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不脱贫,我绝不离开!”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1989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良成,男,汉族,1962年2月生,1987年12月入党,平昌县县委委员、县价格监督检查局副局长、双鹿乡利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6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平昌县优秀第一书记,四川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乡亲们不脱贫,我绝不离开!”这是平昌县发改局派驻双鹿乡利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良成对乡亲们的承诺。驻村四年来,母亲病危,他没能守在病榻旁;孤独父亲需要陪伴,他托付给了胞兄……他像老黄牛一样躬耕在利民村的大地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承诺,带领村民打基础、兴产业、治“穷症”,令昔日贫困的小山村走上了致富路。
  枝叶关情 老百姓有了“主心骨”
  “这次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年轻同志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农村情况不熟。”2014年9月,已经驻乡两年的王良成完成双鹿乡茶叶产业一线蹲点指导工作后,组织上再一次找到他,希望他去双鹿乡利民村任第一书记。顾不上瘫痪6年、病情加重的母亲,带着一腔豪情、一片为民的真情,時年52岁的王良成义无反顾地再次踏上了驻村帮扶之路。
  “快点回家,妈快不行了。”2014年12月,正在走访民情的王良成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然而,来不及看上匆匆往家赶的小儿子一眼,老人家便溘然长逝。
  怀着对母亲的愧疚,王良成又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帮扶中。走农户、算收支,串院户、访民心,讲政策、解民忧。他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协调资金6万余元修缮村活动场所,定期召开全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深入了解村民的动态和想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贫困户有困难,王良成想方设法去帮助:学生李亚鹏的父亲李新英在重庆务工时遭遇意外,右手粉碎性骨折,家里丧失主要经济来源,没钱上学,王良成便找学校减免了学杂费,找教育局申请到生活补助,并私人给予500元资助,帮助李亚鹏重返校园;贫困户李天猛智力低下,妻子常年多病,且有三个孩子读书,家里十分贫困,他将其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每年为三个孩子给予生活补助2000元,并定期进行课程辅导,让三个孩子安心学习;患严重硅肺病的李文昌因经济困难准备放弃治疗时,王良成协调民政部门给予困难补助3000元,并在其住院期间多次去看望慰问,让其安心治病……
  他把群众当亲人,群众视他为家人,要不然,2015年局党组考虑到他91岁的父亲需要照顾,准备另选派干部任第一书记时,利民村村民也不会这么“强硬”地要求留下他——“如果要把王同志换走,我们就跑到县委去把他要回来”,“这么好的书记打着灯笼火把都找不到”,“我们离不了这个‘主心骨’”……
  “只有把群众思盼的事抓在手中、干在实处,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视为亲人,当作依靠。”面对群众的诚挚挽留,王良成把父亲托给了胞兄,毅然选择和利民村的群众在一起,继续干下去。
  一颗赤子心 致富路修到家门口
  村里的鸡鸭装上车通过村水泥路拉进城;外面的钢筋水泥通过村水泥路拉到“巴山新居”聚居点建设现场。
  这里的乡亲一直记得,当初计划修路时,王良成带领村“两委”干部冒着酷热查看路线;施工现场,王良成和工人、群众一起抡起锄头挖路基、蹲下身子铺片石;遇到困难时,王良成辗转多地多部门协调争取项目资金。
  初到利民村,凹凸不平的泥巴路上,少有车辆来回,偶有车驶过,冒起遮眼的灰尘。王良成眉头紧皱:难怪利民村如此贫穷。
  在与驻村工作组、村“两委”多次会商后,王良成对症下药开出治穷“处方”,排出“一年打基础、两年上规模、三年见成效、四年全脱帽”的脱贫奔康时间表,并把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选在了道路建设上。
  办公,在村小教室;生活,以“打游击”为主。这期间,村民的朴实善良让王良成十分感动:不论开会多晚,他都能在老百姓家里喝到一杯热水;不管地方多小,条件多差,乡亲们都会给他铺上一张床;不管走到哪里,他都能受到村民的热情款待……
  群众太渴望改变了,王良成怎能辜负组织的厚望、群众的厚爱。殚精竭虑、夙兴夜寐的日子一晃就是四年,55岁的他头发已花白,额头的皱纹深深,但看着村里的泥巴路全部变成了水泥路,王良成心里高兴。
  路通则百业兴。拉出去、运进来,原本冷清的利民村一天比一天热闹。
  不仅如此,在王良成的“东奔西走”中,村里1316人安全饮水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相继完成了村小、村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便民超市等农村综合体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不负诺言 山旮旯长出“金蛋蛋”
  七月的利民村,一片片丹参苗迎风而动,看着这两亩多丹参的长势,村民李光平笑眯了眼,心里盘算着今年收入肯定不下两万元。“当初不敢种,担心赔钱。”李光平有些不好意思,“多亏了王书记。”
  产业发展是脱贫奔康的有效抓手。2015年5月,王良成和县农业局专家调研后,认为利民村具有大面积种植高经济价值中药材丹参的条件。但和李光平一样,村民们都担心要亏本。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王良成带上部分干部群众,去同县的青凤镇万亩中药材基地参观学习。在他和村“两委”的劝说下,2015年全村推广种植丹参50亩,每亩收益达8000元。
  “必须要让群众腰包鼓起来!”王良成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在村民大会上的承诺。他多方联系当地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邀请他们回乡创业。
  金坡子生态园建起了,红心蜜柚产业园建起了,1200亩花椒园建起了,预计2019年后盛产期年纯收益可达350万元左右。村民们终于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刨出了“金蛋蛋”。
  一批批外出务工者又陆续回到了利民村:李梅夫妇在江苏一家养殖企业务工,学到种养技术和有一定积蓄后,积极回乡成立俊梅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300余亩的养殖场,养殖土鸡和狮头鹅5000多只,加工成风干食品卖进了上海年货市场,年产值达30余万元,带动12名党员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李峰成之前在北京成立了建筑工程队,参与房屋、水利工程等建设,在王良成的动员下回乡后成立醇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养殖土鸡、土鸭6000余只,黑猪80余头,养鱼水面面积23亩,年产值达50多万元,带动14名党员群众人均增收3000余元……
