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Vz23/Vz25 9mm冲锋枪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捷克生产的Vz23冲锋枪在外形及设计结构上与以色列乌齐冲锋枪十分类似,但却没有乌齐冲锋枪的名气大,使用范围也不是那么广泛,不过该枪却是早期性能出色的冲锋枪之一……
  
  紧跟潮流设计
  
  世界上第一支冲锋枪是出现在一战后期的意大利维勒·帕洛沙M1915冲锋枪,这一时期的代表产品还有意大利的伯莱塔M1918冲锋枪、德国的MP18冲锋枪以及美国的汤姆逊冲锋枪。
  冲锋枪自诞生后发展迅速,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陆续出现了一批冲锋枪佳作,如法国STA M1924冲锋枪、奥地利斯太尔冲锋枪、德国伯格曼冲锋枪、西班牙二星式s135冲锋枪、德国厄尔玛冲锋枪、意大利伯莱塔M1938冲锋枪、法国MAS38冲锋枪以及苏联PPD40冲锋枪等。
  1938年,德国开启了现代轻武器生产技术的一个新时代,在枪械制作中大量使用冲压件,MP40冲锋枪由此诞生了。其他国家也紧随其后,如英国的司登冲锋枪、苏联的PPS43冲锋枪、美国的M3和M3A1冲锋枪……。一些在二战后生产的冲锋枪如西班习:的星式Z45冲锋枪、MAT49冲锋枪等也采用了类似的工艺。
  1 940年代末期,一种新式结构的冲锋枪出现了:枪机为包络式,握把兼作弹匣座。采用这种结构的冲锋枪变得更加紧凑,全枪质心正好落在握把上,握持射击也更加舒适。而这其中的代表产品就是著名的以色列乌齐冲锋枪。捷克著名轻武器设计师弗兰蒂斯克·霍莱克也紧跟其后,先后设计了Cz148、Cz447和Cz476冲锋枪,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发射9mm巴拉贝鲁姆弹的Vz23冲锋枪。
  
  Vz23结构展示
  
  Vz23冲锋枪与乌齐冲锋枪一样,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包络式枪机,开膛待击。Vz23早期的型号枪身表面经过发蓝处理,晚期型号的表面则进一步做了亚光处理。
  该枪的机匣是一根直径为40mm的圆管,为无缝钢管制成,大部分零件为金属冲压件,枪管、枪机和一些次要部件由机加工制成。该枪的枪管特别长,几乎占了全枪的长度,枪管部分伸入机匣内,使枪机包络枪管的长度达159mm。这种枪机结构大大缩短了武器的全枪长,使该枪的结构更加紧凑。
  枪机和机匣的右侧分别设有一个抛壳窗,当枪机位于开锁位置时,枪机与机匣上的抛壳窗相互对应,实现抛壳;当枪机位于闭锁位置时,枪机上的抛壳窗被枪管封住,机匣上的抛壳窗则被枪机封住。拉机柄槽位于机匣上部偏左侧,复进簧导杆兼作抛壳器。
  该枪设有两种保险机构:一个是拉机柄保险,当拉机柄位于拉机柄槽前方的卡槽中时,即可锁住枪机;另一个是扳机保险,位于扳机后方,将扳机保险推至右边为保险状态,可锁住扳机。该枪没有快慢机,通过控制扳机行程来实施单、连发发射,轻扣扳机为单发发射,扣扳机到底则为连发发射。
  三角形枪托为木制,枪托底板为金属冲压件。枪托的左侧面、机匣左前方分别设有一个枪背带环。
  该枪的握把由木材和酚醛树脂混合制成,握把兼作弹匣座,插入弹匣后全枪的质心正好落在握把上,弹匣卡笋设在握把右侧。弹匣为直形,容弹量有24发和40发两种。
  该枪最显著的特点是,护木右侧设有一个可容纳10发弹的附加装弹器,装弹器上设有导槽,当弹匣内枪弹用完时,其可快速向弹匣内装弹。枪械上设有附加的容弹器,无疑可增加携弹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枪械质量,为携行机动乃至瞄准射击带来不利影响,所以现在武器很少采用这种设计。
  Vz23采用护翼片状准星,旋转式表尺,上有4个U形缺口式照门(其结构类似干MP5冲锋枪上的转鼓式表尺),表尺分划100~400m。
  Vz23还有一个采用折叠式金属枪托的型号——Vz25,二者结构基本一样,后者的枪托可以折向左边,枪托底板也由金属材料制成。当枪托折叠时,由位于枪托底板上的一个卡圈固定住。此时可以实施腰际射击,枪托可以充当前握把使用。
  Vz23/Vz25于1949年投入批量生产,同年装备捷克军队,到1950年中期,生产数量超过了10万支。
  
  变型产品:7.62mm口径的Vz24/Vz26
  
  Vz23/Vz25在捷克军队一直服役到1952年。之后,由于捷克加入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大家庭中,Vz23/Vz25也由9mm口径改变为7.62mm托卡列夫口径,并分别重新命名为Vz24g及Vz26冲锋枪:Vz24采用固定式木制枪托,Vz26采用折叠式金属枪托。
  Vz24/Vz26与Vz23/Vz25冲锋枪的结构也有几方面不同,其最大不同是击发方式由开膛待击改为闭膛待击。
  此外,新枪的弹匣尺寸为40mm×24.7mm,而Vz23/Vz25的弹匣尺寸为35mm×24.8mm;新枪弹匣与机匣的角度由以前的90°改为87°,且稍向前倾斜;弹匣容弹量为32发。由于二者结构设计存在差异,由此这两支新口径武器与Vz23/Vz25之间不能互换零件。
  Vz23/Vz25的铭文“she”以及生产年份和产品序列号刻在固定枪托的卡圈上,而Vz24和Vz26的铭文则刻在机匣后部的左侧。
  
