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居住景观的意义

来源 :奢华居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han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景观被简单理解为绿化,往往作为房子的附属而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最初,人们认为房产的价值在于地段和之上的建筑,忽视了整体景双环境的营造对于生活的意义。如今,景观设计愈来愈被开发商重视,他们着眼于塑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以及景观的价值感,在自然条件相对严峻的北京,不惜人工物力的投入,建坡地、搭配高低错落的植物……创造了一个个令人陶醉的梦幻般的园林。
  


  然而,景观不仅仅是房前屋后的绿地,它还塑造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因此,我们更需要明确“好景观的内涵”——首先,好景观应该是诗意的,同时着眼于创造宜人的活动空间,让人们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当然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需要在生机勃勃的户外场所与宁静的生活氛围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对于精光更进一步的要求在于塑造生态、可持续的自然环境,另外,创新空间形态也是未来景观的发展方向。
  因此,无论开发商、设计师或是置业者,都应该从“审美、和谐、生态、创新”四个方面重新思考景观的意义,促使那些真正能提升生活品质与环境品质的“好景观”在我们身边出现。
  
  审美景观
  
  人与自然彼此交融的诗意空间
  当下中国景观最大的问题是首先是观念,观念决定立场。北京观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孔祥伟说,“第一,把景观理解成环境的一种修饰,而忽视了景观的基本功能。第二,审美出现问题,普遍意义上的中国景观在审美问题上存在着混乱一把各种风格的景观元素混搭,甚至将欧式古典和中国古典风格的装饰元素互相并置,填充着我们的生活空间,这导致景观空间出现了审美的混乱。”
  


  曾经,众多欧陆风格的楼盘风行一时,常常照搬欧洲皇家园林的轴线语言和几何构图元素,园中摆放上众神的雕塑、喷泉、广场,认为这是“奢华与尊贵”的典范。然而,这些景观元素不仅和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丝毫没有关系,无法引起共鸣,而且硬质铺装为主的景观,仅为了印证仪式化和价值感,缺少对场所功能的关怀。
  景观到底为谁?景观不仅为人,景观也为自然,要相互平衡。对自然,景观要最大化的修复、维护整个自然的生态系统:对人,服务于人,供人休闲、游憩,最大化的接触自然。美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现在只是攫取了其中的一个元素,作为设计表达的主体,这是最大的问题。景观的功能没有能够全面地表达。“景观不仅是审美的,更是功能性的”,现代景观之父奥姆斯特德在设计纽约中央公园时,首次提出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公众创造身心再生的场所。之后“哈佛革命”三人中的杰姆斯·罗斯说:“我们不能生活在画中,而作为一组画来设计的景观剥夺了我们使用活生生的生活领域的机会”。由此,确定了现代主义景观的二元价值——满足视觉美感同时,满足人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功能性需求。
  


  现代意义上的“好”景观不仅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同时考虑景观的使用功能与环境气氛,创造亲近自然、可参与的景观空间。一个兼顾“美感”与“功能”的范例是黎巴嫩景观设计师Vladimir Diurovlc的作品——巴塞尔山度假别墅,其功能空间细分、环境氛围营造的恰如其分,穿过一片镜面般宁静的水池,进入了观光凉亭,这里是俯瞰山水自然的最佳角度,模糊了生活与自然的界限,营造出宁静、诗意的空间氛围,让度假的人们抛却一切烦扰,除了自然再也感受不到其他所在。沿水上石块拾阶而下,则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空间,水池之下巧妙地嵌入一个小酒吧,为热闹的社交活动还准备了烧烤台、露天平台、游泳池、壁炉和围坐谈话区等场所。因为完美平衡了视觉美感和使用功能,巴塞尔山度假别墅获得了2008年度美国景观协会庭院设计奖。
  目前,景观的价值在中国越来越被重视,面对这一改变,孔祥伟认为:“无论是开发商或是设计师,都应该意识到对美的表达是多元的,一味照搬欧式风格或是中式风格,或者是强调某个节点的价值感而无视场地特征和实用性,这样的景观设计手法不足取。”归根结底,景观设计需要将人与自然同时作为设计的起点,重视人如何参与景观、景观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心理,同时考虑与场地的自然状况相适应,从而使景观摆脱了某种美丽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最终让人诗意、安全的在大地上栖居。
  
  与中国人情感相系的景观审美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在阐释栖居本质时写道,“人们总是重新去寻求栖居的本质,他们首先必须学习栖居,学会让出物之自由的空间,人才能有栖居之自由空间,感受置身在平静中,被带入平静中,持守在平静中。”最终,海德格尔将诗意栖居的本质问题归于人如何与自然、与土地和谐共处,而这正暗合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经过造园师艺术化的构图和造景,再现自然界的“丘壑、溪水、茂林”,最终呈现一个微缩化的自然生态系统,并留下供人观赏、停驻、游逛的亭台楼阁,从而使景观真正成为人们放怀心灵的诗意家园。
  


