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理念下语文“个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创意理念下语文“个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理念的提出主要鉴于以下三方面:
  (1)本课题作为我校潘湘云校长的省级规划课题《以创意为核心理念的师生成长研究》中的核心研究内容“创意课堂”的实施与践行,是这一省级课题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子课题,本课题承担着以创意的视角重新审视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关理念、策略以及评价方式。鉴于此,我们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提出了创意课堂的理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与糟粕进行全面审视和深入剖析,洞悉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创意课堂的教学理念,借此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2)结合新课改的相关精神,特别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我们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和模式。创意课堂的研究就是结合以上两种态势,针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具有个性化色彩、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模式,为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新课程改革呼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特别是在当下语文教学这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前提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决定了教师的发展如果仅靠个人的闭门造车、自行摸索,必定要走不少弯路和歪路,而在团队力量下裹挟而行,则能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在合作力量的促进下,让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事半功倍,达成相应效果。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我们所倡导的创意课堂研究,以“个化教学”模式为主体,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为核心,结合课程改革的状况以及课标提出的理念以及本校教师成长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个化教学”模式。其中相关概念界定如下:
  1.因材施教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即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凸显了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使得教育迸发出迥异的万千风姿。而在“创意课堂”理念的指引下,这里的“因材施教”除了注重教育对象的生命经历之外,更注重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即根据不同文本的体裁、文体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学策略和模式,避免在风格迥异的文本之中采用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最终造成语文教学效益的低下。
  2.个体化
  “个化教学”中的个体化主要着眼于教材文本的文体,当下使用的教材每册都罗列了包括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等不同文体类型的文本,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置放于不同册数的教材中。这些不同文体的课文无论是作者对语言文字的甄别选择,还是对文本整体的谋篇布局;无论是对文本材料的遴选汲取,还是对价值主旨的确立,都散发着浓浓的属于体裁本体的元素信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树立文体意识。只有树立文体意识的教学,才能真正契合作者在文本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才能真正与文本的命脉相契合。
  3.个性化
  “个化教学”中的个性化是指在个体化教学中固有的相关教学模式指引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得以充分发挥与展示,形成以教学模式为基础,以教师个人风格为特色的课堂教学。这里的个性化,以尊重不同文体下的不同教学模式为前提,在充分考量教师个人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将学校班级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其中。
  4.个别化
  即对班级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实际学习能力进行透彻摸查,针对学生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过程中采用不同方式和标准,确保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下都能进行相应程度的提升。
  总之,“个化教学”体现出了教师教学过程的模式化、教学策略的自主性、个人风格的独特性以及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在践行过程中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总体效益。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目标
  1.从学生层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课题旨在通过语文课堂效益的提升,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感悟语言、内化语言、外显语言,提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在语言所裹挟的情感力量和人文情愫中健全人格的发展,提升生命质量。
