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
1 注重导语设计
地理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艺术十分重要,它是能否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序曲”,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和创造情景的作用。精美得体、简洁生动、风趣幽默的导语,会像磁石般紧紧吸引着学生的心,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易于师生共鸣,形成新课的教学高潮,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1 巧用诗词创设情景
我国的诗词源远流长,语言优美、意境丰富,气势宏伟,声情并茂,充满激情。因而恰当地使用诗词来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意境。如讲授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一节时,我用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来引入对黄河的源头、流域、入海处的讲授。学生非常配合,兴趣盎然。
1.2 引用故事情趣横生
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作新课的导语,趣味横生,很受学生欢迎。如讲授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的发展”一节中“走现代农业之路”时, 先给学生讲袁隆平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在人多地少、后备土地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下,我国农业生产要大力推广现代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商品率的必要性。
1.3 联系时事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能简明扼要地切入主题,如2009年是我国建国六十周年大庆,举国欢腾,而刚过完国庆,我国的冰城哈尔滨就开始下雪,报纸上登载了标题为“看完烟花又见雪”的新闻。而这之后不久我就讲到八年级上册地理“气温和降水”内容,于是我就用这一时事对我国气温的讲解,学生不仅兴致勃勃,还对我国幅员辽阔感到自豪。
1.4 承上启下巧设疑问
这是许多教师常用的一种新课导入形式,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同时巧设疑问,启迪思考,激发兴趣,形成高潮。如讲解授七年级下册地理“俄罗斯”一节时,对着世界政区图提问学生:“亚洲和欧洲已经学过哪些地区?”让学生到讲台上指图,指出哪些地区还没有没有学,这样来引入俄罗斯的讲解,同时也很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俄罗斯国土面积的辽阔。
2 注重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因此在组成教学的各个因数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气氛的营造是十分重要的。现代教育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除了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外,还有情感的交流。教学活动就是在知识与情感的两条对流线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进行并完成的。情感的渗透对认识目标的实现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课堂上教师的任何情绪都会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出现某种心里反应,教师的关怀、期望、信任等情感信号对学生就有着激励、督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爱心和激情唤起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教师的激情主要是通过语言、表情、举止、态度等有声的、无声的、有形的、无形的方式传播给学生,并产生相应的效果。如利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来引入季风的讲授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适当加入自己的情感,以抑扬顿挫的声音、语调,再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将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以问题引入学生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以这样的方式来讲课,风趣幽默,学生的兴趣来了,教师就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又如在讲“黄河”一课时,黄河的含沙量很大,给黄河两岸的人民带来了很多的灾难。教师可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如今的黄河一碗水,半碗泥,这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细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血管出血。”对转折的连词加以重音,这样再讲授黄河的治理开发,学生就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性。
3 注重使用媒体
地理学科有着极为丰富的时空变化,五彩缤纷的自然风光和层出不穷的地理现象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媒体突破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变间接内容为直接内容,变静止事物为动态事物,这样可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弥补中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授七年级地理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可利用地球仪和三球仪来作演示,讲授“中国地理旅游业”时,以一些风光图片或名胜古迹的光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除了使用一些实物教具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课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育的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课件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宏观和微观的限制,可以无限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通过图像、音响、色彩、动画将地理教学涉及的地理事物、形象、情景、过程、分布、联系等直接展现于课堂,使学生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感知和认知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通过现代地理教学媒体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隐为显、化模糊为清晰,动静互化、快慢互化,便于突出地理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具体事物抽象化、概念化,从而缩短认知结构,提高学习兴趣,为师生的教与学活动提供极大的便利。
4 将知识直观化
地理这一学科包罗万象,有的知识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将呆板的,抽象的地图符号变成形象的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记忆符号。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便于学生记忆。比如讲授“行政区划”时,大纲要求学生知道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它们各自的轮廓,这对于以后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然而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因此教师将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或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将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编成歌谣:“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蒙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再将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形象化,如广东省的轮廓似大象的头、。湖北和湖南的轮廓连起来就像戴鸭舌帽的人头侧面像,湖北的轮廓像鸭舌帽,湖南的轮廓像脸。甘肃省的轮廓像一只斜放着的皮靴……总之,充分发挥师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优化课堂的目的,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收稿日期:2011-07-18
