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蜱虫的正确死法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蜱一般必须叮在皮肤上36小时才能传播莱姆病,所以理论上越快拔出越好。有鉴于此,家长最好自己能动手对蜱虫执行死刑。
  蜱虫分布很广,每年夏天一到,国内外都有被蜱虫叮咬致病致命的新闻——最近占头条的是一个小女孩被蜱虫咬后下肢无力的消息。
  不过只要学会正确处理,蜱虫没那么可怕。
  蜱虫一般生活在树林、草丛中,所以到过这类地方的孩子,回家最好第一时间检查一下身上有没有黑点。
  蜱虫的确能传染很多可怕的疾病,包括可导致瘫痪,甚至致命的疾病。但好消息是:大多数的蜱虫叮咬是无害的,由蜱传播疾病的情况是很少发生的。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学佛祖割肉喂鹰,谁知道哪只蜱虫带病毒呢?
  此外,及早发现并清除蜱非常重要,蜱一般必须叮在皮肤上36小时才能传播莱姆病(一种导致皮肤、神经、心脏或关节病变的疾病),所以理论上越快拔出越好。有鉴于此,家长最好自己能动手对蜱虫执行死刑。
  接下来我就要告诉大家正确的行刑方法——
  
  如何拔出?
  先说说多个学会不推荐的行刑方法及其理由。
  美国儿科学会不推荐用凡士林、指甲油/洗甲水或酒精覆盖蜱虫。
  而美国全科医生学会不推荐的死法包括:烟烫、火柴烫、指甲压死、徒手掐死;用凡士林、指甲油、酒精或汽油覆盖蜱虫;或者对蜱虫用麻药(利多卡因);或针刺穿其身体。
  为什么不要用上述的酷刑处死呢?
  虽然学术界对不同行刑方法是否提高感染率仍有争议,但上述各种方法可能会诱发蜱垂死挣扎,分泌更多唾液,并返流到皮肤的附着部位,理论上增加感染风险。
  儿科学会介绍了两个方法:
  1. 先尝试肥皂棉球
  将棉球吸饱肥皂液。
  将棉球覆盖在蜱虫上。
  保持30秒钟。
  当您提起棉球时,蜱虫通常会卡在棉球上。
  2. 肥皂棉球失败的话,可以尝试用镊子(FDA和CDC推荐首选用镊子)。
  使用镊子,贴着皮肤夹住蜱的头部(是夹头,夹头!不是夹身子)。
  夹住蜱虫的头部向上垂直拔出,不要扭转或压碎。
  用力要均匀,直到蜱虫放口(像跟蜱虫拔河似的)。
  如果没有镊子,可以用线绑住口器,然后拔出。
  如果拔出蜱时,蜱的头部折断在皮肤里,如何取出?
  用酒精清洁皮肤。
  使用消毒过的针拨开皮肤露出头部,然后剔除。
  如果只是一点点的头部组织残留,那就不用管它了,皮肤会自动把它清除出来。
  如果大部分头部都无法取出,请到医院。
  蜱虫拔出来后,不要徒手掐死它,免得弄脏我们的手。當然我们也不要转身就走,留下蜱虫在风中凌乱,而是按照CDC的建议,用个袋子封住它扔掉,这种方式跟活埋、浸猪笼的致死机理差不多。
  
  如果蜱虫咬了一段时间后出现发烧等症状,就诊时记得告诉医生曾经被蜱虫咬过,这样有助于医生尽早确诊。
  如何预防?
  非要去草丛放飞自我的朋友,可以喷驱蚊液来预防蜱虫咬,但不是每种防蚊液都能防蚊又防蜱虫,加拿大儿科学会推荐的防蜱虫驱蚊液有两种:DEET、埃卡瑞丁(Icaridin/picaridin),市面上的驱蚊液里,只要含有以上两种成分,都可以选用,这两种对蜱虫和蚊子都有效。
  DEET:
  建议浓度为10~30%,浓度高于30%以上的DEET不能提供额外保护。而且每个年龄段有不同的推荐浓度。
  年龄 可以使用的DEET 作用时间
  6个月以下 不要用DEET驱蚊剂。外出时使用蚊帐盖住宝宝的婴儿车。 外出时使用
  6个月至2岁 ?不超过10%的DEET
  ?每天最多一次 2.5~4.5小时
  2至12岁 ?不超过10%的DEET
  ?每天最多3次。 2.5~4.5?小时
  12岁以上? ?不超过30%的DEET。 5~8?小时
  孕妇/哺乳期 虽然对未出生或母乳喂养的婴儿没有已知的危害,但怀孕或哺乳的母亲最好考虑使用DEET的替代品,例如穿长袖衣物和避免接触昆虫。
  埃卡瑞丁:
  浓度为20%以下的驱蚊剂是安全的。
  如何使用?
  在室外使用,不要在室内用;
  驱蚊液只可喷在衣物和外露的皮肤上,不要喷在有衣服遮盖的皮肤上;
  不要喷在孩子的手上,因为孩子可能会把它擦在眼睛或嘴里;
  不要将驱虫液直接喷到孩子的脸上,应先喷在你的手上,然后再涂在孩子的脸上。避开眼睛和嘴巴;
  不要喷在伤口处;
  回家后用肥皂和水清洗孩子的皮肤,衣物洗过后再穿。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那些号称“自然/天然”驱蚊剂安全有效吗?
