孙:这并不是灵感,而是我6月6日的生活实录。高考前一天,我早上在家吃的是“粽子”,中午在家喝的是“鸽汤”,下午看完考场后拜的是校门口的“神树”。晚上躺在床上,我就在想,都说高考作文要贴近生活,如果明天的作文题目要贴近今天的生活,我该写些什么呢?于是,白天的“情景剧”便一幕幕拉开了,这便有了本文行文构思的框架。
  作文的“根”在生活,在于对生活的定点扫描和注目凝视,而写作技巧只是“末”。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庄子·列御寇》中有一个寓言故事:“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我们在心底善良地祈祷:广大高中生千万不要遭遇“屠龙之技”的尴尬!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囿于“三点一线”之中的高中生,“眼”已越来越“近视”,他们只看得见“书本”这本“小书”,而看不见“生活”这本“大书”;“心”也已越来越“硬化”,他们只感受到“分数”的热度,而感受不到“生活”的温度。殊不知,当我们为分数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离我们远去。试问:在这片生活的荒漠上,我们学得的屠龙之技——写作技巧,功用何在?真气何在?
  而令人沮丧的是,不少的高中作文教学,把对现实生活的烛照视为“空”的,把对写作技巧的传授视为“实”的,无论是指导,还是训练,都以写作技巧作为骨架来构建其序列。对写作技巧,教者已越教越精细,几近“程式化”,一些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是“范”;学生也越练越到位,几近“机械化”,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是“套”。当我们屏蔽了鲜活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生活,钻进了写作技巧的象牙之塔,这把笑傲江湖的“屠龙刀”不知道还能用来斩杀什么。
  这篇满分作文留给我们的启迪是:只有在“现实生活”的高原上,才能矗立起“大气之文”的高峰。我们的同学应该带着一颗“柔软”的心,去感知、感受、感悟生活。这是一条漫长的积淀、涵咏、濡养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的教者要有“放”的胆识,既要“放得下”对写作技巧急功近利的传授,又要“放得开”对现实生活玉汝于成的纵目。
  作文的“魂”在何处?
  祁:本文对三个生活片段的剪辑颇具匠心,但每个片段叙述后的议论更给人“含泪的笑”的震撼,这些议论是怎么生发出来的呢?
  孙:我6月6日晚躺在床上“回放”白天的三幕剧后,就在想一个问题——是什么把我们的生活搅得这么“神神叨叨”“草木皆兵”?都是高考惹的祸!眼下,高考已变成一种经济,甚至是一种文化,世人“言必谈高考,行必为高考”,我早已出离愤怒了!于是,在6月7日的考场上,我将“平庸”具体为“沦为高考奴隶的世人”的行事,将“拒绝”化作了冷观高考的思索。
  读鲁迅的《阿Q正传》,总让人笑后垂泪,这个“泪”不是“笑”出来的,而是“思”出来的,而时下的诸多小品已苍白得只剩下了逗人一笑的“包袱”。
  这篇满分作文,画的是“高考众生相”,演的是“高考轻喜剧”,但让人笑后含泪,原因何在?在于它渗漉着作者的“思”。这个“思”从文化、生态穿透到了人生负载。在“高考熏得世人醉”之时,作者却透视出了世人“醉态”背后的“平庸”和“悖谬”。作者自己的行事看似“平庸”,但他的思想和灵魂却在冷峻地“拒绝平庸”,这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众人皆庸我独卓”。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作文的“魂”在何处?在于“思想”。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高中生作文的特质,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想的特质;高中生作文的魅力,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辨的魅力。高中生作文应该给人一点“咬嚼”,一点“想头”。
  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的启迪是:只有思想的“巨人”,才能铸就雄文和华章。写作素材只是“形”,得“魂”方可“形随心动”,随兴驱遣;写作技巧只是“法”,得“魂”方可因势而化,风起水生。我们的同学应该学会闭目凝思,去透视思辨,去缘事生理,“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我们的教者更应该做一个“思想”的启迪者,“思维”的引领者。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指导应该是“思想”的激活和碰撞,“技巧”的传授只是写作指导的“末技”。
  怎样看作文的“秤”?
