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正规的老年教育已经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剧增、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平均寿命延长等新时代新特点,促进了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和学习型社会的兴起。从国家、政府到个人层面都逐渐对老年教育更加重视,通过回顾老年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老年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及改革。
关键词:老年教育;研究;发展及改革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相关通知,《规划》中明确了老年教育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和目标,也指出了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说明了国家和政府对老年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快建成学习型社会,国家提出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规划,明确指出了老年教育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政府职能更加规范化,个人的思想意识也在增强。目前已经有一千万人参加了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等其他形式的学习,多部门、多层次、多主体和多形式的老年教育形式蔚然成风。随着近些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等现实问题,我国既要从理论上加强,又要从实践中走出来,探索老年教育发展的问题,研究并解决当前我国老年教育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历程
现代老年教育最早起源于法国,而我国从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也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当时我国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大部分人还处在吃饱穿暖的阶段,只是少数人达到富裕,面对“未富先老”的新社会特征,做好老年教育是解决老龄化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要举措。
1983年山东第一所老年大学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的老年教育模式步入正轨,在不断的摸索和前进中,国内很多学者对老年教育这个新时代课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老年教育模式。杨庆芳在《基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探究》一书中,把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起步探索阶段(1988年以前),老年大学从1983的第一所到1985年的61所,再到1988年全国建成了900所,有13万人参加学习,从无统一的领导机构、无经费投入到国家和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老年大学的发展速度很快。(2)协作推进阶段(1988-1996 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成为了政府和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我国的老年教育正在步入正轨,但教育模式比较单一。(3)稳定发展阶段(1996 年至今),健全老年教育的法律法规,规范了政府管理体制,覆盖面越来越广,办学模式多样,办学主体多元化等,现代化的老年教育形式满足了大部分老年人的需求。
二、当前我国老年教育的现状
1.老年教育身份的缺失
老年教育一直被认为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新兴教育,受到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等相关观念的制约,归属于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尚未明确。
2.老年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不统一
当前,老年教育已经被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是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及政府对老年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不够,教育方针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了各地区之间的发展程度不同,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
3.老年教育政策法律不健全
老年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多部门管理,政策的制定上没有达到统一,法律体系不健全,直接影响了老年教育的公平性和持久性。
4.老年人自身的态度不积极
老年人对自身认识不够全面,自身及家人的传统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很难改变,参与老年教育相关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家人的支持度不高。
三、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老年教育的改革
1.更新观念,创新思想,重新定位老年教育。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老年教育的产生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形成的物质文化条件和社会土壤。物质条件的丰厚,精神世界的丰富,使得老年教育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身份更加明确,老年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和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决定了老年教育是公益性教育,属于我国的准公共产品。
2.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老年教育均等化
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老年教育对社会和经济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作为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具体的操作运行中会面临很多的难题,国家和政府应该统筹管理,健全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制度,统一部署和领导,加强监管督查力度,除此之外,老年教育要加强与其他教育形式的融合,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优势资源,平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使老年教育大众化、均等化。
3.健全老年教育政策,增强法律意识
我国的老年教育事业正在步入新阶段,国家需要建立系统性的政策和健全的法律体系,使每位老年人都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利,为全民营造和谐、公平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
4.端正态度,积极参与老年教育活动
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70年代以前的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建设者和见证者,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需要这几代人把国家的优秀传统毫无保留的传承下来,这就要求国家重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退休后生活状况,老年人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新时代用新方式继续奉献自己的价值,发挥余光、余热。
四、老年教育未来的发展思路
我国的老年教育发展历程较短,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教育实践,随着我国未来老龄化社会程度加深,老年教育领域将涌现出更多的新问题,同时,也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目前,我国的老年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已经被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和教育体系,通过国家战略、政府重视、社会力量关注等,再加上市场机制的引入,激发了我国老年教育的办学活力和热情。因此,这就需要我国学者们要从多种角度去研究老年教育、多关注老年教育的教育模式、多关注教育对象的变化、要多关注教育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用科学的老年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在教育实践中寻找适合我国特色国情的方法,最终实现我国老年教育的均等化。
作者简介:李艳杰(1985年—),女,漢族,河南省开封市人,西北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庆芳. 基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探究[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 59-61.
