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门艺术,历史教学需要音乐辅助,音乐有助于历史概念的形成,有助于历史课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过程。音乐更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妙用音乐素材,历史课堂定能溅起情感的浪花,奏出师生和谐相处的美妙乐章,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史、寓教于美的更高享受!
关键词:音乐 历史概念 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c)-0230-01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对中学教师来说,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其想象力,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我尝试了合理引用音乐元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众所周知:音乐是视听艺术,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是人们表达或寄托情感的“艺术语言”。它传递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的传达情感,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灵。
1 音乐有助于历史概念的形成
一般来说,历史概念有特定的历史时间、历史空间、历史人物和历史本质。掌握历史概念能使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更准确地理解历史知识。历史概念的形成包括:(1)感知历史事实,形成历史表象。(2)积极引导思维,解释本质特征。(3)进行综合概括,形成历史概念。其中形成历史表象既是学生理解历史的起点,也是形成历史概念的感性基础。音乐在帮助学生感知历史事实、形成历史表象方面具独特优势。它能把人的视听功能与学科教学充分结合,把抽象具体化,有助于形成丰富、生动、具体准确的历史表象,为历史概念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音乐有助于历史课实施情感教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它通过优美的音效兴奋神经,调节情绪,达到乐观向上的精神。它以其独特而丰富的表现力,给人一种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达到的综合美感,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激动,思想上发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历史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是历史教育的主要功能,也是新课标始终贯穿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学中尤其是中国历史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除了用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化学生,我尝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引入不同的音乐元素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结果令人欣喜。
历史资料相对比较枯燥、抽象,教师采用单一讲述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实施情感教学的落脚点是创设“问题情境,升华学生感情。心理学指出,人的感情包括情绪、情感、情操三个层次。学生从对丰富生动的历史感知中产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必须发展成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深厚的、坚实的高级情感才成为一种稳定的情感,并能进一步升华为情操。促使情感实现发展“升华“的好途径就是在情感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
《抗日战争》一节课,引用电影小兵张嘎,先播放主题曲,而后让学生试着填歌词,1937年,日本鬼子进了中原,先打开卢沟桥,后进了山海关。那火车修道了济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抗战,把鬼子赶出家园。我设置了以下问题情境:(1)歌曲反映了哪个时代的事情?(2)歌曲中提到了哪些时间、地名?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有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余地,学生在思索中求解,消化中求固,在发展思维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和感情被激发,并逐步得到升华。小兵张嘎的形象历历在目,学生对1937年—中原—济南,有了大致的线索,随即引入新课。一下就吊足了学生的胃口,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3 有助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要有所创新,除了要敢于冲破习惯性思维、敢于质疑外,最重要的是善于从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要么是诗歌、故事,要么是音乐、美术……我便是从音乐入手,让历史课融入音乐元素,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感受合唱魅力,激发学习兴趣。运用音乐形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合唱作品强弱分明的力度,缓急交错的节奏,抑扬起伏的旋律,悦耳丰满的和声,动感的艺术形象,使学生的大脑在感知、记忆、创造等一系列运动转化过程中,促进智力和兴趣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能够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能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佳状态进入角色,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合唱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讲“巴黎公社”时,合唱《国际歌》,在讲抗美援朝战争时,放一段《我的祖国》,而后让大家合唱,引入新课。这些“歌曲法”的运用都能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融入了课堂,从而为接下来的新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享受音乐美感,升华教学主题。教学过程中引入音乐。如讲红军长征时,播放《四渡赤水》这首歌曲,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一曲高亢激昂的女高音把学生带回了艰难跋涉的长征岁月,同时对蒋介石实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受到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在讲“难忘九一八”一课时,引入课题以后,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行径的愤懑。学生们那种既痛又恨的表情溢于言表,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至此,教材内容得到升华。
再次,接受音樂形式,圆满教学任务。课堂小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在结尾时播放与本节课主题有关的歌曲,既是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更是课堂教学的升华,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门艺术,历史教学需要音乐来辅助,音乐是易于学生接受、理解、易于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感情浪花的元素,更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教师只要善于钻研、敢于大胆尝试,妙用音乐素材,历史课堂定能溅起情感的浪花,奏出师生和谐相处的美妙乐章,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史、寓教于美的更高享受!