  2.从教师层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技术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学科教学效益,转变教育质态的重要方面,但当下很多教师空有成长之心,却无成长之门,他们常在繁杂的事务和忙碌中迷失前行的方向。在众多专业成长的契机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教师探寻出一道专业化成长的快速路径,让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洞察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快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从体系层面形成语文学科科学有序的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无论语文课堂教学怎样变化,都应该有着自身存在的一种规律。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依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以文本创作的思路逆向而行,这样才能真正扣住语文教学的本质,形成语文教学的高效模式。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教材文本中不同文体、不同体裁文本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创作思路进行实践性教学,旨在探寻摸索出契合文本体裁的有效教学模式,在经验传播和辐射扩散中便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以在更广范围内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教学效益。
  4.从课题层面充实主课题研究的价值内涵
  本课题作为潘湘云校长主持的省级课题《以创意为核心理念的师生成长研究》的核心子课题,我们将从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入手,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上,探寻出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新策略、新模式,为主课题中“师生成长”奠定基础。
  (二)内容
  1.以个体化教学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
  在践行“创意课堂”和“个化教学”的研究中,应该始终坚持个体化教学,将个体化教学视为本课题矢志不渝的着眼点。个体化教学是“个化教学”的核心所在,其研究的内容包括:深入研读当下教材,将入选教材的文本的体裁进行整理,并针对不同文体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制订不同的教学模式。在研究初期,拟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以及抒情五类文体出发。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外延、细化研究分支,将寓言、成语故事、神话、古诗文等相关更为细致的文体融入其中,不断更新研究内容,以期形成整体的语文教学模式。   2.以个性化教学为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并不是要将课堂引入非此即彼的二元论的泥沼之中。我们只是为了避免模式化教学所带来的僵硬死板的教学质态,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展现自我风格和特色。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教师自身对于文本解读的个性化理解;在模式下教学策略和流程的个性化自主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的个性化彰显;教学评价和作业设计下的个性化凸显等。
  3.以个别化教学为课题研究的落脚点
  任何课题的研究,任何教学理念的更新,任何教学策略的选择,最终都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落脚点,否则就会形成本末倒置的尴尬局面。将个别化教学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长期的发展。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据生活状况、习惯特点、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不同的标准维度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不同的类型罗列不同的教学策略、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课外作业等。
  四、课题研究具体的实施过程
  (一)“个化教学”观照下的类型研究与探索
  基于“个化教学”旨在凸显个体文本的独特语言价值,提取不同类型的文本的表达规律,充实与丰富学生文本学习深度与广度的考量,本层面的研究主体围绕不同类型的文本抓好课堂教学前、课堂教学时、课堂教学后三个时间节点,合理安排对应的学习环节与内容,实践并探寻不同文本的教学策略,构建个体文本的教学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对不同文本形成深刻而敏锐的语言感知,逐步内化、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前置环节:教材中的文本类型众多,大体可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等几类,教学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本,不应该呈现出面目相似的教学格局。而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各自文本的独特魅力,首先就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带着阅读期待走进课堂。
  在前置环节,我们研究教师围绕即将要学习的某类型文本进行充分解读与讨论:“这一类型文本的语言教学价值在哪里?”“这一类型文本的表达特征是什么?”“同一类型文本在不同年段的课堂教学中侧重点在哪里?”“不同学段学生学习同一类型文本应掌握哪些知识点?”
  同时,我们还借助班级博客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讨论交流:“这一类型课文,我对什么感兴趣?”“这一类型课文,我读起来还有哪些疑问点?”“这一类型课文和其他课文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课堂教学前,学生已经参与了学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与疑问,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对文本的把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是落实“个化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文本表达特征和语言特色最为直接重要的时机。因此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40分钟时间,要将不同类型文本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就需要教师在这里展示自己的个性化思考,通过高效的教学技能将既定的文本教学标准进行淋漓尽致的实施与呈现。我们主张各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和而不同。“和”即对于同一类型文本的教学,要遵照约定的类型文本教学的标准,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要体现出同类型文本的统一面;“不同”则是要各位老师能够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彰显出自我教学的独特之处,逐渐形成自己擅长的某一种教学风格。
  对于不同类型文本的教学,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标准:
  写人文本:感受人物描写的细节生动,体会人物不同细节刻画的价值所在,学习素材选择的精妙,课堂教学要力求让人物活灵活现。
  叙事文本:了解事情描写的完整性,感受详略环节的处理技巧,体会事件背后的作者情感,课堂教学要试图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
