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土保持; 问题; 措施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水土流失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不仅遭到破坏,还影响了我国的水资源和土资源。所以,水土保持的工作迫在眉睫。
二、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相对滞后
在我国,各级行政机构都成立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机构,但这些机构普遍存在人员、技术、设备落后,研究力量分散、高层次人才缺乏。造成了对水保理论系统研究不够深入。技术指导作用乏力,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或应用缓慢,难以取得区域性的重大突破。
2.水保意识有待提高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虽然政府相继颁发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水保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人文环境等因素,人们对水土保持法律意识不强,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再有在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严重、各出其道,缺乏宏观调控力度,造成各项治理措施脱节,导致治理的综合效益低下。
3.治理任务艰巨投入却严重不足
多年来,虽然做了大量的水土保持工作,局部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但整体仍存在不断恶化的局面。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但与其水土流失面积分布以及治理难度相比,却显得杯水车薪,难以保证治理的质量与进度。
4.管理体制不顺,协调机制缺位
一是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基本上是按照治理措施在政府部门间分工负责,因此导致政府各部门水土保持职能上的交叉,项目资金分散管理,重复治理;二是治理和破坏涉及多部门,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和综合协调,虽然《水土保持法》明确了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水土保持工作,但是有关法律规定缺乏强制性和约束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部门间的协调上缺乏权威性,难以统筹协调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政府与群众等关系。
5.政府与市场关系定位不准
主要反映在投资政策上,事权划分不清,投资主体不明确,缺乏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投入总量不足,投资分散,地方配套困难,投入方式缺陷,投资效果缺乏监管。长期以来,我国水土保持投人87%以上是农民投劳折资,在“两工”取消和减免农业税政策实施后,农民和基层政府的水土保持投入急剧下降,尽管1998年后国家增加了长期建设国债,中央政府加大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但是随着国债资金的逐渐淡出,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入存在巨大缺口。
6.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执法困难
《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已18年,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受到很大影响,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执法难度加大。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把GDP增长作为地区发展的最重要指标和政绩考核标准,以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代价搞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多是地方的“一把手”工程、招商引资项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这些项目的监管显得无能为力,即使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
7.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不配套
在吸引全社会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政府投资引导;产权激励政策不配套,如“四荒”治理成果归承包人所有与限伐政策的衔接;封山禁牧与农民经济利益受损的处理;淤地坝建设与管护的问题;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落实问题等。
三、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措施
1.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争取支持
我们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防灾抗灾的治本之策,是搞好水利工作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努力减少入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近年来我国的洪涝灾害和沙尘暴危害再次说明,人为不合理活动是造成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原因。要吸取过去先破坏后治理的教训,积极预防和制止人为不合理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不能再走“先破坏后治理”和“边治理边破坏”的老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担负起《水土保持法》赋予的执法责任,切实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三权”管理,严格把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督促有关部门和生产建设单位认真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保证各项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作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发挥作用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也要坚持‘防治并重、治管结合”的原则,对已竣工验收的小流域,要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制,加强治后管理工作,不断巩固和提高综合治理成果,使水土保持工程能够持续发挥效益。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水土保持意识
应采取政府倡导、舆论导向、教育介入、媒体宣传等多种方法,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水土保持宣传,向全社会宣传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大力宣传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曝光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建立举报制度,发挥新闻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作用,营造自觉遵守和履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良好社会氛围。
4、加强执法队伍及能力建设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机构,增加监督站编制和人员,保障经费来源,配备必要的设备,同时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集中送培、统一集训等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整个队伍素质。更应该鼓励水土保持工作者通过自学、函授教育等方式学习专业技术,提高专业技能,为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5、加大预防监督执法力度
实行综合整治、打防并举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一是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切实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协作,使预防监督工作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要做好事前监管工作,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在编报可研报告的同时必须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并在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由发改部门立项审批。二是要加大山地开发整治力度,生态茶果园建设严禁使用推土机、勾机等工程机械上山整地,真正做到“山顶戴帽、山腰系带、山底穿鞋”,避免出现新的水土流失。三是要加大矿区水土流失整治力度,根据“谁使用土地、谁负责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制定相关制度要求矿区业主单位和个人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水土流失治理,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检查、验收。对造成水土流失的非法行为,应加大打击力度,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结束語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看出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必须从现在做起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并且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赖承华.中国西南冲淡喀斯特地貌地区农村发展研究[M].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08):11-12.
[2]袁道先.中国岩溶学[M].地质出版社.2013(11):2-3.
[3]张振东.西南地区石漠化的生态治理及对策[J].计划与市场探索.2011(4):33-35.
[4]刘建忠.贵州喀斯特地区坡耕地现状及整改策略[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2(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