  诗意既然与人们对于土地的情感有关,那景观设计师更应着眼于发掘中国的“地域之美”,并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中寻找诗意的栖居。对此,星河湾地产华北区营销中心副总监韦凤君说:“星河湾三期的景观设计更多地借鉴了中式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更注重观赏性、实用性与参与性,与生活的关系更紧密,是对前两期景观设计的升华。如借鉴了传统园林最讲究的移步异景手法,在茂密的树林、花木间开辟了曲折的小径,随着人们行走景观也呈现丰富的变化。景观布局注重。先抑后扬,让人一览无遗的欧式古典园林更适合俯瞰,而亲切尺度的中国传统园林则是近人的,更适合人们徜徉其间,所以设计成起伏的微地形,当人们在山林曲径中游逛之时,感受到的是幽静之美,不经意间豁然开朗,一片湖水上荷花飘香,映照着天光云彩,而湖边亭台让人们停驻下来,移情于景、畅怀心境。”
  在选取植物时,星河湾三期立足于“地域之美”,栽植了高大而名贵的本地乔木,如银杏、蒙古栎、五角枫、国槐、黄栌等,以及适应北京土壤气候的玉兰、丁香、香花月季、莲花、荷花等,经过园艺师巧妙地搭配,层次分明、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四季花叶漫开,虽身在都市却能感受赏心悦目的自然之美,而供人采摘的碧桃、杏树、石榴等果木,则带给人们亲近自然的乐趣。
  从在欧式古典园林中寻求灵感,到从中国传统造园文化中寻找与中国人情感相系的审美表达,居住景观设计愈加接近“诗意栖居”的本质——满足中国人追求平和、宁静、放怀心灵的景观情感体验,以及游逛、休闲活动的景观功能需求。
  
  和谐景观
  
  令身心再生的宁静之地
  城市急速扩张之时,人们便逐渐远离了田园牧歌般的纯净自然,对此,现代景观之父奥姆斯特德说:“居在城市中的人们需要一个身心再生的空间,起伏的地形、草地、树丛和水召唤着人类身心的参与和溶入,从而获得健康与欢乐。”当景观 作为人们户外活动的公共场所之时,便不可避免产生一个负面的影响:噪声,而别墅区的公共景观因承担了车行交通功能,也必将带来一些恼人的噪声,居住区的景观规划便要在生机勃勃的户外场所与宁静的生活氛围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
  


  “安静”的氛围需要注重人车分流、建筑布局、庭院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好的开发商不仅注重营造令居住者身心融入的景观,更开始深入关怀公共景观对于家庭生活的影响,当你凝视窗外的绿荫繁花之时,不会被唧唧喳喳的吵闹声或是轰隆而过的车声干扰。
  龙湖一直研究景观与生活的和谐之道,其在北京开发的首个别墅项目龙湖·滟澜山便是一个通过“人车分流”获得安静的范例——车库位于地下,进入车库的行车道比地平面稍低,这样归家时的车灯就不会直射首层形成干扰,同时车行噪声也降低了;地下车库之上以覆土为基础,为居住者创造了一条鸟语花香的归家花径,花香袭人、树荫浓密、曲曲折折,形成了幽深宁静的景观氛围,为了聆听悦耳的鸟鸣,人们都会不自主地压低声音。
  建筑布局也是营造安静氛围的重要手法。龙湖研发部的景观设计师高婕谈及2008年龙湖新盘花盛香醍时说,“花盛香醍的建筑横向排列,在楼宇之间形成了尺度亲切的小花园,曲折的小径被树荫遮挡的严严实实,满眼都是高大的乔木、灌木、鲜花和如茵的绿地,人们可以放松地行走其间,不用担心车行的危险,在小径两侧安置了一些供人休憩的坐椅,而不设置广场,也能避免人群过度聚集而形成噪声。”
  


  同时,不可忽视的还有一些有关“安静”的庭院细节,如以围墙作为庭院的遮挡,不仅有效隔离噪声,而且令居住者的情绪更加放松;庭院四周多植大乔木,也能隔离一部分噪声和沙尘,营造安静、和谐的小氛围;如果在庭院中布置一个小瀑布或是小喷泉,为庭院增加了灵动气氛同时,也会让人们不那么注意院外的声响。
  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在保障安静居住氛围的同时,也会顾及人们对于公园式开阔景观空间的向往。如龙湖·滟澜山,就将相邻的土地改造建成了一座3.5万平方米的公园,包含了丰富的休闲、健身等功能性景观空间,唤起了人们亲近自然、互相交流的天性,身心享受愉悦,收获康乐。
  