  祁:这篇作文被判为满分(70分),那你平时做过的作文最高曾被判过多少分呢?
  孙:我记得好像是58分。有时我也很茫然,明明立意、选材、表达都很好,可就是得不到老师判的高分。越写心里越没底,越写越找不到感觉。
  高考作文阅卷的精准,缘于三个得力保障:一是对人员的严格筛选。抽调的都是作文领域的专家和高三一线的骨干教师,可谓“精兵强将”。二是对题意的准确把握。由数位专家历经数天的解读,最终形成“评分细则”,先集中辅导,再试批熟习,最后磨合修订,投入操作。三是对批阅的实时监控。电脑程序和专家组对每一位阅卷老师的批阅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提醒、警告和矫正。
  与高考作文阅卷相比,平时的考试赋分,因条件有限,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有些作文“道行”不深的老师,对优秀作文,看不出“闪光点”;对问题作文,看不透“症结”所在,所以,打出的分数多是四平八稳的“保险分”。应该说,孙儒同学能在激烈的高考中夺得满分,并非一日之功。以其已展露出的写作功底而言,平时的自由写作最高只被判过58分,到底是作者的“笔力”不够,还是阅者的“眼力”不够?很值得人三思。
  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的启迪是:作文评判的“秤”在教师的“手”中,更在教师的“心”中。我们教者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要苦练内功,练就一双审视作文的“火眼金睛”,锻造一把评判作文的“利刃快刀”。有慧心,才有慧眼;有慧眼,才有慧器。教师要带着一颗识才之心,去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要带着一颗育才之心,去诊断学生作文的“症结”,从而把教者批阅时的“苦水”化为享受的“美酒”,把学生心中的“茫然”化为落笔时的“底气”。
  考场作文限于60分钟左右的时长,不可能尽善尽美,本文虽被判为满分,但也有瑕疵。文章收篇部分“收”而不“透”,扣题扣得很紧,但始终抱着“拒绝”和“平庸”两个词在绕口令,“理” 和“旨”的点化拿捏得还不够透。
  高考满分作文被炒得“热浪腾腾”,引发的思考却“冷”得让人心颤。我们期盼着: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根植于生活沃土的这棵作文之树,能绽放出瑰丽的思想之花,能喜结出丰硕的佳作之果。
其他文献
今夜,没有星光,大地是新鲜的乳白色,紧紧地把我包裹。在窗前看书,我听见窗外有风刮过,从缝隙里钻进来,寒冷捆绑成孤独的绳索。夜是静了,我窥见灯火的闪烁,它们累了,似乎要闭上眼睛睡了。  湘西边境有个叫做茶峒的小山城,我没有去过,但我猜测,那里的天空一定是蓝色的,是种近似于灵魂的蓝,不时还会有几朵白云飘过。翠翠在这个地方生活,在风日里长养着,皮肤黑黑的,触目是青山绿水,眸子如水晶般清明快活。她是那么的
期刊
他离开我已经很久了,时光流转前行,我亦悄然长大。而那坟头此刻也应吐出新绿了吧?又或许,冥冥之中,他已给了我们庇佑。  隐约能记起他的爱怜,在我还是一个婴孩之时,他粗厚的手掌曾抚过我稚嫩的脸蛋。我在想,那时候的他,应该是微笑着的吧?在我学会叫“爷爷”还没多久,他就离开了,在我还在回味着他手心的温度和脊背的宽度的时候,他就这样离我而去。听父亲说,那天我没有哭泣,只是怔怔地站在人群中,手里抱着他给买的布
期刊
每年的夏天差不多都是一样,被蝉声叫醒的六月到了又要过了,但大抵停在了一个晴朗的日子,似醒非醒地躺着不想说话。阳光也懒懒的,并不来和人们作梗,只是在远处浅浅地打着呵欠,颇有些散漫地给“招生咨询处”半新不旧的金字招牌上洒上点光亮。  远处轻快地飞来了几辆也许并不轻快的自行车,横七竖八地往门前一放,各式各样的校服领子上便仰起一张张微白的欢欣的脸,虽然是赶早到了,一个个也都是一副干净的样子,互相看了几眼,
期刊
