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开放性是不够的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性的教学指以知识为载体。以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种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开放性的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有利于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充分地去实践和创新。那么,是不是只要有开放性的行为或设计就能够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呢?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有效性呢?笔者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一点拙见。
  [案例一]“分数的认识”
  师:认识了1/2,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
  生1:1/3。
  生2:1/4。
  ……
  师(拿出一些精心准备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纸片):那么,你能用这些图形创造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吗?(教师期待响亮而又整齐的回答,但是学生沉默不语)
  学生拿着各种图形的纸片不知所措,然后左顾右盼,最后才慢慢折起来,教师巡视时想指导却无从下手。
  [反思]有效的教学需要坚实的基础。
  这个教学片断是一位教师在一次公开课上出现的尴尬,本想在学生认识了以后,通过这样一个开放的活动让学生活跃起来,实现个性与创新的课堂效果,但实际效果却……深深反思,蓦然领悟了书法界的那句话:要出格得先入格。学生刚刚接触了分数,还没“入格”。教师就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开放,要求学生“出格”——去创造。这如同让学生建造空中楼阁,难怪学生无所适从,最终整个活动以无效结束。
  在这节课中,学生刚接触1/2这个分数,新颖的读法、写法和独特的含义对于学生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而学生对其他分数的认识和理解都依赖着1/2意义的内化程度,所以教师如果能增加一些比如一个图形的1/2、一个苹果的1/2、一块橡皮的1/2等素材,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物体1/2的共同特征,就能深化对1/2的理解。在如此丰厚的感性积累和理性提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选择图形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创造出喜欢的分数,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定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效的课堂才会成为可能。
  [案例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课始,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进行了简单的复习之后。
  师: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想探究一下吗?
  生:想!
  师:那咱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两种图形的边和角。如果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发现就记录在研究纸上,待会咱们再来交流。
  (学生进行自主研究)
  师:好了,同学们,在刚才的研究中同学们肯定有一些发现,谁能把你们的发现大胆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半晌,有个别学生举手。
  生1:我发现长方形的两条边是相等的。
  师(欣喜):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折出来的。(边说边折)
  师:非常好!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沉默。
  师(有些着急,拿起尺子做测量状):大家看,还可以这样呀……
  最后,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总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反思]有效的教学需要适度的引导。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非常鼓励的学习方式,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运用这些方式去学习和交流,这些理念对比以前的满堂灌教学无疑是有进步的。而且这些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的确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如果学生能运用这些方法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发现和探索出来,并且通过交流使认识更深刻,探究更深入,这是我们的最高理想。但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在学生具备这些能力之前,教师应该抓住合适的机会通过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强硬地打着开放教学的牌子,要求学生在没有任何引导、暗示的情况下进行探索。从学生不知所措中可以看出,学生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在探索的方法上过于开放,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的探索必然是失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上述片断中,在探索之前教师可以在方法上进行引导,让学生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这样学生就有法可依,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教师在探索中可以引导:“如果有什么发现就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注意把方法和结果说清楚。”这样引导能促进学生边操作边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加工思考能力,同时为后面的交流准备了丰富的个人理解,确保交流的有效进行和深入。在探索后,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言之有理、有据,提升数学思考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绝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而是逐步由扶到放的培养和塑造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方法的获取具有更长远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切不可想当然的完全开放。让学生无所适从,与有效的课堂失之交臂。
  [案例三]“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师(指着画好的三角形):同学们认识吗?这是一个
  生:三角形!
  师:关于三角形,我们已经知道很多知识了,这节课你们想了解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问题非常开放)
  生1:我想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2:我想知道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
  生3(迫不及待):我看这个三角形好像是个等腰三角形,要是测量出顶角的度数,我就能算出底角是多少度。(非常骄傲状)
  生4:咱们就量一量,让他算一算。(下面有学生附和)
  师(为难,没有料到,但决定以学生为主体):那好吧,咱们量一量。
  师生一块测量角的度数,由生3算出底角度数,这时,又有学生提出这个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折腾了大约10分钟,教师看时间不多了,就直接告诉学生这节课的研究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反思]有效的教学需要明确的目标。
  可以看出上述执教的教师非常民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学生玩得也非常高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得到了发展。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开放的问题情境主要是想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同时又期待学生提出与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有关的问题。问题既然开放就不可避免有意外的出现,本来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因为教师对教学目标不明确,控制不住局面,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从而导致本节课的任务没有完成。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被看成纯粹的个人行为,恰恰相反,主体的建构必定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得以实现。所以,尽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对学习内容的看法,但“教师应通过‘重复’、‘确认’、‘谈化’等方法很好地把握课程的前进方向,而不能放任自流”(郑 毓信语)。只有这样,有效的课堂才会有一个基本保障,教师也不会因为学生的意外“生成”而搞得迷失方向。
  [案例四]“认识人民币”
  学生初步认识了1元以内的人民币后,为了增加学生对各种不同币值的人民币的理解和实践运用,教师在教室里创设了一个实际的购物情境。
  师(模拟老板):大家好!这里是“小博士”文具商店,欢迎各位来我们商店选择学习用品。你能根据你的实际需要购物吗?
  生(非常兴奋):能!
  师:谁愿意当营业员?
