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画梦录》的语言是精致的,何其芳所琢磨的是语言的颜色。何其芳是位哲学士,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精神是相通的。
【关键词】画梦录;印象派;后印象派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290-01
《画梦录》问世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随着时间的冲洗和历史的沉淀,它的光彩日见斑斓。笔者通过细读《画梦录》,发现在《画梦录》中,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与表达的情感与西方现代艺术——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有某种契合之处。
《画梦录》的语言是精致的,作者所琢磨的是语言的颜色。李健吾先生读《画梦录》后这样写道:“还能比这更能表示他是一个艺术家,而且,说干脆些,一个画家?”的确,《画梦录》语言的色彩感确实很明显,像“金黄的稻穗、红色的夕阳、黄色的菊花、景泰蓝的天空、金色的新月、鹅黄的雏鸭……”这样的词语在《画梦录》中俯拾皆是。何其芳对颜色的偏爱与印象派画家对颜色的追求是一致的。印象派画家们在绘画中孜孜以求的就是表达眼见的真实、对真实物象色彩的描绘。像莫奈的组画《干草堆》、《白杨》、《鲁昂教堂》、《睡莲》等追求的就是这种效果。何其芳与莫奈的这种相似追求,可以看作是他们的神似之处。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以为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短短的两句话,何其芳形象地勾画出了风雨将至这一瞬间的自然景象。对大自然瞬间变幻的捕捉是印象派画师们的特长。莫奈的名画《印象?日出》,画家抓住了水面日出这一动人的瞬间:太阳刚刚在水面升起,水中映照着太阳的光辉,水天一色,朦胧弥漫,所有的物体都浸融在晨光和雾气中。另外还有莫奈的《艾特达的日落》、《晨间清澈的塞纳河》等画都是画家对瞬间印象的描绘。
李健吾这样评价何其芳:“这沉默的观察者生来具有一双艺术家的眼睛,会把无色看成有色,无形看成有形,抽象看成具体……”[1]何其芳的主观感情是通过具化为可视可触的物体来加以表达的。《黄昏》开头就渲染这样的一种阴郁的气氛“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而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作者把属于听觉形象的马蹄声,物化为视觉形象的小白花,把孤独忧郁的情调渲染的更为浓郁。《扇上的烟云》中作者把叹息声化成了白色的花,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苍凉、凄美。《白莲》中“案上的锡烛台上的小花朵放开了,纷披着金色复瓣,又片片堕落,中心直立着一座尖顶的黑石塔幽闭着什么精灵吧。忽然凭空跌下了,无声的化作一条长途……”作者善于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转化为可视可触的物体,使读者能够感知到他内心的世界。后印象派画家们认为画应该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应只是对大自然的精心描绘。他们更多注意的是主观感受,即使连物体的造型和自然的色彩都具有画家个人的独具特色的主观印象。像凡高的那副名画《星月夜》,凡高以为“画一副夜空图,只在蓝黑的底色上画几个白点显然是不够的。”他把自己的主观感情通过神秘浪漫、绚丽缭乱的色彩,看似疯狂的画面表达了出来。画家以白色、柠檬黄的短小色条聚集成圆盘表现星光,中心再以更鲜亮的黄色点出星星。村中教堂的尖塔被拉长,神经质地指向天空。画面左边一大丛暗得褐色的柏树扭曲向上,火焰一般烧进同样沸腾的夜空。凡高把自己的感情通过变了形的事物表达的淋漓尽致。何其芳用色彩、具体的事物表达情感和凡高用色彩、变形的事物表达情感是相通的。
《画梦录》是何其芳在北大哲学系读书时创作的,作为哲学系的学生,他养成了哲学的思维和习惯,《画梦录》中透露出的思想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正如李健吾先生所说:“何其芳先生仍是哲学士……用一种魔术士的手法让我们来感味那永在的真理,那赤裸裸的人生和本质。”[1]《扇上的烟云》是对现象与本质的诗意思考;《墓》是对生与死的哲学思索;《黄昏》呈现的是生命的悲凉感;《独语》是对人生短暂的悲叹;《炉边夜话》是对人生结局问题的思索;《伐木》则是对命运不可捉摸的体味。
后印象派画家高更最为杰出的代表作品《我们从那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那里去?》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思索。这副画面上十来个大小不等的土著人,或站、或坐、或动或静于热带森林之中,右角有个婴儿躺在地上,正中一个健壮的人在伸手采摘水果,左角是一个年老体衰的老妇,身体枯槁,白发薄稀,手托着腮,满脸无奈的忧伤。这副画似乎正向人们提出人从生到死的命运之谜,也似乎在暗示生命的奥秘与生死的哲理难以解释。
何其芳去北大寻找他的梦,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折磨着他,该有怎样的人生道路是何其芳常常思索的问题,他把思索诉诸文字产生了《画梦录》。虽然作家与画家对人生、命运思索的表达方式不同,但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
