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8月的某天,站在连岳在鼓浪屿的家中向外望,窗外是累累的龙眼,鲜花,在远处,是无敌海景。
一年前,连岳把家搬到了鼓浪屿高处的一幢老式别墅中的一层。每天睡饱起床,然后看书,碰到有约稿子的日子,写作。太太每天坐小轮,渡江到对面的市区上班。
在时政评论上,忧国忧民、锋利尖锐、一针见血。在时尚报纸上,和上海的小资青年谈论情感问题,尖酸刻薄,让他的粉丝们既乐不可支,还分外解恨。
1997年之前,这个还不叫连岳的年轻人在厦门一家党报写着一些教育市民的评论,大意是反对不文明行为之类的东西。他感觉良好,因为大家都是在这么做,工作不都是这个样子吗?再之前,他是政府机关的一名公务员。
这时候有人喊了一声:王小波死了。他的第一反应是:王小波是谁?
此后的两个月,他知道了这个叫王小波的人,他找来王小波所有的书。“他写的东西并不多,但是足够证明我原来生活的形态与脑子是坏的。用王小波的话来说,我这个人是无趣的。用他喜欢的罗素的话来说,我这个人是假的。”
對于之前的愚蠢和无趣,连岳曾举过一个例子。在王小波死前大概一年左右,有一本狂热的民族主义著作《中国可以说不》在炒作,“我买了三本,一本送人,一本读,一本准备留着。如果当时有人塞给我一枚炸弹,让我去搞自杀式袭击,我一定就去了。我当时就是这样一只蠢猪。当然,是王小波告诉我这种蠢。也许我现在还是一只猪,但是至少不会狂热了,也多少看得出一些骗局了。”
“他的话触及到我心灵深处的一个临界点。都是我过去在想的,但还想不明白。在找的,但还不知道那是什么。”连岳说。
他接着认识了对王小波有影响力的一些人,罗素、福柯、杜拉斯、马克·吐温、杜伦马特、卡尔维诺、王道乾、伍迪·艾伦、图尼埃,“这些人都比王小波更了不得,更具诱惑力,任何一个都有足够的爆炸力,给坚固的无趣以震撼,至少,能给一个嘲笑。”
颤巍巍之间,一张骨牌轻而易举地被推翻了。他觉得再也不能继续这种人格分裂的生活,2000年,连岳递了辞职信,“我是辞职之后,再打电话通知父母的。”连岳的父亲是中学教师,在他们看来,有份稳定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我对两代人的沟通是没有信心的,完全是在不同的话语体系。”
很早,连岳就开始给当时已名声鹊起的《南方周末》投稿。一来二往,和编辑部熟了。当他们得知连岳已经辞去公职,正好南方周末筹备《新文化》版,有个空位子,邀请他南下加盟。
在广州租了房子住下,在《南方周末》做文化记者。薪水颇丰,他还是感到不快乐。“不太喜欢记者动荡的生活。多数时候在外面跑,就是不在外面跑的时候,神经也很紧张,要为下一个选题担忧。采访的时候,没有快感。”
他离开了《南方周末》,和黄爱东西等一干媒体人参与筹备中国一份娱乐报纸,工作内容之一是负责招人。因为种种原因,刊号迟迟没有批下来。这是一段最悠闲的日子,用连岳的话说就是“骗吃骗喝,无耻得很”,“当然很喜欢了,每个月给我发工资,还不用干事情”,其间,他一直没有停止写专栏。一年之后,当报纸真正出刊,连岳又选择离开了,他觉得自己虽然有娱乐精神,但不适合做娱乐新闻。
在机关压抑的环境待过,在市场化媒体做过,当过记者,也做过编辑,连岳认为自己的媒体经历已经足够了。这些,都不是他想做的。
2002年,在外晃荡两年的连岳回到厦门。“那个时候,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了。”他开始全职写专栏。第一年,收入很没保障,平均下来每个月只有3000到4000元的收入,相比当年在《南方周末》,算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好在,厦门的物价也不高。
至于其他的,连岳感到非常满意。看书,写作,自由自在,完全由自己来掌控时间。这里有老婆、有无敌江景,还有自由。
靠着之前积累的口碑和地位,2004年的时候,他在《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上海一周》等等报纸都有了固定的专栏,收入已经不是太要考虑的问题了。同一类型的稿子写多了,也容易厌烦。“我会有一个控制,每周只写四到五篇文章,譬如政论两篇,女性情感类几篇。”
体制外的生活会少点安全感吗?