  小手如林,大家的兴致真的很高!
  教师选了两个班长级的同学当营业员,因为他们的知识水平能够使他们灵活、快速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师:下面,咱们就可以用手中的钱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看谁付钱又快又准确!准备好了吗?
  生(迫不及待):好了!
  随着一声“开始”,学生蜂拥而上……
  过了一会儿,有学生开始炫耀自己的“战利品”,有的学生还在努力地“抢购”,还有的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希望,在旁边一边说笑一边等待,营业员忙得晕头转向,教师也无力回天……
  [反思]有效的课堂需要必需的课堂行为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述案例中,教师设计了开放性的实际购物活动,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运用中获得发展。但是因为缺乏必需的行为规则,课堂变成了菜市场,学生在没有任何规则的课堂中为所欲为,完全失去了学数学和用数学、提升思维的效果,活动以失败告终。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创意的确不错,学生的兴致也非常高,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在活动之前,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教师应该先组织学生讨论,制定一些简单的行为规则。比如有序排队,付钱时从容大方,和营业员交流时思维清晰,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购物后做文明观众等等。这些课堂规则具有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促进课堂学习的功能。必要的课堂规则决不会限制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恰恰相反,只有让学生在有效的交流中才能实现个性展现、思维提升与智力发展。
  [案例五]“乘法笔算”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师:课后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咱们镇上有许多养牛户,调查一下全镇的奶牛有多少头?收奶站有几个?全镇日产奶量有多少?日产奶销售额是多少?可以吗?
  生(应付式):可以!
  [反思]有效的教学需要“言必信,行必果”。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在课尾都精心设计了一些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到课外去调查研究,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教师应该注意的是:能力的培养不是布置完了就能实现的,而是在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学生会完成课外作业吗?尤其是一些观摩课、比赛课(那些都是借班上课),课后没有任何组织,没有任何反馈的时间和机会,在没有任何评价措施的情况下,学生会完成这样的作业吗?结果不得而知。既然是不会去做的作业,会有实际效果吗?这样做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浮躁、敷衍、形式主义等不好的学习习气。那么,我们要做的是:光说了不行,要做!光做不行,要查!光查不行,要有评价和激励措施!真正用教师“言必信,行必果”的风格,使开放性的活动真实有效!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才是我们的目的。开放性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策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其他文献
由于卸油過程中的操作失误,滨海市海港码头发生管道爆炸,整个罐区的原油都顺着A01油罐往外流,化成火海和阵阵爆炸,威胁全市、全省,甚至邻国的安全。慌乱的市民们四处奔逃,一辆辆消防车却逆行冲进火海。  任凭火焰舔舐着身体,消防员仍冲锋在一线战场,用肉身抵御无情的火场。更为可怕的是,这里密密麻麻麻的储罐中,还有许多液体化学品储罐,里面存贮着大量易燃、易爆、剧毒,且腐蚀性极高的危险品。一旦火势蔓延,引发连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黨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2020年全国宣
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遥远吗?2018年我国报告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14.9万,其中性传播比例超过90%,平均每小时新发现1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  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为“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日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历时三个月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公益广告、培训讲座、娱乐
这是一位农村教师的随堂课,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第一册“9加几”。这部分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知识,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位教师在新授阶段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  师:星期天,猴妈妈到山上摘了一些桃回来,正往盒子里装呢!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看看吗
画家简介:  许涵山,名元庆,号河东居士,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特聘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讲师,吉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河北东方学院客座教授等。近年来多次应邀在甘肃定西、广东湛江、山西晋城、吉林师范大学、河南长垣、北京、广东遂溪、高州、哈尔滨等地作专题讲座。作品被西泠印社
“往回跑”是一种智慧  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获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往前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
17岁的少女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在学校过着轻松的学习生活,和同学友好相处,谈论相同的爱好……而17岁少女小丽却在精神病医院里接受治疗,过着灰色的青春岁月。个案  小丽初中毕业后,因为成绩不理想,只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她很不满意,就不想读书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老是头痛,然后连续几个月失眠,而父母并没有在意她的变化,最后她只身去了深圳打工。就在几个月前,小丽打工所在的工厂打电话
基本信息  书名:《思维的锋刃》  作者:张炜  ISBN:978-7-5598-2743-2  装订:精装  语种:简体中文  页数:328页  定价:39.8元  开本:32开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4月  文学创作,是一个民族固守灵魂、探求顽强生命力的重要方式,源远流长的民族写作习惯,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可谓是功不可没。而置身互联网时代,写作如何才能远离浮躁?张炜
画家简介:  刘廷龙,国家一级美术师,1962年生于新疆哈密,祖籍安徽怀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導师、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安徽工程大学兼职教授。《春风借我意》《书法四屏1》《书法四屏2》  画之大者,品格为上,艺之真者,情怀第一。古人认为画为文之极,唯品格是其永恒的标准,而不是新与旧。今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且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它虽肉眼不可见,却在地球上存活了30多亿年,自从细胞诞生,它与病毒已经斗争了数十亿年……人类也在细胞与病毒的一次次战役中,进化着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强壮。  1.片名:《病毒为何致命》  首播时间:2010年1月  片长:51分钟  内容简介:2009年4月,一种神秘的、能带来死亡的物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