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古典戏剧作品到电影,《赵氏孤儿》以高超的戏剧技巧,传达着忠、诚、义的主流价值观,即使故事内容不断改编流变,呈现方式也不断更迭,但作品背后传承的集体无意识在每部作品中都有体现,始终传达着中国文化秉性的美学思想和有仇必报的民族血性。
关键词:戏曲;电影;《赵氏孤儿》;改编
一、电影与戏:不可分割,改编相契
戏曲和电影是中国不同时代、通过不同媒介传播的艺术形式,二者虽有差别,但都是以讲述故事、传播思想为目的,固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随着越来越多的舞台戏曲被搬演到屏幕之上,我们能够发现戏曲与电影都是一门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综合视听艺术。戏曲表演重唱、念、做、打,服装、道具、脸谱化妆给人以鲜明、夸张的感知;电影则同样诉诸于听觉和视觉,电影排演包括演员、道具、灯光、布景等,辅以画面语言的加工奉献给观众一场场视听盛宴。电影需要以戏剧剧本为蓝本,戏曲需要以文学稿本为依据,都是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对世俗生活进行描摹再现。戏曲和电影的受众也多为市民阶层,茶余饭后看戏闲聊、观影解忧,所以,故事内容都是既要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又要获得一定的商业利益。二者以相似的呈现方式相互依存,无法分割。
其次,戏曲与电影的紧密关系毋庸置疑,但戏曲确实在当代中国被冷落、边缘化,电影则承载了戏曲的传承发展作用。1905年,电影《定军山》以固定镜头拍摄戏曲演员谭鑫培的武打片段成为中国第一部影片,也奠定了中国电影“影戏”的传统和基础。随着电影对影像本体的认识逐渐加深,中国电影开始尝试“丢掉戏剧的拐杖”,但是电影电视与戏曲的关系并未因此背离,仍然有大量的影视作品改编自中国传统戏曲。如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赵氏孤儿》改编自纪君祥的元代杂剧,《女驸马》改编自同名黄梅戏曲目,被拍摄成同名影视剧。
“影”与“戏”固然不可分,但在戏剧作品影视改编的进程中还是会基于传播形式不同、受众不同、价值体系不同等方面综合考量而进行合理重构,本文即重点分析戏曲版本和电影版本的《赵氏孤儿》在比较学视野内的异同。
二、《赵氏孤儿》电影和戏剧的改编比较
由元代戏曲作家纪君祥所作的元杂剧《赵氏孤儿》作为中国古典戏曲的集大成作,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传统社会道德伦理的价值作用,并以其扣人心弦的悲剧效果长久以来受到观众喜爱。作品处处渗透着尖锐的戏剧冲突,也流露着人物的款款深情。尤其是庄姬公主托孤程婴的情节描写更是从细节处体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程婴意识到执意救孤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杀身之祸,左右为难;公主跪求,程婴举棋不定;公主自缢身亡后,程婴下定决心保护孤儿孤胆复仇,这一系列的情节发展和心理描写,增加了悲剧情节的真实性。《赵氏孤儿》已然成为不可撼动的经典艺术作品,千百年间不断被检阅、搬演。文学大师伏尔泰后也进行了改编,名为《中国孤儿》。
电影版《赵氏孤儿》于2010年上映,由陈凯歌编导,凭借对传统复仇故事的独特理解,陈凯歌导演进行大胆改编,在原作的基础主题之上,把浓郁的人文情怀和现代意识贯穿始末。影片延续原主线情节,但对程婴、韩厥、公孙杵臼、屠岸贾等人物性格的塑造都做了改动,故事的细节改动更是不胜枚举。导演对视听语言的独特处理,使得画面最大化地为故事本体服务,呈现出精彩绝伦的“一出好戏”,实现了优秀艺术作品之间在不同时代的传承创新。
从故事情节而言,戏曲《赵氏孤儿》围绕“孤儿复仇”的核心情节积累高潮,银幕上的电影《赵氏孤儿》着重讲述的其实是“救孤者”程婴的复仇,赵朔妻子将“赵氏孤儿”交由程婴时,复仇的接力就已开始。程婴为报答赵家优待之恩保护赵孤,抚养长大助其复仇。从性格塑造而言,纪君祥写作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塑造的人物性格非善即恶,代表正义力量的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人不畏强权、勇敢无私,代表邪恶势力的屠岸贾奸佞、狂暴,性格塑造单一,呈现“类型人物”的“扁平化”倾向。杂剧中,程婴以自己亲生儿子替代赵氏孤儿献给屠岸贾,英勇无畏、大义灭亲。电影《赵氏孤儿》中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程婴“跳下神坛”重新成为普通人,在亲生儿子和赵孤之间的艰难抉择中,他身上体现出小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儒弱,程婴救孤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伟大传奇,而是一个“圆形性格”的、多层次的普通人物。