  写景文本:传递景色描写的观察顺序,明晰景物想象的内在关联,从字里行间感受景色背后的作者心境,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身临其境。
  状物文本:展现事物的个性特征,了解作者介绍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借助文字触摸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真实面目。
  抒情文本:此类文本主要是指一些古代和现代诗歌,包含一些议论文,在教学中力图借助文字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体会文字中饱含的内在深情,体会语言的简练与精妙,在积累文字中积淀自己的文学修养。
  课堂教学后置环节:课堂教学的结束不是学习的终止,学生在课堂中所了解到的写作特征与语言特色还是浅薄与简单的,要加深学生对某类型文本表达特色的理解与巩固,则需要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通过检验与对比来逐步深化语言表达特征的理解。在教学后置环节,我们充分利用班级博客这一平台,将与所学课文相似的一系列文本补充在博客上,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讨论,并结合这一类型文本的语言特色、表达习惯、内容取舍等进行跟帖交流,教师在博客中进行重点点评指导,如此让大家在群文阅读中深入感受不同类型文本的独特文学价值,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个化教学”实施下的表达实践与运用
  “个化教学”是着眼于学生语言素养提升的积极思考与尝试,以提升学生语用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类型研究与探索层面,“个化教学”只是提供给了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范例与策略,整个过程仍停留在阅读的层面上,要检验与巩固学生的体验与收获,给予学生真实的语言表达实践尤为重要。本层面的研究主要通过开展各式活动,创设表达的场景,提供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将阅读所学的不同类型文本表达的方法与策略加以融会贯通,在验证中巩固语言能力,在活动中丰富人文素养。
  口语表达展示平台:语言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写作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也是当下学生应掌握的必备表达技能。平时的口语表达因为场合不同而类型多变、方法各异,这与我们实施的“个化教学”也是不谋而合。我们在每学年上学期都会开展以口语表达能力展示为主题的多种活动。
  1.活动内容   以诗朗诵、主题演讲、讲故事等为主要内容。借助不同的节日,我们会定期开展诗朗诵活动,如“中秋月诗朗诵”“我们的春节诗朗诵”“我爱我的祖国诗朗诵”等;根据学校社会的生活现状,我们也定期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如“队委竞聘演讲”“感恩主题演讲”“我的梦主题演讲”等;为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我们还举办讲故事比赛等。这些内容的文本类型都是学生课堂上学习过的语言样式,活动的开展也正是让学生将书本与生活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2.组织形式
  在开展这些活动时,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我们也提出了不同的参与标准,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诵或讲演,高年级学生则是自己创作作品进行表演。为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我们还要求各个班级首先进行初选,最终海选出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活动,对于胜出的优秀选手,学校将组织推荐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同时还定期将选手表演的录音录像在校内广播台和电视台进行播放,以此在全校学生中形成浓厚的语言学习氛围。
  书面表达展示平台:口语表达因为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展示自我,为此,学校在每学年下学期还特别开展了全校学生作文优选活动——“作文我能行”。这一舞台的搭建既给了全校学生一次展示自我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也检验了“个化教学”的研究成果,帮助研究成员及时跟进、完善研究的进程与策略。
  作文优选大赛每年举办一次,采用长期征稿、优选佳作的形式,学生写作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由各个班级自主进行甄选,遴选出优秀作文递交给学校,再从中精选出三十篇佳作进行颁奖,并选出十名最佳小作者进行现场写作比赛,最终评选出“最佳写作小能手”,获奖的佳作还将结集出版,部分作品还会刊登在校级报纸《新蕾报》上。现场写作比赛和颁奖活动安排在学校读书节活动中,这也成为学生最为期待的一项校级赛事,在学生中具有重要影响。
  “个化教学”研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研修深度的影响。为保障研究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有效提升参与教师的个人能力,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我们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个人研究与思考的舞台,让更多教师参与其中,吸纳大家的意见,在研修中碰撞智慧,用集体的力量浇灌美好的果实。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突破传统教研窠臼,围绕“个化教学”开展阶梯式教学汇报活动。由各年级备课组根据规划的既定类型文本开展教学研究,在备课组内,各成员先进行课堂教学研磨,一人试上,集体研讨,经过几轮的试上与讨论后,最终形成组内的精品课,参与校级精品课的展示。在校级展示活动中,各备课组分别呈现某一类型文本的课堂教学,全体教师集中进行商议,对不同类型的文本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从展示课中推选出两节课参与学校面向全区开展的“东陵之春”大型教学研讨活动。对于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思考和经验总结,学校也评比出优秀代表参与“黄杨讲坛”活动,让他们向专家们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接受专家们的点评与指导,从而提升自己研修的深度与广度。
其他文献
<正>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23课《灰椋鸟》全文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积累与热爱大自然教育的最佳载体。这篇课文计划用两课时,由于采用网络课的方式,课堂容量
11月17日,2020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服务保障工作会议在天津市召开,西青区委常委、副区长于强主持会议并就进一步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
目前,CT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中,但由于辐射原因,如对儿童伤害性较大,造成诊断应用方面的局限,且其曝光剂量也逐渐引起了临床的重视。随着螺旋CT容积扫描等方式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