“那就多赚点钱,多买几份保险了。其实,体制内也没有保障。人有旦夕祸福。不在你控制范围的东西,就不需要去想。”
“我现在真想不出有比这更让我感到舒服的。”估计,这会儿,电话那边的他正在老洋房里望着窗外树上嫩绿的芽,听着放学回家的孩子清脆的嬉闹声。
一年前,连岳把家搬到了鼓浪屿高处的一幢老式别墅中的一层。每天睡饱起床,然后看书,碰到有约稿子的日子,写作。太太每天坐小轮,渡江到对面的市区上班。
在时政评论上,忧国忧民、锋利尖锐、一针见血。在时尚报纸上,和上海的小资青年谈论情感问题,尖酸刻薄,让他的粉丝们既乐不可支,还分外解恨。
1997年之前,这个还不叫连岳的年轻人在厦门一家党报写着一些教育市民的评论,大意是反对不文明行为之类的东西。他感觉良好,因为大家都是在这么做,工作不都是这个样子吗?再之前,他是政府机关的一名公务员。
这时候有人喊了一声:王小波死了。他的第一反应是:王小波是谁?
此后的两个月,他知道了这个叫王小波的人,他找来王小波所有的书。“他写的东西并不多,但是足够证明我原来生活的形态与脑子是坏的。用王小波的话来说,我这个人是无趣的。用他喜欢的罗素的话来说,我这个人是假的。”
對于之前的愚蠢和无趣,连岳曾举过一个例子。在王小波死前大概一年左右,有一本狂热的民族主义著作《中国可以说不》在炒作,“我买了三本,一本送人,一本读,一本准备留着。如果当时有人塞给我一枚炸弹,让我去搞自杀式袭击,我一定就去了。我当时就是这样一只蠢猪。当然,是王小波告诉我这种蠢。也许我现在还是一只猪,但是至少不会狂热了,也多少看得出一些骗局了。”
“他的话触及到我心灵深处的一个临界点。都是我过去在想的,但还想不明白。在找的,但还不知道那是什么。”连岳说。
他接着认识了对王小波有影响力的一些人,罗素、福柯、杜拉斯、马克·吐温、杜伦马特、卡尔维诺、王道乾、伍迪·艾伦、图尼埃,“这些人都比王小波更了不得,更具诱惑力,任何一个都有足够的爆炸力,给坚固的无趣以震撼,至少,能给一个嘲笑。”
颤巍巍之间,一张骨牌轻而易举地被推翻了。他觉得再也不能继续这种人格分裂的生活,2000年,连岳递了辞职信,“我是辞职之后,再打电话通知父母的。”连岳的父亲是中学教师,在他们看来,有份稳定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我对两代人的沟通是没有信心的,完全是在不同的话语体系。”
很早,连岳就开始给当时已名声鹊起的《南方周末》投稿。一来二往,和编辑部熟了。当他们得知连岳已经辞去公职,正好南方周末筹备《新文化》版,有个空位子,邀请他南下加盟。
在广州租了房子住下,在《南方周末》做文化记者。薪水颇丰,他还是感到不快乐。“不太喜欢记者动荡的生活。多数时候在外面跑,就是不在外面跑的时候,神经也很紧张,要为下一个选题担忧。采访的时候,没有快感。”
他离开了《南方周末》,和黄爱东西等一干媒体人参与筹备中国一份娱乐报纸,工作内容之一是负责招人。因为种种原因,刊号迟迟没有批下来。这是一段最悠闲的日子,用连岳的话说就是“骗吃骗喝,无耻得很”,“当然很喜欢了,每个月给我发工资,还不用干事情”,其间,他一直没有停止写专栏。一年之后,当报纸真正出刊,连岳又选择离开了,他觉得自己虽然有娱乐精神,但不适合做娱乐新闻。
在机关压抑的环境待过,在市场化媒体做过,当过记者,也做过编辑,连岳认为自己的媒体经历已经足够了。这些,都不是他想做的。
2002年,在外晃荡两年的连岳回到厦门。“那个时候,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了。”他开始全职写专栏。第一年,收入很没保障,平均下来每个月只有3000到4000元的收入,相比当年在《南方周末》,算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好在,厦门的物价也不高。
至于其他的,连岳感到非常满意。看书,写作,自由自在,完全由自己来掌控时间。这里有老婆、有无敌江景,还有自由。
靠着之前积累的口碑和地位,2004年的时候,他在《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上海一周》等等报纸都有了固定的专栏,收入已经不是太要考虑的问题了。同一类型的稿子写多了,也容易厌烦。“我会有一个控制,每周只写四到五篇文章,譬如政论两篇,女性情感类几篇。”
体制外的生活会少点安全感吗?
“那就多赚点钱,多买几份保险了。其实,体制内也没有保障。人有旦夕祸福。不在你控制范围的东西,就不需要去想。”
“我现在真想不出有比这更让我感到舒服的。”估计,这会儿,电话那边的他正在老洋房里望着窗外树上嫩绿的芽,听着放学回家的孩子清脆的嬉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