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曾这样说过,当人类来到城市,而在这里早就居住着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其他物种,当人们开始关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空间里,那些与自己共享同一片土地、水源、空气的其他物种,会与自然建立起更深厚的联系。
联合国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70%的人口居住于城市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全球范围内城市化仍将持续高速发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很多其他物种与人类在城市中相融共生,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显然能够增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但在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正在急剧减弱,人与动植物争地盘在所难免,生物多样化正面临着环境变化、栖息地被破坏等多种威胁。在这一进程中,城市区域中的生物多样性将成为重新连接人与自然的重要纽带,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意
在巴黎、罗马,人们可以随意在广场、绿地中和鸽子、松鼠等小动物亲密接触。在墨尔本、悉尼,人们可以在路边偶遇鳄鱼,袋鼠、浣熊自由穿梭……在西方许多城市里,居民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是普遍现象。与野生动物共享城市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城市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效借鉴。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表示,城市生物多样性是评价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对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里的生物多样性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植物能够固碳吸氧、净化空气、为市民遮阴蔽日,提供美丽景观。动物们可以清除人类产生的废物及有害病原物、控制食物链正常运转,维持生态自然平衡。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杨军建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科学地规划建设城市森林公园、道路绿化带等绿地,让城市绿地成为替代栖息地;减少人为干扰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另外,城市可以通过生物廊道建设,将原本独立分散的绿地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为城市生物提供连续的栖息地和移动通道,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表示,尽管有些物种永远不可能在城市里繁衍生息,但只要我们能让城市环境变得更友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生物来到城市生活,丰富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
“当前,全世界都意识到由人类引起的生物多样性流失所带来的风险,亟须化共识为行动,这不仅需要政府层面采取果断行动,更需要每个人认知和行为的迅速转变。”周晋峰说。
呵护好这些真正的“土著”
从北京到南京,从上海到广州,从西安到成都……不管建城史多么悠久的城市,在人类聚居建立城市之前都是动植物的天堂,它们是城市真正的“土著”。
乌鸦、麻雀、燕子、喜鹊、蝙蝠、壁虎……这些曾是很多人从小到大在身边的公园、校园、小区经常看到的动物,但近年来在城市化过程中这些熟悉的野生动植物渐渐地从我们身边消失。
在北京天坛公园,很多居民早年间都见过一种长相似酷猫头鹰的猛禽,叫长耳鸮,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这个越冬种群近些年已经基本消失,栖息地减少、食物链中断、人为干扰等都可能是它们离开城市的原因。当然也有让人欣喜的一面,在30年前,在北京地区难以一睹真容的“旅鸟”—鸳鸯,近10年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北京动物园、玉渊潭公园和颐和园等各大公园,游客们常常有机会看到野生鸳鸯“伉俪”带着刚孵化出壳的小鸳鸯在水面游荡觅食,集群数量最多时能达到200只以上。
北京动物园重点实验室动物生态研究室主管崔多英说,这与北京城市规划中“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的理念和发展目标密不可分。从2009年至今,北京动物园的鸳鸯保护项目组已经在北京城市公园和郊区河湖水域持续野化放飞人工繁育的鸳鸯306只,为北京地区野生鸳鸯种群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种质资源,大部分鸳鸯在野外成功繁殖了后代,意味着这里植被环境良好,昆虫、果实、种子、花蜜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说明了城市绿地生态功能尤其是生物多样性支持功能的进步,但相应的人们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尚需改善和提高。
其他大城市也都在积极行动。上海市松江区农委、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于2010年一起组建“獐重引入种群擴繁技术和野化技术研究”项目组,从舟山群岛引进了17只獐,陆续放养到上海各处野外林地,让这种已经在上海消失了100多年的可爱动物重新回归。广东省林业局和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2012年至2015年间,新添7个“野生动物进城”示范点,让松鼠、黄猄、琵嘴鸭、斑鸠等野生动物在城市安家、栖息繁衍。
城市生物多样性人人有责
在过去8年时间里,上海青年郭陶然和他带领的“城市荒野”团队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里坚持做“生物多样性”研究。
从成立伊始,“城市荒野”的定位就是做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团队最初更多进行自然教育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到2016年,他们接下第一个生物多样性恢复项目,浦东新区邀请他们合作“宜嘉苑生态保育区”,打造了一片约3000平方米的生态保育区。他们在那里陆续种植了不同的植物,然后分季度观测里面植物群落生长的情况。 后来,郭陶然团队还陆续租下稻田,研究人工湿地里的生物多样性恢复方式,在上海闵行郊野公园的基地,是他们所有项目中面积最大、条件最好的。他们还在基地安装了生物定位系统,设置了30个基站,并在野生动物身上安装了发射器,可以精确地定位里面动物的位置,记录它们的活动轨迹,将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范围,不同季节取食关系的对应路线的数据收集起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应用于植物生境营造、野生动物监测等等。有了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知道一定的空间内可以容纳多少只野生动物;如果多了,该如何去处理,什么样的密度是合理的。
“城市荒野”还面向大众开设了自然教育课程,教授大家观察动植物的方法。课程中60%的时间都在户外实地考察,另外还推出了含有无斑雨蛙、饰纹姬蛙、金线侧褶蛙、中华蟾蜍等两栖动物的模型盲盒,它们都是上海本土可以看到的生物。
无独有偶,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巫嘉伟目前是成都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及疫源疫病防控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他15年来大量参与到成都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中,以求找到人类与自然更好的相处方式。位于成都郫都区的云桥村,徐堰河、柏木河、柏条河三条河流穿村而过,是成都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经过多年的保护管理,云桥湿地的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成都的生物多样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巫嘉伟和他的团队在云桥湿地就发现了新物种蓝吻鳑鲏,“这是2020年3月才被科学家正式命名的物种,这也是成都平原少有的脊椎动物新物种的发现,而且在大城市发现,意义更为重大,说明这里的河流、湿地环境为蓝吻鳑鲏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
“成都建设打造公园城市,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兼顾了城市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巫嘉伟对成都生物多样性的未来充满希望,“成都的生物多样性潜力巨大,希望能加强生态保护与科学研究,支持更多公园、社区参与进来,让公园城市名副其实。”
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大城市专门致力于“生物多樣性”和“生态修复”的团队,除上海的“城市荒野”、成都的巫嘉伟团队,还有位于北京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青岛的冠中生态修复团队……在今年昆明举办的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COP15大会,“城市荒野”等机构会受邀到场发言。
郭陶然对记者表示,城市和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与自然共生”才是最好的状态。当城市里的居民更关注生态问题,城市与荒野才不会矛盾对立,而形成一种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