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微刺激”进行时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i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商、民生、兴业和宁波四家股份制银行被纳入央行二次降准范围,并已于近日获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时隔不到两个月央行两次定向降准,范围扩至股份制银行,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走向的强烈关注和争论。
  其实,无论是“微刺激”还是“定向放松”,都是市场语言,国务院和央行的说法始终是“保持稳健货币政策”。“所谓稳健,不是从紧或者放松,而是指‘有效率的’、跟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货币政策。”一位央行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央行的定向降准早有端倪。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金融国10条”第一条便提及: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导作用。对中小金融机构继续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资金来源。并在第三条和第四条中,就如何加强对小微和三农企业的资金支持有专门论述。
  可以说,近期监管部门提到的诸如金融和外贸支持等定向微调政策,正是金融国10条的落地。在记者调研中,不论是央行内部传出的信息,还是受访的银行业人士和专家学者,均认为“微调”尚未结束,更多手段将陆续出台,虽然量变不断累积有可能带来质变,但连续多次的微调在效果上并不等于、也显著区别于货币政策的全面放松,而监管层的核心要求在于加紧督促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微刺激”密集出台
  近日,知情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商务部已委托央行专业人士到山东、合肥等地,为当地外贸企业讲解融资等金融知识。广东等省也邀请央行专家为当地银行业人士培训社区银行方面的知识。
  相关背景是,央行刚刚发布了11条指导意见支持外贸稳定增长,以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
  不久前,银监会发放了第一批社区支行牌照,包括民生、兴业、平安以及部分城商行甚至建行等国有大行,都在积极筹措社区金融业务。
  回顾两个多月以来,从国务院到各部委,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密集出台,并有不断发酵之势。
  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
  4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4月22日,央行决定从2014年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6月9日,央行公布将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6日,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银监会正在对存贷比进行适当调整。
  银监会监管二部一位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存贷比的调整办法正由银监会研究局牵头制定,但调整的初衷并非完全为服务三农和小微贷,而是因为“目前的指标在计算上有点儿模糊,有一些新的存款项目有必要计入其中,也是尊重客观发展规律”。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二次定向降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接下来央行还将有更多定向放松的手段,包括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加大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的有关政策参数的调整力度和频度,甚至会对更多的领域实行定向降准,比如保障房、高附加值进出口企业、新兴产业等等。
  事实上,加强金融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扶持,在2013年年中的“金融国10条”中早有论及。时隔近一年,央行两次实施定向降准,是2013年政策执行不力,还是形势更加复杂?
  落实“金融国10条”
  两个因素或许兼而有之。
  一方面,经济增长进入金融危机以来最缓慢的时期,一季度GDP为7.4%,且多达27个省市区的GDP增速回落;另一方面,高层日前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不满意,国务院决定在6月末至7月初对地方政府落实中央政策措施的情况进行全面督查。
  “还是要切实给商业银行以政策。”浙商银行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降息对银行影响不大,因为资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还是会偏重大型企业。而降准确实能释放一定的流动性。”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副行长亦对记者表示,两次定向降准应是“同一个政策包”,是“金融国十条”的落地,央行逐步推出定向政策,意在不断跟踪目标的变化,考虑是否有必要再推出进一步的定向刺激,同时守住自己的底线,避免全面放松。
  其实,定向降准已经类似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但两次定向降准均未完全明确规定资金用途,引起市场异议。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在调研中发现,河北一些农村金融机构,降低存准率后有资金流入城区和周边房市炒作。加之三农和小微贷风险高、收益低,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更倾向于利润更高的同业业务。事实上,一些中小银行目前的存贷比远低于75%的监管指标,闲置资金并不少。定向降准使其资金更充裕后,未必能保证完全用于三农和小微贷。
  一位央行地方分行人士提及,央行总行和各分行都可以通过信贷系统跟踪辖区内所属金融机构每笔贷款的金额和去向,还可以要求商业银行报送报表来监督其贷款去向,但是如果一笔贷款通过众多个企业账户之间的反复腾挪最终流向炒房等限制性领域,那确实很难监控。
  “更有效的方式是给农业贷款设定一个专项的支持规模,比如对小微企业的专项金融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小微企业金融贷款,这样银行才愿意去做。”前述浙商银行人士建议。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预计,除了在铁路建设、棚户区改造之外,央行会在更多需要调结构的领域使用再贷款手段,专款专用,效果会更好。
  “金融国10条”还提到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这就要求实施一系列指标管理,并不容易”。前述股份制银行副行长说,“比如,指标设计是否合理,统计数据是否真实可信,银行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是否存在做假,都不好控制。”
  既要保增长和就业,又要避免以往的大规模经济刺激带来的负面效应,拿捏殊为不易。在各方力量的暗中博弈下,是仅仅调节短期货币状况,还是最终推动货币政策转向?