[1]李健吾.批评文集[M].珠海出版社,1998:139
【关键词】画梦录;印象派;后印象派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290-01
《画梦录》问世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随着时间的冲洗和历史的沉淀,它的光彩日见斑斓。笔者通过细读《画梦录》,发现在《画梦录》中,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与表达的情感与西方现代艺术——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有某种契合之处。
《画梦录》的语言是精致的,作者所琢磨的是语言的颜色。李健吾先生读《画梦录》后这样写道:“还能比这更能表示他是一个艺术家,而且,说干脆些,一个画家?”的确,《画梦录》语言的色彩感确实很明显,像“金黄的稻穗、红色的夕阳、黄色的菊花、景泰蓝的天空、金色的新月、鹅黄的雏鸭……”这样的词语在《画梦录》中俯拾皆是。何其芳对颜色的偏爱与印象派画家对颜色的追求是一致的。印象派画家们在绘画中孜孜以求的就是表达眼见的真实、对真实物象色彩的描绘。像莫奈的组画《干草堆》、《白杨》、《鲁昂教堂》、《睡莲》等追求的就是这种效果。何其芳与莫奈的这种相似追求,可以看作是他们的神似之处。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以为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短短的两句话,何其芳形象地勾画出了风雨将至这一瞬间的自然景象。对大自然瞬间变幻的捕捉是印象派画师们的特长。莫奈的名画《印象?日出》,画家抓住了水面日出这一动人的瞬间:太阳刚刚在水面升起,水中映照着太阳的光辉,水天一色,朦胧弥漫,所有的物体都浸融在晨光和雾气中。另外还有莫奈的《艾特达的日落》、《晨间清澈的塞纳河》等画都是画家对瞬间印象的描绘。
李健吾这样评价何其芳:“这沉默的观察者生来具有一双艺术家的眼睛,会把无色看成有色,无形看成有形,抽象看成具体……”[1]何其芳的主观感情是通过具化为可视可触的物体来加以表达的。《黄昏》开头就渲染这样的一种阴郁的气氛“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而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作者把属于听觉形象的马蹄声,物化为视觉形象的小白花,把孤独忧郁的情调渲染的更为浓郁。《扇上的烟云》中作者把叹息声化成了白色的花,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苍凉、凄美。《白莲》中“案上的锡烛台上的小花朵放开了,纷披着金色复瓣,又片片堕落,中心直立着一座尖顶的黑石塔幽闭着什么精灵吧。忽然凭空跌下了,无声的化作一条长途……”作者善于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转化为可视可触的物体,使读者能够感知到他内心的世界。后印象派画家们认为画应该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应只是对大自然的精心描绘。他们更多注意的是主观感受,即使连物体的造型和自然的色彩都具有画家个人的独具特色的主观印象。像凡高的那副名画《星月夜》,凡高以为“画一副夜空图,只在蓝黑的底色上画几个白点显然是不够的。”他把自己的主观感情通过神秘浪漫、绚丽缭乱的色彩,看似疯狂的画面表达了出来。画家以白色、柠檬黄的短小色条聚集成圆盘表现星光,中心再以更鲜亮的黄色点出星星。村中教堂的尖塔被拉长,神经质地指向天空。画面左边一大丛暗得褐色的柏树扭曲向上,火焰一般烧进同样沸腾的夜空。凡高把自己的感情通过变了形的事物表达的淋漓尽致。何其芳用色彩、具体的事物表达情感和凡高用色彩、变形的事物表达情感是相通的。
《画梦录》是何其芳在北大哲学系读书时创作的,作为哲学系的学生,他养成了哲学的思维和习惯,《画梦录》中透露出的思想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正如李健吾先生所说:“何其芳先生仍是哲学士……用一种魔术士的手法让我们来感味那永在的真理,那赤裸裸的人生和本质。”[1]《扇上的烟云》是对现象与本质的诗意思考;《墓》是对生与死的哲学思索;《黄昏》呈现的是生命的悲凉感;《独语》是对人生短暂的悲叹;《炉边夜话》是对人生结局问题的思索;《伐木》则是对命运不可捉摸的体味。
后印象派画家高更最为杰出的代表作品《我们从那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那里去?》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思索。这副画面上十来个大小不等的土著人,或站、或坐、或动或静于热带森林之中,右角有个婴儿躺在地上,正中一个健壮的人在伸手采摘水果,左角是一个年老体衰的老妇,身体枯槁,白发薄稀,手托着腮,满脸无奈的忧伤。这副画似乎正向人们提出人从生到死的命运之谜,也似乎在暗示生命的奥秘与生死的哲理难以解释。
何其芳去北大寻找他的梦,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折磨着他,该有怎样的人生道路是何其芳常常思索的问题,他把思索诉诸文字产生了《画梦录》。虽然作家与画家对人生、命运思索的表达方式不同,但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
[1]李健吾.批评文集[M].珠海出版社,199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