另外,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创作,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难以调和的民族矛盾,电影《赵氏孤儿》从多方面都进行了模糊和弱化,注入了导演悲悯的人文情怀,把屠岸贾和赵盾的冲突设计成为朝廷内部的倾轧,忠奸、善恶的界限并非极端突出。
单单是结局,两部作品也有不同之处。中国古典悲剧更倾向于在悲剧故事最后产生喜剧结局,留有希望。元杂剧《赵氏孤儿》结局相对圆满:赵氏孤儿忍辱负重多年后复仇擒拿屠岸贾并将其凌迟处死,后赵孤袭父承祖爵位,程婴活了下来并受到赏赐。相比原剧,电影《赵氏孤儿》结局却依旧悲剧收尾,赵氏孤儿手刃仇人屠岸贾,程婴悲壮牺牲,电影在结局时也没有提到赵氏孤儿受封官爵,留下开放式结局万分余味。
三、结语
从戏曲到电影,戏曲作家纪君祥到电影导演陈凯歌,《赵氏孤儿》的改编,是对艺术作品的二次加工、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也为当下对戏曲的发展出路和影视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考。深究戏剧影视改编之根本,电影实际上以解读的角度,重新将经典作品重构,在大众文化的传播环境下使经典更加直观,以顺应时代潮流和观众观影心理,在一次次的改编中,时代的人情气息烙印在字里行间、曲词唱腔、影像更迭中,也正是这种随着时代特征对不同传播阶段的不同故事演绎,才使得经典趋于完美和多变,共同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 纪君祥,顾学颉 赵氏孤儿大报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 王凌.《赵氏孤儿》在现代影视中的人性化改编[J].电影文学,2013(23).
作者简介:马志强(1994—),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关键词:戏曲;电影;《赵氏孤儿》;改编
一、电影与戏:不可分割,改编相契
戏曲和电影是中国不同时代、通过不同媒介传播的艺术形式,二者虽有差别,但都是以讲述故事、传播思想为目的,固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随着越来越多的舞台戏曲被搬演到屏幕之上,我们能够发现戏曲与电影都是一门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综合视听艺术。戏曲表演重唱、念、做、打,服装、道具、脸谱化妆给人以鲜明、夸张的感知;电影则同样诉诸于听觉和视觉,电影排演包括演员、道具、灯光、布景等,辅以画面语言的加工奉献给观众一场场视听盛宴。电影需要以戏剧剧本为蓝本,戏曲需要以文学稿本为依据,都是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对世俗生活进行描摹再现。戏曲和电影的受众也多为市民阶层,茶余饭后看戏闲聊、观影解忧,所以,故事内容都是既要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又要获得一定的商业利益。二者以相似的呈现方式相互依存,无法分割。
其次,戏曲与电影的紧密关系毋庸置疑,但戏曲确实在当代中国被冷落、边缘化,电影则承载了戏曲的传承发展作用。1905年,电影《定军山》以固定镜头拍摄戏曲演员谭鑫培的武打片段成为中国第一部影片,也奠定了中国电影“影戏”的传统和基础。随着电影对影像本体的认识逐渐加深,中国电影开始尝试“丢掉戏剧的拐杖”,但是电影电视与戏曲的关系并未因此背离,仍然有大量的影视作品改编自中国传统戏曲。如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赵氏孤儿》改编自纪君祥的元代杂剧,《女驸马》改编自同名黄梅戏曲目,被拍摄成同名影视剧。
“影”与“戏”固然不可分,但在戏剧作品影视改编的进程中还是会基于传播形式不同、受众不同、价值体系不同等方面综合考量而进行合理重构,本文即重点分析戏曲版本和电影版本的《赵氏孤儿》在比较学视野内的异同。
二、《赵氏孤儿》电影和戏剧的改编比较