  “有王书记的带领,我们按期脱贫、同步小康不成问题!”村里富了,村民笑了。
  “乡亲们不脱贫,我绝不离开!”王良成的话语更铿锵,其志亦更坚! (供稿单位:平昌县委组织部) (责编:冯雅可)
其他文献
今年,在对深度贫困县石渠县新一轮的对口帮扶工作中,成都市金牛区委组织部以扶贫攻坚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第四批援藏工作队前沿指挥部作用和党建工作政治优势,开拓创新,在党建扶贫领域,再度扬帆起航。  筑“堡垒”:建强扶贫阵地  “对口帮扶藏区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人员高度分散,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改进服务管理,创新工作模式,这样才能有效推进对口帮扶工作。”金牛区委组织部主要领导说。 
期刊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两个重要文件。事关大局、关系根本的两个重要文件,是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的重要宣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和制度保障,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
期刊
为维护高原和谐安宁和群众安居乐业,他顶风冒雪奔波在安保维稳一线,连续六日忙得“连轴转”,顾不上休息;生前的最后一顿午餐,是直到下午3点才匆匆果腹的一碗泡面;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次矛盾纠纷隐患大,如不及时调处将会直接影响工作”;而他曾流着泪许下“忙完便抽时间陪伴家人”的诺言,再也无法实现……  2017年10月6日,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公安局副政委王志刚在扎多片区色须镇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时,突然
期刊
把平凡的事情干好就是不平凡,再平凡的工作也能干出个名堂来。在管道安装这个岗位上,高拴廷就是那个“不平凡”。  高拴廷1994年12月应征入伍,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从部队复员,2005年自主择业进入福康供水公司,一干就是12年。  在队一分钟,干好六十秒  刚进公司时,高拴廷被派去看护第二自来水厂的一级泵房。泵房位于一处山坡上,山上除了一间机房、几台机器,其他什么都没有。要吃水得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建设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要紧密结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宜宾市委第五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建设“政治坚定战斗力强的党建示范市”,着力推动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兴文县坚持“大党建、领发展、促增收、构和谐、夯根基”的总体思路,明确“党建富民”根本取向,把握“互动相融”基本原则,倾力打造四川苗乡党建富民示范县,形成大党建引领大发展的生
期刊
“秉承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这是我的个人梦,更是我的工匠梦!”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工人,何丽用自己近二十年的工作经验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  作为一名十九大党代表,何丽更是第一时间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传递到攀枝花市的各条战线中,她说:“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非常精彩,对于我们基层技术人员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业精于勤,在实践中出真知  1998年,
期刊
2017年10月,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成为全省唯一获得此奖项的获奖者。此前,李君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四川首届十大扶贫好人”“四川青年五四奖章”“四川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消息传来,最高兴的还是岫云村脱贫致富的老百姓。  “远山结亲 以购代捐”  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成为李君人生的转折点。他忘不了亲人抱头痛哭的场景,更忘不
期刊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实现真正脱贫,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撑。6月30日召开的全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视频会议指出,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的小康,也是文化的小康,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脱贫攻坚工作,将文化惠民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专项规划之一,进行总体安排部署。省文化厅在“精”上作文章,在“准”上下功夫,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惠民扶贫长
期刊
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改变命运的信念,实现文化富民,建成文化小康。  面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使命和庄严承诺,面对贫困地区比物质贫困更紧迫的精神匮乏的实际,如何大力实施政府主导的文化惠民工程,用文化设施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滋养精神?用文化活动开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人?用文化服务和传承项目,提高群众文艺技能、增加收入?为此,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省
期刊
倪雪梅,女,汉族,1981年9月出生,2003年11月入党,2013年4月任内江市威远县界牌镇党委书记,曾获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内江市优秀团干部、内江市“三八红旗手”、内江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四川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界牌镇位于内江市与自贡市的交界处,辖15个村1个社区,人口3.2万人。曾经的界牌镇,交通不畅、产业不兴、插花式贫困比较突出。倪雪梅在2013年4月担任镇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