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西方发展轨迹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hua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世纪之交,消解“美的本质”、“美的本体”、“美”本身的呼声始终不绝于耳,不仅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美学家们摇旗呐喊,而且中国大陆也有不少人遥相呼应,甚至比西方解构主义者叫喊得更加起劲,更加激进。因此,人们就势必要问:到底世界上有没有美?如果世界上没有美,那么人们就可以安安静静地沉默了,可是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不甘沉默的学者没完没了地在追问“美是什么”,“美在哪里”,“美何以可能”?这些问题至今并没有从学术界和人们的头脑中消失。尽管我是相信世界上有美存在,而且认为美的事物也有使其成为美的事物的缘由、本源、本体的,但是,当消解“美”的呼喊声浪不断高涨,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时,心里总归有一点点不那么踏实。于是,我在努力寻觅有力的证据,反复地加以论述阐明,因而心里比较有谱了。后来,我又读了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符号学家、解释学家、作家翁贝托-艾柯的《美的历史》,于是我就更加有把握了。
  翁贝托·艾柯的《美的历史》描述了西方关于美的发展轨迹。既然美在西方有它自己的发展轨迹,那就说明美是存在的,至少在西方是存在的。而且,不仅存在者是存在的,而且决定存在者的存在也是存在的。那么,在全球化的时代,西方的美也肯定会在全世界传播。尤其非常确凿的是翁贝托·艾柯的《美的历史》依据的就是西方的艺术作品,他从西方的艺术作品中看到了“美”的发展变化的轨迹和规律。这样,美的历史就变得是可触摸的、感性的、具体的,那么,“美”就更加是存在的了。
  读完翁贝托·艾柯的《美的历史》,我们对于西方从古至今的美和美的观念就有了一个大致清晰的轮廓,也可以归纳出一些相应的规律。诚如翁贝托·艾柯所说:“美随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而转移”,“美向来并非绝对、颠扑不破,而是随历史时期与国家而异”。经历了这么一番美的历史的巡礼,我当然更加深信:美是存在的,美的存在者存在着,美的存在也存在着,美的观念同样存在着;美和美的观念,不仅存在着,而且变化发展着,随着历史、民族、国家、文化、政治、道德等等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着。
  翁贝托·艾柯的《美的历史》在编排和制作上也有着鲜明的特征,显得不同凡响。其一就是,翁贝托·艾柯的《美的历史》编辑了大量的艺术图片。在目前这个“读图时代”,这些艺术图片无疑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读者的兴趣。不仅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书中所配发的艺术图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艺术珍品,对于理解相应时代和国家的美和美的观念具有直接的直观价值。其二则是,翁贝托-艾柯的《美的历史》在书的前面着意安排了一个“比较表”,把“裸体的维纳斯”、“裸体的阿多尼斯”、“穿上衣服的维纳斯”、“穿上衣服的阿多尼斯”、“维纳斯的脸与发”、“阿多尼斯的脸与发”、“圣母”、“耶稣”、“君主”、“女王”、“比例”等项有关人体美及其观念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形象化的排列,读者就可以从这些相关的典型形象的观赏、分辨、体验,领悟到西方主要的人体美及其观念的发展演进的过程,还可以使有心的读者从这一系列典型形象的比较之中总结出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其三便是《翁贝托·艾柯的Ⅸ美的历史》把说明一种美和美的观念的文献资料,包括神话、传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历史记载、科学文档、圣书经文、学术著作等等,附在正文的后面,让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阐释相关的美和美的观念,使得作者的论述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这大约也恰好反映了翁贝托·艾柯的一个基本的符号学、诠释学的观点:开放性阅读必须从作品本文出发(其目的是对作品进行诠释),因此它会受到本文的制约。也就是所谓的“本文的意图”。我是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的,离开了话语和文本(即本文),任何理解、诠释、解释都是不可能的,如果强以为之,就必定是任意的、无根的、天马行空的“过度诠释”。其四是《翁贝托·艾柯的Ⅸ美的历史》编排了一个别致的“索引”,这个索引,不仅有各种文献的“作者索引”,而且还有“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索引”,这样就更加方便读者的查阅。如果再有一个术语索引,那就更加完美无缺了。
  《美的历史》
  作者:翁贝托·艾柯彭淮栋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2月
  定 价:198.00元
其他文献