  装备情况
  
  Vz23/Vz25除在捷克军队服役外,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还大量出口到古巴、叙利亚、尼日利亚等国。之后,Vz24/Vz26取代了它们成为捷克军队的新武器,其他华约国家如罗马尼亚也曾装备使用过Vz24/Vz26。
  
  编辑/郑双雁
其他文献
无分敌友的情节设计    《狙击精英V2》这款游戏的情节设计相当出色,从任务、地域来说,其设计的真实感大大超越了以往同类游戏。该游戏的背景设定在1944~1945年二战末期的德国本土,玩家将深入德国各个地区执行任务,如进入高射炮塔作战,爬上勃兰登堡门执行狙击,在德国国会大厦前射杀敌人等。  整个游戏的进程是围绕二战末期德国研制的V2火箭而展开的。德国在二战末期为扭转战局而开始研制V2火箭,并打算以
期刊
BAE系统公司最近从美国陆军获得了一份价值2300万美元的合同,为其提供TRIGR轻型手持式激光目标定位装置(LTLM)。   TRIGR轻型手持式激光目标定位装置可在昼夜及烟雾等低能见度环境下帮助徒步士兵确定目标位置,具有定位迅速、精度高等特点。该装置集成有光学观察镜、先进热成像夜视摄像机、激光测距仪、数字式磁罗盘和GPS定位系统,总质量小于2.5kg,昼间目标识别距离为4.2km,夜间目标识别
期刊
作为全新系列步枪宣传  以色列军事工业(IMI)公司在1969年设计出伽利尔步枪后,以色列国防军对其一直兴趣不大,特种部队宁愿选用美国军援的M16系或缴获的AK系步枪,而常规部队在装备了一段时间伽利尔步枪后也改用美国军援的M16系。然而,该步枪/枪族出口到二十多个亚非拉欧国家,作为军队或警察的制式武器,而且还把特许生产权卖给了南非、意大利和哥伦比亚,可算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型。  多年以来,伽利尔
期刊
一战结束至二战初期这段时间,冲锋枪发展由兴起而渐入鼎盛时期,期间出现了像德国MP28冲锋枪,美国M1928及M1汤姆逊冲锋枪、M3“盖德”冲锋枪,英国司登冲锋枪,苏联PPSh-41冲锋枪等一大批著名的冲锋枪。匈牙利也不甘落后,在冲锋枪领域谱出了自己的曲调——这就是枪械设计师帕尔·基拉里设计的M39冲锋枪及其衍生型……    帕尔·基拉里小传  M39冲锋枪由匈牙利工程师帕尔·基拉里(Pal D.
期刊
XM2010曲折诞生过程  美国陆军于1988年开始装备的M24 SWS(狙击手武器系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M40A1狙击步枪一样,都是由雷明顿M700狙击步枪改进而来的,均发射7.62×51mm NATO标准弹。但与M40A1不同的是,M24采用的机匣长度是按照0.300英寸温彻斯特-马格努姆弹(7.62×67mm)的长度制造的,当时的想法就是为以后有可能改造使用0.300英寸温彻斯特-马格
期刊
在世界特种部队行列中,法国海军突击队称得上是一匹黑马,2008年,面对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该突击队于4月和9月两次出手,营救出32名人质,活捉12名、击毙1名海盗,而己方无一伤亡,这一战绩谱写了一个反海盗的神话。虽然有这样的成绩,这支特种部队却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而法国的海洋反恐精英部队——近距离战斗队,同样频频现身海洋反恐行动中,但其详细情况至今也鲜为人知。这两支部队都被称为“神秘之旅”——   
期刊
     
期刊
MSPO是由波兰举办的国际性防务展。第18届MSPO展在波兰首都华沙以南约150km的科尔泽市举办。科尔泽市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曾经因生产石灰岩而繁荣。  本届MSPO除了波兰本土的厂商外,还吸引了德国HK公司、西格-绍尔公司、比利时FN公司、捷克CZ公司等国际巨头,特别是英国还设立了综合展位。在此,我们还是来看看展会上的轻武器吧——    拉多姆公司MSBS 5.56mm模块化步
期刊
95式5.8mm自动步枪,读者朋友再熟悉不过了。但能近距离内窥该枪者恐怕为数不多。这里,请与我们一起走近QBZ95式5.8mm自动步枪,共同感受它的奥妙吧……    外部亮点    1 枪管前方设有固定式枪榴弹发射装置,其显著特征是,在枪口消焰器后部设有3个环形槽,以减小与枪榴弹的摩擦面;在最后一个槽内装有卡簧,可防止枪榴弹自行脱落  2 刺刀座设在枪管下方,前背带环设在枪管左侧、靠近气体调节器的
期刊
《辐射》系列游戏被称为游戏圣经。从第一代《辐射》开始,就完美阐释了欧美角色扮演游戏的精髓——无限自由的剧情设定,任凭玩家自由发挥——在废土中生存没有既定的法则,玩家可以凭借善良的天性除暴安良,也可以展现人性的阴暗烧杀掳掠,更可以无视一切走独善其身的路线。从《辐射》到《辐射2》再到《辐射3》,一代又一代的战后幸存者在充斥着各种变种生物和辐射尘埃的废土中挣扎立足,他们的辛酸人生在玩家眼中构成了壮美的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