由元代戏曲作家纪君祥所作的元杂剧《赵氏孤儿》作为中国古典戏曲的集大成作,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传统社会道德伦理的价值作用,并以其扣人心弦的悲剧效果长久以来受到观众喜爱。作品处处渗透着尖锐的戏剧冲突,也流露着人物的款款深情。尤其是庄姬公主托孤程婴的情节描写更是从细节处体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程婴意识到执意救孤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杀身之祸,左右为难;公主跪求,程婴举棋不定;公主自缢身亡后,程婴下定决心保护孤儿孤胆复仇,这一系列的情节发展和心理描写,增加了悲剧情节的真实性。《赵氏孤儿》已然成为不可撼动的经典艺术作品,千百年间不断被检阅、搬演。文学大师伏尔泰后也进行了改编,名为《中国孤儿》。
电影版《赵氏孤儿》于2010年上映,由陈凯歌编导,凭借对传统复仇故事的独特理解,陈凯歌导演进行大胆改编,在原作的基础主题之上,把浓郁的人文情怀和现代意识贯穿始末。影片延续原主线情节,但对程婴、韩厥、公孙杵臼、屠岸贾等人物性格的塑造都做了改动,故事的细节改动更是不胜枚举。导演对视听语言的独特处理,使得画面最大化地为故事本体服务,呈现出精彩绝伦的“一出好戏”,实现了优秀艺术作品之间在不同时代的传承创新。
从故事情节而言,戏曲《赵氏孤儿》围绕“孤儿复仇”的核心情节积累高潮,银幕上的电影《赵氏孤儿》着重讲述的其实是“救孤者”程婴的复仇,赵朔妻子将“赵氏孤儿”交由程婴时,复仇的接力就已开始。程婴为报答赵家优待之恩保护赵孤,抚养长大助其复仇。从性格塑造而言,纪君祥写作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塑造的人物性格非善即恶,代表正义力量的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人不畏强权、勇敢无私,代表邪恶势力的屠岸贾奸佞、狂暴,性格塑造单一,呈现“类型人物”的“扁平化”倾向。杂剧中,程婴以自己亲生儿子替代赵氏孤儿献给屠岸贾,英勇无畏、大义灭亲。电影《赵氏孤儿》中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程婴“跳下神坛”重新成为普通人,在亲生儿子和赵孤之间的艰难抉择中,他身上体现出小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儒弱,程婴救孤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伟大传奇,而是一个“圆形性格”的、多层次的普通人物。
另外,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创作,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难以调和的民族矛盾,电影《赵氏孤儿》从多方面都进行了模糊和弱化,注入了导演悲悯的人文情怀,把屠岸贾和赵盾的冲突设计成为朝廷内部的倾轧,忠奸、善恶的界限并非极端突出。
单单是结局,两部作品也有不同之处。中国古典悲剧更倾向于在悲剧故事最后产生喜剧结局,留有希望。元杂剧《赵氏孤儿》结局相对圆满:赵氏孤儿忍辱负重多年后复仇擒拿屠岸贾并将其凌迟处死,后赵孤袭父承祖爵位,程婴活了下来并受到赏赐。相比原剧,电影《赵氏孤儿》结局却依旧悲剧收尾,赵氏孤儿手刃仇人屠岸贾,程婴悲壮牺牲,电影在结局时也没有提到赵氏孤儿受封官爵,留下开放式结局万分余味。
三、结语
从戏曲到电影,戏曲作家纪君祥到电影导演陈凯歌,《赵氏孤儿》的改编,是对艺术作品的二次加工、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也为当下对戏曲的发展出路和影视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考。深究戏剧影视改编之根本,电影实际上以解读的角度,重新将经典作品重构,在大众文化的传播环境下使经典更加直观,以顺应时代潮流和观众观影心理,在一次次的改编中,时代的人情气息烙印在字里行间、曲词唱腔、影像更迭中,也正是这种随着时代特征对不同传播阶段的不同故事演绎,才使得经典趋于完美和多变,共同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 纪君祥,顾学颉 赵氏孤儿大报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 王凌.《赵氏孤儿》在现代影视中的人性化改编[J].电影文学,2013(23).
作者简介:马志强(1994—),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