  货币政策转向?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梁兆基认为,本次定向降准的预期政策效果旨在稳定中小企业就业而非促进经济总量增长,是对早前出台政策的一种延伸,市场不该过度解读为货币宽松政策的前奏。
  根据李慧勇的测算,粗略估计这次降准释放的资金规模为600?700亿元,加上上次县域金融机构降准释放的600?1000亿元,共释放资金1200?1700亿元。假如全面降准,以目前存款余额108万亿元,降0.5个百分点则可释放资金5400亿元左右。
  不过,民生、兴业等股份制银行获得定向降准的消息出乎市场预料。据业内粗略估算,4家银行共释放流动性365亿元。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说,释放的流动性规模有限,但信号意义强。前述股份制银行副行长则认为,央行此次定向降准原则上对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都有正向激励作用,但是否去追求30/50标准(小微贷余额占比30%,增量占比50%)以求实现降准,特别是对大中型银行而言,取决于各家银行的定位,并不是每家股份制银行都会去追求这一目标。
  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预计,未来不排除定向降准常态化的趋势。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如果把50%降低到40%的标准,针对的范围就更大。”
  “随着外汇占款的减少,通过外汇占款注入流动性的可能性逐渐减低,长期的定向降准可能成为央行发货币的一种手段。”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国如是说。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甚至预测,2014年下半年会进行两次普遍性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这并不是货币宽松的信号,而是在资本流入放缓之后的一种中性对冲操作。
  记者查阅了2011年的记录,当年10月份,外汇占款减少249亿元,为2008年以来外汇占款的首次下降。当年底,央行全面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是此前三年来的首次下调,被解读为释放部分流动性。
  但上述人士均强调,这种量变有可能逐渐累积到质变,但绝不代表央行的货币政策转向,在实际效果上也不如全面宽松带来的冲击性大。
  但另一派的观点针锋相对。
  高盛研报认为,政策放松的信号已变得愈发清晰高调。吴敬琏在最近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如果定向降准频繁使用,基本和全面降准差不多,此时已经不是稳健货币政策,而是扩张性货币政策。
  “两次定向降准几乎涵盖了90%以上的金融机构,同时对释放的资金流向并没有要求,如果未来定向降准的范围继续扩大,最终将形成普遍性降准。”前述知情人士说。
  一位央行地方分行人士告诉记者,央行的调控思路正在从过去的总量控制向精细化发展,定向降准绝不意味着货币宽松的趋势,只是一种小范围的放松,预示着未来调控手段的变化,未来央行会更关注经济各细分领域的变化,根据发展需要给予定向调节。不过,央行也清楚,定向降准并非结构调整“万能药”。
  央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邹平座认为,中国通过间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手段已经到头了。他强调“银行并不是因为缺钱才不向小微放贷款”,现在的作用微乎其微,不能起到从制度上对冲小微企业信用不对称的缺陷。
  他建议,要想定向降准发挥作用,一方面需要加紧建设资本市场,包括扩大资产证券化;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出台农村土地流转方案,解放农村土地要素市场,使土地厂房等能转化为抵押品。
  一位央行司局级官员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感叹,这些年外界总是在埋怨央行,但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单靠金融是不行的,10年来都在讲金融改革,现在更应该讲一讲其他方面的改革,比如财税改革。
其他文献
王涛正陷入深深纠结之中。4月份,他签约买下一套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的房子,房贷还没批下来,降价的消息已经来临。不到一个月,开发商推出的同户型房子每平方米降价近1500元。  东南五环外的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是高价地的新摇篮。保利、融创、中信、中化方兴等一线房企,均在此跑马圈地。“地价都过3万元/平方米了,开发商曾打算联合把这个区域打造成高价区。”一位当地政府人士说。  距离高价地落槌不足一年
期刊
