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乡愁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c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翻译家余光中因病在台湾高雄医院过世,享年90岁。他是写过《乡愁》的余光中;他是课本里陪伴一代又一代成长的余光中;他是用文字温暖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余光中。
  浓到化不开的乡愁
  到台湾,到香港,到美国,那都是日后的事,21岁以前,余光中一直成长于生他养他的祖国大陆,这里是他的根。在那个动荡的特殊年代,辗转漂泊的生活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父亲余超英是闽南人,而母亲孙秀君是江苏常州人,他生于南京。没有兄弟姐妹的余光中小时候一直很孤独,不过舅家人跟他很亲,这让他感觉自己也是江苏人。后来,他甚至娶了自己的表妹。耄耋之年,他还经常偕夫人范我存回到南京,重温当年的记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时局动荡不堪,南京屠城前几天,正读中学的余光中跟随母亲逃难,几经辗转,最后到四川重庆乡下才安顿下来。在嘉陵江畔,他延续了自己的中学学业,直到抗战胜利回到南京。青少年时代在四川的经历伴随了他和夫人一生,往后他们在家里一直都用四川话对话,甚至多年后被邀请到四川大学演讲,他还想露一手自己的四川话。在四川时,他已经开始写一点诗歌。
  1947年,余光中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他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桑梓情深,他选择了金陵大学(外文系)。不久后,迫于国共战事升级,他转入厦门大学读大二。在厦门大学外文系,余光中第一次发表作品,新诗《扬子江船夫曲》发表在当时厦门《星光日报》上。
  由于时局的关系,在厦门也没待多久,之后余光中去了香港,后来又到了台湾。在香港的一年多里,处于失学状态的余光中十分苦闷,因为没有书读。直到后来去了台湾,余光中以同等学力考入台湾大学三年级,继续自己的学业。从此,他笔耕不辍,直到终老。
  大学毕业后,余光中写诗越来越多,同时还在大学教书。1958年,余光中赴美国读书,回台湾后在台湾师范大学外文系教书。1964年至1966年、1969年至1971年,余光中两度去美国教书。1974年至1985年,余光中去了香港中文大学教学。1985年,余光中又回到台湾,到高雄中山大学任教。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尽管提起余光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乡愁》,但这位“乡愁诗人”曾经这样自问,“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都在他的生命中刻下过深深的印记。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对三者的感情,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在21岁那年离开中国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然后我投入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念念不忘,也成为我一个中国结。”
  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尽管在生活中十分低调内敛,但余光中在文学创作中却大胆奔放。他自称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是他写作的“四度空间”。
  1954年,余光中的第一本詩集《舟子的悲歌》在台湾出版,到2004年的半个世纪里,他在台湾和香港出版的诗集、散文集、评论集与译书,加上诗选与文选,已多达50本。但是,他的作品被介绍到大陆来却比较晚。比如《乡愁》,这是余光中上世纪70年代初的作品,当时离开大陆20多年的他思念所至,短短20分钟即完成创作。但直到10年后,这首诗才经由流沙河、李元洛评介,终于让大陆读者看到。
  余光中的大学导师、著名学者梁实秋曾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中国文学的传统有“诗文双绝”的美谈,《古文观止》里如《归去来辞》《桃花源记》《滕王阁序》等名篇,往往都出自诗人之手。余光中从写诗开始,十年后开始写散文。在余光中看来,诗是专业,散文是副业,只能算“诗余”。没想到,后来“无心插柳柳成荫”,甚至有人更喜欢他的散文,他发现自己在散文艺术的创作上,竟然超过了前面的诗艺。余光中曾自述,《鬼雨》《逍遥游》《四月,在古战场》等诸篇,代表他散文创作的成熟期,但诗艺的成熟却比散文要晚两三年。
  余光中曾讲过,他三分之二是作家,还有三分之一是学者。除了我们熟知的诗人、作家身份外,余光中还翻译过很多书籍。1952年出版的《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之初,余光中即着手翻译,他称《老人与海》为“阳刚、壮阔、紧凑的杰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余光中所译版本直到2010年才正式在大陆推出。余光中翻译过十多种作品,其中不仅有诗,还有小说、戏剧与传记。他通晓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等多国语言文字,他翻译的《梵高传》影响了台湾文艺界几代人。
  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白天在大学里教授英文,晚上却能用很纯粹的中文写作,这是因为余光中对中文、对中国爱得深沉。他说他的散文不全在散文集里,有些已经过渡到评论里去了。又说评论也不以评论集为限,还有不少论述诗、画与戏剧的文字,各以序言、评介或注释的形式出现。“我俯仰一生,竟然以诗为文,以文为论,以论佐译,简直有点‘文体乱伦’。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