1 注重导语设计
地理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艺术十分重要,它是能否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序曲”,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和创造情景的作用。精美得体、简洁生动、风趣幽默的导语,会像磁石般紧紧吸引着学生的心,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易于师生共鸣,形成新课的教学高潮,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1 巧用诗词创设情景
我国的诗词源远流长,语言优美、意境丰富,气势宏伟,声情并茂,充满激情。因而恰当地使用诗词来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意境。如讲授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一节时,我用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来引入对黄河的源头、流域、入海处的讲授。学生非常配合,兴趣盎然。
1.2 引用故事情趣横生
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作新课的导语,趣味横生,很受学生欢迎。如讲授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的发展”一节中“走现代农业之路”时, 先给学生讲袁隆平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在人多地少、后备土地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下,我国农业生产要大力推广现代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商品率的必要性。
1.3 联系时事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能简明扼要地切入主题,如2009年是我国建国六十周年大庆,举国欢腾,而刚过完国庆,我国的冰城哈尔滨就开始下雪,报纸上登载了标题为“看完烟花又见雪”的新闻。而这之后不久我就讲到八年级上册地理“气温和降水”内容,于是我就用这一时事对我国气温的讲解,学生不仅兴致勃勃,还对我国幅员辽阔感到自豪。
1.4 承上启下巧设疑问
这是许多教师常用的一种新课导入形式,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同时巧设疑问,启迪思考,激发兴趣,形成高潮。如讲解授七年级下册地理“俄罗斯”一节时,对着世界政区图提问学生:“亚洲和欧洲已经学过哪些地区?”让学生到讲台上指图,指出哪些地区还没有没有学,这样来引入俄罗斯的讲解,同时也很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俄罗斯国土面积的辽阔。
2 注重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因此在组成教学的各个因数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气氛的营造是十分重要的。现代教育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除了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外,还有情感的交流。教学活动就是在知识与情感的两条对流线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进行并完成的。情感的渗透对认识目标的实现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课堂上教师的任何情绪都会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出现某种心里反应,教师的关怀、期望、信任等情感信号对学生就有着激励、督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爱心和激情唤起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教师的激情主要是通过语言、表情、举止、态度等有声的、无声的、有形的、无形的方式传播给学生,并产生相应的效果。如利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来引入季风的讲授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适当加入自己的情感,以抑扬顿挫的声音、语调,再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将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以问题引入学生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以这样的方式来讲课,风趣幽默,学生的兴趣来了,教师就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又如在讲“黄河”一课时,黄河的含沙量很大,给黄河两岸的人民带来了很多的灾难。教师可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如今的黄河一碗水,半碗泥,这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细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血管出血。”对转折的连词加以重音,这样再讲授黄河的治理开发,学生就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性。
3 注重使用媒体
地理学科有着极为丰富的时空变化,五彩缤纷的自然风光和层出不穷的地理现象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媒体突破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变间接内容为直接内容,变静止事物为动态事物,这样可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弥补中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授七年级地理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可利用地球仪和三球仪来作演示,讲授“中国地理旅游业”时,以一些风光图片或名胜古迹的光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除了使用一些实物教具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课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育的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课件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宏观和微观的限制,可以无限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通过图像、音响、色彩、动画将地理教学涉及的地理事物、形象、情景、过程、分布、联系等直接展现于课堂,使学生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感知和认知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通过现代地理教学媒体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隐为显、化模糊为清晰,动静互化、快慢互化,便于突出地理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具体事物抽象化、概念化,从而缩短认知结构,提高学习兴趣,为师生的教与学活动提供极大的便利。
4 将知识直观化
地理这一学科包罗万象,有的知识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将呆板的,抽象的地图符号变成形象的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记忆符号。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便于学生记忆。比如讲授“行政区划”时,大纲要求学生知道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它们各自的轮廓,这对于以后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然而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因此教师将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或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将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编成歌谣:“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蒙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再将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形象化,如广东省的轮廓似大象的头、。湖北和湖南的轮廓连起来就像戴鸭舌帽的人头侧面像,湖北的轮廓像鸭舌帽,湖南的轮廓像脸。甘肃省的轮廓像一只斜放着的皮靴……总之,充分发挥师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优化课堂的目的,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收稿日期:201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