  市面上很多标榜“天然/自然”的驱蚊产品(例如:桉树油、豆油、香茅等等),不如DEET和埃卡瑞丁有效,在某些情况下,被标记为“自然”的产品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安全,可能会刺激皮肤或眼睛,还请家长们谨慎选用。
  (注: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简介:安格努努,运营同名微信公众号,是家有三个娃的医生妈妈和生物医学工程师兼统计与流行病学博士爸爸开的号。 现居加拿大,发布原创的靠谱育儿医学科普文,分享国外儿童英语、数学、编程学习资源。
其他文献
哗啦啦的水流声,笃笃笃的切菜声,滋啦啦的下锅声;  菜香,饭香,面包香;  “哎呀妈妈,锅里的水干了,快放盐”“哇,好香呀”“爸,我也要尝,给我一块嘛”;  干活的时候,你也许不觉得厨房里的美好,甚至觉得孩子在一旁只会捣乱;但多年后会发现,很多愉快的梦境,都在那里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声音嘶哑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症状之一,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征象。小儿会厌形状有点象希腊字母“Ω”,声带呈“V”字型,喉部狭窄,相对地较成人长,呈漏斗形,粘膜柔软,声门是最狭窄的地方。如较长时间大声说话或唱歌,过多地喊叫或哭泣所致的声音嘶哑,属于生理现象;但在临床上,由于上呼吸道的特殊生理结构,喉部声门上下病变累及喉发音,也会出现声音嘶哑,还易引起局部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往往也是
我原以为只有大学或是高年级的孩子才会做团队协作的课题,没想到刚上一年级的贝贝就要求做一个Teamwork的课题,以便在学期末举办一个结业作品展。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自我协作、不依赖大人,老师还特意给家长们发了信息,提醒各位家长:所有的工作都要求孩子独立完成;如果孩子需要家长帮忙准备各类材料,请家长尽量给予帮助。  既然老师发话了,我也就对贝贝彻底放羊,等着她找上门来让我帮忙准备材料。谁知她居然这么
不知不觉,一年一度的暑假又到来了,每年这个时候,形形色色的兴趣班、辅导班、加强班、夏令营等都异常火爆,家长也忙得不亦乐乎,积极地为孩子参考和报名。这种心情我完全能够理解,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多一项技能就意味着多一分胜算,谁愿让自己的孩子落后呢?  诚然,学习很重要,知识很重要,但生活技能同样不可忽视,家长在给孩子弥补知识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给孩子在暑假也补补生活课。    给孩子补一堂家务课  
“教室里孩子哭,走廊上妈妈哭。”  “小孩一交给老师,再见后马上闪。”  “哎等等,妈还没给你‘魔法亲亲’呢!”  “听说有种花的花语是‘宝宝入园顺利’?”  每年入园,孩子们哭成一片,嘴里永远是那句:“我不上我不上我不上幼儿园……”  对于家长,这简直是一场灾难。不过专家却说,入园哭泣很正常,不哭的反而要担心——因为一开始不哭,有可能以后会哭很长时间;入园不适应的表现也不只有大哭大闹,还会以一些
腹泻后要避免大补特补,需要的只是让胃肠平静地休息一段时间。  秋季的到来,意味着小儿腹泻进入了一年的高发时段,特别是9~11月,儿科里的腹泻患儿常常扎堆,真是“忽然一阵秋风凉,腹泻小儿排成行”。  腹泻时,孩子焦躁难忍,对饮食要求也高;腹泻后,常常引起体重明显下降。有没有好的办法预防腹泻、缩短病程呢?  小儿秋泻多是由轮状病毒引起  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它在20℃左右气温下特别活跃,所以常在每
亮亮妈的烦恼:  看到周围一两岁的宝宝都能认很多字,我也想教我家儿子识字,可是一开始就进行得不理想。  第一天,我把四张识字卡“苹果、西瓜、大、小”出示在他眼前,一字一字地读给他听时,他却把识字卡翻过来看图片。  第二天,为了巩固昨天学过的字,我再让他认时,他却乱点乱读,然后把识字卡当扑克牌来玩,因为他看到他两个表哥经常玩扑克牌。最后,我不得不大声呵斥让他安静下来!  第三天,我把这四张字卡排在床
家长必须意识到孩子能否愉快地相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让他们分享快乐的时光。  全面放开二孩让身边的朋友纷纷加入生育大潮。“两个孩子可以作伴”似乎成了大部分人选择二孩的缘由。怀揣着大宝二宝一起玩积木相亲相爱的美好画面,二孩父母们迎来了头疼的现实:好不过三分钟的手足,似乎时时刻刻都准备开战,抢玩具、抢食物、抢关爱……争夺代替友爱成为日常。    如果孩子们之间总是闹矛盾,家长很自然地会更加关注如何帮助
今天是儿子4岁生日,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无法及时赶回家为他庆祝生日。遗憾之余,我想到给儿子写信,以此记录儿子这几年的成长经历,肯定儿子的积极表现,希望儿子能够再接再厉。同时也表达自己对儿子的关爱和祝福。  儿子:  一眨眼间,你今天已经4岁了。看着你从呀呀学语到一天到晚唱个不休,从磕磕绊绊到到处乱跑,我真切地感受到你的成长。在这4年里里,你给以了爸爸妈妈太多的感动,所以,我忍不住要对你说:“儿子,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