关键词:老年教育;研究;发展及改革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相关通知,《规划》中明确了老年教育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和目标,也指出了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说明了国家和政府对老年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快建成学习型社会,国家提出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规划,明确指出了老年教育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政府职能更加规范化,个人的思想意识也在增强。目前已经有一千万人参加了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等其他形式的学习,多部门、多层次、多主体和多形式的老年教育形式蔚然成风。随着近些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等现实问题,我国既要从理论上加强,又要从实践中走出来,探索老年教育发展的问题,研究并解决当前我国老年教育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历程
现代老年教育最早起源于法国,而我国从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也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当时我国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大部分人还处在吃饱穿暖的阶段,只是少数人达到富裕,面对“未富先老”的新社会特征,做好老年教育是解决老龄化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要举措。
1983年山东第一所老年大学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的老年教育模式步入正轨,在不断的摸索和前进中,国内很多学者对老年教育这个新时代课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老年教育模式。杨庆芳在《基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探究》一书中,把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起步探索阶段(1988年以前),老年大学从1983的第一所到1985年的61所,再到1988年全国建成了900所,有13万人参加学习,从无统一的领导机构、无经费投入到国家和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老年大学的发展速度很快。(2)协作推进阶段(1988-1996 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成为了政府和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我国的老年教育正在步入正轨,但教育模式比较单一。(3)稳定发展阶段(1996 年至今),健全老年教育的法律法规,规范了政府管理体制,覆盖面越来越广,办学模式多样,办学主体多元化等,现代化的老年教育形式满足了大部分老年人的需求。
二、当前我国老年教育的现状
1.老年教育身份的缺失
老年教育一直被认为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新兴教育,受到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等相关观念的制约,归属于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尚未明确。
2.老年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不统一
当前,老年教育已经被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是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及政府对老年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不够,教育方针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了各地区之间的发展程度不同,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
3.老年教育政策法律不健全
老年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多部门管理,政策的制定上没有达到统一,法律体系不健全,直接影响了老年教育的公平性和持久性。
4.老年人自身的态度不积极
老年人对自身认识不够全面,自身及家人的传统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很难改变,参与老年教育相关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家人的支持度不高。
三、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老年教育的改革
1.更新观念,创新思想,重新定位老年教育。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老年教育的产生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形成的物质文化条件和社会土壤。物质条件的丰厚,精神世界的丰富,使得老年教育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身份更加明确,老年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和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决定了老年教育是公益性教育,属于我国的准公共产品。
2.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老年教育均等化
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老年教育对社会和经济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作为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具体的操作运行中会面临很多的难题,国家和政府应该统筹管理,健全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制度,统一部署和领导,加强监管督查力度,除此之外,老年教育要加强与其他教育形式的融合,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优势资源,平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使老年教育大众化、均等化。
3.健全老年教育政策,增强法律意识
我国的老年教育事业正在步入新阶段,国家需要建立系统性的政策和健全的法律体系,使每位老年人都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利,为全民营造和谐、公平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
4.端正态度,积极参与老年教育活动
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70年代以前的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建设者和见证者,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需要这几代人把国家的优秀传统毫无保留的传承下来,这就要求国家重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退休后生活状况,老年人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新时代用新方式继续奉献自己的价值,发挥余光、余热。
四、老年教育未来的发展思路
我国的老年教育发展历程较短,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教育实践,随着我国未来老龄化社会程度加深,老年教育领域将涌现出更多的新问题,同时,也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目前,我国的老年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已经被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和教育体系,通过国家战略、政府重视、社会力量关注等,再加上市场机制的引入,激发了我国老年教育的办学活力和热情。因此,这就需要我国学者们要从多种角度去研究老年教育、多关注老年教育的教育模式、多关注教育对象的变化、要多关注教育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用科学的老年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在教育实践中寻找适合我国特色国情的方法,最终实现我国老年教育的均等化。
作者简介:李艳杰(1985年—),女,漢族,河南省开封市人,西北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庆芳. 基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探究[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