关键词:音乐 历史概念 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c)-0230-01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对中学教师来说,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其想象力,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我尝试了合理引用音乐元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众所周知:音乐是视听艺术,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是人们表达或寄托情感的“艺术语言”。它传递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的传达情感,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灵。
1 音乐有助于历史概念的形成
一般来说,历史概念有特定的历史时间、历史空间、历史人物和历史本质。掌握历史概念能使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更准确地理解历史知识。历史概念的形成包括:(1)感知历史事实,形成历史表象。(2)积极引导思维,解释本质特征。(3)进行综合概括,形成历史概念。其中形成历史表象既是学生理解历史的起点,也是形成历史概念的感性基础。音乐在帮助学生感知历史事实、形成历史表象方面具独特优势。它能把人的视听功能与学科教学充分结合,把抽象具体化,有助于形成丰富、生动、具体准确的历史表象,为历史概念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音乐有助于历史课实施情感教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它通过优美的音效兴奋神经,调节情绪,达到乐观向上的精神。它以其独特而丰富的表现力,给人一种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达到的综合美感,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激动,思想上发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历史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是历史教育的主要功能,也是新课标始终贯穿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学中尤其是中国历史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除了用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化学生,我尝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引入不同的音乐元素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结果令人欣喜。
历史资料相对比较枯燥、抽象,教师采用单一讲述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实施情感教学的落脚点是创设“问题情境,升华学生感情。心理学指出,人的感情包括情绪、情感、情操三个层次。学生从对丰富生动的历史感知中产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必须发展成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深厚的、坚实的高级情感才成为一种稳定的情感,并能进一步升华为情操。促使情感实现发展“升华“的好途径就是在情感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
《抗日战争》一节课,引用电影小兵张嘎,先播放主题曲,而后让学生试着填歌词,1937年,日本鬼子进了中原,先打开卢沟桥,后进了山海关。那火车修道了济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抗战,把鬼子赶出家园。我设置了以下问题情境:(1)歌曲反映了哪个时代的事情?(2)歌曲中提到了哪些时间、地名?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有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余地,学生在思索中求解,消化中求固,在发展思维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和感情被激发,并逐步得到升华。小兵张嘎的形象历历在目,学生对1937年—中原—济南,有了大致的线索,随即引入新课。一下就吊足了学生的胃口,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3 有助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要有所创新,除了要敢于冲破习惯性思维、敢于质疑外,最重要的是善于从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要么是诗歌、故事,要么是音乐、美术……我便是从音乐入手,让历史课融入音乐元素,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感受合唱魅力,激发学习兴趣。运用音乐形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合唱作品强弱分明的力度,缓急交错的节奏,抑扬起伏的旋律,悦耳丰满的和声,动感的艺术形象,使学生的大脑在感知、记忆、创造等一系列运动转化过程中,促进智力和兴趣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能够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能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佳状态进入角色,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合唱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讲“巴黎公社”时,合唱《国际歌》,在讲抗美援朝战争时,放一段《我的祖国》,而后让大家合唱,引入新课。这些“歌曲法”的运用都能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融入了课堂,从而为接下来的新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享受音乐美感,升华教学主题。教学过程中引入音乐。如讲红军长征时,播放《四渡赤水》这首歌曲,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一曲高亢激昂的女高音把学生带回了艰难跋涉的长征岁月,同时对蒋介石实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受到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在讲“难忘九一八”一课时,引入课题以后,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行径的愤懑。学生们那种既痛又恨的表情溢于言表,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至此,教材内容得到升华。
再次,接受音樂形式,圆满教学任务。课堂小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在结尾时播放与本节课主题有关的歌曲,既是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更是课堂教学的升华,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门艺术,历史教学需要音乐来辅助,音乐是易于学生接受、理解、易于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感情浪花的元素,更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教师只要善于钻研、敢于大胆尝试,妙用音乐素材,历史课堂定能溅起情感的浪花,奏出师生和谐相处的美妙乐章,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史、寓教于美的更高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