本刊讯(记者韩阳)随着英文版《哈利·波特》系列的终结版“哈七”的出版,中文版何时能出版成了众多哈迷最关心的话题,每天都有数个电话打进人民文学出版社询问“哈七”的出版时间。作为《哈利·波特》中文简体版的唯一合法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为迎接哈七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全国统一首发的前十余个小时,也就是2007年lO月27日下午,人文社在北京朝阳公园成功举行了盛大的“哈迷联欢会暨‘哈七’新闻发布会
期刊
美国出版商周刊报道,由克诺夫出版公司出版的诺拉·埃弗隆撰写的《我的脖子不舒服:做女人的另一些想法》一书,自出版商周刊畅销书排行榜下来的三周后又重新上了榜。一年前,自该书出版后,曾有连续上榜38周的好成绩。据尼尔逊图书搜索网报告说,该书现已卖出64.2万册。另一本由克劳莉和罗杰撰写的《越活越年轻:80岁看来像50岁的生活指南》,是专为特定年龄段读者所著,也非常成功,卖出了12.6万册,还出版了女性版
期刊
随着市场的转化,出版行业从原来的成长市场发展到现在的成熟市场,也就是从短缺经济阶段过渡到过剩经济阶段(1.0时代),乃至丰饶经济阶段(2.0时代)。在新的时代,对消费需求的准确把控,是一个图书中盘商得以健康发展的保障。  很多图书经销商并没有意识到现在时代的变化,我们随之需要调整的是整个经营模式。在这些人眼里,目前的图书市场的萎缩是自然、暂时的,他们被动地盼望市场回暖的一天。事实上,不对自身经营模
期刊
韩国出版产业的规模不大,但对出版的投入却相当大。进入2l世纪以来,韩国一直在靠近北朝鲜的坡州地区修建巨型出版产业基地。    (一)当年卢泰愚总统的一句话,使修建巨型出版产业基地成为可能    坡州出版基地位于韩国京畿道坡州市交河邑文发里,正式名称是“坡州出版文化信息(情报)产业基地”,简称为“坡州出版都市”。相比较而言,后者更通俗,更朗朗上口。修建这个基地的推动者,是由出版社、印刷公司、流通(发
期刊
有人估计,此次全球出版权和连载权的出价将高达800万英镑,但大多数出版公司认为,该价格将在400~500万英镑间。    英国《卫报》报道,一位波兰低俗小说家9月5日因诱拐、折磨和谋杀罪,被判刑25年。不过,该小说家将这些犯罪经历用来撰写一本畅销惊险小说。  小说在一个困扰波兰警方数月的著名案件中,令人毛骨悚然的小说作家克里斯汀-巴拉被判七年前精心策划谋杀了一位弗罗茨瓦夫商人,当时该商人正与其前妻
期刊
著名科技出版公司约翰·威利公司的老总最近对英国《书商报》说,出版公司有义务帮助推销索尼或iRex类似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以便更多的读者使用电子图书阅读器来阅读。  约翰·威利公司预测,今后高等教育中纸质印刷教材将趋于消亡,但数字教育将会是非常乐观的。教材将是全数字的,但什么时候开始还无法确定。他们认为,电子教材的成功应用,全在于电子图书阅读器的推广。威利公司将和其他教材出版商一起,全力推广这些电子图
期刊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前,会展组织者公布了一项调研结果,即全球出版专业人士认为行业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以及未来预测是什么。调研组织者共获得1324份回答,其中过半人认为数字化是书业将面临的最大挑战,其他媒介业的竞争是对图书出版健康发展的主要威胁。其他三大威胁是过分出版、盗版和文盲。  从提交的数字化相关问题,组织者发现,其他比较大的业内挑战是出版全球化、用户自产内容泛滥和不断升级的出版公司地域战
期刊
《秀丽江山·青龙卷》 李 歆著 朝华出版社  大学跆拳社面手管丽华在一次观看流行雨时恰遇紫薇横空,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王莽改朝称帝时期。被穿越灵魂附身的汉代富家千金阴丽华个性爽朗,思想睿智,与之前截然不同。推翻新莽、匡复汉室的战争爆发后,汉军与绿林军结盟,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阴丽华与刘秀并肩作战,她坚韧的个性、过人的胆识与才学渐渐占据了刘秀的心。两人从此开始一段千古流传、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选题
期刊
近年来,围绕中国模式的讨论在国内外学术界日趋活跃,从模式的角度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的发展道路也随之成为趋势。按照亨廷顿的说法,可以将模式归结为重复出现的规则,既包括潜规则、也包括显规则。就此来看,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系统性。只要一个民族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依据自身情况而对其道路、方式有所选择,必然会体现出自身的发展模式,这在理论界是有共识的。2005年8月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发展道路国际学
期刊
大概在出版业呆过十年以上的朋友,多少都会碰过,一本默默无闻的书,上市以后,忽然就莫名奇妙地吸引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出版社什么事也没做,就看见书卖起来了,有人为它写评论,书店订单持续不断,销售量开始升高,出版社惊喜莫名,向他们询问为什么会如此时,他们比较诚实的答案通常是:“我也不知道。”  那个年代“好书自己会说话”,读者主动追寻好书的热情,让产业充满了新鲜与刺激。  然而不知何时,这种主动的热情似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