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护理团队对门诊患儿急救效果的影响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结构化护理团队对门诊患儿急救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个院区急诊室的医护人员68人,于2013年10月起对工作人员实施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的培训及考核,干预前对工作人员进行常规护理培训。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干预前后医护人员的抢救意识、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手术时效性、手术有效性以及手术有序性的提高改善。比较干预前后医护人员的总抢救时间和静脉通道建立时间以及应用药物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干预后的抢救时效性明显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抢救总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以及药物应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员的抢救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操作技能能力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干预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门诊患儿急救的时效性,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抢救意识。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医院护生多元化的轮转方式,解决护生轮转科室分配不全面、带教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4月实习的51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按组管理分组循环的轮转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4月实习的53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采取按组管理分组循环、优秀带教科室轮转、公开教学查房、特色科室参观的轮转方法,实习结束前后分别进行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的考核,以及实习
目的探讨适合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方法,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水平。方法采用"双导师"制带教方式,从临床科研带教老师的遴选、科研选题、课题设计、资料收集、论文书写等方面严格规范,并合理安排护理本科生工作。在带教过程中,注重导师间的沟通,并加强对护理本科生德、育的培养。结果经过6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护理本科生科研带教经验,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论著3篇,综述1篇。结论"双导师"制的开展有助于提高护理本
目的探讨医用塑料自封袋封存高效消毒物品的时间,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8种高效消毒物品进行清洗、烘干、检测合格后封存于3种不同的包装袋即粘贴式医用塑料自封袋、未经漂白处理的白平纹棉布制成的双层包布袋、聚乙烯塑料袋中,分别在7 d、14 d和1、3、6、9、12个月各选5个进行ATP生物荧光快速检测,同时做细菌培养检测。结果本研究共做实验120包,ATP生物荧光快速检测1 008次,细菌培养528
目的研究通过发送短信对患高尿酸血症的在职警察进行健康教育对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参加体检的46例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UA≥520 μmol/L)男性在职警察通过发短信进行宣教,检测此人群2012年和2013年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各指标平均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与2011年比较,<40岁人群血尿酸变化有统计学意义(F=3.251,P<0.05);≥40岁人群血
期刊
目的针对血液病专科临床研究护士的选拔、培训与考核等方面,提出血液病专科临床研究护士人员及项目管理模式,探讨血液病专科临床研究护士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了解学习国内外临床研究护士发展与管理现状,结合血液病专科医院的特点,对所选案例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本文通过对某院药物Ⅰ期病房在临床试验工作中临床研究护士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说明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取得了
目的观察通过按摩"膻中穴、少泽穴、乳根穴"3个穴位治疗初产妇产后缺乳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3月自然分娩且产后缺乳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母乳喂养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产后24 h对"膻中穴、少泽穴、乳根穴"3个主要泌乳穴位按摩治疗。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乳汁分泌情况及对血清泌乳素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产妇的血清催乳
目的总结基于护理信息化的、科学的、数字化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块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质量模块对结构-过程-结果共34项质量指标进行监管。结果护理质量管理模块使用后,过程质量指标、结果质量指标及护理人员评估用时、管理人员月质量分析用时均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管理模块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动态性、及时性、共享性,节省护理用时,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保障患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