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参数对卧式单排料管下排气式旋风分离器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粉体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_joh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分离气化半焦与煤气,通过控制变量法设计试验,考察卧式单排料管下排气式旋风分离器的关键结构参数(排料管直径D4、排气管与排料管上缘夹角β、导流体长度L4)对分离器关键性能指标(分离效率η、漏气率δ、分离器进口到排料管压降△P1、分离器进口到排气管压降△P2)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D4从60 mm增大至80 mm时,η在94.9%~95.6%内变动,δ、△P1则逐渐增加;当β为55°时,η取得最大值,而δ随β变化很小,当β为50°时,△P1和△P2达到最大值;当L4为300 mm时,η、△P1、△P2达到最小值,在负载状况下,δ随L4变化幅度为2%.
其他文献
为研究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细颗粒物(PM2.5)化学组分及来源,于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对西安市北郊PM2.5化学组分进行连续观测.结果 表明:NO3-、SO42-、NH4+是水溶性离子中最主要的成分,且水溶性离子呈中性偏碱性;相比新冠疫情管控前(PC),新冠疫情严管期(DC)的PM2.5、CO、SO2、NOx、元素碳、NO3-及SO24-的质量浓度降幅分别为10.56%、21.89%、13.40%、65.98%、9.54%、29.69%和10.04%,且NO3
通过高能球磨、喷雾造粒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可用于等离子喷涂的MoO3-Bi2O3(简称MB)纳米团聚复合粉体,采用激光粒度仪、霍尔流量计、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考察球磨浆料中MB粉体的质量分数与热处理温度对复合粉体粒径分布、致密度、球形度、松装密度及流动性的影响,并在室温到800℃对该粉体所制得涂层的摩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 表明,通过机械球磨和喷雾造粒获得粒径为33.77~54.96μm的MB纳米复合粉体;随着球磨浆料中MB粉体的质量分数的增加,喷雾造粒所得粉体形貌逐渐趋于规则球形,
为了提高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通过原位生长对不同锌铝物质的量比的Zn-Al层状双氧化物(LDO)进行修饰,合成ZIF-8@LD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详细的表征.结果 表明:相较于未修饰的LDO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降解活性.通过改变ZIF-8@LDO合成过程中锌铝物质的量的比,发现其值为2时,ZIF-8@LDO-2复合材料在150 min内,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超过99.3%;在pH为4~6范围内效果最佳,重复使用4次后,仍能
为了验证离散元方法标定微米级颗粒离散元仿真参数的可行性,选取一种粒径分布在10 ~400 μm的粉体活性染料作为微米级颗粒物质的代表开展参数标定实验.采集粉体活性染料堆积角实验中的料堆图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计算堆积角并以此作为响应值、选择JKR接触模型进行Plackett-Burman实验,寻找影响粉体活性染料流动特性的3个最显著因素;通过2次最陡爬坡实验,确定各因素最优值所在的区间;根据Box-Behnken实验建立并优化堆积角与显著性参数的二阶回归模型,求解显著性参数的最佳组合;开展验证实验,将其结果
采用数字图像技术及三维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3D)程序,建立基于真实细观结构的不规则砂岩单颗粒数值模型,模拟单轴压缩作用下不同形状砂岩颗粒的力学特性及变形破坏规律,研究不同形状及细观非均匀性对砂岩力学行为及破裂过程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形状砂岩颗粒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存在脆性-延性转变过程;随着应力的增大,其内部拉伸破坏单元的积累导致试件中部形成宏观剪切破裂带;随着不同圆滑度系数k值的增加,不同形状砂岩试件峰值强度逐渐减小;此外,砂岩颗粒的断裂强度具有明显的形状效应,砂岩的细观非均质性决定其裂纹扩展路径
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级聚吡咯(PPy),对硅烷偶联剂KH-792进行掺杂改性,以提高硅烷膜的耐蚀性.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确定聚吡咯对于硅烷溶液的最佳掺杂量,即得到耐蚀性最佳的改性硅烷膜,将此改性硅烷膜浸泡腐蚀不同时间,并与相同腐蚀条件下的单一硅烷膜比较,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及等效拟合电路数据,探讨改性硅烷膜的耐蚀机理.结果 表明,PPy改性KH-792硅烷膜与单一KH-792硅烷膜相比,耐蚀性明显提高,约为单一硅烷膜的4倍.改性硅烷膜在腐蚀初期的耐蚀性主要来自膜层的机械屏蔽作用,腐蚀中后期则是聚吡
根据筛分原理设计一款废铝分级分选机,采用离散化软件EDEM进行仿真分析,并实验验证滚筒筛转速和圆孔筛倾角对废铝分级率和分级时间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表明:滚筒筛转速为25r/min、圆孔筛倾角为6°时,废铝的分级率可达96.7%,分级时间最短为48 s.
通过复掺不同质量比的粗细2种原材料,制备不同粒径分布的偏高岭土,制备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采用流变学和流动度测试方法,结合凝结时间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原材料粒径对碱激发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的工作性能和力学强度的影响;采用形貌分析、等温吸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地聚物固化体的断面形貌、孔隙结构和反应程度进行表征.结果 表明:偏高岭土粒径的增大可以明显提高地聚物净浆的流动性能,但同时显著延长了浆体的凝结时间.原材料粒径的增大使得地聚物固化体1d的力学强度单调递减;固化体的3、7d的力学强度没有明显
分别选取三乙醇胺、三油酸甘油酯、玉米油和鱼油作为分散剂,根据不同配方制备氧化锆浆料并分别测试其沉降高度;通过SEM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分散剂种类对氧化锆浆料沉积物微观形貌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分散剂后,再制作烧结坯片并测试其弯曲强度和烧结收缩率,研究最优分散剂的质量对烧结坯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以鱼油为分散剂时,氧化锆浆料最为稳定均匀,沉降高度达到最低3.9 cm,在4种分散剂中效果最佳;以鱼油为分散剂时,浆料沉积物颗粒大小均匀,形状规则整齐,颗粒间隙很小,几乎没有气孔,而且随着鱼油质量的增大,烧结坯片的
采用盐酸处理人造岗石废渣,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等分析手段,探讨不同反应时间对人造岗石废渣表面结构、组分和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酸刻蚀过程包括在白云石和方解石晶体中缺陷形成(选择性溶解)和缺陷消失的过程(全部溶解),且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降低,氢离子首先与方解石(104)晶面上排列的粒子反应,再与白云石反应,然后与方解石(110)晶面上排列的粒子反应,逐渐在岗石废渣表面形成孔洞结构,岗石废渣的总比表面积由4.707 m2/g增加到79.003m2/g,最大比孔隙体积由1.4