婆婆老了。如同迅疾秋风卷落树枝上最后一片枯黄的叶。婆婆老得这样快,这样毫不犹豫。  现在的婆婆,更喜欢在暖暖的午后坐在院子里懒洋洋地晒太阳了。午后的太阳,软绵绵的,照得婆婆咧开瘪瘪的嘴,像个没心没肺的小孩一样笑。婆婆的皮肤是很白的,阳光在上面跳着舞,婆婆看着它跳,满意地念叨着,真舒服呀,阿溪。  婆婆渐渐陷入回忆里。这也不奇怪,这太阳照得人暖暖的,在这样的时候,人总会想起一些事,一些温和柔软的往事
期刊
敞亮的都市,冠以紫罗兰之冕,受诗人之钟爱,汝为希腊之保障,雅典啊,你的声名万世流芳!  这是古希腊诗人品达罗斯所留的诗句,我们由此可见雅典在古希腊的无上地位。西方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便诞生在这座光芒四射的荣耀之城。  这恰是雅典的全盛期。在当时的雅典,公民不但议政,而且直接参政。雅典的民主是直接的民主,公民不但掌握了立法权,而且直接控制行政与司法的权力,可以说每个公民都是政治家。正如托克维尔在
期刊
叹,百载辉煌,一朝殆尽;  叹,风流人物,雨打风摧;  叹,夕阳红遍,壮志难酬;  叹,万里河山,不过天命。  ——题记    东汉末年,群雄奋起,英才辈出。自刘关张三兄弟结义,曹孟德大战官渡,刘玄德三顾茅庐,周郎公瑾火烧赤壁,诸葛孔明隆中绝对,遂天下三分,三国鼎立。  正因天下三分,才有英雄万人之中取上将首级的英勇无畏;才有军师遥指千军万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雄才伟略;才有勾心斗角,明枪暗箭的
期刊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是享誉全球的知名学府,无数学子英才都梦想着进入这所社会资源优厚的大学。然而日前,宾夕法尼亚大学却拒绝了一名奥数尖子生,只因在交谈中这名学生表露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挣钱、旅游和买房,说到底,其价值观只是停留在自我享受上,而完全没有享受了优厚社会资源后应该回馈社会、造福人类的意识。  宾大果断拒绝心中只有自我的尖子学生,不由得让我们也扪心自问起来: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问题看似
期刊
失控姐,是《我爱饭米粒》中的“超级搞笑小民警”,这个节目是让小朋友早点体验到大人的职业。节目将一男一女两个小朋友带到民警值班室当一回小民警,让他们接受节目组工作人员安排好的“考验”。其中,四岁半的“女警”莎莎因为表现抢眼被网民称为“失控姐”,而一旁的“男警”小朋友一直情绪稳定,被网民称为“淡定哥”。  2010年11月,莎莎变换了身份。这回,她穿着微缩版的空姐服装,任务是要应对三个态度恶劣的乘客。
期刊
周末放学的那一刻,对于我来说是最幸福的时光,因为“回家”在我心目中是一件头等大事。  下课铃声一响,我和朋友们如同逃出笼子的小鸟,争先恐后地飞出校门,挤进早已守候在校门口的巴士。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我们这群学子的脸上,也洒在我们略感疲惫的肩膀上。我把目光转向窗外,沿途的美景如同一幅幅凡·高的油画,如此令人赏心悦目。湛蓝的天空、金黄的田野、温柔的河流……向车后快速倒退着。近了,村头那熟悉的石板桥
期刊
热议  我们试评教师101人是在6月9日上午才正式接触到语文试卷的,大家不约而同地首先关注作文题。因为作文是语文中的重中之重,自然成了人们“评头论足”之焦点。  面对今年广西用的这套大纲全国卷的作文题,人们最多的不是争议而是热议,我用心听大家的议论,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写“诚信”的作文题又回来了,十年前正写过这个话题,一副老面孔没啥意思,激发不出考生的写作激情来。  出这样的题目,与十年前那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