看空的阴影,徘徊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上空。  6月10日,沈阳市限购政策全面取消的消息传出。迫于沸沸扬扬的舆论压力,官方随后发声:这只是针对改善型需求的政策调整,而非取消。  尽管中央早就明确,要对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但在执行层面,地方政府仍旧习惯等待中央统一号令,怕当“出头鸟”。  中国房地产曾有数度调控,但房价顶多打个盹,在地方“土地财政”的扬鞭下,很快脱缰狂奔。但此次有些不同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2014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由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单独核算,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向邮储等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筹资,重点用于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当前,国家开发银行正在加快组建住宅金融事业部。  正在完善中的中国住房金融制度需要借鉴他山之石。对德国、新加坡、日本、英国
期刊
看空,再次成为楼市的主题词。这一次,并没有出台新的强力调控措施——于是就有疑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位司长日前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如果说是限购导致目前市场下行,那么如何解释,全国600多个城市中限购的仅46个,绝大多数不限购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在下滑?”  这位司长进而怀疑,当前市场存在的问题,能否靠放松限购来解决,“确实应该全面摸清楚,房地产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供求关系失衡是房地产
期刊
4月10日,北京市西城区召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重点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发布会,西城区教委表示,从2015年起西城区将试行学区制,以街道行政区划为基础,建11个学区,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  这11个学区分别是德胜学区、什刹海学区、西长安街学区、大栅栏椿树天桥学区、新街口学区、金融街学区、陶然亭白纸坊学区、展览路学区、月坛学区、广安门内牛街学区、广外学区。其中,有7个学区
期刊
由于逾期未能兑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赶往北京,涌向一家名为华融普银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华融普银”)的机构索赔。前期狂飙的超募,使华融普银实际客户数超过2000人。  一位前华融普银销售主管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2013年发行的环境很好,几乎所有产品都有超募,很多产品超募了一倍多,华融普银及关联公司的募集总量估计在100亿元左右。”剔除超募部分,仅从产品计划规模计算,华融普银的规
期刊
库存高企、观望蔓延、人口吸纳乏力……一些位于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正陷入一轮“过剩”危机。  5月下旬,《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江苏无锡市和常州市调研发现:两个城市虽一个限购,一个不限购,但却面临相同的楼市窘境:供大于求矛盾突出,改善型大户型销售困难,由于地价偏高,房价降价空间有限,以及在银行信贷收紧的背景下,房企资金链紧绷,债务纠纷频发。“泡沫将破”、“楼市可能崩盘”的看空舆论,已有演变成市场恐
期刊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民营经济的标杆区域浙江省承压日重,温州等“重灾区”更被纠缠于资金链和担保链“两链”之中,难以自拔。  有分析人士指出,主要原因还在自身——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此为影响叠加之患。  最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一路穿行杭州、宁波、温州、绍兴、萧山、建德、奉化诸地,明察暗访30多家企业及银行、20多位政府官员。对照记者调查和官方数据可以得知,风险
期刊
2014年6月初的一天,北京南三环万年花城小区的张安顺(化名)下班回家,发现自家楼下开了一家特别的新商店。  与其他商店不同的是,这家名叫“嘿客”的商店里,没有货架,没有衣架,更没有各类食品、饮料和衣服,只有墙上挂满了镶在相框里的商品招贴画。店员说,顾客可以预购墙上展示的以及电脑里的各类商品,甚至代缴水电费、购买机票车票,寄取快递,等等。  这家店,是快递龙头顺丰在北京开的第10家社区便利店。截至
期刊
在西三环公主坟桥东侧,国海广场的几栋高大建筑,如地标般俯瞰西长安街,勾勒出这座城市西部的天际线。  建设国海广场的帝海集团,近年来建设项目从北京南下至广州,在京广线上呈链式分布。帝海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总裁李小明也被业界称为商业地产“手工模式”的设计师。  第一桶金的周折  1978年,李小明从湖南湘潭考入北京大学。读完研究生后,进入国务院研究室工作,曾任处长等职务。  19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