  生态景观
  
  无言地俯卧在大地之上
  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使得整个西方的景观设计界开始反思,生态景观学由此崛起。从此,景观更多地被看做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设计师有责任将景观场所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减至最低,从而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有机运转。
  “在这场观念的革新运动中,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生态学著作,诸如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生态学介入到设计中,出现了生态景观规划的先驱者——伊恩·麦克哈格的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他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指导了现代景观设计、规划的发展,强调景观设计师应该站在整个宏观自然生态的角度去考虑景观设计的问题”,观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孔祥伟说, “目前中国严重的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正如上世纪西方面临的问题,景观设计师需要借鉴西方的经验,创造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景观。”
  “生态景观设计的起点在于研究所在的场地,也即从场地设计出发,从生态学的角度上讲,不仅是景观设计,人类的每个行为都和生态有关,介入到整个环境中的各个元素,对于整个自然系统而言,都是可持续的。如果某个区域的水资源并不丰富,就尽量把水体减少,然后利用雨水系统、中水系统,而不是抽取地下水或者用自来水;树木取自乡土苗圃,尽量栽植本地树种,而不是从其它地区粗暴地移植古树,这将很大程度破坏树木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建材秉持就近取材的原则,从而节省交通运输过程的能源消耗。”
  


  然而中国众多居住项目的景观设计中,仍然热衷于铺设大面积的草坪、移植古树、动用复杂雕工的装饰石材,却并没有意识到,比“外在美感和价值感”更为珍贵的是一个“可自我循环、生态的景观系统”。孔祥伟说,“景观设计不是想当然地重复流行的形式和材料,而要适合当地的景观、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而且要从生态功能方面考虑如何栽种植物,如大乔木、次生林和灌木高低搭配合理,此时的生态功能最好,可防风沙、涵养微生物,形成自然生态群落。”
  如果景观设计师具有生态学的思想,那他将会更加偏爱现代、简洁的手法来造园,呈现钢材、石材、木材等最原始的、最初的切面,无疑将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然而这并不妨碍塑造景观的诗意,因为在生态景观体系中,诗意来自于真实的大自然和土地,而非昂贵的人工装饰物。
  
  创新景观
  
  漂浮在云端的花园
  人们常常用“一栋栋钢筋水泥组成的森林”来形容城市面貌,这难免和人们亲近自然的天性相背离,因此,面临不断提速的城市化和不断减少的绿地公园,一种新锐的景观观念和空间形成了——“屋顶花园”,充分利用高楼的屋顶空间,在其上种植乔本、灌木、花草,架设喷泉、叠水、凉亭。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为远离自然的人们提供一个闲情漫步、亲近自然、远眺城市风光的场所。
  