  在《莲的联想》里,余光中写下了他的艺术宣言,“我真的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我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槌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并拢,折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他做到了。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在回忆录《文学江湖》记了余光中重要的一笔,“他的语言,把欧化、古化、土方三者熔铸为新的合金,句法伸缩疏密间贯以奔腾的文气,前所未见,讲意象讲节奏,也似乎开来多于继往。”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二战流亡美国期间,有记者问他,“你流亡到美国来,不觉得绝望吗?您远离故乡这么久。”托马斯·曼回答:“凡我在处就是德国。”当被问及多年漂泊不定精神上如何安身时,余光中索性借用了托马斯·曼的答案:“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他认为读书人就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对于成为游子的作家,手中真正能够把握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
  我们熟悉的《乡愁》有四小段,分别描述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死别、游子与大陆的分离四个部分,然而,几乎不为大众所知的是,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在华南理工大学讲学时,曾朗读过自己为《乡愁》续写的第五段。“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从1992年受邀首次重登大陆这片故土,余光中曾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他丝毫不掩对祖国大陆的热爱,因为他对大陆母亲爱得深沉,因为他有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摘自《人民周刊》2018年第1期)
其他文献
女士之间的对话:  女士甲:“哇!你剪了新发型!真漂亮啊!”  女士乙:“真的吗?理发师把镜子递给我的时候,我还有点儿怀疑,这发型到底适不适合我。我是说,你不觉得看起来太蓬松了吗?”  女士甲:“哦,天哪,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啊?这发型简直太完美了。我就很想剪个这样的发型,可我觉得自己的脸型太宽了。我这脸型大概也没法换别的发型了。”  女士乙:“你是说真的吗?我倒是觉得你的脸型很可爱,随便剪个有层次感
期刊
我是住在人类手指缝里的精灵。我认为,人类世界多少有点反复无常,因为人生活得正好与我们相反。  我们认为是真理的,他们却认为是胡说八道,我们认为珍贵的东西,在他们那里却是垃圾,我们这里认为荒谬的事情,却是他们世界观的基础。  他們的太阳反着转,从东往西转。巨大的金龟子(比如我)在他们那里住在小指头尖上。  我们用来拉车的力气大又漂亮的蟾蜍,在人类那里被认为是虚弱和丑陋的生物。  人可以把全部繁重的活
期刊
布罗迪的薪水很低,他存钱想买一辆新车,但存了很久也没存够。在此期间,他一直开着朋友送他的一辆破车。破成什么样呢?这么说吧:凹痕里还有凹痕呢!  这天下班后,布罗迪来到停车的地方,发现一名交警和一名年轻的金发女郎正在查看他的车。“怎么啦?”他赶紧问。  “这是你的车吗?”交警问。  “是的。”布罗迪答道。  交警挠了挠头,说道:“是这样,先生。这位小姐的车撞上了你的车,但我也不好确定,她的车撞到你的
期刊
(余余供稿)
期刊
道元禅师在《正法眼藏》中提到了“爱语”这个词:  “在与人接触时,若总是能让自己持有一颗体贴之心且用温柔的话语说话,那么你说的这些话便是爱语。”  道元禅师说的这一点,即使谁都懂,实践起来也绝非易事。很多時候,我们并不是想说一些话攻击对方,或故意要伤害对方,但结果就是伤了对方的心,或和对方发生了争吵。  以体贴之心,说温柔之话。这固然是不太容易达到的境界,但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向着这个方向前进。求其上
期刊
说起加拿大雁,有些人或许会抱怨它们脏、会传播疾病、繁殖太快,但是对于我爸爸来说,大雁是一种神奇的鸟儿。爸爸在格林伍德市长大,每當夜里听到大雁拍打着翅膀从天空中飞过的声音,他就会从床上跳起来,跑到窗户旁边,看着一道黑色流光在夜空划过。在春天的早晨,他在农场里挤牛奶时,看到一群大雁从南方飞向北方,他会停下手里的活计,倾听它们的叫声。  爸爸成年后搬到了温尼伯市,在一家商店工作了三十年。他每天早上穿过一
期刊
太阳升起,葡萄架被照亮。有一些阳光从葡萄藤间穿过,照在地上。葡萄藤错综复杂,因而地上的阳光被映衬成了一幅密密麻麻的线条画。远看似有图形,近看却是粗粗的笔画,大曲大折,收得很紧。  太阳慢慢升高,地上的这幅画在院子里移动,先是裹住一朵花,后又爬上台阶,最后落在了那扇门板上。这幅画移动到哪里,哪里便成了它生动的一部分。最后,这幅画在门上变成了竖条状,把门装饰得古朴而典雅。遠远地看上去,好像门上挂着一件
期刊
人工智能(AI)怎么与生物联系到一起?未来癌症的攻克方向有哪些?人工光合作用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吗?外星生命真的存在吗?  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最强大脑”们——近70位诺贝尔奖、图灵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菲尔兹奖得主汇聚一堂,讨论了这些关乎人类命运的话题。  AI与生命的连接之问  “我一直很好奇,怎么让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连接在一起?比如把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编程,或
期刊
1918年的大流感是一场全球性灾难,其导致的死亡人数甚至超过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数,从全球史视角对这场流感进行探讨和反思,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全球化和战争条件下的疾病传播及其影响。  流感的起源与全球性传播  1918年大流感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时,造成大量人员感染和死亡,使交战各国陷入与敌人和疾病同时作战的困境。流感发生之初,英、法、德等交战国因战时新闻管制而均未报道,中立国西班牙的报
期刊
爱当蓝领的荷兰人  有这么一种说法:“神创造了世界,荷兰人创造了陆地。”荷兰国土的20%是荷兰人民自己开垦出来的,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填海造陆吗?在荷兰,比起白领工作,人们更偏爱蓝领职业。可能是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荷兰人认为最可靠的是掌握一门技术。在这种危机意识下,荷兰人不会轻易地改变职业。荷兰人对技术职业有着普遍的尊重与优待。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上职业学校,其中人气最高的专业是木工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