  屋顶绿化是都市人亲近自然的宜人场所,也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形成,它使得顶层住宅“冬暖夏凉”,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大气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被认为是不占用土地而改善城市环境的最佳方法,更何况从远处观望就有赏心悦目之感。
  2007年美国景观协会大奖得主即曼哈顿一处公寓楼的屋顶花园,设计师布赖恩·索伊尔说:“在城市中,屋顶是如此的珍贵,它不仅是一个令人放松的场所,更要鼓舞人们投入丰富的城市生活,它应该是美观的、具有社交功能的,同时也要在恶劣的都市环境中保持生机勃勃。”正如他所言,这座屋顶花园以简约的线条、黑白色彩营造出禅意气氛,令都市人心思沉静,如同“飘浮在城市上的天堂”。而且,这里将成为举办party的理想之地,一切都被景观设计师周详考虑,户外厨房、有藤架遮荫的就餐区、人们活动所需的空间,甚至是阳光浴之后的淋浴房。屋顶花园中最令人担心的植物能否能生长良好,对此布赖恩·索伊尔说:“栽种的植物都抗风、耐干旱,如宾州杨梅、日本五针松、绣球花、蔷薇、熏衣草等。”
  布赖恩·索伊尔设计的屋顶花园虽然仅供私人享有,却也有利于整个城市公共环境的改善,它令人们重视起屋顶花园美化环境的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未来,屋顶花园无疑将构成了城市中令人难忘的景观。
其他文献
在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逐渐枯竭之时,人类的居住系统将发生彻底变化,一座能自给自足能源、水资源、食物的庭院,定义了未来“绿色”庭院的面貌。  早在20世纪70年代,建筑师与环保主义者开始积极行动应对“地球即将发生的能源与环境危机”的预言,进行一系列改善人类居住系统的实践,麦克·雷诺兹便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尚在和平之时,他已经搭建成功今日的诺亚方舟——“地球之船”,地球之船不依赖于任何市政供气、供
期刊
一位作家曾说:针对于个体来讲,—个人就是自己的一个世界。当灾难来临时,面对我们个体即将坍塌的世界,保护我们脆弱躯体的应该是坚固的建筑——    北川擂鼓镇小学,5·12地震后,当周围建筑全部变成废墟时,这所小学的教学楼依旧傲然矗立于此,楼内千余名学生无一伤亡。这给中国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又敲了一次警钟:设计什么样的房屋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灾难。    大地震发生以来,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力更加深有感触。而自
期刊
“酒”属于朋友,越喝越烈;咖啡属于情人,越喝越浓;而茶,则属于自己,淡定从容。一杯好茶喝下去,会使每个人为之一振,精神为之一爽。  当骄阳高温、溽暑蒸人时,在庭院深处,或是居家一室,赏壶品茶,体验田园式的优雅风尚,沉醉于茶的极品生活方式中。一壶一茶一泉在,便有言之不尽的快乐。茶样家居,给人从容淡定的心境,正如中国人的哲学观中庸之道,自然地、不经意地融入了一种清淡而怡人的文化,所在之地,以茶之道生活
期刊
如果将家庭解释为“家庭=家人+庭院”这个公式的话,没有庭院的家是不完美的:如果将庭院阐述为“庭院=自然+生活”这个公式的话,没有生活的庭院是没有文化归属的。在庭院中摆放美式风格家具,意味着主人具备着独特而不张扬的审美观,他所崇尚的生活状态,是优雅而内敛的,既注重品质,又追求享乐与闲适。欧乐家居进口美式庭院用品所营造的美式庭院,充分考虑到钟情于美式风格家居的客户,在自家庭院中所希望获取的高贵与安逸,
期刊
盛夏时节,长时间在室外享用自然的沐浴是件奢侈的事,家居内最能满足人们贴近自然的方式莫过于应用原木家具;原木,也正是低调而内敛的名雅之士最为推崇的家居样式。钟情原木家居,表达着一种崇尚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来,木材因其天然的材质、美丽的纹理与色泽,与人们追求源本的家居生活的愿望完美契合。对当今的财富阶层而言,他们希望拥有量身定做的室内装饰以及风格独特的家具陈设品,因此,不论潮流如何变迁,木材与
期刊
庄重内敛追寻古典主义精神气质    放眼北京的别墅市场,各种风格层出不穷,然而唯有堪称经典的古典主义风格长盛不衰,而且愈是高端别墅,愈是对其倍加推崇,缘何如此?  其实,每一种建筑风格与流派的形成,不仅离不开当地独特的气候、自然条件,而且与居住者精神追求、人文情怀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的建筑风格样式,吸引了不同审美取向的居住者。高端别墅市场之所以对古典主义风格推崇备至,正源于此。相比其他风格流派,如
期刊
如果你拥有一幢靠海的别墅,希望用什么样的姿态感受海风呢?如果你拥有一片错落有致的户外花园,希望做些什么能和自然有着近距离的接触?或者你仅仅拥有一个半户外的开放露台,又希望用怎样的家居配饰点缀这片具有独特功能的空间?    也许你想到的仅仅是简单地摆上几张桌椅,就可以约三五个知己观赏风景、把酒临风;其实,生活在户外,享用户外,还有更多惬意的可能。躺椅、摇床、浴缸、SPA,这些惯常被放置在屋中的奢侈品
期刊
庭院,阳光明媚、绿荫融融、流水潺潺、花香阵阵……享受自然气息是庭院为别墅生活营造的最美丽的一面;有天有地,是别墅置业者所追求的生活方式的核心体现之一;一个美丽的庭院,也是衡量一栋别墅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阶段,大多数别墅项目还是毛坯交房,对于涉入别墅生活并无悠久历史的大多数中国财富阶层来说,既渴望自家庭院符合自身生活方式与使用需求,又因缺乏庭院设计这个极其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而感到寸步难行。  
期刊
奇石亦称“赏石”、“观赏石”,是指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奇石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与地球一起诞生,在大自然长期的物理、化学变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状。奇石,“奇”在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具有独特的纹理、形态、色泽以及质地。由于其把玩的因素凸显,而成为文人墨客之最爱。    天地造化入君怀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这首曹雪芹的诗作,恰当地概括了奇石的性灵,它是自然的造化,在千姿百态之中,既
期刊
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建筑与时尚的相互跨界就已不是新鲜事。如今,这种跨界超越了狭义的概念,时尚与建筑中的美学语汇开始逐渐趋同。  在时尚界与建筑界的第一次峰会上,法国高级时装工会主席迪迪埃·戈巴克先生亲临现场,和众多时尚圈、建筑界、艺术界、房地产界人士聚会复地首府·宫邸,与意大利著名室内设计师法布里奥先生一起分享了以“让时尚融入建筑”为主题的高端活动。  戈巴克先生在复地首府·官邸的售楼处和样板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